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張嘯峰 李亮 宗夢龍 編輯:胡云豔
藍天白雲,烈日炎炎,皚皚雪峰圍繞「身邊」。
「衝起來,不要鬆勁!快點,再快點!」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有線兵戰士肖紅傑衝過終點,身旁的副班長為他拍掌,4分40秒的成績比他的最高紀錄還快6秒。剛跑完收放線的肖紅傑,累得彎下腰喘著粗氣,但臉上卻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深知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能突破自我,哪怕提升一秒是多麼的不容易。
「戰場通信一線牽,通信保障我爭先!作為一名有線兵,是確保戰場通聯最安全,也是最後的底線。」個子不高,黝黑壯實的副班長黃華說道。
都說「苦偵察,累有線」,有線專業素有「魔鬼專業」之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向訓練場,走向雪域高原上的有線兵……
雖是地面兵種,卻要高空作業。高原上的天總是那麼藍,位於杆頂的班長也總是那麼高不可攀。班長的「三步上杆,甩線打結,空中脫腳套」的絕招,讓底下仰頭觀望的新戰士目瞪口呆。這就是「攀登固定」,同樣也是有線兵日復一日,頭頂烈日,揮汗如雨的訓練課目之一。登杆、拉線、打結,看似簡簡單單的流程,卻要做上幾百次,動作才會嫻熟有力,一氣呵成。
「爬上去,好,下來!再爬上去,好,下來……」就在黑杆下的班長黃金龍,一邊小心翼翼地伸著雙手護著,一邊嚴厲地喊著。要搞定「攀登固定」,戰士們一天不知要上多少次杆,也不知要從杆上摔下多少回,艱苦但不言苦。迷彩褲上的大洞,膠鞋上的大口子,手上厚厚的老繭,滿臉的黑灰塵都是戰士們拼搏奮鬥的痕跡。
都說400米障礙是最累的課目,當上有線兵才明白「沒有最累,只有更累」。正在背著三盤線奔跑著的戰士葉景安,臉上的汗珠像下雨似地往下掉,同時「呼呼」地喘著粗氣,大腿艱難地向前邁開。為了能跑得更快,超負重訓練的他,秉著「只要跑不死,就往死裡跑」的精神,奮勇奔跑在強軍精武路上。這就是「收放線」課目,「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到肉不掉隊。」在有線兵的訓練裡,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實際行動。
令行千裡遠,唯我有線兵。只要外出演習駐訓,有線兵總是「快人一步」,依靠雙腳在多個陣地來回架線。無名英雄鐵血兵,無論生死保暢通,正是有線兵們架起的條條保底「軍中神經」,確保了演訓上傳下達毫無差錯。「我將立足現有崗位,將每次訓練當做打仗,苦練專業本領,確保隨時能夠架起保障勝利的『生命線』」,是有線兵對祖國的莊嚴承諾!
他們是軍隊的神經,指揮的中樞,是現代化戰場上的千裡眼和順風耳!他們用銀線連接雄師百萬,他們是「通信守護者」,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號——「有線兵」。有線兵擁有著不一樣的青春,那就是「線青春」。
(解放軍報客戶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