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換行窮三年?
上市公司更名,歷來是A股市場一道特殊的風景。但相對來說,上市公司改變自身的行業分類就是一件更加小眾,也更加困難的事情。
因為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並不能「說變就變」,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的相關規定:當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
18家上市公司更改行業分類
數據寶統計發現,去年以來,A股有1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更改自身行業分類的公告。相比於同期發生更名的上市公司數量,變更行業顯得更加小眾。或許「隔行如隔山」的說法對上市公司也同樣適用。
近期旺能環境發布了行業變更的公告,根據公告,旺能環境行業類別變更申請獲得通過,所屬行業由紡織業(C17),變更為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N77)。根據公告,公司於2017年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將擁有的與印染業務相關的全部資產、負債置出,並置入浙江旺能環保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已轉型進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
事實上,與旺能環境類似,由於重大資產重組導致行業變更的公司佔總數近半。京糧控股、河北宣工、北方華創、貝瑞和康、卓郎智能等在行業變更公告中均表示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
外延併購也是導致上市公司營收結構改變進而觸發行業分類改變的重要原因。如深圳華強去年由商務服務業(L72)變更為批發業(F51),公司表示從2015年開始,通過外延併購和內生增長開發新的盈利增長點,外延併購的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增長明顯,2016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公司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佔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的73.86%;淨利潤佔公司全年淨利潤的49.40%。
也有由於子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導致的行業分類改變。如海德股份1月份發布了行業分類變動公告,由房地產開發與經營(K70)變更為其他金融業(J69)。公司表示隨著子公司海徳資管業務經營業績的顯現,公司的主營業務及經營模式已發生了實質性變化。根據海德股份同期發布的業績預告,2017年全年淨利潤有望同比增長超20倍,其預測原因系基於: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業務轉型,不良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大幅度增加。
6公司更名又換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公告更改行業分類的公司中有6家也變更了公司名稱,如2018年以來美欣達、珠江控股分別更名為旺能環境、京糧控股,而宏磊股份、新疆城建、*ST天儀、七星電子4家公司不僅行業分類更改,2017年裡還分別更名為民盛金科、卓郎智能、貝瑞基因和北方華創。
換行業後迎重生?
數據寶統計數據顯示,上述18家公司中有17家披露了2017年年報、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根據已經披露的業績數據,11股業績增幅在30%以上,佔比超六成,其中3家淨利潤翻倍,分別是貝瑞基因、海德股份和蒙草生態。
另外,一季度也進入了披露期,當中有5家預告了2018年一季度業績情況,分別是凱撒文化、麥達數字、北方華創、美尚生態和民盛金科。5家公司均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北方華創預計一季度淨利增長830%至880%,增幅最大,美尚生態和民盛金科預計一季度業績增長也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