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自動駕駛負責人:雷射雷達成本並非不可接受,將帶著供應商過車規

2020-11-26 網易新聞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作者 | Juice
編輯 | 曉寒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亮出了一款配備了剪刀門的小鵬P7,同時還向介紹了小鵬汽車下一代的自動駕駛架構。

  小鵬汽車下一代的自動駕駛架構將不再僅僅採用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結合的方法,而會採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相結合的技術方案,小鵬汽車創始人兼CEO何小鵬更是稱「這款車將會是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車。」

  這也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在車展,小鵬汽車就邀請了車東西在內的多位媒體和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產品總監黃鑫、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規划算法高級經理賴健明進行了一場對話,對這款新產品和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發展進行了探討。

  

  ▲小鵬P7「鵬翼門」版本

  一、明年將挑戰北京到廣州無接管的自動駕駛

  在對話發生前,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小鵬汽車發布了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之後,身在大洋彼岸的馬斯克表示,他們有我們的舊軟體,卻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其中一條還直接指出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其他中國車企沒有。

  何小鵬也在微博回應稱,(特斯拉)要做好被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打得找不著東的準備。

  

  ▲何小鵬微博回應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小鵬汽車發布的新一代自動駕駛架構包含了馬斯克最看不上的雷射雷達,那麼小鵬汽車為什麼會選用雷射雷達呢?

  黃鑫表示,雷射雷達可以幫助小鵬汽車突破現有自動駕駛的一些邊界,把車輛的安全性做一個提升,更能適應國內道路的複雜性。賴健明補充表示,特斯拉的路線和小鵬汽車的路線本就不一樣,特斯拉的設計非常偏激,但是科學要辯證地看待,自動駕駛非常複雜,採用雷射雷達可以做到安全上的冗餘。

  至於雷射雷達的車規級要求和成本問題,黃鑫表示,車規級要求目前已經解決了,而成本方面也還好,沒有想像的那麼離譜,還處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內。賴健明表示,小鵬一直在培養自己的供應商,會帶領供應商一起度過車規。

  黃鑫介紹,小鵬汽車的自動駕駛架構在一開始就規劃了未來的預設,所以即使增加了雷射雷達傳感器也能夠適配。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產品總監黃鑫

  談及V2X,黃鑫表示,在小鵬汽車的思路裡,車的智能和路的智能同樣重要,目前不會把自動駕駛押寶到V2X上面,小鵬以後或許會採用這一技術,但目前將會專注於單車智能。

  黃鑫舉了一個例子說,自動駕駛要像人在開車一樣,使用V2X就好像閉上眼睛,等副駕來指揮開車,而且V2X技術很依賴於網絡,一旦網絡斷了就會影響行駛。V2X可以解決單車智能做不到的事情,但並不是去替代單車智能。

  

  ▲對話現場

  小鵬汽車認為完全無人駕駛的實現將會比想像中更遠,但是更好的輔助駕駛比較容易。小鵬汽車不會從工程學角度定義自動駕駛,而會從消費者的角度定義自動駕駛。

  小鵬汽車可以通過車的智能化,讓車無限地接近100%,可能最終只能實現97%,最後的3%或許可以通過V2X來解決,但時間沒有保障,小鵬汽車則希望由人類駕駛員來完成餘下的3%。

  這3%可能是非常極端的場景,為了解決極端的場景,在成本上則需要增加300%或500%,對於量產來說並不划算。

  而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也非常關鍵,當自動駕駛級別高的時候,車主對於駕駛的關注就會越少,小鵬汽車會通過傳感器監控來提醒駕駛員持續關注路況,如果駕駛員聯繫不上,但車輛還在繼續行駛的話,小鵬汽車將會在本車道內減速並停車,然後做一些外部的呼救行為,如打雙閃和鳴笛等。

  但小鵬汽車不會讓車輛換道停到路邊,黃鑫解釋說這樣做相當於L4級自動駕駛為L2級駕駛做冗餘,這種行為在法律定性和倫理定性方面都非常複雜。

  在車展首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明年小鵬汽車將會挑戰從北京到廣州的無接管自動駕駛測試。黃鑫則表示他們已經進行過一次模擬考了,接管次數在兩位數,目前已經解決了一半了,另一些場景也在優化。

  二、鵬翼門採用全新鉸鏈 將適配全新算法

  在本次活動上,賴健明作為小鵬P7鵬翼門的主導者,也在會談上分享了鵬翼門的設計思路。

  賴健明表示,小鵬汽車在成立之初有一套通識,就是所生產的產品要不一樣,產品一定要極致、酷炫和智能,鵬翼門的設計就符合了小鵬汽車的通識。

  

  ▲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規划算法高級經理賴健明回答問題

  小鵬汽車現在主要是把電能轉換成給消費者的智能化的服務,自動駕駛、智能語音、鵬翼門等都是在這一目標下進行的。黃鑫則表示鵬翼門代表了小鵬汽車從自動駕駛思路上延伸出來的對出行的思考。

