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史記:尖巖山尋仙記

2021-01-13 騰訊網

作者:吳心源

尖巖山,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麻慄場鎮境內,山勢從萬頃良田的平地上突兀而起,高聳入雲,海拔868米,比山腳平地垂直高差360多米,我的父母就長眠在尖巖山旁的這片土地。尖巖山山勢陡峭,雲霧繚繞,特立獨行,南北向看似古代官帽,有人也稱「官帽山」(屻冠扎);東西向看像倒插聳天的巨型毛筆,故而也叫文筆峰,我們苗語就叫「仁寶彎」(屻櫇鋎)「柔叢」(柔崇)。

——劉昌剛《尖巖山下苗寨美》

一、 尖巖山風光無限美麗

尖巖山,山不在高,有葛仙則名。葛仙系當地山民苗人對葛洪的尊稱。據永綏廳志記載,東晉醫學家葛洪在山洞裡煉丹三年。

葛洪(南宋時期政治家、文人1152年—1237年),初名伯虎,字容父,號蟠室,自稱蟠室老人,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鎮葛府人,後居城內葛宅園。早年師從呂祖謙,呂祖謙改其名為「洪」。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進士。歷任國子祭酒、工部尚書、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進位大學士。端平四年(1237年)卒,諡「端獻」。

葛洪畫像。網絡照片

尖巖山攬勝。毛光輝 作

夕陽晚照。石武剛 攝

寧靜的鄉村。石武剛 攝

鐵塔聳雲天。石武剛 攝

長虹飛渡。歐建安 攝

二、 尖巖山絕對聯韻趣談

鏡頭下的沙科美景。石武剛 攝

尖山似筆,倒寫青天一張紙。石武剛 攝

田水似鏡。歐建安 攝

相傳曾寫《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的左思,念友心切,雲遊尋找好友葛洪,小駐尖巖山數月,只見山下田水如鏡,藍天白雲隨風飄蕩,文思激湧,寫下了「尖山似筆,倒寫青天一張紙 」的千古名句,競引無數文人騷客附風應對,但都不理想。直到清代貴州有一鄉人對出了天地對,了卻人們的心願。

尖山似筆,倒寫青天一張紙。

平塊為硯,橫堆白雲萬卷書。

註:平塊為貴州松桃縣境內一地名。

筆者試對天人對一聯,以搏文友們一笑。

尖山似筆,倒寫青天一張紙。

民心如鏡,照耀人間千古情。

三、 尖巖山葛仙遺蹟軼事

被當地苗人稱之為「葛仙米」的地木耳。相傳葛洪在尖巖山上習道家內丹之功,期間辟穀,僅食仙米仙泉仙氣,納新吐故,延年益壽。

葛仙米。網絡照片

下打三棋。吳心源 攝

《打三棋》是湘西特有的休閒棋藝之一,閒暇之餘,人們席地而坐、劃地為棋、折木成兵、博弈不停,不亦樂乎。古時,智者還用三棋為軍士出徵佔卜吉兇休吝。近日研究發現, 老外把打三棋叫Nine Men's Morris (九宮棋), 流行於公元前14世紀的歐洲(相當於西周初年),與中國河洛之數相寓合。如今只有湘西保留這一人間文化瑰寶,為神秘湘西增色不少。

打三棋,古代的佔驗工具。可用於推測軍事行動的吉兇。葛洪將苗家打三棋記入《抱樸子·對俗》中,並「運三棋以定行軍之興亡」。同書《雜應》又云:「推三棋,步九宮」。王明校釋:「案三棋,疑《靈棋經》之類,推卜之術也。」

陳永正主編《中國方術大辭典》 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

暮歸的鄉人與水牛(一)。歐建安 攝

暮歸的鄉人與水牛 (二) 。歐建安 攝

朱鎔基在湘西就讀國立八中之時,曾患重病,吉首陽孟苗寨的楊氏苗醫用苗藥治癒了他的病情。正值2001年剛剛開完全國「兩會」,時值清明節,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和他的夫人勞安乘坐飛機到了張家界,爾後於4月6日晚8點25分,乘坐列車到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吉首市,開始他為期兩天的故地之行;期間,朱總理專門看望了苗醫之家,表達對苗醫治病的感激之情,讚譽苗醫苗藥的神奇之效。回想往事,感慨萬千,朱總理飽蕉深情寫下了《重訪湘西有感並懷洞庭湖區》詩作:「湘西一夢六十年,故地依稀別有天。吉首學中多俊彥,張家界頂有神仙。熙熙新市人興旺,濯濯童山意怏然。浩浩湯湯何日現,蔥蘢不見夢難圓。

