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

2021-01-10 哲學往事

數學的鑰匙:二項式定理,從初等數學通往高等數學領域

二項式定理就是(a+b)^n,其展開有各項,即a^m*b^(n-m),各有其係數,稱為二項式係數。

二項式定理

這個公式有加法,和乘法。

牛頓發現二項式係數和組合有關係,這個係數就是對a^m*b^(n-m)來說就是C(n,m)。

牛頓

組合就是一些東西,將它們分成兩部分。比如一堆籌碼,拿棍子分開它們,分為兩堆。

對(a+b)^n而言,其係數,可以這樣理解。將其分為兩堆,一堆是m個(a+b)相乘,一堆是(n-m)個(a+b)相乘。然後從m個(a+b)相乘中取a,就是a^m,(n-m)個(a+b)相乘中取b,就是b^(n-m)。

所以這是個組合的概念,組合可以理解為拿兩個籃子去藍。一個籃子藍到m個,一個籃子藍到n-m個,那不同的藍法就是C(n,m)。

所以(a+b)^n,理解為用兩個籃子去藍,而(a+b+c)^n,就是用三個籃子去藍。而且可以分步驟藍,先用兩個籃子,再將其中一個籃子換做兩個籃子藍。

(a+b)^n的展開,就是二項式定理,可以用來展開所有六個初等函數的級數。我們知道大學的高等數學中有泰勒級數,所有的泰勒級數都是可以用二項式定理展開的。所以,這就是用代數方法解決高等數學的問題。歐拉著的《無窮分析引論》中有對這個問題的具體措施。

對二項定理的理解,需要對於排列組合有深刻的理解。排列,就是不同的東西排隊,比如赤橙黃綠青藍紫,進行排隊,就是P(7,7)。

最簡單的就是一個顏色排隊,就是赤。

然後兩個,可以分步驟,赤排頭,有一個即赤橙。橙排頭,也有一個即橙赤。

三個排隊,分赤,橙,黃,分別排頭。比如赤排頭,然後橙黃排,由上,知道兩個顏色排隊有兩種。所以這就是乘法原理,三中顏色,就是3*2*1。

四個顏色排隊,分赤,橙,黃,綠排頭。排頭有4種, 排第二要減去一種,就是三種,排第三有兩種,排第四有一種,運用乘法原理就是4*3*2*1。

帕斯卡

二項式定理的展開係數有一個直觀的,帕斯卡三角形。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我們觀察到,上一行中相鄰的兩個數字相加,就是下一行中正對的數字。

