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臂沒有緣由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別當骨科病,跟心有關

2021-01-15 大醫本草堂

疼痛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一種警告,告訴我們這裡出了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哪裡痛就是哪裡有問題,但凡是也有例外,有一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可不是這樣!

這個地方疼

心跳隨時可能停,千萬別當骨科病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左手臂沒有緣由的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千萬別當作是勞累引起的骨科問題!

大量的研究發現,左側手臂疼痛是心臟驟停的徵兆。這種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儘管疼痛不太嚴重,但要抬起手臂卻十分困難。可為什麼會這樣呢?

疼痛是由於神經受到刺激傳到大腦皮層後人體就有了相應的感覺。心臟病發作引起的疼痛可能由中樞神經系統傳遞到左側的神經造成的。

所以,如果出現出現了左臂疼痛,千萬別簡單的以為就是胳膊疼,這可能是心臟在拉警報!

▲ 楊躍進教授

心更發生前或者心臟病突發前還有那些症狀呢?阜外醫院楊躍進副院長和團隊在分析了一項涵蓋全國 31 個省市 109 家醫院 1.4萬 例患者後,發現心梗發作是有症狀的,具體如下:

男性急性心梗發作症狀:持續胸痛(67%)和大汗(70%);女性患者: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則相對少見;上了歲數的人:症狀不太明顯,大汗則對老年人最具有價值,也就是說,老年人發作時即便不怎麼胸疼,但是出大汗就要注意了。

這裡要強調一下,放射痛的範圍很廣,包括胃、下巴、肩膀、頸部、後背、左臂、左腿、牙、舌頭等等部位的。

▲ 心臟病放射性疼痛常見部位

測一測

你的心臟老了嗎?

正因如此,我們的心臟十分容易衰老。而當它宣告衰老的時候,意味著我們的生命開始走下坡路。那麼,什麼信號提示我們,心臟已經開始衰老呢?

下面的方法,都來測一測:

將手向前伸直,接著斜放下45度,此時靜脈往往呈怒張狀態。如果手向上舉45度,靜脈依然明顯,呈怒張狀態,提示我們患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的可能較大;經常感覺到心慌、胸悶;一旦勞累的時候,經常感覺心前區疼痛,或者左臂放射性疼痛;早晨醒來的時候,如果起身較快,會感覺胸部難受;飯後胸骨後不適,有微脹的感覺,甚至冒冷汗;晚上睡覺的時候胸部憋悶,不能平躺;走路時間稍長或者速度稍快的時候感覺到胸悶、氣喘、心跳加速;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那就是在提示我們,心臟可能已經出了問題了。

重 點

自己記好,再發給親友

在眾多急性發作的心臟病中,本來很多都是可以救治好的,但是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都不知道正確的急救方法,在關鍵時刻用些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的「絕招」導致延誤了最佳搶救時間,讓預後變差、甚至錯過搶救時間,比如說:

看到病人倒下了,立馬扶起來;馬上餵水,在不明情況的時候餵藥;用力搖晃患者……

所以,我們請來了專業醫師,給大家普及心梗突發時,最科學、實用的急救方法,大家一定要自己記住了,可以收藏文字,也可以在筆記本上抄好,本身有心臟病的、或者家裡有心臟病的,抄好貼在家中顯眼位置,以備不時之需。也給朋友們發去提個醒~

若在家中突發心梗,最好能做到「保命五步曲」:

保持鎮定,減少任何活動,含服(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撥打 120 急救電話;就地自然平臥,保持氣道通暢,家中有條件可以吸氧;注意為患者保暖;在就近治療的原則下,選擇技術設備好的大醫院進行溶栓治療。

硝酸甘油急救用法:

發生心絞痛時,立即舌下含硝酸甘油 1 片。每片含量 0.5 毫克。建議把硝酸甘油片輕輕嚼碎後再舌下含服,起效會更快,若病人口乾可滴少量開水到口內。如有條件要同時吸氧,含服五分鐘後若不見效或療效不明顯,可再含服 1 片,最多可連續含服 3 次(共 3 片),每次隔 5 分鐘。一般含服 1~3 分鐘症狀就能有所緩解。硝酸甘油的不良反應主要有體位性低血壓和顱壓、眼壓升高等,所以青光眼、腦出血患者應當慎用。

溶栓治療的3小時關鍵時間窗:

如果發病 3 小時內到醫院的話,溶栓和介入治療,在救命上沒有差異,只要血管及時被疏通了都可以而溶栓即便是縣醫院都是可以做的,而且非常便宜。此時對於病人來說,每一個心肌細胞都至關重要,如果心肌死了,去再好的醫院就都沒有意義了。

