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方波諧振仿真從簡化模型中受益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準方波諧振拓撲又稱為準諧振(QR)系統,因其具有許多優點而日益普及。如果用綜合性的瞬態Spice模型幫助設計電源,由於其包含的特性過多,其中如靜態電流、短路保護等對於初次評估計算值而言是毫無用處的,因此反而會使計算時間增加,反覆運作變得困難且冗長。本文將簡要地論述通用QR模型的基礎,其主要特點是執行速度。
儘管準諧振系統看似複雜,但它具有許多優點,如:
?通過使重啟電源開關與最小化MOSFET漏極上的電壓同步進行,實現零電壓開關(ZVS),因而容性損耗減至極小。
?由於變頻器在不連續導電模式下工作,因而可通過檢測次級電流歸零,方便地實現同步整流。只需一個簡單的比較器來斷開起二極體作用的有源開關。
?寄生輻射小。因為其包絡不像實際剛性開關的波形那麼陡峭;而且,實現ZVS後,寄生輻射峰值出現在開關接通之後,開關接通時所有電容器幾乎都要放電。
?導通時間取決於輸入電壓,減小儲能電容可以方便地實現高頻顫動,從而使100Hz的波紋調製工作頻率。
回掃式QR系統要求檢測磁芯去磁以便正常工作。這就是說,導通時控制器將功率開關接通,並按Vin / Lp(Vin為整流後的儲能電壓,Lp為初級電感)以A/ms的速度對磁芯進行磁化。當峰值電流達到由負載/線路決定的值時,開關斷開,儲藏在初級電感中的所有能量傳到次級。現在初級電流以另一個速度減少,它不再受Vin的影響,而是受「回掃」電壓 [Vout+Vf] x N/Lp的限制,其中Vout是輸出電壓,Vf是次級整流管在給定峰值電流下的正向壓降,N為次級對初級的匝數比。圖1和圖2對於在一個開關周期內這些信號如何變化的問題作出了必要的說明。
總的來說,控制器需要在Ipeak時斷開開關,等到磁芯去磁後再次接通開關,開始另一個循環。反饋迴路的作用就是不斷地調整峰值電流,從而調整輸出電壓到給定線路/負載的要求值。
圖 3 是QR控制器典型的內部結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部分:
?用於檢測磁芯去磁的電路,通常通過監測由輔助繞組提供的電壓進行,該電壓公式。這一功能由一個比較器完成,我們在後文中會介紹。
?在電流模式下工作的QR控制器中應當有一個閂鎖電路。當達到峰值電流設定值時,開始去磁。
?快速電流比較器,當達到初級電平時對閂鎖電路復位。
控制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磁芯去磁檢測,它包含一個滯後比較器,如圖4所示。一個齊納二極體鎖定了輔助電平(通過一個串聯電阻限流),同時也構成一個真正的集成電路,防止在導通期間在去磁引腳端出現大的負向擺動而造成危害。執行滯後比較器只需幾行Spice代碼即可:
IsSpice4:
.SUBCKT COMPARHYS NINV INV OUT {VHIGH=12 VLOW=100m VHYS=50m}
B2 HYS NINV V = V(OUT) > {(VHIGH+VLOW)/2} ? {VHYS} : 0
B1 4 0 V = V(HYS,INV) > 0 ? {VHIGH} : {VLOW}
RO 4 OUT 100
CO OUT 0 100PF
.ENDS
PSpice:
.SUBCKT COMPARHYS NINV INV OUT params: VHIGH=12 VLOW=100m VHYS=50m
EB2 HYS NINV Value = { IF ( V(OUT) > {(VHIGH+VLOW)/2}, {VHYS}, 0 ) }
EB1 4 0 Value = {IF ( V(HYS,INV) > 0, {VHIGH}, {VLOW} ) }
RO 4 OUT 100
CO OUT 0 100PF
.ENDS
一旦所有塊組合在一起就創建出符號表示系統,從而得到最終的應用電路(圖5)。雙繞組變壓器和簡化的反饋系統進一步簡化了仿真器的工作。可以使用MOSFET電晶體,但還可以用一個簡化的開關構成一個更簡單的應用電路。一個簡單的RC網絡——R6-C6可引入必要的延時,用於在漏-源波形的最低點重新啟動開關,也稱為「谷點開關」運行。
由於模型的簡化,電路可以在不到20秒的時間內模擬1GHz計算機中2ms的瞬態運行。同樣的電路,但使用實際QR模型,如NCP1205,需要70秒,時間是簡化模型的3.5倍以上。因此負載的瞬態響應和迭代工作也可方便地進行,而不需花費設計人員很多時間。完整的模型有INTUSOFT版本和OrCAD版本(完全立即可用的模板),並可以從網站下載:http://perso.wanadoo.fr/cbasso/Spice.htm。請注意,子電路FreeRunDT具有最小的Toff(它鎖定了最大的開關頻率,同時也消除了漏感的寄生振鈴),而另一個子電路FreeRunNDT不具有最小Toff發電機的特點。

