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600米,9大課目連貫作業,這波比武超有「料」!

2020-12-03 中國軍網

負重25公斤隱蔽行軍

萬物復甦季,練兵正當時。初春時節,一場硝煙瀰漫的比武競賽,在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悄然拉開帷幕。據了解,此次群眾性比武競賽,以戰鬥班遂行特定作戰任務為背景,將戰鬥體能貫穿全程,按「機動、偵察、打擊」3個模塊設置9個競賽課目,8.5小時連貫作業的方式組織實施。在培塑官兵協同作戰意識的同時,從嚴從難錘鍊官兵在高寒山地的綜合作戰能力。

「戰場」上搶救重傷員

「XX時XX分,上級命令你班對某區域實施偵察。」隨著裁判員下達作戰命令,隱蔽行軍課目就此展開。負重50斤,走在含氧量不足內地60%的高原碎石地上,10公裡的行軍路程,向戰鬥員的身體和心理提出了巨大的考驗。「保持步幅、步頻,保存體力。」在行軍過程中,作為戰鬥班「班長」的連長張光旭對隊員們說。

裁判員對重傷員進行現場打分

隱蔽行軍,隱藏在暗處的「敵人」伺機而動。「遭遇『敵』散兵伏擊,衛生員受傷倒地。」正在搜索前進的戰鬥班,突然接到導調組發出的「敵情」。「衛生員、駕駛員不是戰場上的『特殊人』,都面臨危險。」裁判員譚栓說。不按套路出牌,就是要檢驗每一名戰鬥員處理各種突發狀況的能力,在減員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存戰鬥力。

小組協同,通過障礙

「3組警戒,2組人員協同1組登上高牆,行動!」本來信心滿滿通過障礙課目,「班長」張光旭卻因從高牆往下扔背囊造成聲響而加時30秒。「怎樣才能保證不被敵人發現,最淺顯的就是控制聲響,雖然加時多,卻不冤枉。」偵察營營長謝延全說。

觀察報知課目中進行距離測定

當到達預定地域後,與「敵人」鬥智鬥勇才正式拉開帷幕。「武能滲透敵陣刺軍情、文能看懂地圖識方位。」在這一階段比拼中,不僅僅要觀察報知,還要對地圖使用得心應手,這不僅僅考察隊員們利用上級通報的消息,結合現地蛛絲馬跡進行追蹤的能力,更是對在刺探到敵情之後,及時回傳軍情打下基礎。

通過地圖使用課目,檢驗官兵識圖用圖能力

在找點過程中進一步檢驗官兵配合

在敵人的地盤上,可沒有五菜一湯的佳餚,這就要求隊員們利用身邊的枯枝爛葉進行生火。「高原氧氣不足,更容易產生煙霧,被『敵人』發現,這就對排煙渠的散煙和隱蔽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某戰鬥班副班長盧生龍說道。

鑽木取火

在安全地域宿營

「XX同志,上級命令你班配合主力奪控要點,阻敵增援。」經過長時間的偵察滲透,火器的較量自然少不了。參賽隊員依託有利位置,使用自身攜帶的武器,對目標區出現的平民、「敵人」進行辨別,並對「敵人」實施殲滅。面對躲進房間、塹壕的殘餘之「敵」,利用參賽隊員的單兵戰術動作、戰鬥行動等,使用手榴彈進行殺傷。

對「敵」有生力量實施打擊

利用戰術動作,接近反抗之「敵」

此次旅「精武—2020」基礎訓練比武競賽,是適應新時代部隊練兵備戰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以戰領建、以賽促訓,突出群眾性、應用性、實戰性,按照作戰任務設計比賽內容,依據戰鬥進程確定比賽流程、基於戰場環境創設比賽條件,不斷激發練兵熱情。形成學、研、練、比、評氛圍,聚力提高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

