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建築環境的意義,就要可以明確對於場所精神應該廣義理解!

2020-12-03 林姐讀史

要理解建築環境的意義,就要可以明確進行意義的判斷,這裡首先引入對於語義學方面語句的真值判斷的理解。弗雷格在1892年發表了《論涵義和所指》一文。一般語言學家認為語詞的意義在於它的所指。弗雷格以充分的理由論證了必須對詞的涵義和所指進行區分,他提出在不包含「相信」、「認為」、「同意」、「希望」等詞的命題中,決定命題真值的是命題的所指;一旦包含就比較複雜。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在代數中a=a與a=b之間的差別只是表達形式上的,a、b互換等式仍然成立。

但是在語言中我們可以有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晨星」和「昏星」的關係。他指出,晨星和昏星的所指相同,但是涵義卻不同。「晨星」具有我們在早晨看到的那顆最晚消失的星的涵義,「昏星」具有我們在晚上看到的那顆最早出現的星的涵義。同樣,我們也可以想像當兩個表達式涵義相同的時候,對象也有可能不同。比如「我的老師」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所指各不相同。甚至更有一些表達式具有意義,但可能沒有對象。從分析哲學普遍的觀點來看,語言與世界具有同構的關係,那麼,對於一個建成的環境,我們也有必要從這樣一個角度去理解。

事實上,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建築環境成為了一個處於各種複雜關係中的元語詞,為此,我嘗試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實踐:我選定一個具有一般熟悉程度,即大眾化的建築場所,然後分別向8位朋友詢問了一些問題,這種方式可視為一種建築概念化語言表達的遊戲,被詢問的同學來自不同地專業(其中3位來自建築相關專業)。

方式一:我試圖去採用一些具有非指謂特徵的語詞去表述某一個位於上海地區建築,這樣的方式比較類似於羅素所提出的摹狀詞理論的現實應用。幕狀詞是一組具有描述功能的名詞短語。這裡採用幕狀詞兩種之中的不定的幕狀詞去表達我想要指涉的建築,它的表達形式是:「一個如此這般的東西」(a so and so),如「一座山」。具體描述像「建築具有冰冷的視覺效果、強烈的壓迫感、傳承了某一段歷史的風格以及一些時間性的表述(如何時可以看到建築周圍出現怎樣的場景)」 等等。事實上這樣的摹狀詞的表達,提示了我所想要明確的建築給予受眾的非相似性感受。

然而當我向同學詢問這個建築的具體名稱時(對應於摹狀詞理論中的專名),得到的結果卻很失望,8人中只有一人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且並非來自建築相關專業。這個測試很好地證實了區分一個命題真假不可以單純從涵義出發;這涉及了關於設計者的意義與使用者的意義的區分,當我表述這個建築時,是在明確了設計者的具體構思,收集了相關資料的前提下進行誘導的,我實際上代表了設計者對於這個建築意義的理解。但事實證明,這樣的誘導是失敗的,描述性語詞的涵義並沒有在被詢問者的意識裡形成相關圖式,儘管我覺得已經非常詳盡。於是,我採取了另一個方式去表述。

方式二:我略去了很多關於選定建築的意向性的表達,直接採取了限定摹狀詞的方式,它的表達形式是:「該如此這般的東西」(the so and so) '',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這些限定摹狀詞的作用就在於通過描述對象的某個唯一特性來指示該對象。具體操作如:「該建築位於某個範圍之內,它裡面有著怎樣的空間形態」等等,很迅速3位建築相關專業同學,以及大部分其他專業同學給出了正確答案,並且有時需要的表述只是一條就已經足夠。事實上這樣的的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因為這樣的摹狀詞直接對應於專名,它很好證明了對於一個表述最終真值的把握來源於所指。這類似於弗雷格所說的從對句子思想的把握到認定它真值的推進,追求真就是努力從涵義推進到所指。

通過這個實驗,一個特定的建築被邏輯地分解成了很多語詞的片段,建築的內容是被包含在一系列描述之中的。我們不通過純粹的思考去經驗地理解建築,建築不是一個物體在感覺世界裡的還原。沒有了現象學強調的對於人和物的模糊解釋,這裡人站在表述主體的位置上,建築是被表述的對象,一切的對於建築感受我們通過語言加以明確。建築離開了形而上的可能性,這裡對它的理解我們用簡單的專名給予確定。

