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裡失對與失黏在廣義上的理解,是否如我想的那樣?

2020-12-06 沉默如豬007

又來說說上幾次詩律作文的失誤。

在以往詩律作文裡我講了黏和對的概念,當時也一筆帶過了失黏和失對的定義。

記得我說黏和對的概念:每一聯的第二個字平仄相對前聯的對句和後聯的出句的第二個字相同

這些是我在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概要》裡看到的,現在我又看了一篇王力先生《詩詞格律》,他又說了黏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所以,請看圖:

簡單點來說,狹義的黏就是我前面講的那樣,但廣義的失黏,王力先生定義為一切平仄不調的現象。

這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

那麼,我可以這樣來舉個例子:

五絕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我們來看看這個狹義的黏是對的,裡面的黑體加粗字。注意哦,這是理想情況下的標準句型。如果是現實操作,單句首字可仄可平(除首句外)。第二句首字也可仄可平。

也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除首句外,這就涉及到犯孤平了,以前講過了。而且記憶方法也說了,這裡不再多說。

我們還是回到原先的問題。上面的句型是對的,沒有失黏。即:仄黏仄。

但如果我把後聯的出句第二字,變成這樣:仄平平仄。這就叫失黏。

問題是這是狹義上的失黏啊,老問題了。

那麼廣義上的失黏是怎麼回事呢,定義上講得很模糊,叫什麼平仄不調的現象

這平仄不調包括不包括狹義裡失黏的定義。

那我是不是認為後聯的出句成這樣:

平平仄平仄。

當然了,前聯的對句也可以變為這樣:

仄仄平平平。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於是就整個句子就成這樣: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與上面對比,我改變了四個聲調,如前聯的對句第三字成了平聲後聯的出句頭三字,我全變成了平平仄

由於第三句變了,所以,第四句也跟著變了。

為了大家方便理解,我放上對比圖:

那麼,我這麼變的理由是什麼呢,當然是「一三五不論」的大原則啊。不過在五言裡是成了「一三不論」,我控制前聯的對句不變,第三字變了。後聯的對句第一和第三字全變調。至於第二字我故意失黏。是為了說明這種情況,能否說明了廣義和狹義的失黏同時存在?

當然,這個是我提出的疑問?後面我會繼續找機會去驗證我的這個疑問對與否,要是能得到同好者的解惑自然再好不過了

說完了失黏的問題,那麼就到了對的問題了。

在以往的作文裡,我說的是指每一聯的前後兩句的第二個字是否相對立,對立的話,就是對。如下圖:

那麼,我又有一個疑問了,既然有廣義的失黏,那是否也有廣義上的失對呢?

簡單點來說,就是一聯裡互不對立。譬如:

五言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這是對的。

下面是廣義失對的情況:

平平仄仄,平平。

上面的加粗黑體字是基於「一三不論」的原則,這是否就是廣義上的失對呢?

因為在每聯裡,上下兩句的平仄在對句中對立。又因這裡面有狹義的失對。

這是我第二個疑問?

在作文最後,我建議初學者想學習詩詞格律,我認為這樣的觀看順序是比較友好的:

第一類入門: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頭兩章)、《詩詞格律》

第二類:龍榆生先生的《詞學十講》,雖是關於詞,但裡面有一章是關於律詩內容普及的,較為淺顯易懂。

第三類:還是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概要》、《詩詞格律十講》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小建議,可能僅適用於個人,但我從在這些書裡吃了不少苦頭,所以總結出這點小經驗出來,希望能幫助到別人。