利用自身攜帶的火器進行射擊

通過鐵絲網

考核成績由裁判員現場公布並籤字

來源:國防在線客戶端 作者:李海峰、曹立

相關焦點

  • 海拔3600米,負重15公斤,這場女兵比武競賽太「硬核」!
    國防在線客戶端消息(曹立 陸鵬 穆昱霖)「檢查物資,核對身份,制定行進計劃……」近日,一場以戰鬥班遂行特定作戰任務為背景的比武競賽,在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悄然拉開帷幕。此次群眾性比武競賽,本著「人人參訓到位」的原則,把平均年齡不足23歲的女兵,也拉上了比武場。
  • 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有一種青春叫「線」青春
    他深知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能突破自我,哪怕提升一秒是多麼的不容易。 「戰場通信一線牽,通信保障我爭先!作為一名有線兵,是確保戰場通聯最安全,也是最後的底線。」個子不高,黝黑壯實的副班長黃華說道。
  • 海拔3600米藏區成功試種出稻穀
    在海拔超過3600米的藏區高原試種出稻穀了。10月29日,記者在甘孜州理塘縣甲窪鎮俄曲村的瑪吉阿米花園農莊看到,大棚裡試種的兩畝旱稻已穗滿枝頭,即將成熟收割。在高原種稻穀,是從未有過的嘗試。該農莊負責人丁方麗告訴記者,旱稻種植的海拔最高極限是2000米,這裡試種的旱稻基地是已知海拔最高的實驗基地。「高原旱稻種植最大的問題是氣溫,我們在大棚上特意蓋了一層『棉被』,即使棚外溫度在零下20攝氏度,棚內也能保證在10攝氏度左右。」丁方麗說,基地大棚是特意打造的,一個大棚1畝地,造價在32萬元左右,目前實驗有2個大棚。
  • 大學生海拔3600米獨自觀雪景被困9小時:「有點感受到死亡的氣氛了」
    12月6日16時39分,甘孜州康定市爐城路消防救援中隊接到報警稱:位於康定市姑咱鎮浸水村黃金坪水電站旁山上有1名四川民族學院大學生上山觀賞雪景被困已經超過9小時,情況十分危機。當地村支書得知情況後立即組織當地護林人員主動為消防救援人員上山帶路,由於被困者處於海拔大約3600米的山頂上,且道路情況十分複雜,加之坡度普遍大於60°為搜救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消防救援人員經過約4個小時的搜救,於20時30分成功找到被困者並將其安全帶下山。
  • 看特戰隊員如何徵服海拔3600米的甘南高原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 劉喆 通訊員 洛桑扎西餘興勇 焦正剛) 「有12名暴恐分子在甘南汽車站實施破壞,沿著夏河方向逃竄,上級命令我們立即實施追捕。」特戰隊員迅速登車開進,投入戰鬥。
  • 最美天路之行,6 day,海拔3600米的野餐,布達拉宮前打卡
    海拔3600米的野餐美食,是旅行中最終的環節。至少駕駛著華雲途駿房車的我是這樣認為的。於是乎我們的「野餐」就在海拔3600米的金達服務區進行。野餐前,小姐姐拍段抖音,引來了兩個忠實的「粉絲」。邂逅30年前的小鎮林拉公路有一段道路封閉,重新回到318公路,意外的邂逅了墨竹工卡縣城。小城只有一條主街,可一眼望盡。街道房屋低矮,幌子招牌林列兩旁,如同時光倒流回三十年前的縣城一般。
  • 海拔3600米的扶貧路
    ---------------這裡離天空很近,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在這裡進行扶貧,和登天一樣難。脆弱的生態環境,貧瘠的土地,無邊無際的山脈。這裡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瓦恰鄉,地處帕米爾高原,駕車從喀什市出發,盤旋彎彎曲曲的山路,需10個小時才能到達。
  • 火箭軍某旅:連貫考核檢驗應變能力
    寒冬時節,火箭軍某旅一場訓練考核別開生面:步槍分解結合等多個基礎課目的單獨考核計劃被取消,而戰術計算等10餘個難點課目則被納進考核範圍並實施連貫考核,檢驗部隊應變能力。深山陣地,霜凝風急,一支全副武裝的發射分隊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進。
  • 海拔6000米!他們挑戰高空極限飛行
    6000米高空極限飛行陸航官兵需要怎樣練就過硬的本領?為錘鍊部隊高原作戰能力近日一場海拔6000米的高空極限飛行訓練在新疆軍區某陸航旅展開↓↓新疆軍區某高原訓練場數架直升機聽令起飛高空極限飛行、滑跑起落飛行等高難課目同步展開高空極限飛行是對直升機的裝備性能和飛行員身體素質的雙重考驗為了確保訓練順利展開
  • 海拔3600米,高原偵察兵的「硬核」訓練了解一下