這也符合人們日常對建築的理解——指涉一個對象時,首先給出名稱,這就是建築及其環境的本身,文章開頭的題記也表達了這樣的涵義。個人認為,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以上所提到的第二點,即建築生成或者建築之為建築的特定方式是最能夠明確一個建築的獨立性的,通常,我們在指向一個特定建築的時候,除了知道它的特定名稱之外,就需要了解建築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了,很多物質層面的東西,譬如材料、形式等。這也是來源於建築本身最直觀的感覺材料。

在現下的社會裡,多元環境的交雜,很難營造出一個具有純精神元素留存的空間,那麼,再這樣的空間裡我們再提傳統意義的場所精神是否合適,並且,是否那種離開了記憶殘留的空間是否就真的沒有所謂的場所精神了呢?應該不是這樣的,個人覺得,對於場所精神應該廣義理解。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建築的「場所和精神」?
    我想闡述「場所」和「場所精神」。這方面有不少著作,但是太學術的表達不利於理解,也會產生大量的理解偏差。我想用案例來闡述我理解的「場所精神」,可能更通俗一些吧。所以,場所的空間形態是多樣化的,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完全的室內空間,類似一個容器。也可以是室外的。比如一棵樹,用枝葉限定的空間。而人(物)在此空間上活動的加入,才是建築層面所說的場所。
  •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引力的理解,牛頓理論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哪裡?》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一切物理問題都是測量問題,就如一切生物問題都是進化問題一樣。萬有引力定律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就要從測量的角度去講述。
  • 如何理解「新基建」的意義?
    這當然有「忽悠」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對於新經濟、新動能而言,還是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關於「新基建」的三重解讀理解「新基建」,首先要知道它的具體指向是什麼。目前來看,主要是三種不同範疇的定義。1、狹義的理解狹義的「新基建」主要就是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這也是2018年底以來中央歷次重要會議明確宣示的範疇。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語言與理解:伽達默爾解釋學的語言存在論意義
    伽達默爾以藝術領域作為探討理解本體意義的切入點,進而通過對精神科學中的理解問題以及以語言為主線的解釋學本體論轉向的闡釋來構建起了真正的「理解本體論」,亦可稱為「解釋學本體論」。這一創造性工作主要是通過其代表作《真理與方法》來完成的,在此著作中,對理解與語言的分析構成其最為重要的第三部分,在此伽達默爾集中討論了一種解釋學理解的語言存在論是何以可能的及其對於哲學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
  • 深刻理解誠信建設的重大意義
    他明確要求,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他提出,「『信』在東方價值觀中具有重要地位」,「人與人交往在於言而有信,國與國相處講究誠信為本」;他率先垂範作風建設,反覆強調「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他特別引用商鞅變法典故,深刻指出「八項規定帶有『徙木立信』的作用」;等等。
  • 如何理解科學精神
    如何理解科學精神對於科學精神,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從感性進入理性所需要面對的第一個課題。
  • 對於P_value的理解
    此文章不涉及計算公式,僅用於對P值含義的理解。
  • 時空彎曲是廣義相對論核心,理解了空間彎曲,如何理解時間彎曲?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為我們描述了一種不同於牛頓定律的新的引力觀,根據愛因斯坦的觀點,引力實際上就是空間和時間的彎曲。在牛頓的引力理論裡,太陽將地球限制在固定的軌道上,依靠的是一根「看不見的繩子」。似乎從太陽或者地球生出了一根隱形的「引力之繩」,將兩者拴在了一起。
  • 不自由的定義,也可以從廣義的理解,是天地之道與自強不息的矛盾
    草把綠色獻給春天,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清泉,把它的甘醇流淌入乾渴者的心田,使它的生命變得精彩;紅日,把它的溫暖傳遞到嚴寒的隆冬,使它的生命我想我要努力了,我要改變了,我要認真的對你,再不會那麼撒賴,再不能那麼嬌氣,因為我不能承受你的離開,因為我捨不得你離開
  • 探索理解樹木對於城市環境的不同作用
    中國園林網11月30日消息:樹木可以幫助提升空氣品質聽起來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都知道樹木可以吸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它們的葉子又可以吸收環境中的有毒氣體二氧化氮、臭氧和人們汽車柴油燃燒、做飯以及燃燒木材時排放的有害微粒。
  • 全國人大真的說過「違法行為發生地」應作「廣義」理解嗎?