例子,歐拉數e

歐拉

e=(1+1/n)^n,當n趨向於無窮時的極限,其中的方法就是用二項式定理,將其展開得到的。

相關焦點

  • 二項式定理的通俗解釋
    在中學數學裡,我們會經常遇到一個叫做「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的知識。
  • 高中數學:二次項定理的解題技巧(高考必備)
    二項式定理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定理,不僅在初等數學學習中有著廣泛應用,而且又是學習概率、微積分等有關高等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學習二項式定理的重點在於掌握二項式定理的通項公式和二項式係數的性質.難點在於二項式定理的應用.
  • 由牛頓二項式定理得到指數函數的無窮級數 - 電子通信和數學
    用現代的眼光看牛頓二項式定理簡單而美妙,但最初的數學家用它卻得到許多函數的無窮級數,這不但需要高超的數學技巧,更需要靈活的數學思維。本篇將要闡述的指數函數的無窮級數就是其中一例。當a大於1時,a的冪隨a的增加而增加,當數ω是一個無窮小時,a^ω=1,所以我們可以將a的冪寫成如下的等式關係當ψ不是無窮小時,ω就也不是無窮小,所以ψ和ω關係有三種:ψ=ω,ψ>ω,ψ<ω,所以我們可以假設ψ=Kω我們繼續得到根據二項式展開得到令i=z/ω,其中z為有限數,ω是無窮小,則i就是無窮大,ω=z/i就是一個分母為無窮大的分數
  • 高中數學: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總結
    【相關閱讀】【重要知識點】(1)二項式定理即為公式:(2)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展開式中的第r+1項為:本文將給同學們比較詳細地介紹二項式定理的常見題型和解題方法
  • 牛頓二項式定理
    牛頓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二項式定理,又稱牛頓二項式定理數學小怪獸:學習二項式定理有什麼用?二項式定理,在組合理論、開高次方、高階等差數列求和,以及差分法中有廣泛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二項式定理與楊輝三角形是一對天然的數形趣遇。如果說二項式定理屬於計算數學範疇,那麼楊輝三角可以說是把「數形結合」帶進了計算數學。二項式展開式的係數問題,本質上是組合計數問題。
  • 二項式定理」到底有多重要?
    我們的祖先在遙遠的古代就已經有了「多位正整數」的「開平方」與「開立方」的記載,遠遠早於西方。可惜我國古代的數學研究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雖然有了二項式係數的雛形,卻沒有進一步歸納出「二項式係數」的一般公式。可見我國古代的數學著重於「問題的獨立應用」,沒有形成「公理系統」的數學思維。
  • 中科院院士: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總結起來就這幾點
    本文來自科普博覽大家族SELF格致論道講壇(ID:SELFtalks)「華羅庚是我國最博學的數學家,他總觀全局,把初等數學講得這麼少(精煉),使我們學習數學更有信心。」從小學到高中,我們學過12年的數學,叫做初等數學;大學後的微積分,叫做高等數學。
  • 初等數學或者高等數學,聽著差別大,其實最主要就這幾點
    數學,在人類生活發展歷史上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現代科研裡必不可缺的基礎技術。說到最博學的數學家,可能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華羅庚,他總是可以總觀全局並且把初等數學講得精煉,讓學生們對數學學習更加有自信一些。
  • 二項式定理
    其中二項式定理就是組合公式的一個簡單應用。二項式是指兩個變量和的正整數次方的展開式,n次展開式的展開項的種類是n+1種,因為展開之後的每項的次數之和都是n次,一共有n+1種兩個變量指數次數的組合。假設求取(a+b)的n次方的展開式,那麼其中a的指數為m的那一項的係數是多少呢?
  • 2018高考數學二項式定理的題型總結
    同學們好,二項式定理是理科生的專利,當然理科生需要總結歸納二項式定理有哪些題型和變形。今天小新老師就將這些知識總結歸納出來,以供參考借鑑。題型一、通項係數問題 這類問題一般是求解常數項是多少?或者某一項的係數是多少?
  • 利用楊輝三角形來解釋二項式定理
    我對二項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的熱愛無以言表,它看上去有很多數學符號,但本質上是用組合的方法來解決一個長得可怕的代數問題。尤其在你邂逅美妙的楊輝三角時,就會更感受到的數學不可思議之處。但當第一次遇到它的時候,二形式定理中這些並不熟悉的數學符號可能會讓你望而生畏。
  • 什麼是初等數學?什麼是微積分?中科院院士揭開數學奧秘
    從小學到高中,我們學過12年的數學,叫做初等數學;大學後的微積分,叫做高等數學。到底什麼是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呢?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面對數學難題,有什麼思路可以讓我們「一步到位」?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張景中院士為你揭開數學的奧秘!
  • 考研數學與高等數學不是一個概念,考研數學一二三區別詳細解讀
    但是考試難度相對於考研數學一而言較為簡單。最後來看數學基礎:看到這裡很多考生可能要疑問了,考研數學還包括初等數學嗎?回答是:不僅有,而且涵蓋的專業還很熱門。在專業碩士的考試中工商管理碩士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MBA以及會計專碩MPAcc的考試科目中的《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科目代碼199,其中初等數學的考試分值為75分。考試科目有算術、代數、幾何、數據分析。這一科是不包含高等數學的。
  • 中職數學第十部分《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知識點歸納及真題彙編
    排列組合及二項式定理內容在中職數學的拓展模塊,查看山西省近些年的對口升學考試真題,一般會有一道填空題,考查二項式定理知識,另有一道解答題,常常和概率知識在同一題中進行綜合考查。考試內容:(1)分類計數原理與分步計數原理,(2)排列、組合的定義及計算公式,(3)排列和組合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問題,(4)組合數性質,(5)二項式定理。
  • 孩子除了初等數學,還要學微積分,聽中科院院士咋說
    而在步入社會之後,他們認為無論是在高中還是大學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沒有實際的用處,在處理日常衣食住行等問題的時候,只需要簡單的加減乘除就能夠完全搞定了。這也導致了數學的實用性一再遭到質疑。而這些質疑並沒有改變數學在我們學習生涯當中的重要位置,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初等數學還是高等數學所發揮的作用都不像表面那麼簡單。一. 什麼是初等數學?
  • 高考數學衝刺,二項式定理的應用講解分析
    考點分析;二項式係數的性質.題幹分析:利用二項式定理展開即可得出.典型例題分析4:考點分析:二項式定理;微積分基本定理.題幹分析:由條件利用二項式展開式的通項公式求得a的值,再利用積分的運算性質、法則,求得要求式子的值.
  • 多項式定理:歐拉對牛頓二項式定理的擴展及延伸
    前面文章探討了牛頓發現二項式的歷程,體現了牛頓高超的思維技巧和卓越的數學才能,牛頓運用自己發明的二項式和微積分得到了許多函數的無窮級數,著名的三角函數級數第一次出現在歐洲人的草稿中,這個人指的就是牛頓。
  • 高中數學二項式定理及其應用1
    一、二項式定理 二、二項展開式的通項、係數、二項式係數,尤其要注意二項展開式中係數與二項式係數的區別。三、(1+x)^n的展開式 四、題型:1、求二項展開式的常數項 2、求二項展開式的有理項 3、係數問題:求二項展開式中含x^k項的係數;求二項展開式中第幾項的係數;求二項展開式中含x^k項或第幾項的二項式係數;求二項展開式中兩項係數之比的問題;求二項展開式中係數之和的問題;二項式係數之和問題,和為2^n;4、構造「母函數」證明恆等式問題。
  • 數學發展的4個階段:萌芽、初等、高等、現代
    由於生產水平很低,商品生產極其有限,人們對數學的要求也不多,所以這個時期的數學知識僅僅限於一些簡單的、與人們切身經驗有直接關係的感性知積,且是零散的而不是系統的,有的公式是近似的,個別的方法還是錯的。初等數學時期從公元前6世紀直到17世紀初期,是數學發展的初等數學時期,又被稱為常量數學時期。
  • 高等數學入門——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在內容上,以國內的經典教材」同濟版高等數學「為藍本,並對具體內容作了適當取捨與拓展。例如用ε-δ語言證明函數極限這類高等數學課程不要求掌握的內容,我們不作過多介紹。本系列文章適合作為大一新生初學高等數學時的課堂同步輔導,也可作為高等數學期末複習以及考研第一輪複習時的參考資料。文章中的例題大多為紮實基礎的常規性題目和幫助加深理解的概念辨析題,並適當選取了一些考研數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