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校長格裡·蘭斯戴爾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韓莎莎攝
人民網11月30日電(陳星星 韓莎莎)籌建中的美國西肯塔基大學示範孔院專用樓,終於迎來了新的突破——11月底破土動工,預計2016年6月竣工。
這將是國家漢辦在美國唯一新建的孔子學院專用樓。過去,美國的孔子學院往往是「寄宿」在大學校園裡的其他建築中或由舊樓改造而成。按照雙方籤訂的協議,西肯塔基大學所提供用於建設新樓的場地,50年內為示範孔院專屬免費使用,學校不得更換這塊專用場地的用途。
由美國大學免費提供土地,在校園裡建設孔院專用樓,50年之內還不能變更場地用途。這樣的消息,自然會牽動各方的神經。在長達23個月的籌建過程中,西肯塔基大學校長格裡·蘭斯戴爾(Gary A. Ransdell)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期間,無論是校長本人還是西肯塔基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西肯孔院」)工作人員,都接到過大量電話,要求回答關於這座孔院專用樓的目的、功能、資金來源、歸屬權等方面的質疑。美國當地媒體甚至罕見地發表了多達26篇文章,專門探討這些問題。
面對爭議,蘭斯戴爾堅定認為,建設示範孔院專用樓符合西肯塔基大學的核心利益,也有助於推動孔子學院的整體發展。今年9月16日,他更明確表態:「我認為在西肯校園中應該支持中國文化項目,孔子學院是一種良好的渠道。」
一位美國大學校長為何如此支持中國的孔子學院?西肯孔院,能為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發展探出一條什麼樣的路?
人民網記者獨家專訪了蘭斯戴爾校長,並在此後1個多月與各方人士的交流中,觀察著西肯孔院所經歷的一切。
談成績:「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個精彩的成功故事」
西肯塔基大學在哪?
從「美國鄉村音樂之都」 納什維爾向北開,一路農場一路綠,1個小時後,就到了西肯塔基大學。
建校於1906年的西肯塔基大學位於肯塔基州。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2014年該州人口為441.3萬人,白人佔比88.3%,亞洲人佔比僅1.4%。不同於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多元化的美國大都市,在西肯塔基大學所處的鮑林格林市行走,甚少見到華裔面孔,也鮮有中國元素。
就是在這樣一個原汁原味的美國鄉村小城裡,中國的孔子學院快速發展,在當地掀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
採訪一開始,蘭斯戴爾校長就主動談起西肯孔院。
表述時,這位美國大學校長一直使用的詞彙是「我們」,而非「他們」或者「你們」。他說,5年裡,我們取得了很大進步,我們做出了一些很特別的東西,看到西肯孔院的發展,我很滿意。更重要的是,孔院對我們的校園和社區產生了影響,當地有相當數量學校的漢語課程由我們的漢辦老師教授。
蘭斯戴爾評價說:「從各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個精彩的成功故事。」
成立於2010年的西肯孔院,中方合作機構是華北電力大學。成立初始,學院只有11位漢語老師,在肯塔基州4個學區的11所學校裡教漢語。如今,5年之後,西肯孔院已有47位漢語老師在21個學區授課,註冊漢語項目的學生達13580人。
根據國家漢辦網站顯示,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建立了475所孔子學院,其中美國有100所。西肯孔院,是全美兩所示範孔院之一,另外一所是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孔子學院。
這個成功故事,尤其體現在蘭斯戴爾校長所說的兩樣「很特別的東西」上:一輛中國文化體驗移動車、一個中國文化體驗中心。
中國文化體驗移動車,是一輛改裝房車。近56平方米的空間裡,擺放著中國的清朝服飾、剪紙文化、筆墨紙硯、竹簡文牘、二胡鐃鈸、中藥針灸,把玩物件等物品。
房車司機兼講解員、西肯孔院的馬丁·科隆(Martin Cohron),有一個韻味悠長的中文名字:孔茂庭。過去兩年裡,美國人孔茂庭開著這輛房車,去了200多個地方,向3萬多名來參觀的學生、教職工和社區人士介紹了中國文化。年近花甲的他,稱這輛車為「寶貝」。
接受採訪時,他正在為漢辦志願者教師崗中培訓而忙碌,已經連續幾天熬夜。但一介紹起他的「寶貝」,他就一掃疲憊,神採奕奕,臉上驕傲的神色和周身散發的激情,總是會讓人誤以為他是在講述自己國家的文化。
西肯孔院外方院長潘偉平介紹說,通過移動房車,可以把孔子學院搬到偏遠地區,讓更多美國人親身體驗中國的語言和文化。
此外,在學校圖書館的入口,設有一個中國文化體驗中心,佔地超過651平方米,配有7臺數字觸屏顯示器,分別介紹中國古代科技、漢字、先賢、剪紙、樂器、武術以及中國城市等,同時還展出多個中國文化精品實物。據潘偉平介紹,平均每年來此參觀的學生和社區居民超過15000人。
蘭斯戴爾說,西肯塔基大學有2萬多名學生,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去中國,但是在校的4年裡,他們都會去圖書館。「每次,學生們去圖書館,都要走過中國文化體驗中心,這非常重要。」
談支持:「理解中國,是學生們國際化經歷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西肯孔院的快速發展,與校長蘭斯戴爾的支持密不可分。
為什麼如此支持孔子學院?蘭斯戴爾表示,孔子學院可以幫助學校達成國際化的目標,讓學生們和公眾近距離感受中國,讓「中國」成為一個觸手可及的存在。
在採訪中,國際化是這位美國大學校長多次提及的一個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希望學生們可以自信地成長,理解他們作為世界公民的重要性。」
蘭斯戴爾回憶說,10年前,西肯塔基大學決定將國際化引進學校,「我們了解了孔子學院的情況後,就決定要辦一所,我們聯繫了漢辦,申請成立孔子學院。此後,我們非常積極地推動孔院成為學校國際化策略中的重要部分。」
