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忠德
陝西秦嶺的大熊貓看上去性情隨和,溫柔可愛,不主動攻擊人,也不怕人。倘在野外與人邂逅,它會謹慎地跑開。不過,我們絕不能被大熊貓的憨厚表象一味迷惑,如果發起飆來,大熊貓還是很具「破壞力」的。
陝西佛坪三官廟是秦嶺大熊貓分布的核心區,那裡的村民經常會遭遇大熊貓的惡作劇。
有一次,大熊貓鑽進村民張安的新家廚房,趁著沒人一番搗亂,把炊具弄得遍地都是,鐵鍋、木桶亂扔亂砸。熊貓手重,往往把家什整壞了,但它毫不在意,直到玩興過後才回到山林。
此後,大熊貓多次光顧張安的家,有時竟然來他家看電視,還偷吃放在灶頭的饅頭、稀飯,甚至趕走正在孵蛋的母雞,把一窩蛋吃個精光,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大熊貓給村民製造的這些麻煩,不過是「毛毛細雨」。大熊貓研究保護專家呂植曾親眼目睹過大熊貓暴烈的樣子,那才叫嚇人。
她見過一隻叫「杉杉」的大熊貓,將兩個試圖用大網捉它的年輕山民咬成重傷。她自己也遭遇過大熊貓「華陽」,因討厭她手中的相機,怒氣衝天地前臂一揮,將身邊一塊足有百多斤重的大石頭擊下山坡。即便是與呂植最為相知相熟的嬌嬌,在孕產期間性情很是焦躁,當著她面抓起一根枯木,放進嘴裡一通狠咬,木屑迸濺出老遠……在這些大熊貓裡面,專家們大都認為,脾氣最不好的要算大熊貓「希望」。有個新來的研究生,曾被「希望」追得沒命地跑。正是它,還曾在動物園咬傷遊人、撲殺孔雀。
對待天敵和情敵,大熊貓更是毫不示弱、決不手軟、爪牙相見,常常為生命與愛情而戰。
大熊貓與豺不共戴天。平時遇上了,大熊貓會迅速爬上樹,等敵人走了才慢吞吞下來。如果來不及躲避,它也敢於交戰,大聲吼叫噴鼻,發出警告。對於一意孤行、膽敢進犯的豺,大熊貓不吝揮掌上前,狠狠教訓一番,直至讓豺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遭到豺群圍攻,大熊貓也毫不懼怕,而是有勇有謀:它先爬到樹上養精蓄銳,養足了神,就快速溜下來,把其引到開闊處,自己仰面躺下,四腳朝天,等待搏鬥。一旦有豺按捺不住撲上來,大熊貓便將它一把揪住按在身下,用背把豺揉搓得亂叫亂嚎,鮮血直流。此時若有其他豺衝上來,大熊貓會根據情況,或是掄起熊掌,使勁拍在豺頭上,打得它暈頭轉向、鼻青臉腫,或是抓住敵人,連撕帶咬,然後狠拋出去,重摔在地。鏖戰的結果,一般是豺群裡個個遍體傷痕,敗退而去。
大熊貓要想與「心上人」交配,必須通過擂臺淘汰賽這一關。只有冠軍才能享受愛情的甜蜜與幸福,並留下後代,延續家族血脈。
每年3月-5月,進入發情期的雄性大熊貓一改平日紳士風度,為愛情和尊嚴大打出手,不惜進行殊死搏鬥。大熊貓專家雍嚴格,就曾拍攝到5隻野生大熊貓爭奪交配權,以及最後勝者成功交配的全過程。佛坪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梁啟慧,也曾親眼目睹過一隻雄性大熊貓為贏得「愛人」青睞,在樹下苦苦守候9晝夜,繼而一舉打敗情敵的「英雄壯舉」。
從大熊貓的調皮搗蛋,到為愛情奮不顧身,我們歷數了大熊貓的種種驕悍。其實,大熊貓還有另一面,就是它對人的溫柔與依賴。
佛坪保護區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員曾經跟蹤了大熊貓兩天兩夜。最初他不敢接近,後來10米、8米、5米、2米……距離不斷縮短,直到跟它零距離。「會合」後,這位工作人員為它搔癢捉蜱,它都欣然接受,餵它竹葉也毫不客氣,吃得津津有味。
今年開春,農民犁田時,一隻大熊貓來到地旁,像個雜技演員般,一會兒打個滾,一會兒爬到石頭上表演「平衡木」,一會兒竟悠然地睡著了,過了很長時間才離開。
佛坪大熊貓為什麼很多時候對人類較為親近呢?梁啟慧分析說,雖然佛坪大熊貓棲息地與村民耕地呈鑲嵌狀態,但因為人們生態保護意識較高,知道大熊貓是「國寶」,是保護動物,所以彼此相安無事。很多人甚至對大熊貓十分友好。大熊貓發現人並不可怕後,膽子就漸漸大了起來,對人展現了自己溫柔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