  據賴健明介紹,這款車採用了全新的鉸鏈結構,是小鵬汽車自己的專利設計,對車身的設計都產生了一些變化,現在的P7不能通過後期改裝來實現。

  鵬翼門不但可以通過電動按鈕開啟,也可以通過手動開啟,小鵬汽車方面已經對開關門做了很多的測驗,和正常的車輛開門的標準一樣,在發生事故時,也可以順利打開。

  為了實現鵬翼門的設計,小鵬汽車需要對車輛新增的兩個用於車門的傳感器進行全新的算法設計,但其他的傳感器和自動駕駛系統都可以共用。

  由於採用了新的設計方式,這款車的產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將會處在一個不斷爬升的狀態。

  結語:小鵬正在全力打造智能的新能源車

  新造車公司在入局汽車領域之後都在主打差異化,小鵬汽車從一開始就將智能這個標籤掛在身上,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小鵬汽車在這條路上也拿出了不少成果。

  在語音系統方面,小鵬汽車無疑是領先行業的,做到了所見即可說的語音控制。同時小鵬汽車還在智能駕駛方面不斷發力,推出了NGP,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能夠實現高速公路環境下自動超車、自動下匝道的車企。

  這些紮實的成績也確實證明了小鵬汽車正在踐行自己打造智能車的藍圖,而隨著研發的不斷突破,小鵬汽車勢必會亮出更加智能的車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小鵬P7鵬翼版很拉風,但我更期待搭載雷射雷達的小鵬新車
    在今年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帶來了極為拉風的P7旗艦作品——小鵬P7鵬翼版。該車型有四驅及後驅兩個版本,售價36.69-40.99萬元。與此同時,小鵬汽車也發布了下一代自動駕駛的軟硬體體系,並宣告將於明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馬斯克PK中國新造車勢力:雷射雷達到底是啥?
    一直以來,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都堅持認為雷射雷達「昂貴且沒有必要」,而雷射雷達高昂的價格一直是限制其量產上車的一大因素。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不少,但也都沒有將雷射雷達納入自動駕駛的傳感器體系中。小鵬汽車是第一家。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按理說,雷射雷達已經不在馬斯克的視野範圍內了,為何卻在這個時候因為雷射雷達而親自上陣懟小鵬汽車呢?有趣的是,在汽車圈子之外的華為也開始密集釋放關於量產車規級雷射雷達的消息。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為何馬斯克要因為雷射雷達打口水仗,為何巨頭們紛紛盯著雷射雷達?這都要從汽車的智能駕駛說起。
  • 小鵬自動駕駛專家訪談紀要:小鵬、蔚來、特斯拉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車企在自動駕駛中的分工,如何體現差異化5. 價值量6. 各個車企進展如何,L3的時間節點結論1.一、小鵬的自動駕駛布局1.晶片、作業系統、域控制器硬體、AutoSAR、自動駕駛應用等,哪些是自研的,哪些是找外部供應商的,外供部分有未來打算自研的麼,小鵬自己有在做硬體方面的研發麼還是純軟體?
  • 小鵬「吃了幾碗涼粉」,雷射雷達是對是錯?
    在上一篇關於 FSD 的文章中我有提到過,馬斯克本人對於雷射雷達在輔助駕駛行業的應用是非常不看好的。馬斯克看似無比厭惡雷射雷達,實則不然,在自動駕駛日上他也有主動解釋過這個問題。馬斯克說自己對雷射雷達的不待見,只針對自動駕駛領域。在 SpaceX 項目裡他本人還參與了雷射雷達項目的開發。他也聲稱,(對於自動駕駛)一旦視覺感知足夠強大,雷射雷達就沒意義了。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具體來說,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中基於視覺SLAM地圖創建、定位的優點是穩定、數據量少,並且定位及地圖創建精度高,唯一的缺點就是傳感器貴。基於雷射雷達的障礙物檢測則具有不依賴光照、先定位後識別、單傳感器全視角、空間定位精度高、計算量小的優點,但同時也有識別粒度低的缺點。因此,自動駕駛不僅離不開雷射雷達,還需要多傳感器的融合、深度學習的應用來提升自動駕駛的水平。但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成本問題。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在自動駕駛「跨越式」的演變歷程中,機械式雷達率先發展起來,經過不斷迭代,目 前機械式雷射雷達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同時高線束的機械式雷射雷達能夠獲得更高的分 辨率與測距距離,所以其目前會獲得高級自動駕駛商的青睞。 但使用傳統的機械式雷射雷達,也要面臨高昂的裝車成本問題,和產品低穩定性帶來 的安全風險和維護成本。目前僅有法雷奧的一款 4 線機械式雷射雷達實現了車規級的量產 搭載。
  • 小鵬加碼雷射雷達 車企新賽道比拼已燃戰火
