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陳薇等入選,中國醫學科學院增補28名學部委員

2021-01-13 中國生物技術網

12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增聘學部委員名單,28名傑出專家獲聘。

本次選聘工作完成後,學部現有委員數量達到219名。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

2020年增聘學部委員名單

按學部順序排列,同一學部內按學部委員姓名拼音字母順序排列。

臨床醫學部(12人)

口腔學部(2人)

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部(6人)

藥學部(5人)

衛生健康與環境學部(2人)

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部(1人)

2019年8月,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學術諮詢委員會,邀請在醫學衛生健康領域取得傑出成就、享有卓著聲譽的專家作為學部委員,為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與核心基地的建設、國家醫學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提供戰略諮詢和智力支撐。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共設置六個學部:臨床醫學部,口腔學部,基礎醫學與生物學部,藥學部,衛生健康與環境學部,生物醫學工程與信息學部。

2019年,首批聘任199名醫學衛生健康領域專家擔任學部委員,包括191名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8名北京協和醫學院「百年協和」一級教授。

在首批學部委員產生以後,此後的增聘遴選機制為由學部委員提名、遴選新學部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聘任。學部委員的遴選增聘每兩年一次,逢雙數年進行。

2020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制定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學部委員選聘辦法(試行)》,自今年9月啟動選聘工作,歷時三個多月,經過提名推薦、客觀評價和四輪評審,全體學部委員對候選人做出獨立、客觀的評判,選聘出在醫學衛生健康領域取得傑出成就、作風正派、學風優良、品德高尚的28名專家擔任學部委員。本次選聘工作完成後,學部現有委員數量達到219名。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院士在1993年10月前就叫做學部委員。1955年,中國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產生。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決定,將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來源: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學科學院增補28名學部委員,曹彬、陳薇、饒毅在列
    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方面獲悉:2020年12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正式發布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2020年增聘學部委員名單,28名傑出專家獲聘。記者注意到,這28名學者中不乏今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挺身而出的個人,例如來自中日友好醫院的曹彬、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還有的是來自學界的知名學者,例如首都醫科大學饒毅。
  • 中國醫學科學院增補28名學部委員,曹彬、陳薇、饒毅在列
    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新聞中心方面獲悉:2020年12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正式發布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2020年增聘學部委員名單,28名傑出專家獲聘。這28名專家分別是:曹彬、陳子江(女)、賈偉平(女)、劉良、尚紅(女)、宋爾衛、田偉、仝小林、王俊、王琦、王寧利、王擁軍、王松靈、周學東(女)、陳薇(女)、董晨、董爾丹、馬蘭(女)、饒毅、張學、郝小江、蔣建東、李校堃、王軍志、夏寧邵、金奇、沈洪兵、駱清銘。
  • 9位黨派成員入列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12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正式發布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2020年增聘學部委員名單,28名傑出專家獲聘。其中不乏抗擊新冠疫情的傑出代表,如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也有不少醫學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如首都醫科大學饒毅。
  • 嶽陽醫院國醫大師朱南孫教授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嶽陽醫院國醫大師朱南孫教授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2020-12-22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饒毅卸任北大理學部主任,新主任來歷非凡,擁有「四院院士」頭銜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
  • 57歲謝曉亮接替饒毅任北大理學部主任,去年正式全職回國
    據北京大學新聞網11月11日發布的消息,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北京大學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北京大學理學部成立於1999年,現由數學科學、物理學、化學與分子工程、生命科學、城市與環境、地球與空間科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建築與景觀設計等8個學院組成。謝曉亮此番接替的是北京大學生物學講席教授、神經生物學家饒毅。
  • 落聘學部委員的原中研院院士
    王揚宗  1948年,中央研究院通過嚴格的選舉,產生了我國現代第一批院士81人,其中數理組28人,生物組25人,人文組28人。1949年,中研院的總辦事處和歷史語言所等遷往臺灣,其餘多數研究所留在了祖國大陸。當時,滯留海外的院士有12位,遷臺的9位,1位已故,留在大陸的院士有59位。
  • 中國科學院學部和院士
    1956年7月28日,物理學數學化學部更名為數學物理學化學部。195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第二次學部委員大會,經過各學部學部委員推薦,自然科學方面遴選增聘了18位學部委員。5月27日,將生物學地學部一分為二,成立生物學部和地學部。1960年4月17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第三次學部委員大會。1960年後,哲學社會科學部劃歸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
  • 「四院院士」新任北大理學部主任,這位頂尖科學家有多牛?
