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心臟病,卻感覺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

2020-11-24 藥師華子

有位朋友和華子說,她總是心動過速,心前區偶爾還會疼痛,同時感覺呼吸困難,四肢發麻。她認為自己的心臟出了問題,但去了醫院檢查心臟很多次,得出的結果都是正常。醫生說她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並建議她去心理門診治療。她問華子,難道是她的精神出了問題,真的要去看心理醫生才可以嗎?

一、心臟受自主神經影響

華子告訴朋友,以她的症狀表現,真的有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出問題的不是她的精神,而是神經。人體的各種功能都受神經的控制,但很多神經的反應是「自主」的,不受意識的指揮。

比如說,人在受到驚嚇時心跳會加快,在憂慮時沒有食慾,在緊張時身體會出汗,在害羞時會臉紅等現象,就是人體神經在發揮「自主」作用。人體器官的活動,幾乎都有自主神經在進行調節,心臟也不例外,當心臟自主神經出現問題時,就會表現出心血管方面的症狀

二、不是心臟病的「心臟病」

當心臟自主神經發生紊亂,就會產生與心臟病類似的症狀。最常見的就是心悸,自我感覺心動過速,脈搏加快,尤其是精神緊張或是疲勞時。其次會有心前區疼痛,通常疼痛的位置不固定,與是否活動、勞累無關,而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很多人在出現心臟症狀的時候,還伴隨呼吸困難的症狀,表現為感覺空氣不夠。在家中、車裡,特別是在飛機、火車等密閉性較好的環境下時,會要求開窗和吸氧。但是去了醫院,做了心電圖、心臟彩超以及心臟造影等醫學檢查後,卻查不出任何器質上的病變,只能得出「未見異常」的結論。

三、什麼人容易患心臟神經官能症

心臟沒有問題,卻能表現出心臟病的症狀,很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但確診需要漫長的過程,因為需要與冠心病、甲亢、心肌炎、心臟瓣膜病等多種症狀相似的疾病進行鑑別,所以大多數患者需要反覆就診,做了相關的輔助檢查,排除上述這些器質性心臟病之後,才能確診

心臟神經官能症的病因複雜,可能與長期精神緊張、心理矛盾、性格類型、身體狀態等多種因素相關。多發於20~50歲的中青年人群,大多數的患者屬於敏感型性格,平時多愁善感,容易焦慮。患病人群中女性多於男性,尤其是處於更年期的女性,長期獨居的人,以及在生活、工作中面臨重大壓力大的人更容易患病。

四、「心病」還需「心藥」醫

很多患者是由於對心臟病缺乏正確的認識,而把自己身體輕微的不舒服「放大」,導致過度憂慮而誘發心臟神經官能症。有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就是在白天忙碌的時候什麼症狀都沒有,而在晚上準備睡覺時,就容易胡思亂想。

如果肋間肌肉不注意拉傷了或是被磕碰到,會產生輕度的疼痛,自己就會聯想到心臟病;或是被子壓在胸口,就可能感覺自己呼吸困難。然後陷入焦慮的狀態,不由自主地加快、加深呼吸,使氣體交換過度,二氧化碳呼出過多,導致呼吸性鹼中毒,產生四肢發麻、手足抽搐、頭暈目眩等症狀。於是就會自認「心臟病」加重,跑去醫院看急診。到醫院後什麼也檢查不出來,但相關的症狀又會迅速減輕和消失。

所以說,心臟神經官能症是一種「心病」,治癒它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心藥」,也就是所說的心理治療。先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多學習一些健康知識,正確認識各種心臟疾病的症狀與特徵,就可以避免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而產生的不良自我暗示。

如果自我調節效果不好,或是症狀嚴重,也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在醫生指導下對出現的症狀用藥進行對症治療,以及使用抗焦慮、抗抑鬱的藥物,可以快速緩解症狀,建立戰勝疾病的自信。