朱鎔基詩刻碑文。吳心源 攝

20世紀70年代,屠呦呦曾多次到過尖巖山採集野生青蒿素,進行科研;她從葛洪《肘後備急方》中找到了用青蒿素治癒瘧疾的驗方,人工合成青蒿素,治療好了非洲朋友的瘧疾。作為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發現者,屠呦呦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2016年榮獲國家科技最高獎。

青蒿素鮮草。網絡照片

世界上原本就沒有神仙。尖巖山,雖有仙名,但不見有仙人,仙人其實就是山下世世代代勞作的山人苗民。

尖巖山是隱者的淨地,百姓的樂園,藝術家的天堂。

·END·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審核/尚欣 黃沙沙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正式發布|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十大美景
    ,是典型的巖牆景觀,為世界地質奇觀。洛塔巖溶臺地巖溶臺地是指山體為石灰巖,頂部相對平緩,四周為陡崖,類似於平頂山或桌狀山的一種巖溶地貌。洛塔巖溶臺地位於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洛塔園區,面積為82平方公裡,在其附近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比比皆是,最高峰梯子巖有1430米。
  • 尋仙手遊門派名字大全 尋仙手遊名字大全
    導 讀 尋仙手遊是一款中國風的遊戲,其中可以創立自己的門派招賢納士。
  • 壯觀高積雲昨晚再現湘西天空!你注意到了嗎?
    5月11日傍晚,湘西吉首、花垣上空現高積雲。高積雲也是一種莢狀雲,很常見的一種雲。「高積雲出現在天氣較好的時候,且常常與美麗的落日相伴出現,所以它才會散發出橙黃色的光芒。高積雲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或怪異,或美妙。」高積雲呈現橢圓形、瓦塊狀、魚鱗片或者水波狀。高積雲成因與層積雲相似。
  • 北緯30°·中國行 第七十四集 湘西保靖 趕秋節奇遇記《遠方的家...
    本節目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74):1、湘西保靖:趕秋節奇遇記;2、湘西的多彩風情;3、湘西花垣:苗寨裡的靚麗服飾;4、湘西花垣:大山深處的傳統苗繡;5、湘西花垣:沈從文筆下的邊城;6、湘西花垣:邊城人家。
  • 上清道士聶師道尋仙記:得仙人傳授《素書》,最終屍解成仙
    於方外的堂弟于濤為新安郡刺史,在山中為於方外修建了房屋,時常向於方外請教政事,因此命名那座山為問政山。聶師道就在問政山侍奉師父於方外。聶師道在山中辛勤侍奉於方外十多年,得到於方外傳授的法籙以及修真要旨。後來聶師道出遊去了績溪山,自稱閱覽過《內傳》(記載秘辛之事的道經),見過服食松脂的方法,於是和道友一起登上百丈高的山崖採集松脂。夜晚,聶師道在崖頂松樹下睡覺。
  • 帶你探秘湘西苗族戴包帕的傳說
    正如這方水土在《史記》就有記載,可是各水系、地名具體居於何處?至今也無法查考。然而「五溪」中的武溪和酉溪源頭,都是花垣這裡的「蓮臺山」山脈,自然就是這麼有趣:一脈發兩溪。我們知道,濮人的後裔南蠻喜歡戴帕子,湘西的苗家姑娘、老年男子,至今還愛戴色彩式樣眾多的頭帕,不像古代中原人講究戴帽子,其「謎底」就在於自身的歷史時尚。
  • 梓橦路小學大巖山校區更名「瀘州市大巖山小學」,預計明年6月進場...
    梓橦路小學大巖山校區更名「瀘州市大巖山小學」,預計明年6月進場施工 2020-11-11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史記.南宋黃善夫刊本
    史上評註《史記》最有影響的是俗稱 「三家注史記」:《集解》(裴駰注)、《索隱》(司馬貞注)和《正義》(張守節注)。此為南宋建安黃善夫家塾刊本(最早三家注合刻本),現藏於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室町時代,日本京都建仁寺僧人月舟壽桂及其弟子們將能見到的《史記》古注,抄錄在《史記》黃善夫刊本頁的邊欄外,或抄為另頁,附於每篇之後,使得這些彌足珍貴的古注流傳至今。
  • 累了,就去湘西!
    「盈盈湘西岸,秋至風露繁」 古老又神秘、淳樸且熱情、溫婉又彪悍…… 形容的便是湘西,而今 這些美景統統進入了長沙地鐵1、2號線 跟小編一起來打卡吧~
  • 湘西三大奇特傳統之首,嫁給山神被拽入深淵的落花洞女
    湘西大山綿延上百裡,結婚當天,除非事先研究好路線,否則婚車隊大概率要經過大山。大山裡有山神,他威武,他高大,他氣勢磅礴,他一身神力。你可能會疑惑,山裡還有神?既然被山神看上了,自然就不能嫁給本來的丈夫了,要做好給山神當新娘的準備,這新娘的當法,可謂是非常遭罪。二. 嫁神落洞新娘一旦被山神看中,表明上看著跟沒事人一樣,但實際魂魄已經被山神奪走了。