圖1 典型的回掃漏-源波形

圖2 DCM中初級電流上升並下降至零

圖3 電路通過一個電壓檢測去磁並重新啟動電源開關開始另一循環

圖4 滯後比較器可清除瞬變期間寄生振蕩的影響

圖5 無需向此簡化模型提供Vcc電平


相關焦點

  • 多負載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特性分析與仿真
    編者按:針對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中多負載的情況,在傳統的四線圈單負載磁諧振耦合式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結構上,研究了多負載情況下的負載傳輸特性。運用電路模型分析出傳輸系統線圈耦合係數和負載對輸出電壓、傳輸效率的影響。
  • RLC串聯諧振電路解析,RLC串聯諧振仿真
    諧振時, 電感ω0L 與容抗1/ω0C相等, 電感上的電壓UL 與電容上的電壓UC 大小相等, 相位差180°。   在激勵電源電壓( 有效值) 不變的情況下, 諧振迴路中的電流I = Ui/ R 為最大值。
  • 諧振頻率與相頻特性的仿真
    一、諧振頻率的仿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0455.htm1、用數字萬用表或示波器尋找諧振頻率
  • 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設計中的電感、電阻和過孔仿真模型
    12 05:43:37 來源: 艾特影視工作室 舉報   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設計中的電感仿真模型
  • 電容的簡化模型及其阻抗曲線
    為了分析方便,在實際的分析應該中經常使用由串聯等效電阻ESR>、串聯等效電感ESL、電容組成的RLC模型。因為對電容的高頻特性影響最大的則是ESR和ESL,我們通常採用下圖中簡化的實際模型進行分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0873.htm
  • 基於MATLAB的對零電流開關準諧振變換器的建模與仿真
    一般講,零電流開關是通過在開關器件上增加一對諧振電感和電容,使其在開關開通和關斷時流過開關的電流等於零,從而減少開關損耗以提高開關頻率,有助於提高電源的功率密度。但是在沒有一個好的電路模型下,設計基於零電流開關準諧振變換器的可調開關電源並不容易。因為其非線性和複雜的運行等,零電流開關準諧振變換器的建模相對很難。
  • 熱仿真簡化LED光源的研發(附圖)
    幸運的是,現在已經有熱設計解決方案,在熱驗證和測試挑戰方面,能幫助簡化工程師的設計之路。一直以來,CFD仿真都是由一些具備有高級數據和流體力學背景的分析人士來操作,它要求執行分析的人員掌握複雜的CFD建模工具。  最新的發展將CFD技術帶到了結構工程師的桌面,極大地簡化和加快了分析。新的流程,即同步CFD,將準備和執行仿真分析要求的大部分工作步驟自動化。
  • 基於SPWM 逆變器控制系統的建模與仿真
    摘要:在雙環控制中,為了獲得更好的控制效果,逆變器要實現狀態反饋解耦。文章在狀態反饋解耦的基礎上,首先建立了SPWM 數學模型,接著對提出的兩種控制方案進行了比較,通過分析指令傳函的動態跟蹤性能和擾動傳函的擾動抑制能力,選擇了負載電流解耦的電感電流反饋,它是控制效果較好的一種方案,最後對所選的控制方案進行了系統仿真,結果表明輸出電壓波形質量高,動態響應好,擾動抑制能力強。
  • 基於MATLAB軟體心跳呼吸模型建立與仿真設計
    在生命探測和醫學研究領域,都需要進行心跳呼模型的仿真。MATLAB是MathWorks公司於1982年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的數值計算和可視化數學軟體。它可以用來求解各類學科問題,包括信號處理、圖象處理、神經網絡、控制系統辨識等。用MATLAB對心跳呼吸進行仿真,可以大大提高仿真工作效率。
  • 用於風力發電系統中的仿真技術
    3)控制系統仿真,建立待檢驗的控制系統的仿真模型和控制對象的仿真模型,建立模型間的相互聯繫。改變仿真風電機組的風能參數或工作狀態,測試在各種不同運行方式下控制系統的動作特性和工作效果,尋找控制系統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改進設計後修正仿真模型進一步驗證,直到控制系統滿足設計和運行要求。
