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瘟疫的3年裡,牛頓領悟到了廣義二項式定理的規律

2020-08-27 創意在行動

牛頓(Isaac Newton)在回到家鄉躲避瘟疫的三年裡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 比如: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發明微積分。這些貢獻是大眾熟知的,在很多的科學文獻以及課本中都能看到這些內容的介紹, 其實在那三年裡牛頓在代數學上也做出了一個很傑出的成果,這個成果就是:廣義二項式定理。


牛頓


廣義二項式定理雖然沒有萬有引力定律以及微積分那樣讓大眾熟知,但是在代數學中確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這個定理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無窮級數。這個定理的內容如下圖所示:


牛頓廣義二項式定理


萊昂哈德·歐拉

這一定理是帕斯卡二項式定理的推廣,更一般的情況是任意實數次的情況,雖然牛頓在1664年至1665年這一段時間給出了這個定理,但是卻沒有給出證明,所以嚴格地講在牛頓的時代這一命題只能說是猜想,有理數次冪的情況的證明由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完成,他為了證明牛頓的命題首先構造了一個函數f性質如下圖所示:


歐拉構造的函數


我們知道當m與n為正整數時,我們得到的是帕斯卡的二項式定理,我們可以把這些展開式寫成如下圖形式,我們之所以可以寫成無限項的形式是因為如果(x+1)的n次冪的展開式如果進行升冪排列,第n+2項開始係數將會出現(n-n)這個因子,所以之後的項都為0了,因此上圖的內容可知在n或m為正整數時展開式為有限項 。

如果m與n為正整數,那麼根據帕斯卡的二項式定理可以將f(m)與f(n)寫成如下圖的形式:


帕斯卡二項式定理應用


由上圖我們知道當m和n為正整數時,f(m)乘f(n)等於f(m+n),我們知道當f(m)乘f(n)相當於是做了如下所示的乘法:


歐拉證明廣義二項式定理核心法則


由上圖可知,當整數m與n替換為有理數m1與n1時(甲)這一行的左右兩邊是相等的,這是一個基本的代數學原理!因此我們得到了f的更多的性質,歐拉就是利用上圖展現的法則巧妙地證明了牛頓廣義二項式定理!

當m與n為任意的有理數時,根據f的性質可知下圖所示的結論:

函數f的性質推廣

歐拉首先考慮的是正有理數次冪的情況,我們知道任何的正有理數q都可以表示成k/h的形式,其中k與h都是正整數,根據函數f的性質我們可以得到當函數自變量為k/h時函數的展開式,接著歐拉利用函數f性質的結論建立了f(q)與f(k)之間的關係,因為f(k)的展開是(1+x)的 k次冪的展開,而(1+x)的 k次冪等於f(q)的h次方,因此我們可以求得f(q)等於(1+x)的 k次冪的h次方根,因此證明了正有理數次冪情況下的二項式定理,具體步驟如下圖所示:

正有理數次冪二項式定理證明

為了證明當二項式冪指數為負有理數時的情況,實際上我們只要研究當f(-n)與f(n)的關係就可以了,其中n為正有理數,具體的推導過程如下圖所示:


這樣歐拉就證明了當二項式冪指數為有理數時的廣義二項式定理!

牛頓提出了廣義二項式命題,而歐拉證明了這一命題使之成為定理,兩位數學家雖然不是生活在同一時代,但是都對二項式定理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可謂是一次跨時空的合作!