通心血管著手三處

舌頭、手臂、飲食

舌頭

心臟的反射區

不要以為舌頭和心臟離著很遠,它們之間就沒關係。中國中醫科學院 楊力教授介紹到,舌頭和心有著密切的關係:

有些冠心病老人有時會感到舌頭髮麻;

腦供血不足的老人有時會出現舌頭不靈活、言語不清楚的情況;

……

這些都是心臟異常在舌頭上反映出來的症狀。

既然心臟的異常在舌頭上有所反應,那麼通過活動舌頭、鍛鍊舌頭,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血液循環、保護心臟的作用。活動舌頭相當於給心臟按摩,給發動機上潤滑油,為健康保駕護航~

楊力教授介紹:

老年人心臟功能不是太好,容易出現冠心病、腦部缺血等狀況,這套舌頭操,能夠促進整個人的血液循環,對護心很有幫助。

『做法』

將舌頭伸出來再馬上縮回去,反覆 20~30 次;舌頭向左右來回擺動 20~30 次;在口中做 5~8 次順時針、逆時針攪拌。

手臂

貫通心包經

人的身體有兩條與心臟有關的經絡,分別是心經和心包經。心主神明,心經和神智有關;心還主血脈,主要與心包經有關。心包是心臟的護衛,能「替主擋邪」,凡是心血管方面的問題,要從心包經入手解決。

『經絡位置』

心包經的走向是從心臟出發,經過腋窩,沿手臂內側的正中線到達指尖,途中有天池、極泉、內關、勞宮等穴位。

『方法』

用一隻手沿對側心包經的路徑,從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內關、極泉等穴重點按揉。如果覺得按揉比較麻煩,沿心包經拍打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飲食

學學日本人

好的經驗不分國界,在全世界範圍內,日本人的心臟狀況是最好的,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僅為 0.041%,全球最低。在 55~64 歲的男性中,日本人冠心病死亡率還不到美國人的 1/10。

為什麼呢?科學家研究後發現,日本人的護心方法中,飲食方法最有門道!

1.天天有魚吃

——預防心血管病,降低膽固醇

日本人從小的飲食就離不開魚,他們每天攝人魚 100 克左右,吃魚就像吃飯一樣,烹煮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過觀察發現,每周通過吃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 36%,並減少 17%的死亡可能。

2.綠茶碾碎了泡

——更多茶多酚,給心臟加倍保護

綠茶是日本人的最愛,他們喝茶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會把茶葉儘量碾碎,然後泡水,連同茶葉末一起喝下去。這種特有的喝茶習慣,可以攝入更多的茶多酚,對血管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

綠茶中含有的類黃酮具有保護血管、抗氧化、抗凝血、抗炎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兒茶素能防止心肌細胞受損,加速心臟細胞的恢復進程。日本東北大學研究還發現,與一天喝少於 1 杯綠茶的人相比,每天喝 5 杯以上綠茶的男性,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減少 22%,女性則減少 31%。

3.喜歡吃納豆

——溶血栓,防止心肌梗死

納豆是日本比較獨特的一種食物,傳統的做法是,把豆子泡好,放在稻草裡,然後埋在雪層下的泥土裡發酵,做成的納豆黏黏的能拉出絲。日本人吃納豆就像中國人喝豆漿一樣普通,連中小學的營養配餐裡、老年人福利院中都少不了納豆。

研究證實,納豆中的納豆激酶能「溶解」血栓,防止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此外,納豆還富含大豆異黃酮、鋅、鈣與維生素K,不但能補充雌激素,改善更年期症狀,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4.口味輕

——預防高血壓,遠離心臟病

有統計顯示,日本人平均吃鹽量還不到中國人的一半。對於各種食材,他們喜歡生吃、涼拌、水煮、清蒸,拒絕重口味。

吃鹽多是非常有害的,鹽攝入過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高血壓。研究發現,吃得太鹹,不僅容易導致血壓增高,還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血管疾病。美國心臟協會指出,2010 年全球有 2300 萬例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心腦血管相關疾病致死案例,可能與鈉鹽的過量攝入有關。

5.飲食結構「三五七」

——代代相傳的保健秘訣

所謂「延壽三五七」,就是說飲食上要做到,三高、五低、七分飽。

『三高』

高蛋白:高蛋白主要來源於穀類糧食、水產品、豆類及其製品的的植物性蛋白,和深海魚的蛋白。高纖維:是指較為粗糙的蔬菜水果等。高質鮮度:這個概念跟天然食品更加相近,儘可能吃些新生產出來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吃加工品要注意食品保質期限。

『五低』

低脂肪:每人每天攝取脂肪不要超過膳食總熱量的 15%~30%。低鹽分:每人每天攝取的鹽分以不超過 6 克為度。低糖分:少吃不含營養素的游離糖(白糖、紅糖這種純糖,而從食物中去獲取糖類)。低膽固醇:指每人每天食用的動物性食品中膽固醇含量以不超過 300 克為好。低刺激性:食物的口味總體很清淡,油、鹽、佐料等都很少。