  • 將仿真帶向大眾:COMSOL 發布最新版本,進一步提升開發仿真 App 的...
    新增的編輯器工具使用戶可以輕鬆快速地開發用戶界面,只需點擊幾下滑鼠,仿真專家就能將任意模型參數、物理場設置以及數值數據和繪圖等結果加入 App 用戶界面。而這只是App 開發器所包含的眾多功能中的一項。這些工具使得用戶可以快捷的創建實際仿真 App,並與整個組織分享COMSOL Multiphysics 仿真分析的強大功能與精確度。
  • 串聯諧振模式下塑料薄膜高壓電暈處理負載特性分析
    串聯諧振模式下塑料薄膜高壓電暈處理負載特性分析 摘要:塑料薄膜的電暈處理技術廣泛應用於包裝及印刷工業中。為了增強塑料薄膜表面粘附力,必須進行表面電暈處理。介紹了電暈處理過程中氣體放電的特性,對工作於串聯諧振模式下的電暈負載等效電路及伏安特性作了詳細的分析,給出了等效電路模型,通過對模型的仿真,與實驗測試進行了比較。
  • 某車型門窗控制器PCBA的簡化建模方法
    本文基於某車型門窗控制器(DCM:Door Control Module)的PCBA提出一種有限元分析中PCBA的簡化建模方法,並進行有限元仿真模態分析。通過仿真模態分析結果與試驗模態分析結果對比,驗證所提出的簡化建模方法計算結果的準確性。
  • LC諧振頻率的測試方法和基本原理
    本論文中所要介紹的應用在PLL基礎上對LC諧振頻率進行測試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快速,高精度和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並且還具有測試方法簡單的特點。本論文主要從理論上簡明使用PLL對LC諧振頻率進行測試的原理。 基本原理 測試LC諧振頻率可以通過圖1所示的2次耦合迴路形式來完成。
  • 基於HFSS新型微波諧振腔設計與優化
    ,通過仿真分析,比較了雙饋口的不同排列方式對腔體耦合和反射的影響,並且結合加入不同的負載,驗證了饋口的高度決定了饋口及饋口間的反射功率,最後通過優化高度,得出了負載對微波的吸收效率,驗證了該新型微波諧振腔設計的合理性。
  • 反諧振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理論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研究團隊在中紅外波段反諧振空芯光纖基礎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圍繞光纖材料吸收引發空芯光纖傳輸損耗這一光波導基本問題開展了深入理論研究,建立了國際首個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的解析模型,並利用該模型預測了石英基玻璃材料在4微米中紅外波段的損耗極限。
  • 東芝面向電壓諧振電路推出新款分立IGBT,有助於降低功耗並簡化設備...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近日宣布,推出「GT20N135SRA」,這是一款用於桌面電磁爐、電飯煲、微波爐等家用電器電壓諧振電路的1350V分立IGBT。該產品於今日起開始出貨。
  • RLC串聯諧振電路的實驗研究
    摘要:從RLC串聯諧振電路的方程分析出發,推導了電路在諧振狀態下的諧振頻率、通頻帶、品質因數和輸入阻抗,並且基於Multisim 10仿真軟體創建RLC串聯諧振電路,利用其虛擬儀表和仿真分析,分別用測量及仿真分析的方法驗證它的理論根據。
  • 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概述
    傳統理論和仿真技術,很少將天線放入通信/雷達系統進行整體考量。天線設計師重點關注的是天線的方向性、效率、體積等指標,很少考慮天線和傳輸信道的配合,更難得考慮天線特性會對系統系能造成怎樣的影響。  本文通過研究業界針對通信終端及雷達系統中天線及傳輸信道模型建模的方法及系統仿真案例,總結兩個不同的系統中天線模型的差別及仿真的側重點。
  • 準諧振推挽(副邊串聯 LC)【仿真篇:下】
    在 SIMetrix / SIMPLIS 8.20中搭建電路,如下圖所示:圖中右側有參數的提示,可以按照這個設置信號源,以觀察不同工作的狀態。因計算得出的初級繞組電流峰值為 86.40A,初級繞組電流有效值為 43.20A,考慮兩個 IRF3205 並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