我一直認為授人魚不如授人於漁。

完成於2020/12/4 凌晨00:05分

相關焦點

  • 古典詩詞中,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有哪些,為什麼
    如三國曹操《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首詩,是四言古體詩的體裁,可以看出沒有任何的格律限制。
  • 關於廣義相對論的數學理論
    同樣是在1915年,這一年的聖誕節之前的一天,四十二歲的德國人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從德軍在俄國方面的前線給愛因斯坦寫了一封與戰爭毫無瓜葛的信,他提到:「就像你讀到的一樣,這場戰爭對我還算不錯,儘管硝煙瀰漫,但是我還是能甩掉他們而隨心所欲地沉浸在你的理論(廣義相對論)之中」。
  • 黏黏怪要對我下手了
    黏黏怪偷偷地入侵地球了,正在暗中觀察人類的生活,還開了一個自己的研究所,它們最愛搞怪和模仿人類的行為。黏黏怪物研究所Sticky Monster lab 簡稱SML,是一家創意品牌設計機構。2007年誕生於首爾,你們是吃可愛長大的嗎?
  • 要理解建築環境的意義,就要可以明確對於場所精神應該廣義理解!
    方式一:我試圖去採用一些具有非指謂特徵的語詞去表述某一個位於上海地區建築,這樣的方式比較類似於羅素所提出的摹狀詞理論的現實應用。幕狀詞是一組具有描述功能的名詞短語。這裡採用幕狀詞兩種之中的不定的幕狀詞去表達我想要指涉的建築,它的表達形式是:「一個如此這般的東西」(a so and so),如「一座山」。
  • 不自由的定義,也可以從廣義的理解,是天地之道與自強不息的矛盾
    草把綠色獻給春天,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乾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紅日,把它的溫暖傳遞到嚴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我想我要努力了,我要改變了,我要認真的對你,再不會那麼撒賴,再不能那麼嬌氣,因為我不能承受你的離開,因為我捨不得你離開
  •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一切物理問題都是測量問題,就如一切生物問題都是進化問題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就要從測量的角度去講述。
  • 時空彎曲是廣義相對論核心,理解了空間彎曲,如何理解時間彎曲?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我們描述了一種不同於牛頓定律的新的引力觀,根據愛因斯坦的觀點,引力實際上就是空間和時間的彎曲。在牛頓的引力理論裡,太陽將地球限制在固定的軌道上,依靠的是一根「看不見的繩子」。似乎從太陽或者地球生出了一根隱形的「引力之繩」,將兩者拴在了一起。
  • 宿命通很難理解?我來解釋下.
    那我還努力個什麼勁?所以,哪怕站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人們也閉著眼睛不承認,或者認為有些事情只是巧合而已。歷史上的這類證據可以說多的舉不勝舉。最著名的讖言當屬'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為了這句讖言命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並修了萬裡長城。這還不放心,給二兒子起了個名字叫胡亥,沒想到秦朝江山果然葬送在這個胡亥手裡。
  • 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有什麼區別
    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絕句和律詩,都是中國古代近體詩的一種體裁,兩者相比,主要有起源時間、句子數量和格律要求等三個方面不同。一、起源時間。如,仄起首句不入韻,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欲窮千裡目(平平平仄仄),更上一層樓(仄仄仄平平)。
  • 說天:怎樣看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你只要把世界理解成旋轉的
    廣義上說,時空並不是如此彎曲廣義相對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就是這個時空彎曲的概念,能量它是呈幾何倍數來增長的,廣義相對論論證天體超強壓力下會出現黑洞,愛因斯坦以後,科學界一直在探索黑洞的存在,探討黑洞內部它會是什麼樣。還有,通過紅移現象證明了宇宙是在不斷的膨脹。這個內容你說我們普通人能理解嗎?
  • 美陳 | 黏黏怪物研究所入侵魔都!超治癒!