『七分飽』

是說晚餐不要吃太飽,在還想繼續吃的時候離開餐桌。心臟是生命的發動機,它比任何一個器官的負擔都重,是我們最應該保護的一個器官。

記住心臟發出的這些警報,別耽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相關焦點

  • 這個地方疼千萬別只當骨科病,可能是心臟
    這個地方疼  心跳隨時可能停,千萬別當骨科病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左手臂沒有緣由的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  大量的研究發現,左側手臂疼痛是心臟驟停的徵兆。這種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儘管疼痛不太嚴重,但要抬起手臂卻十分困難。可為什麼會這樣呢?  疼痛是由於神經受到刺激傳到大腦皮層後人體就有了相應的感覺。心臟病發作引起的疼痛可能由中樞神經系統傳遞到左側的神經造成的。
  • 這個地方疼千萬別當骨科病,心跳隨時可能停!尤其是冬季,
    這個地方疼  心跳隨時可能停,千萬別當骨科病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左手臂沒有緣由的突發疼痛,並伴有胸痛症狀,千萬別當作是勞累引起的骨科問題!  大量的研究發現,左側手臂疼痛是心臟驟停的徵兆。這種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儘管疼痛不太嚴重,但要抬起手臂卻十分困難。可為什麼會這樣呢?  疼痛是由於神經受到刺激傳到大腦皮層後人體就有了相應的感覺。心臟病發作引起的疼痛可能由中樞神經系統傳遞到左側的神經造成的。  所以,如果出現出現了左臂疼痛,千萬別簡單的以為就是胳膊疼,這可能是心臟在拉警報!
  • 這5個部位疼痛,千萬別大意…
    絕大多數(七成)急性心梗患者的典型症狀表現為胸後骨和心前區壓榨樣疼痛,伴隨胸悶憋氣和出汗等,也就是常說的「胸痛」或者「心痛」。>約有三成的心梗患者並不會出現「胸痛」的症狀,常表現為上腹部疼痛、牙疼、喉嚨疼痛、頭暈頭痛、頸部疼痛、下肢疼痛、輕度咳嗽和氣促等,因症狀不典型,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從而耽誤治療。
  • 肺癌的早期症狀胸痛 肺癌早期有什麼症狀
    現在很多人因為長時間的處於空氣品質差的環境,再加上經常抽菸,導致一部分的肺部出現了問題,甚至有出現肺癌的現象,那您知道肺癌的早期症狀胸痛是怎麼回事嗎?您知道肺癌早期症狀還有什麼嗎?不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肺癌病人吃什麼好的知識吧。
  • 手臂疼痛麻木 當心可能是肺尖癌
    黃先生今年70歲,半年前出現左肩部及左上肢疼痛及麻木,疼痛逐漸加重,並且影響睡眠,逐漸出現左手肌力下降,伴有左側上眼瞼下垂和瞳孔縮小。由於曾有「頸椎病」病史40餘年,老黃認為可能是頸椎病發作並且加重,後來到外院就診,準備行頸椎手術。術前醫生常規給老黃查了頸胸部CT,發現左肺尖部佔位,病灶較小,最大直徑約3cm。
  • 心肌缺血的症狀有哪些?發現其中任何一個症狀都要注意
    心肌缺血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心絞痛:心絞痛的症狀是前胸出現陣發性、壓榨性的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的後方,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在情緒激動或勞動時會經常發生疼痛,休息一會兒或使用硝酸酯製劑後疼痛消失,可分為穩定型、不穩定型和變異性心絞痛;2、猝死:大多沒有任何危機生命的前期表現,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突發嚴重的心律失常;3、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大多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繼發血栓形成
  • 崇文中方牛小培腫瘤科大夫:這5種症狀竟是肝癌先兆?第5個你絕對想...
    肝癌的發病率近年來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我國肝癌的發病率僅次於肺癌,是第二大癌症,肝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因而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出現以下這些症狀時,就要警惕肝癌的可能了。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1、突然胸痛突然胸痛不可忽視,胸口像被「壓榨」一樣痛、喘不過氣、全身大汗淋漓、臉色蒼白、休息一會兒也不能緩解,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梗發作的「求救信號」。年輕人突發心梗更容易猝死。因為年輕人多為首次發病,與老年人的長期由心肌缺血致反覆心絞痛患者不同,不易引起重視。
