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蔚來相繼因軟體服務獲頭部機構力推後,另一在風口浪尖的新勢力小鵬卻試圖另闢蹊徑,宣布將從關鍵零部件入手,加碼汽車智能化。
本周五(20日),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發表聲明稱,小鵬汽車將從2021年生產的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該公司表示,車輛的物體識別性能將大大增強。
新勢力布局智能汽車 小鵬汽車或借雷射雷達保持領先
據了解,雷達為環境監測傳感器的一種,位於智能汽車產業鏈上遊零部件環節的感知層面,其作用是利用發射波和反射波之間的時間差、相位差獲得目標物體的位置和速度等數據,按所使用的不同類型的波,可以分為三類:
1)毫米波雷達:介於微波和紅外線之間,頻率範圍10GHz—200GHz,波長為毫米級;2)雷射雷達:介於紅外線和可見光之間,頻率大致為100000GHz,波長為納米級;3)超聲波雷達:頻率高於20000Hz。
根據公式:光速=波長*頻率,頻率越高,波長越短; 波長越短,意味著解析度越高;而解析度越高,意味著在距離、速度、角度上的測量精度更高。
根據平安證券9月23日報告整理,當前在智能汽車商布局上走在前列的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其自動駕駛雷達領域的最高配置均為毫米波雷達,其中,小鵬P7和蔚來ES6(參數丨圖片)配備數量均為5個,理想ONE則為1個。
此外,從企業內部自動駕駛研究團隊規模來看,小鵬汽車也以300人領先於理想汽車的200人、蔚來汽車的50人,且與蔚來汽車先軟體後晶片的技術路線不同,小鵬汽車與理想汽車均採用建立晶片、系統、算法、數據全棧開發能力的技術路線,自研程度相對較高。
若小鵬汽車如聲明所說,在2021年生產的車型上搭載精度較當前毫米波雷達更高的雷射雷達,那將意味著其在智能汽車的道路上,再次在三大新勢力中「搶跑」。
傳感器投資價值巨大 高級別自動駕駛或帶來百億級別市場
從短期來看,隨著L2以及L2+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逐步迎來規模化落地,包括雷射雷達在內的多傳感器融合與域控制器蘊藏巨大投資價值。
數據顯示,目前30萬以上的多數的車型都能夠支持到L2的駕駛,配備AAC自適應定速巡航、車道居中保持和偏移預警等功能。華安證券尹沿技團隊11月15日報告指出, L2以及 L2+自動駕駛,其關注點主要集中於感知和認知,前者即依賴於多傳感器融合技術。
從長期來看,儘管高級別自動駕駛距離落地仍有一段時間,但雷射雷達未來可期。中信證券楊澤原團隊10月20日報告指出,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傳感器,能夠彌補攝像頭在精度、穩定性和視野方面的局限性,是L4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元件。
據楊澤原團隊預測,未來大部分雷射雷達產品價格都將降至1000美元以下,單車價值量下降,但量產趨勢和滲透率的增長將推動行業整體規模爆發,預計2030年市場空間超百億美元。
從行業公司來看,海外公司中,領頭羊Velodyne已在納斯達克實現借殼上市,目前估值18億美元,公司預計從2022年開始扭虧為盈;
國內禾賽科技、速騰聚創等復刻Velodyne之路,從機械式切入逐步向固態雷達覆蓋,主打性價比,核心策略是以價格優勢搶佔Velodyne市場份額;另一類如大疆、華為等直接鎖定固態雷射雷達產品,擬實現彎道超車,國內市場整體競爭激烈,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楊澤原團隊認為,無論是光學還是電子元器件,涉及精密儀器、晶片的加工和製造,目前基本被國外大廠商壟斷,但自主研發發展迅速,掃描系統、雷射器和光源接收器等領域湧現出如禾賽科技、速騰聚創、一徑科技、力策科技等中國創業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