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榜:嫦娥再奔月,帶了不少四川造

2020-12-01 看度直播

從11月23日到11月29日,過去的一周,成都有哪些熱點新聞事件呢?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1、嫦娥再奔月 帶了不少四川造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並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長五遙五運載火箭中的分離火箭、點火器等95%以上配套設備,和嫦娥五號探測器中的爆炸螺栓、分離裝置等80%以上配套設備,均由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負責,可以說,此次嫦娥的升空,四川火工品製造業的強大實力也得以凸顯。

2、吃火鍋必須要帶女伴 市場監管部門:停業整頓

近日,成都兩位男士排隊1小時吃火鍋,卻因沒有女性陪伴,店方不讓進的視頻,在網絡流傳,引發網友廣泛討論。11月23日下午,錦江區合江亭市場監督管理所表示,商家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目前已要求商家停業整頓,同時,在以後的經營活動中不得再設置該消費條件。

3、四川新冠肺炎疫苗預計200元/支 已有人接種

11月23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四川省已經開始了新冠肺炎疫苗的採購工作,目前疫苗價格和浙江價格一致,為200元/支。目前對於新冠疫苗的緊急接種,"只推薦高風險人群",普通人群不一定要接種。

4、中國首個漢服特色文化街將開街

11月22日舉行的2020"文化天府 時尚成都"主題論壇暨漢服文化節現場,除了讓大家目睹盛大的漢服表演外,主辦方還表示,2021年春節前後,全國首條漢服特色文化街也將在成都正式亮相。

5、放寬駕駛證申領年齡 71歲老人順利通過測試

11月23日上午,71歲的鄧爺爺來到車管所,參加了一場駕培前的新測試。鄧爺爺表示,總分100分自己考了90分,最終順利通過,"接下來要努力考個C1駕照,去自駕環遊。"本月20日起,駕考新規正式實施,放寬了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但70歲以上人員在駕培機構報名前均需要進行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

6、2020成都馬拉松道路管制措施發布

2020成都馬拉松將於11月29日舉行。為確保比賽期間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暢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昨天下午發布了,賽事期間部分道路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措施。請比賽沿線單位和廣大市民請提前安排好出行線路,儘量選擇公共運輸出行。

7、成都發布"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

11月26日,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在成都召開。會上,"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首次對外發布。此次發布的世界賽事名城機會清單包含了賽事活動合作、體育消費場景建設、文商旅體融合、項目投融資建設、產品和服務等五大類別,共141個具體合作項目。

8、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11月25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專家們來到了樂山沙灣"尋寶",他們尋找的寶貝,是有"5億歲"的寒武紀古生物化石。據悉,在樂山市沙灣區範店鄉,目前已發現8個已滅絕門類和48個屬種,涵蓋了真節肢動物、幹群真節肢動物海綿動物和藻類等多細胞生物,將為探索節肢動物早期輻射分異、遷徙擴散、生存適應與演化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9、四川1730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11月27日,四川省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軌道交通資陽線施工起點福田站正式舉行,全省173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8175億元。從投資規模來看,100億元以上項目9個,50億元以上項目25個,20億元以上項目75個。此次集中開工,成都市重大項目共125個,總投資1504億元。

10、成都首次!全面使用電子投票選舉小區業委會

11月26日,成都首個全面使用電子投票表決方式選舉小區業委會的小區正式開始投票,和普遍小區選舉業委會模式不同的是,採用電子投票表決方式,小區業主可以通過手機端或智慧終端機,幾分鐘就能完成電子投票表決。全面使用電子投票表決方式選舉小區業委會,這在成都市尚屬首次。