  • 湘西神秘古鎮為何一夜間聲名鵲起?
    秦簡牘的出土讓湘西裡耶古城一時間聲名遠播,更多人知道了它的存在,使世人賦予裡耶古城「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裡耶秦簡牘」的美稱,可見秦簡牘的價值不亞於曾經出土的西安兵馬俑。來源:湘西生活網裡耶秦簡牘現陳列於裡耶秦簡博物館內,按照2000多年前的裡耶古城原貌進行了部分復原,它很好地再現了戰國軍事要塞的布局風貌
  • 一圖讀懂湘西地質公園!
    這一特殊地質環境下孕育的排碧-古丈剖面,具有巖相單一、地層完整、露頭連續、界線明顯、化石豐富的特點,該剖面中的「諸球接子」化石帶的標準化石和重要分子均具有廣泛的國際寒武系地層對比意義,是解決全球寒武系分統建階最理想的剖面。  2003年2月由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終審批准,寒武系的首批正式年代地層標準單位和寒武系內的首個「金釘子」在湖南花垣縣排碧鄉被正式確立。
  • 湘西舊事:浦市古驛道逸聞
    清代因湘西苗疆苗民起事,高山坪古驛道因軍事需要得到了拓展與延伸。自高山坪古驛道2011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以來,遊人紛至沓來,絡繹不絕。更有文人雅士遊觀之餘,探幽獵奇,輯而為文,感古道歷史之悠久;發而為詩,嘆古道景色之雄奇。 因自小出入於千年古道,對與古道相關且鮮為人知的逸聞聞於耳記於心。
  • 湘西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湘西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1、優越的地理位置    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境內,紅石林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所轄面積約20平方公裡。以酉水河為界與芙蓉鎮(王村)隔河相望,正好處在張家界至鳳凰這條旅遊黃金走廊的中間位置,湘、鄂、黔、渝旅遊板塊的中心腹地。
  • 湘西最獨特的地質奇觀,紅色石林波浪谷,曾經的海底世界
    這片紅石林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境內,距離著名的芙蓉鎮18公裡, 芙蓉鎮屬於湘西永順縣,紅石林處於永順和古丈兩縣交界處。古丈紅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種,這裡除了地上石林奇觀,還有地下溶洞、絕壁天坑、千年古木等自然景觀,石林融紅、秀、峻、奇、絕、古於一處。
  • 組圖:平潭民間自發普查奇巖怪石 「石頭記」引人入勝
    近日,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獲得國務院批覆,被譽為「海蝕地貌博物館」的平潭也吸引了更多遊客的關注,平潭民間公益組織上演「石頭記」,自發整理石頭故事,尋求為石頭命名。 在平潭青觀頂村東面,有一片遊人罕至、奇石林立的海岸。這個處於平潭將軍山景區東面的山崖上,聳立著一處有著美好傳說的「媳婦背婆婆」的象形巖石。
  • 湘西全域旅遊十大美景
    9月23日,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揭碑儀式在永順縣芙蓉鎮隆重舉行,湘西全域旅遊十大美景評選結果正式揭曉,快來看看哪些景點入選~~ 湘西全域旅遊十大美景
  • 這座有世界奇觀的山,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離市區僅8公裡
    這座天門山曾被人們認為是離天最近的山,它的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期就被人們認為是「神山」,並載入史冊之中。「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寫的膾炙人口詩篇《望天門山》,其中描繪了天門山巍然高聳的姿態以及天門山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
  • 中國國家地理原創MOOK系列——《地道風物·湘西》出版
    發現新湖南,發現新湘西,顛覆傳統湘西印象,重釋湘西山水格局;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主持人汪涵「響應」計劃為你解讀湘西方言背後的文化;《瀟湘晨報·湖湘地理》前主編鄒容等專家學者深入討論湘西性格與文化;隨書附贈獨家定製版湘西風物大地圖及湘西之旅地圖書名:作者:範亞昆 主編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定價:49.8元出版時間: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