除了孔子學院之外,西肯塔基大學還成立了中文旗艦學院和中文系,三管齊下。
問及孔院如何幫助西肯塔基大學達成「國際化」的目標,蘭斯戴爾回答說:「孔院帶給我們機會,也讓我們有能力去組織教學和活動」。
他表示,沒有漢辦的財政支持,西肯塔基大學根本沒能力僱47個老師去公立學校教中文。更重要的是,漢辦賦予大學和孔院以自治權,在合作中很尊重當地大學的文化、學校體制和校園環境。
蘭斯戴爾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愈發顯著,世界非常渴望了解這個發展中的國家,美國也需要了解中國經濟對世界產生的影響。中文未來將成為一門世界語言,認識中國、理解中國,是學生們的國際化經歷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然而,對於大部分美國學生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雖然學校每年都派學生到中國交流,但並非每個學生都有這個機會。蘭斯戴爾說:「如果學生不能去國外學習,我們就把世界帶到他們面前。我們製造機會,讓他們體驗國際化。」
理解中國,是世界發展的需要,也是個體發展的需要。這種認知,正在西肯塔基大學和當地社區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鮑林格林的克洛弗波特學區(Cloverport)是西肯孔院派設漢語老師的學區之一。該學區教育局長查爾斯·普羅菲特(Charles Proffit)表示,他很高興聽到家長們向他反饋孩子們又學到了新的中國知識。他認為,學好漢語和中國文化,孩子們就比其他人多了競爭優勢,以後可以在中國找到好的機會。
肯塔基州教育廳世界語言顧問阿方索·託雷斯·努涅斯(Alfonso de Torres Nunez)介紹說,在肯塔基州,學生們通常學習至少5門外國語言,除了西班牙語,漢語是學生們要學習的第二大外語。
蘭斯戴爾認為,在舊金山和紐約,華人歷史悠久,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很強。在這裡,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文化、新的理念、新的知識。但他強調:「這才是孔子學院的價值所在。因為中國歷史文化在這裡並不普及,孔子學院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談未來:「會有更多大學願意開設孔院」
談及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發展。蘭斯戴爾校長表示,越來越多的美國高校將會和西肯塔基大學一樣,更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甚至比西肯塔基大學更加重視,會有更多大學願意開設孔院,這就是孔子學院發展的機遇。去年12月,他去中國參加了全球孔院大會,「還有人問我怎麼到漢辦申請新的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如何持續發展?潘偉平院長認為,一是要「本土化」,與當地大學的訴求和核心利益相結合;二是要「自身硬」,讓所在地的大學和民眾對孔子學院的發展抱有持續的信心和信任。
在他看來,孔子學院面臨的發展瓶頸可能是師資和教材。漢辦老師只有取得了美國當地認可的教師資格證書,才能像美國教師一樣任教。如果沒有,就不能獨自授課,需要有資格證書的老師陪教。這對於教育資源以及資金吃緊的美國學校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西肯孔院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與西肯塔基大學教育和行為科學學院、肯塔基州教育職業標準委員會合作,西肯孔院為漢語教師資格認證搭建平臺。截至目前,共計有51名教師獲得肯塔基州漢語教師資格認證。西肯孔院也是唯一一所能為來自中國的漢語教師提供認證的孔子學院。
潘偉平介紹說:「正是因為師資力量得到了保障,目前,都是各學區主動要求西肯孔院給當地派老師,並且是以收費的方式進行合作。」
除了漢辦每年嚴苛的招收和培訓程序,孔院內部的交流培訓也是促使老師們進步的一個方式。
不只一位中文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常常會去聽美國老師授課,學習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技巧,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美國老師也會來聽他們的課,彼此交流,促進中美教學方式取長補短。
西肯孔院中方院長李博認為,在孔院,交流都是雙向互動的,老師們把中國語言和文化介紹給學生和社區居民。同樣,他們也在感受、體驗、學習美國的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
賓明智到美國3個多月,在當地一所學校教中文。她教5個班,80名學生,每班每天1小時。「剛來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對中國真是毫不了解。」
現在,學校所在的鎮上終於有了4個中國人,就是她和另外3位中國老師。走在路上,三五步就會有學生或是家長熱情地和她打招呼。她需要一架鋼琴授課,有家長甚至直接把家裡的鋼琴搬過來借她用。
這種信任與熱情,不僅僅是對中國老師的認同,也是對孔子學院的認同。
在肯塔基州中西部巴特勒縣(Butler County)教學的林偉鵬也深有同感,他一共有790名學生,常常為學生和當地民眾的熱情所感動。
孔子學院,播下了一顆顆學習中文的種子,結出了一朵朵友誼之花。
還有一個月,2015年就過去了,蘭斯戴爾和潘偉平等已經開始為這個精彩的成功故事,制定更高的標準:漢語學生數力爭在2015—2016學年度增至15000人,2025年達到45000名。
蘭斯戴爾校長說,美國有100多所孔院,全球有470多所,即使有一兩所學校選擇不開設孔院,在我看來,這個數字很小,我希望孔院在西肯塔基大學繼續存在50年或者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