    本周五(20日),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發表聲明稱,小鵬汽車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該公司表示,車輛的物體識別性能將大大增強。根據平安證券9月23日報告整理,當前在智能汽車商布局上走在前列的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其自動駕駛雷達領域的最高配置均為毫米波雷達,其中,小鵬P7和蔚來ES6(參數丨圖片)配備數量均為5個,理想ONE則為1個。
  • 自動駕駛離不開的雷射雷達,究竟有幾種分類?
    雷射雷達因為雷射波長短,準直性高,使得雷射雷達性能優異:角解析度和距離解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能獲得目標多種圖像信息(深度、反射率等)、體積小、質量輕。目前雷射雷達廣泛應用在測繪、氣象監測、安防、自動駕駛等領域。且大部分人認為,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關鍵傳感器。
  • 雷射雷達廠商開啟自動駕駛激戰
    在汽車無人駕駛過程中,作為傳感器的雷射雷達,能夠感知其測距距離內出現目標的方向、高度、速度等環境信息,從而幫助智能汽車實現躲避、減速等智能決策。這種技術方面的基石作用,使雷射雷達產業在自動駕駛行業爆發後開始迅速崛起。隨著百度、滴滴、高德等企業紛紛試水自動駕駛,小鵬、蔚來、特斯拉等汽車企業,也在加快自家產品的自動駕駛功能應用,這又進一步推動了國內雷射雷達市場的迅速增長。
  • 雷射雷達是辣雞?馬斯克隔空懟小鵬汽車,特斯拉慌了?
    11月20日,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表示,小鵬汽車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 屆時,小鵬P7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汽車。
  • 實現高級自動駕駛,一定要用雷射雷達嗎?
    在技術之爭上,支持雷射雷達的一派和支持純視覺計算的一派還在吵得不可開交,同時也還有技術廠商試圖用毫米波雷達來取代雷射雷達。可見雷射雷達在高級自動駕駛所處的「C位」的地位仍然面臨挑戰。為什麼大多數的自動駕駛公司都認可雷射雷達技術?而偏偏又有少數公司不走「尋常路」,不接雷射雷達的招?箇中原因嘛?既有傳感器的技術路線之爭,也有自動駕駛車企對商業路線的判斷。
  • 智能駕駛究竟是怎樣實現的?
    按理說,雷射雷達已經不在馬斯克的視野範圍內了,為何卻在這個時候因為雷射雷達而親自上陣懟小鵬汽車呢? 有趣的是,在汽車圈子之外的華為也開始密集釋放關於量產車規級雷射雷達的消息。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在雷射發射、接收、掃描等諸多雷射雷達硬體技術中,目前人們普遍認為掃描技術是車載雷射雷達的關鍵,它直接決定了雷達的掃描頻率、掃描範圍、點雲數據量等各項重要參數,是縮小車載雷射雷達的整體體積與降低成本的關鍵,也直接影響了車載雷射雷達的車規級量產的實現。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10月11日,百度宣布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 ......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至少20家車企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宣布,將自2020年起,量產L3級自動駕駛技術。 隨著自動駕駛商業化和規模化的步伐加速,雷射雷達迎來藍海市場。
  • 欲借「火眼金睛」搶跑智能化 小鵬加碼雷射雷達 車企新賽道比拼已...
    本周五(20日),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發表聲明稱,小鵬汽車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該公司表示,車輛的物體識別性能將大大增強。  根據平安證券9月23日報告整理,當前在智能汽車商布局上走在前列的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其自動駕駛雷達領域的最高配置均為毫米波雷達,其中,小鵬P7和蔚來ES6配備數量均為5個,理想ONE則為1個。
  • 自動駕駛的寵兒!雷射雷達如何降價百倍走向普及【附PPT】
    9位實戰派導師將為大家奉獻超過810分鐘的系統講解和深度互動,完成對 33個知識點的專業拆解,和你一起建立未來汽車的知識壁壘。第5課為鐳神智能創始人胡小波講解,主題為《雷射雷達在輔助駕駛和無人駕駛中的應用》。在車東西公眾號對話框回復「自動駕駛」,獲取系列課PPT下載。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就連十餘年後的現在,Velodyne也保持著贊助各個無人車挑戰賽的傳統。緊緊攥住這個商業契機,Velodyne開始將雷射雷達技術大規模地應用於自動駕駛車輛、車輛安全系統、3D移動製圖、3D航空測繪和安保等領域。如今,這家年輕的創業公司已經成為自動駕駛汽車雷射雷達的頂級供應商。
  • Waymo重新定義下一代自動駕駛感知,成本再降一半「GGAI頭條」
    基於第五代集成系統,以及更強的計算能力,整套名為Waymo Drive的自動駕駛全棧軟硬體,將用於同時部署乘用車(Waymo ONE)及商用車業務(Waymo VIA)。 一、雷射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