相關焦點

  • 牛頓和歐拉跨時空的合作:從廣義二項式定理談起
    牛頓(Isaac Newton)在回到家鄉躲避瘟疫的三年裡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 比如: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發明微積分。這些貢獻是大眾熟知的,在很多的科學文獻以及課本中都能看到這些內容的介紹, 其實在那三年裡牛頓在代數學上也做出了一個很傑出的成果,這個成果就是:廣義二項式定理。
  • 牛頓二項式定理
    ——《肖申克的救贖》牛頓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二項式定理,又稱牛頓二項式定理,由艾薩克·牛頓於1664年-1665年間提出。該定理給出:兩個數之和的整數次冪諸如展開為類似項之和的恆等式。二項式定理可以推廣到任意實數次冪,即廣義二項式定理。
  • 1665年倫敦瘟疫時期的牛頓
    但是,牛頓上大學以前,對正整數情形的二項式定理一無所知,雖然帕斯卡早在1654年就寫好了《論算術三角形》,但該書的出版卻是在帕斯卡去世之後的1665年。: 一般地,牛頓得到 這樣,牛頓在數學史上首次將二項式定理推廣到一般有理數指數的情形。
  • 牛頓的數學成就——廣義二項式展開(牛頓推導過程)
    牛頓的廣義二項式展開牛頓的數學創新是多方面的。但有爭議的是,他的出發點是發現了所謂的廣義二項式展開,這最早出現在1676年他寫給戈特弗裡德·萊布尼茨的一封信中。圖2:牛頓寫給萊布尼茨的信,描述了他發現的廣義二項式展開,這發生在許多年前。
  • 二項式定理」到底有多重要?
    二項式定理的定義可以這樣簡單的描述:將「兩數之和」的「任意實數次冪」展開成「和」的形式。這個重要的定理是牛頓於1664年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創立的。從其雛形的提出到被正式創立,前後歷經了1500多年。無數的數學家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向那些為人類文明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數學家們致敬!
  • 二項式定理的通俗解釋
    在中學數學裡,我們會經常遇到一個叫做「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的知識。
  • 多項式定理:歐拉對牛頓二項式定理的擴展及延伸
    前面文章探討了牛頓發現二項式的歷程,體現了牛頓高超的思維技巧和卓越的數學才能,牛頓運用自己發明的二項式和微積分得到了許多函數的無窮級數,著名的三角函數級數第一次出現在歐洲人的草稿中,這個人指的就是牛頓。
  • 利用楊輝三角形來解釋二項式定理
    二項式定理的運用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假設我們想用算出 ,即便用逐項來乘這也並不難做,但是讓我們使用下二項式定理,以便於當你遇到更大的展開式,例如二項式的指數提升到 4,5,6…… 時,你會知道如何正確地去做。
  • 天才的推導:你知道牛頓是如何推導出二項式定理的嗎?
    牛頓是如何推導二項式展開的牛頓根據英國數學家約翰·沃利斯等前人的工作,知道了如何對整數指數的二項式進行展開:圖一首先,我們注意到它是一個三角形數(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公式得到:圖五三角數樣式
  • 二項式的有理項
    牛頓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二項式定理,又稱牛頓二項式定理,由艾薩克·牛頓於1664年-1665年間提出。該定理給出:兩個數之和的整數次冪諸如展開為類似項之和的恆等式。二項式定理可以推廣到任意實數次冪,即廣義二項式定理。數學小怪獸:除了常數項,二項式還有其他考點嗎?利用二項式定理,我們得到了展開式。
  •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二項式定理就是(a+b)^n,其展開有各項,即a^m*b^(n-m),各有其係數,稱為二項式係數。二項式定理這個公式有加法,和乘法。牛頓發現二項式係數和組合有關係,這個係數就是對a^m*b^(n-m)來說就是C(n,m)。
  • 由牛頓二項式定理得到指數函數的無窮級數 - 電子通信和數學
    用現代的眼光看牛頓二項式定理簡單而美妙,但最初的數學家用它卻得到許多函數的無窮級數,這不但需要高超的數學技巧,更需要靈活的數學思維。本篇將要闡述的指數函數的無窮級數就是其中一例。當a大於1時,a的冪隨a的增加而增加,當數ω是一個無窮小時,a^ω=1,所以我們可以將a的冪寫成如下的等式關係當ψ不是無窮小時,ω就也不是無窮小,所以ψ和ω關係有三種:ψ=ω,ψ>ω,ψ<ω,所以我們可以假設ψ=Kω我們繼續得到根據二項式展開得到令i=z/ω,其中z為有限數,ω是無窮小,則i就是無窮大,ω=z/i就是一個分母為無窮大的分數