    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 饒毅回顧了任職期間相關工作,簡要總結了理學部各院系過去三年的發展。他認為,過去幾年來,學校理學學科發展迅速,但也存在可以改進的空間,希望學部要進一步發揮好學術職能,推動學科交叉與融合,特別是與醫學的交叉融合,為學校學科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含11位地學部新增院士簡介)
    通 知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現予公布。1955年學部成立時選聘172名學部委員,1957年增聘18名學部委員,1980、1991年分別選舉283、210名學部委員。1992年4月,第六次學部委員大會制定並通過《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章程(試行)》,經國務院同意後由中國科學院發布,明確學部委員和外籍學部委員的標準和選舉程序,院士增選工作步入規範化軌道。
  • 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他負責完成並發射了我國第一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和某型號高分衛星,為我國空間科學與國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是國際宇航聯結構與材料委員會委員和裝發部先進位造技術專業組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拓展閱讀據悉,2020年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選舉共有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法國、德國等28個國家的54名航天專家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59名航天專家受聘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 李飛飛莊小威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王辰院士當選國際成員
    當地時間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在其官網上宣布了新入選的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
  • 13名護理學者入選2020年美國護理學科學院院士
    8月6日,美國護理科學院公布2020年增選院士名單,中國大陸共有13名學者專家入選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ing,FAAN),以表彰她們在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及護理研究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美國護理科學院始建於1973年,作為一個政策性組織,致力於通過護理領導、創新和科學來改善健康和實現健康公平。
  • 紅城驕子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他負責完成並發射了我國第一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和某型號高分衛星,為我國空間科學與國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是國際宇航聯結構與材料委員會委員和裝發部先進位造技術專業組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法國、德國等28個國家的54名航天專家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59名航天專家受聘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乳腺外科專家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戴永久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每兩年評選一次,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 江風益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胸外科學奠基人,生前長期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1955年當選為首屆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6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4.葉嘉安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科學、城市地理學家。祖籍江西南康,1952年生於香港。197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地理及地質系。1976年獲泰國亞洲理工學院碩士學位。
  • 2019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公布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
    2019年8月1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本次增選名單共181人,其中本次入選名單中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科學家共32位。目前,該學部中科院院士共146人。
  •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表示,其團隊每天追蹤全球...
    文 / 夏洛特2020-09-19 05:32:39來源:FX168 【陳薇稱病毒變異對疫苗無明顯影響】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表示,其團隊每天追蹤全球提交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數據,截至今年9月,在全球公共資料庫中已上傳新冠病毒序列超過
  • 最幸運的院士:回國直接成一級教授,僅半年當選學部委員
    他回國直接被評一級教授,於回國半年後就被增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後改稱為院士)。他一生只在祖國工作9年,是一個中年回國效力的華人科學家。他沒有獲得過任何科技獎項,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國工作就坐直通車。他是最幸運的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他就是微生物學家王善源先生。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發出全球人才招募令
    他介紹,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協和醫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作為中國醫學界的精神附著之地和國家醫學核心基地,有著群星璀璨、鴻儒雲集的過往,步達生、吳憲、陳克恢、林可勝、張錫鋆、蘭安生、諸福棠、李宗恩、鍾惠瀾、黃家駟、宋鴻釗、顧方舟……他們獻身醫學,做出中國當代醫學史和醫學教育史上的系列開創性工作和「關鍵第一」,取得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製及應用等重大科技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