    國防在線客戶端消息(蘇展展 張雲召)近日,駐藏某旅演兵場傳來陣陣殺聲,據悉,為激發官兵精武強能訓練熱情、促進軍事訓練提質增效、提高練兵備戰水平,該旅在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組織開展2020年度群眾性比武競賽活動。
  • 理塘海拔多少米 理塘有多高海拔
    丁真的家鄉理塘確實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有雪山,草原等,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看。但是,理塘屬於高原地區,大家要注意高原反應哦。那麼,具體理塘海拔多少米呢?到底理塘有多高海拔?一起來了解。理塘海拔多少米 理塘有多高海拔理塘縣城海拔4014.187米。
  • 海拔6000米!陸航官兵挑戰高空極限飛行
    6000米高空極限飛行  陸航官兵需要怎樣練就過硬的本領?    為錘鍊部隊高原作戰能力  近日  一場海拔6000米的高空極限飛行訓練  在新疆軍區某陸航旅展開    新疆軍區某高原訓練場  數架直升機聽令起飛  高空極限飛行、滑跑起落飛行等  高難課目同步展開
  •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海拔3600米草原深處的堅守
    民警在執勤卡點核查登記車輛信息每日甘肅網2月1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達久灘位於夏河縣城南邊約60公裡處,藏語意為「跑馬灘」,跟青海省澤庫縣接壤,總面積853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環繞,中間草地平坦、開闊,這裡的平均海拔高達
  • 西藏拉薩海拔3600米,最受遊客歡迎的交通方式卻是人力三輪車
    拉薩是無數人心中的旅遊聖地,也是整個西藏最發達、最時尚的城市,拉薩雖然很小,但可以遊覽的地方卻很多,在這裡,有一種獨一無二的旅遊交通工具,叫人力三輪車,相信幾乎每一個遊客都體驗過。
  • 從海拔4411米起飛!歷數中國無人直升機的十八般武藝
    9月27日上午九點,我國自主研發的無人直升機AR-500C從海拔高度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騰空而起!本次高原科研試飛結果驗證了AR-500C具備在4411米海拔高度攜帶80公斤載荷具備飛行5小時以上的能力。這意味著,如果該型機應用到高原地區應急救援中,一次飛行至少解決30人/天的糧食供給。
  • 在海拔6000米冰川區瀋陽「雲雀」振翅翱翔
    瀋陽自動化所供圖記者9月11日獲悉,為深入實施「科技助力青藏科考」,促進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揭示,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為「雲雀」)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 「蛟龍」號有多牛? 大深度作業11次深潛超6500米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13日電 題:「蛟龍」號有多牛?6大能力在試驗性應用中呈現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3日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溝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最後一潛,這也是「蛟龍」號自2013年開展試驗性應用航次以來的第101潛和「收官之潛」。
  • 海拔4000米一定有高原反應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我懂了!
    我們都知道佔據地球面積最大的是海洋,除此之外沙漠和高原,而真正的平原地區卻並不多,而說到高原和山地,雖然佔據了地球相當大的面積,但是在海拔上真正能夠達到4000米以上的卻寥寥無幾,能超越4000米的高原,世界上只有三個,之後能超越4000米這個高度的都是山峰。
  • 奮戰在海拔4500米
    沿著格爾木驅車一路向西,連接著西藏運輸大動脈的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或並行或交叉,如緞帶般蜿蜒而行,這緞帶的左近,鐵塔和銀線如影隨形。就是這條銀線,在2011年的11月,結束了我國最後一個孤立電網——西藏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