  • 由牛頓二項式定理推導出任意對數函數的無窮級數
    前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指數函數的來源,充分展現了牛頓二項式定理的無窮魅力,本篇我們繼續延伸二項式定理的用處,用它得到對數函數的無窮級數。但需參考前一篇來更好的理解本篇。於是就可以得到,其中ω是無窮大,i是無窮小,所以iω就是有限數於是以a為底取對數得到前一篇已經說明i取的越大,(1+Kω)^i就會遠遠大於1,所以(1+Kω)^i可以成為大於1的任何數,所以可以令其等於1+x其中i是無窮大,ω是無窮小,所以iω就是有限數根據上式就可以得到所以得到這裡的i是無窮大,根據二項式定理展開得到
  • 二項式定理知識點的匯總以及拓展
    二項式定理的公式的由來二項式定理是由(a+b)^2,(a+b)^3,(a+b)^4等展開式歸納猜想而來,並由排列組合的方法證明了這一歸納。二項式定理的性質二項式定理的係數具有對稱性。當n為偶數時,中間項是第n/2+1項最大;當n為奇數時,中間項為兩項,即為第(n+1)/2項和第(n+1)/2+1項的係數最大;Cn+Cn+Cn+…+Cn=2,這也是(1+1)^2用二項式展開所得,同時偶次冪係數相加等於奇次冪係數相加=2^(n-1);二項式定理係數項的增減性
  • 蘋果樹下的牛頓,一位從「笨蛋」到「天才」的科學家
    「小笨蛋」並不笨1643年1月4日,隨著一聲嘹亮的啼哭聲,在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裡,艾薩克·牛頓出生了。他迫不及待的到來終於為這個死氣沉沉的家帶來了一絲喜悅,因為在他早產前3個月,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 倫敦瘟疫之年是牛頓的奇蹟之年嗎?
    牛頓是科學界神一樣的存在,他在數學上發明了微積分、二項式定理;在力學上提出了牛頓三定律;在天文學上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光學上發現了白光是複合光,並且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這些成就,一個人一生只要做出其中一項就足以名垂千古,而牛頓做出了所有這些成就。
  • 重溫數學經典:二項式定理下的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
    許多聰明的同學在高中階段也許已經知道了連續自然數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求和公式,但對於更高次方卻很難推導出來如下圖中的連續自然數的四次方,已經讓很多人束手無策發揮你的想像力,將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展開,看是否有什麼規律,一個明顯的亮點被你發現了,第一項,第二項都存在一定的規律
  • 1687年7月5日,物理學家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伊薩克·牛頓,英格蘭歷史上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從12歲左右到17歲,牛頓都在當地國王中學學習,中途一度退學,因為他的母親希望他能成為一名農夫。當時三一學院的教學理念基於亞里斯多德的學說,但牛頓更喜歡閱讀一些勒奈·笛卡兒等現代哲學家更先進的思想。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在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而大學由於倫敦大瘟疫暫時關閉。在此後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 最美物理實驗第四名——牛頓光的色散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按照順序今天應該講最美物理實驗第五名了,但是這個實驗咱們之前講過,就是託馬斯楊的光的雙縫幹涉實驗,包括這份排名中的第一名,電子的幹涉實驗,咱們在之前的雙縫幹涉專輯中專門介紹過,所以這兩個實驗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翻閱一下之前的視頻,那好,今天咱們講第四名——牛頓的光的色散實驗
  • 1665年倫敦鼠疫,牛頓做了什麼?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在牛頓的一生中,最神秘因而也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從1665年7月到1666年年底的18個月。在這18個月裡,他在好幾個領域裡都作出了劃時代的發現,這些發現構成了他後來半個多世紀全部智力活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