    很多執法人員在理解「違法行為發生地」和「違法行為地」時,存在一定的偏差,他們的依據之一就是中國人大網「法律問答與釋義」欄目中《「違法行為發生地」如何認定》一文,他們認為這篇文章支持「廣義」理解。那麼,該文是否真的說過「違法行為發生地」應作「廣義」理解呢?今天我們對原文進行一下認真解析。
  • 對於隕石分類及特徵的理解
    隕石的分類及特徵:隕石的分類,首先是按照大眾化的理解,從隕石的「質」的角度上來大體劃分的,就是分石質的,鐵質的,半鐵半石質,這是通常的意義。有了這些劃分,大家才能更加明確知道我們的石頭到底是不是隕石,是哪一類型的隕石,為什麼是,為什麼不是。
  • 怎樣理解廣義相對論中引力的非線性?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了引力場方程,這是一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非線性指存在次數大於1的微分項)。而事實也證明,由於非線性,引力場方程的求解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恆星周圍的空間彎曲實際上,引力場方程的非線性(引力的非線性)在物理中是有一個比較貼切的對應的,我們可以從這個物理現象來理解引力的非線性
  • ...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深刻理解這一新表述及其辯證統一思想,對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深刻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和「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的辯證統一思想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一個重要的範疇和命題提出,出自於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考察期間的重要講話。
  • ...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表述的辯證法意義
    深刻理解這一新表述及其辯證統一思想,對於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一、深刻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和「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的辯證統一思想「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一個重要的範疇和命題提出,出自於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2月在江蘇調研考察期間的重要講話。
  • 嶺南古琴,戀的情結與「記憶場所」的空間意義
    他關注人對環境的反應,在這個主題下,哲學、心理學、人類學、城市規劃等看起來不相關的學科都可以相互說明,支持它的研究。他在著作《戀地情結:環境觀念、態度與價值的研究》中,明確提出了「戀地情結」這一概念,它不強調客觀環境本身,強調人在心理上對地方積極的情感依附,是人對地方的愛。
  • 理解矩陣背後的現實意義
    只要對上述那些問題稍加考慮,我們就會發現,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是單純依靠數學證明所能夠解決的。像我們的教科書那樣,凡事用數學證明,最後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熟練地使用工具,卻欠缺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不過即使如此,我對這個主題的認識也經歷了好幾次自我否定。比如以前思考的一些結論曾經寫在自己的blog裡,但是現在看來,這些結論基本上都是錯誤的。因此打算把自己現在的有關理解比較完整地記錄下來,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現在的理解比較成熟了,可以拿出來與別人探討,向別人請教。另一方面,如果以後再有進一步的認識,把現在的理解給推翻了,那現在寫的這個snapshot也是很有意義的。
  • 深刻理解把握總書記回信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
    省總工會5月3日就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鄭州圓方集團職工回信精神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工會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在廣大職工和工會幹部中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中更好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 何為翻譯過程中的理解?
    翻譯過程中的理解,同我們平時閱讀過程中的理解是有區別的。首先,翻譯中的理解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即以忠實地再現原作為目標;因此,對原作的理解要儘可能全面、細緻和深入;一般閱讀過程中常見的「不求甚解」,在翻譯理解中是不允許的。
  • 正確理解等號的實際意義
    這是對「=」含義過度簡單形式化的理解誤區。對於「()=3+4」這類題,正確率便會降低。當碰到兩邊都是運算的模式或出現好幾個等號的情況,就容易犯「3+4=7-2=5」這類算式書寫錯誤。如何正確認識等號的意義研究表明,小學階段的孩子在理解等號上出現的困難與他們早期的計算經驗有關,而不是因為認知結構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