總結一下,心臟神經官能症不是心臟的器質性病變,經過治療後,一般都可以完全治癒。但症狀嚴重者的治療周期較長,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方式,不要熬夜,不要喝濃茶、咖啡、可樂等刺激性飲品,平時還要注意避免緊張和激動的情緒。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中藥對心臟神經官能症有作用嗎?
    醫生也有煩惱心臟神經官能症是植物神經紊亂的一種,許多大夫和患者會問,植物神經紊亂和神經官能症有什麼區別嗎?區別當然有了,神經官能症作為單個系統功能紊亂,而植物神經紊亂卻是兩個或多個系統功能紊亂,換句話說,植物神經紊亂其實是神經官能症的綜合症,相比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紊亂的病因更加複雜,治療更困難。中醫在植物神經紊亂臨床上常說:植物神經紊亂其實就是虛勞,無論在自我調節和藥物調理上,都離不開身心兼治,為什麼呢?
  • 什麼樣的人群容易患神經官能症?
    存在思維、理智與情感發展不平衡,思維多屬封閉性,固執不善變通,不願與他人交流,過分講究秩序,喜唯一的選擇和判斷,對欲望的追求採取克制,超出克制力常陷入左右兩難,欲罷不能、不能自拔的心理矛盾或衝突,常被人認為「小心眼,死心眼,一根筋,好面子,想不開等」,力圖擺脫這種狀態,但又無法徹底或長久擺脫,自我感覺非常痛苦。
  • 有8個症狀可能是心臟病。醫生提醒:9項檢查,10個措施保證心健康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悸,是不正常或不由自主的心跳加快、心臟部位不舒適的一種恐慌感覺。如心率過快、過慢以及有過早搏動時,或心臟神經官能症或過度焦慮時。 3、氣短。呼吸困難是呼吸功能不健全的一個症狀。患者主觀上感到氣不足,客觀上表現為呼吸困難,嚴重時出現鼻翼扇動、紫紺,並可有出現呼吸頻率、深度與節律的異常情況。
  • 心臟神經官能症?體檢正常,但總胸悶心慌、頭暈、失眠是咋回事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當中都會有胸悶,心慌,頭暈或失眠等症,甚至也會感覺渾身乏力或噁心,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但是檢查之後身體都比較正常,也查不出是哪方面的問題,這時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心臟神經官能症,很少有人熟悉。
  • 心臟不舒服,可能真的是「心病」
    原標題:心臟不舒服,可能真的是「心病」   人焦慮時身體釋放的神經遞質會讓血管收縮,引起心臟神經官能症   心臟不舒服,但各種檢查指標都正常,總查不出原因?可能是「心病」,此「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心理」的「心」。
  • 「心病」需要「心藥」醫——神經官能症
    比如說我們恐懼的時候,心跳會加速,感覺自己身上的汗毛會豎起,或是緊張的時候不自主的流汗,在情緒壓抑、傷心難過的時候,就會變得沒有胃口,吃不下飯,這些都是心理因素對自主神經產生了影響,從而改變了激素的分泌,對身體產生了一些影響。
  • 跑步的時總是大口呼吸,感覺呼吸困難,不妨來試試這種呼吸方法!
    跑步是不分季節的,不管是春夏秋冬你都會看到跑步的人,當你和一些跑步的人交叉跑過的時候,你有時候會發現,他們的呼吸很重,甚至感覺呼吸困難,小黑有時候在想是不是跑錯了方法。特別是長距離的跑步,時常會覺得空氣不夠用,想要努力多吸幾口空氣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
  • 靜電也可能是心臟病「幫兇」
    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症狀,就是感覺心跳不規律,突然跳得很快或很慢。心律失常嚴重時,表現為心前區劇烈疼痛、抽搐、暈厥及猝死。  目前,心律失常可由各種氣質性心血管病、藥物中毒、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等因素引起,部分心律失常也可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一旦確診心律失常,應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診治,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威脅生命!
  • 左手臂沒有緣由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別當骨科病,跟心有關