相關焦點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蔡律攝  嫦娥奔月,這是中國古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據《淮南子》的記載,后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裡的孤獨,倍覺悽涼。到底人間歡樂多,后羿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帶著不少四川造 去月球...
    一圖了解嫦娥五號「挖土」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五」奔月,這次任務有多牛?「挖土」之旅要分幾步?「長五」送「嫦五」,這次任務有哪些細節值得關注?戳圖↓九天攬月,築夢蒼穹!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詩中的這一名句早已家喻戶曉。關於嫦娥與后羿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的少男少女。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個傳說故事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一開始的版本又是什麼樣的?嫦娥奔月和月餅又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奔月,落月,再到返回嘗試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正式拉開了中國探測月球的序幕。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再到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明年還將發射嫦娥五號。中國探月之路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推進,屢創奇蹟。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月球。
  • 嫦娥奔月,背後的國運之戰
    現實生活裡的嫦娥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5次奔月5戰5勝,歷時十六載。小雪剛過,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5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這次奔月,嫦娥5號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土壤,按照計劃嫦娥將在降落之後,從月球表面重新發射,並且帶回兩公斤的月球土壤。
  • 嫦娥五號登月,帶火《嫦娥攬月》圖書
    該書以吳偉仁從四川大巴山中一個普通的農民成長為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主持設計「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的付出和酸甜苦辣的情感故事及成長曆程為主線,揭秘中國探月工程從無到有,歷練風雨、孱弱誕生,並在明媚陽光中茁壯葳蕤,從落後到引起世界矚目,再到「玉兔」成功登上月球的鮮為人知的艱辛過程,以及以吳偉仁為核心的中國探月工程的科學家們為了國家強盛,敢於走出地球
  • 中國嫦娥「奔月」,崔娃「暴露」了
    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稱「這會給外星人帶去新冠病毒」。
  • 【遇見傳統】——中秋節之嫦娥為何奔月?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嫦娥奔月。后羿因為擅長射箭,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王母賜他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
  • 揭秘「嫦娥奔月」背後的「重慶貢獻」
    用於「國之重器」據悉,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重量約8.2噸,是此前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量的2倍還多。歷經10年,「大火箭」終於與「嫦娥」攜手奔月。「由西南鋁製作的直徑5米、3米等多個型號整體鋁合金鍛環和多個規格高合金化板材,被用於『長五』火箭過渡環、轉接框、貯箱等關鍵部位,佔箭體結構所需鋁材80%以上。」西南鋁負責人介紹,在「嫦五」探測器上,西南鋁提供了棒材、蒙皮板、自由鍛件、超大規格板、鍛環等高精尖鋁材,用於探測器著陸系統、望遠系統、轉移機構和太陽能板等關鍵部位。
  • 中國一拖牽手四川川龍 「東方紅」拖拉機成都造
    中國一拖牽手四川川龍 「東方紅」拖拉機成都造   (記者 陳泳)昨日,中國最大的農機生產企業  強強聯合  「東方紅」拖拉機成都造  「四川省農業發達,是我國最大的農產品生產和供應基地之一,位於成都市的四川省現代農機產業園區是國內一流的規模化、專業化農機產業基地,而川龍公司是西南地區的農機生產龍頭企業,相信我們攜手會帶來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一拖集團黨委副書記劉永樂表示。
  • 「託舉「嫦娥」的嫦娥」何京江:用數據助力「嫦娥」奔月
    嫦娥一號」任務;2010年10月1日,參與「嫦娥二號」任務;2013年12月2日,參與「嫦娥三號」任務;2014年10月24日,執行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2018年5月21日,參加「嫦娥四號中繼星」發射;2018年12月8日,參與「嫦娥四號」任務;……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探月工程走過了輝煌壯闊的14載。
  • 嫦娥五號奔月
    歷經十六載,成功完成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任務以及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實現了「五戰五捷」的輝煌戰績。「繞」就是發射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實現;嫦娥一號的飛行軌道(左),嫦娥二號的飛行軌道(右)。
  • 明早再次「奔月」!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從此,嫦娥奔月由神話變為現實。    嫦娥三號「奔月」前測試:科技人員在試驗場內進行月球車爬坡測試。  嫦娥5T  2014年10月24日,作為嫦娥五號的「探路先鋒」,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嫦娥5T」,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近地點高度為209公裡、遠地點高度41.3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 四川大力發展航空與燃機產業 航空第四城成都再起飛
    ,明年私家飛機有望在金堂起降……  成都航空航天產業一系列大動作的背後,是四川大力發展航空與燃機產業的戰略部署:打造集科研、生產、試驗和服務為一體的航空與燃機產業集群,努力把四川建成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飛行器與燃機綜合研製生產應用基地。
  • 新360行|職業星空導師:嫦娥「奔月」,我帶孩子們仰望星空
    李澤陽 攝「嫦娥五號去奔月了,我帶你們去『仰望星空』。」24日下午,星空導師劉普順為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的中學生們開展了一場以「探奇科學知識,探索星空奇妙」為主題的科普活動。而在小時候,劉普順和孩子們一樣,對星空充滿了幻想。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萬珂 攝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長徵五號火箭為何選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嫦娥奔月」中嫦娥為啥不去更好的天宮,而是去了那悽冷的月宮?
    「嫦娥奔月」作為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大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姐姐為啥不去如此美好的天宮,反而跑去悽冷荒涼的月宮呢?這裡小編帶大家來走進當時的環境背景,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嫦娥不去天宮而去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