  • 超聲核磁活檢齊上陣,活動後胸痛真因終明確
    患者胸痛表現為活動後胸骨後悶痛,每次持續15-20分鐘,伴出汗,伴呼吸困難,疼痛評分為4-5分(滿分10分),休息5-10分鐘可緩解,3-4次/周。4個月前患者胸痛再發,症狀性質同前,持續時間延長至30-40分鐘,發作頻率同前,為進一步診治入院。
  • 肺癌會引起手臂痛、麻嗎?哪些原因呢?還可能出現什麼症狀?
    手臂痛、發麻一般會是什麼原因呢?麻木過電樣感覺一般多是神經受到損害所致,上肢神經從哪裡來的呢?脊髓發出的神經穿過椎間孔匯合成臂叢神經,繼而延伸為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等,這些神經支配著上肢的運動、感覺。
  • 腿部疼痛也可能和肺癌有關?出現2個症狀,儘快檢查肺功能
    另外,很多人沒有健康檢查的意識,認為身強體壯,一定不會出現疾病,殊不知很多小的病灶不斷發展,也可能會引發癌症,這就導致部分人肺癌一檢查就到了晚期,跟平時沒有定期檢查了解身體健康情況有關,就算疾病處於發展階段,也很難察覺到。腿部哪些變化暗示肺癌到來?肺癌發展到一定階段腿部會有特殊表現,不少人腿部明顯疼痛,和肺癌是有關係的。
  • 肩膀持續疼痛,竟是肺腫瘤作怪?要注意的是,這4種異常也得當心
    肺腫瘤早期並不會有任何症狀,當有症狀再去醫院做檢查已經達到中晚期。20%的肺腫瘤病人早期會出現肩膀疼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肺腫瘤易引起肩膀持續性疼痛?肩膀疼痛並不是肺腫瘤的典型症狀,一般肩膀疼痛時肺腫瘤已發展到一定程度。
  • 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醫生提醒:抓住關鍵幾步,讓生命跑贏心梗
    3.疼痛時伴有大汗、噁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等。 ■小心不典型的先兆症狀 還有約20%-33%的急性心梗患者有不典型先兆症狀,容易被忽視。比如,有些患者表現為下頜痛、牙痛、右上肢疼痛、後背疼痛、上腹痛,甚至出現乏力、心慌、煩躁、咳嗽、噁心、嘔吐症狀。
  • 40歲女子突發劇烈胸痛,別只考慮急性心梗,主動脈夾層同樣危險!
    瀋陽一年齡約40歲左右的女子,於家中打掃衛生時,突發前胸及後背劇烈疼痛,感覺為撕裂樣,難以忍受,出冷汗,有瀕死感,由家人開車送至當地一三甲醫院急診。大家可能第一感覺就是她可能患了急性心肌梗死,你的第一感覺沒錯,但事情總會有意外。
  • 頸椎病的症狀 常出現這些症狀或是頸椎病所致
    頸椎病的症狀如果你有下面這些症狀一定要注意了,因為這些症狀,往往是頸椎病所導致的。1、頸肩背痛疼痛時頸椎病的基礎症狀,幾乎所有的頸椎病在早期或全程都有非常顯著地疼痛症狀,疼痛的部位可以發生在頸項部和肩背部,有研究發現在頸椎病人中訴說有頸痛者為92%,肩痛者為71%,上臂痛者為44%,前臂痛者為31%,頭痛者為37%。
  • 先天性心臟病有哪些症狀
    1.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 :輕者可無症狀,重者根據不同的分流位置,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如勞累後心悸、胸悶、氣短、多汗、乏力等。 2.右至左分流的先心病 :先天性心臟病中最嚴重的類型,可有全身青紫,血氧飽和度降低和全身發紺等症狀。 3.無分流的先心病 :主要是心臟射血不足引起的症狀,可表現為乏力、心悸、呼吸困難、氣短,甚至暈厥、心絞痛。
  • 右肩痛是肝臟、胸痛是心臟出問題?6種痛要懷疑和內臟有關!
    內臟也會造成身體疼痛嗎?是的,內臟也會造成身體肌肉骨骼的疼痛。最有名的就是盲腸炎痛點多在右下腹,但許多人會轉移到上腹部或肚臍周圍;心絞痛有可能傳到左手臂;肝臟、膽囊也被發現會轉移到右肩或背部。現在也有右肩痛的病人會問:我會不會是肝臟的問題。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這些預兆要注意
    他的最新一條微博內容停留在7月18日,他寫道:「活著活著,夢想竟然變成了欲望……」20日早晨,著名書畫家何鐵生在社交平臺發文悼念好友,「半個多月前你搬到上海,去之前我就跟你說,走之前也沒有好好聚一下,這不怎麼對……你說,沒事兒,我還回北京呢,大部分時間和工作內容都在北京,哈哈,別搞得跟生離死別似的……」「可,沒想到,這一切竟是這麼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