    疼痛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一種警告,告訴我們這裡出了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哪裡痛就是哪裡有問題,但凡是也有例外,有一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可不是這樣!這個地方疼心跳隨時可能停,千萬別當骨科病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左手臂沒有緣由的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千萬別當作是勞累引起的骨科問題!大量的研究發現,左側手臂疼痛是心臟驟停的徵兆。
  • 老感覺呼吸困難?或與這4個原因有關,可得檢查清楚了
    因為導致呼吸困難出現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果沒有通過一些好的方式積極改善,有可能會讓呼吸困難表現明顯,氧氣獲取量不足,身體很多重要器官功能也會受損。那麼,呼吸困難具體的原因是什麼呢?1、肺部疾病總是感覺到呼吸困難,有可能是肺部疾病在發展。
  • 貧血性心臟病,千萬莫忽視
    在日常生活中,她並非一點症狀沒有。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她是儘量減少活動、也不幹體力活的。至於跑步等劇烈活動,更是從不參與。當我問她,萬一有急事需要跑幾步怎麼辦?她的回答是:跑不動,心臟會突突跳,喘不上來氣。有時,胸前還會有像針扎一下的感覺。 了解到這些,我知道,並不是說她對如此嚴重的貧血沒有反應,而是她的性格比較剛強而已。換做嬌氣的人,早就懶床不起、病怏怏了。
  • iScience:用3D技術繪製大鼠心臟神經元
    有了新開發的虛擬框架,科學家可以在前所未有的細節水平上研究心臟神經元的組織和功能。「通過使用3D空間技術,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全面的心臟結構圖,這是解決各種健康問題的基礎。」Schwaber說。3D模型能將成像、收集、解剖繪圖和基因表達技術交織在一起。
  • 神經官能症是個什麼鬼?怎樣避免患上神經官能症?
    一般地說,是由支配器官的神經系統的失調引起,組織結構不發生改變,病情輕微,一般不會導致嚴重後果的臨床綜合症:如神經官能症,它雖然可以有頭疼、頭暈、虛弱、失眠等症狀,但腦細胞無實質性損害,CT掃描組織正常,顯微鏡下腦結構無異常變化。
  • 喉嚨痛,呼吸困難,原因究竟是什麼?
    急性喉炎常由細菌或病毒侵犯喉部黏膜進而誘發瀰漫性炎症反應,起病較急,嚴重者可立即出現呼吸困難。小兒急性喉炎主要是兒童喉部結構與成人有差異,所以症狀較重,可出現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喉喘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慢性喉炎大部分病人晨起時聲音正常,但講話過多後會出現聲音嘶啞,嚴重時會出現失聲。喉部發癢、疼痛可長期存在,喉部分泌物較多,會經常出現刺激性咳嗽、咳痰等症狀。
  • 心臟病患者身體的五種異常表現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的重中之重,倘若心臟出現病變,心臟功能減退,血液循環能力降低,會導致血液、體液無法及時循環出身體組織器官,就引發水腫現象,多發於腿部、腳踝、腳部等部位,這種現象不可忽視,很有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前兆。2、胸痛,肩背部疼痛。
  • 呼吸困難,不想情況變嚴重,4件事平時懂得做
    呼吸困難相信大多數人都遇到過,人是必須要呼吸的,呼吸對人體極其重要。當人體不能呼吸時,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會出現休克情況,嚴重的還會死亡。對此,大家一定要重視。呼吸困難其實就是患者感到氧氣不夠,呼吸不順暢的一種感覺,當我們面對此種情況時,不想讓情況愈發嚴重,這四件事最好做一下。
  • 你有沒有呼吸不過來感覺心裡困難,頭暈.可能是自主神經功能
    用呼吸來說,我們都知道,一旦停下來,人就活不下去了。那麼,為什麼人們睡覺的時候可以繼續呼吸呢?這就是植物神經的作用。正是因為植物神經的活動,人才能無意識地繼續呼吸。就這樣,植物神經系統每天24小時不停地隱秘地支持著我們的生命活動。 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是什麼?
  • 這個地方疼千萬別只當骨科病,可能是心臟
    這個地方疼  心跳隨時可能停,千萬別當骨科病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左手臂沒有緣由的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  大量的研究發現,左側手臂疼痛是心臟驟停的徵兆。這種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儘管疼痛不太嚴重,但要抬起手臂卻十分困難。可為什麼會這樣呢?  疼痛是由於神經受到刺激傳到大腦皮層後人體就有了相應的感覺。心臟病發作引起的疼痛可能由中樞神經系統傳遞到左側的神經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