    捍衛地球和平小分隊發來警報:在飛碟上生活的黏黏怪物入侵地球啦!登陸地點就在魔都!△看看他們在幹嘛?咦?怪物們竟然挺萌的那就禮貌性地害怕一下吧由於自己的星球不適宜居住了,黏黏怪物Mr. Egg派遣了一支由Monsters組成的隊伍來到地球。
  • 怎樣理解廣義相對論中引力的非線性?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了引力場方程,這是一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非線性指存在次數大於1的微分項)。而事實也證明,由於非線性,引力場方程的求解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恆星周圍的空間彎曲實際上,引力場方程的非線性(引力的非線性)在物理中是有一個比較貼切的對應的,我們可以從這個物理現象來理解引力的非線性
  • 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廣義相對論1
    這些參考物體對於表述自然界定律應該與K完全等效;所有這些參考物體都應認為是伽利略參考物體,以往我們假定相對性原理只是對於這些參考物體才是有效的,而對於其他參考物體(例如具有另一種運動狀態的參考物體)則是無效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它是狹義相對性原理或狹義相對論。
  • 全國人大真的說過「違法行為發生地」應作「廣義」理解嗎?
    很多執法人員在理解「違法行為發生地」和「違法行為地」時,存在一定的偏差,他們的依據之一就是中國人大網「法律問答與釋義」欄目中《「違法行為發生地」如何認定》一文,他們認為這篇文章支持「廣義」理解。那麼,該文是否真的說過「違法行為發生地」應作「廣義」理解呢?今天我們對原文進行一下認真解析。
  • 在瘟疫的3年裡,牛頓領悟到了廣義二項式定理的規律
    牛頓(Isaac Newton)在回到家鄉躲避瘟疫的三年裡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 比如: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發明微積分。這些貢獻是大眾熟知的,在很多的科學文獻以及課本中都能看到這些內容的介紹, 其實在那三年裡牛頓在代數學上也做出了一個很傑出的成果,這個成果就是:廣義二項式定理。
  • 波粒二象性:無法像理解宏觀規律的那樣直觀的「理解」波粒二象性!
    倒不如說波粒二不像性,這樣至少能明白即不是經典意義上的波也不是經典意義上的粒子。比如你有一個電子,在你不做任何觀測的時候它是一個波函數,按照薛丁格方程快樂地演化。當你測量它的位置的時候,這個過程差不多是這樣的:你:「波函數啊波函數,請告訴我你的位置吧!」波函數:「如你所願。」
  • 動物王國裡最黏糊的動物,黏黏的舌頭和唾液,還有濃稠的肛門糖漿
    珍稀物種穿山甲,雖有盔甲護身,但是長長黏黏的舌頭才是它的秘密武器別看穿山甲穿著一件盔甲外套,身上覆蓋著由角蛋白構成的鱗片,但它是一種哺乳動物。穿山甲以螞蟻和白蟻為食,長長的舌頭可以深入蟻巢和白蟻丘,黏黏的唾液可以將螞蟻牢牢黏在舌頭上,無法逃脫。穿山甲用這套生物技術,每天可以吃掉數萬隻螞蟻。
  • 廚房跑出黏黏怪
    【材料準備】隱形眼鏡護理液  玉米澱粉  攪拌棒  燒杯(任何容器都可以)小蘇打  食用色素  膠水【玩法一】澱粉造出非牛頓流體1.在容器裡倒入60克玉米澱粉。捏起它,團起它,拉長它,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簡單易做,安全無害。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地球表面上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廣義相對論已發展成為現代天體物理學的基本工具。它為當前對黑洞的理解提供了基礎,黑洞是引力如此強烈以至於甚至沒有光都無法逃逸的空間區域。人們認為它們的強引力是某些類型的天文物體(例如活躍的銀河核或微類星體)發出的強烈輻射的原因。 廣義相對論也是標準宇宙學大爆炸模型框架的一部分。
  • 孩子理解力差,不會舉一反三是智力偏弱?原因也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一個語文詞組寫了20多遍,你再考他他還能給你做錯,不禁讓你懷疑,我生出來的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一.最近遇到一個媽媽,她的孩子上三年級。她知道我是做兒童能力教育提升後,馬上跟我大倒苦水。我耐心的聽完了媽媽的無奈訴苦,整理了一下零碎的語言,拼出完整的孩子圖樣。這位媽媽的孩子目前上小學三年級,但是在學習方面感覺特別吃力。孩子性子慢,學習不走心,學啥啥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