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日),武漢市舉辦了主題為"美麗武漢,我是行動者"主題宣傳周活動。現場,溼地自然導師、溼地保護志願者團隊、溼地保護達人帶領觀眾了解武漢溼地保護現狀,探索溼地食物鏈的奧妙,講述保護生態環境的精彩故事。
美麗武漢,我是行動者"活動現場
上午9點,活動正式開始,湖北博得生態中心自然導師太陽草以"溼地裡的奇妙食物鏈"為主題,帶領5個小學生親子家庭走進解放公園小微溼地區,觀察溼地環境裡的奇妙食物鏈:水草的花蕊吸引昆蟲前來為它傳粉,黑斑側褶蛙靜靜潛伏捕食蟲子,烏龜則吃水裡的小魚……來自武昌實驗三年級的張貽舜說,生物互相共生,互為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這份自然觀察作業太有趣了。他說:"這裡有很多有趣的植物,剛才蟲子進去,它有類似舌頭一樣的東西,就把蟲子關在裡面,昆蟲猛烈掙扎,把花粉傳遞出來。"
在解放公園溼地科普館前面,一幅幅精美展板,展現著武漢溼地之美和各種常見的鳥類,吸引了不少市民觀展。市民劉軒說近年來溼地的建設讓百姓生活環境得到淨化。她說:"溼地公園就像是綠肺嘛,大家生活周圍,對心情是一種愉悅,對身體相當於是淨化的過程。"
市民紛紛前來參觀
武漢的溼地面積達16.2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8.9%,位居內陸副省級城市第一位。這些溼地上,共棲息著415種野生動物。其中有一種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為了保護鳥類,2014年以來,武漢市政府相關部門、NGO組織、志願者和普通市民紛紛參與到青頭潛鴨的保護當中。現場,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為其中兩支守護青頭潛鴨的志願者團隊授旗。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青頭潛鴨項目官員張珂說:"第一方面的主要工作是調查,另一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巡護,巡護隊的保護網絡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
湖北之聲記者馬豔、通訊員趙旋:
【來源:湖北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