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發展的4個階段:萌芽、初等、高等、現代

2020-12-04 究盡數學

現代數學絕不是某一個民族、地區、歷史時期的產物,而是多民族、地區世世代代的生產實踐中逐漸發展而成的。既有緩慢的量的積累,也有質的突破,表現出漸進性和階段性。從遠古到現在,數學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重要階段。

數學的萌芽時期

在人類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直至公元前6世紀是數學的萌芽時期,該時期的數學成就主要出現在巴比侖、埃及和中國。

在萌芽期內,由於實際計算的需要,人們逐漸形成了簡單的自然數和分數概念,也都積累了一些計算簡單幾何圖形的面積和體積的幾何知識。由於生產水平很低,商品生產極其有限,人們對數學的要求也不多,所以這個時期的數學知識僅僅限於一些簡單的、與人們切身經驗有直接關係的感性知積,且是零散的而不是系統的,有的公式是近似的,個別的方法還是錯的。

初等數學時期

從公元前6世紀直到17世紀初期,是數學發展的初等數學時期,又被稱為常量數學時期。在初等數學時期內,西方數學中心最先出現在希臘,然後是阿拉伯和印度,最後再轉移到西歐;14世紀以前,中國數學處於領先地位。在數學內容方面,西方在2世紀以前是幾何學優先發展階段,2世紀以後則是代數計算優先發展階段。

古希臘側重於證明,中國更重視計算。在古希臘,由於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使得奴隸主民主派中的出現專門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這些希臘的學者們從長期積累的數學材料中,發現可以運用基本概念、命題作為邏輯推理前提的邏輯證明等。從此數學知識開始逐漸系統化,產生了以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為代表的數學著作。隨著希臘的滅亡,希臘數學逐漸衰落,數學發展的中心逐漸移到阿拉伯。此時,代數開始獨立於幾何,成為數學新的分支,當時的成果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解法,以自然數作指數的二項定理;三角學的出現等等。

如果說古希臘時期是科學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那麼歐洲的文藝復興則是科學的第二個黃金時期。在繼承古希臘和阿拉伯數學成就的基礎上,歐洲取得更多的重要成就。比如:

代數學開始符號化,出現三次和四次方程的公式解法;「印度一阿拉伯數字」已經定型通用;產生了十進小數和對數;中國數學在獨立地發展。成果主要有:

正負數運算法則多元一次聯立方程組的解法秦九昭等的剩餘定理和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賈憲和楊輝等的二項式係數表,李冶和朱世傑的天元術和四元術,朱世傑和沈括等的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等初等數學時期,除虛數外,初等數學基本上完備。從經驗知識到理論知識,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零散知識到系統知識,是初等時期區別於萌芽時期的最主要特徵。初等數學時期的數學幾乎全部被用於現在的中學教學。

初等時期人們的認識水平不高,只能掌握事物間的固定關係,不能從運動、變化和發展中把握事物,所以主要是以常量、有限和不變圖形的研究為主,雖有極限思想及其初步運用。

近代數學時期

從17世紀到19世紀末,是西方資產階級奪取政權、鞏固政權以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取得發展的時期,也是數學突破不斷的近代數學時期,又稱變量數學或高等數學時期。

17世紀的數學有如下幾個特點:

在古希臘,幾何學是數學的全部內容,代數除了以幾何的面貌出現,也往往依賴幾何方法解決和論證。直到17世紀,笛卡爾解析幾何的建立,才出現了代數化的趨勢,幾何問題又常常依賴於代數方法解決和論證。解析幾何的建立,標誌著變量開始進入數學。牛頓和萊布尼茨開啟了微積分的時代,變量觀點和方法得到系統運用。費爾馬、帕斯卡和惠更斯等人的概率論的產生,標誌著數學開始涉獵偶然事件,開始研究非確定性現象。在18世紀,數學家除了繼續夯實微積分的基礎外,還發展出無窮級數、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以及變分法等學科,概率論也由起初的組合概率進入分析概率時期。

19世紀是歐洲人才輩出的時代。比如在數學的各個領域中都有建樹的高斯、黎曼;敢於創新,作出重大突破的羅巴切夫斯基、伽羅瓦和康託爾;數學各個分支的傑出代表人物,比如分析學家柯西、幾何學家史特納、代數學家凱雷等。19世紀是歐洲繼古希臘、文藝復興之後,數學發展的第三個黃金時期。19世紀是數學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的世紀。

現代數學時期

從19世紀後期,數學開始發展進入「現代數學時期」。在該時期內,科學技術發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物理學上相對論、量子力學的產生,改變了經典物理學中的物質觀、時空觀和運動觀。另外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空間技術的興起、分子生物學的形成、以及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產生和發展,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20世紀以來,數學在原有的基礎上也有了巨大的發展,其速度之快、規模之大、抽象程度之高以及應用的廣泛和深入等方面都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現代數學也被稱為結構數學或抽象數學,具有如下幾個主要特徵:

純數學更加抽象,分支增多而又互相滲透。現代大學所開設的數學基礎課主要是:以微積分為中心的「高等數學」,以多項式理論和線性代數為基礎的「高等代數」,和以射影幾何為主體的「高等幾何」,被稱之為「三高」。「三高」內容大致形成於20世紀以前。現代大學數學系除「三高」基礎課外,還有「新三高」:泛函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新三高」始於19世紀,20世紀上半葉發展、定型和成熟。在原來抽象概念的基礎上再次抽象出新溉念並加以研究,是抽象之後再抽象的結果。一方面各自研究的領域相互獨立,另一方面又互相滲透。

現代數學以集合論為基礎,以結構為對象。19世紀80年代康託爾集合論的產生標誌著現代數學時期的開啟。在20世紀之初集合論得到很大的發展,其思想方法廣泛應用於現代純數學分支領域,因此,沒有集合論的思想,很難對現代數學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

集合中的元素不同,其「結構」也就不同。法國布爾巴基學派就是用代數結構、序結構和拓撲結構將現代純數學統一起來,把現代數學定義為研究結構的學科,猶如古代數學主要研究常量,近代數學主要研究變量一樣。

重視數學基礎和數學哲學向題的研究。自古以來,哲學家就熱衷於數學基礎和數學哲學向題的研究。由於初期的集合論不完備,所以19世紀末,相繼產生許多悖論,尤其是1902年的「羅素悖論」導致了數學的第三次危機。為解決「數學危機」,出現了推崇不同數學思想和哲學觀點的學派,學派提出了不同的數學觀點和改造數學的方案,並互相爭論,至今尚無統一的定論。

數學公理化是數學家們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數學史上首個成功的理論體系,當屬 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但隨著數學的發展,其公理體系的缺點開始暴露。希爾伯特在總結了前人對《幾何原本》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以公理方法建立數學的《幾何基礎》,該書是數學進入現代數學時期的又一個標誌。從此數學公理化蔓延到其他數學領域,例如集合論、抽象代數、拓撲空間以及概率論等都先後公理化。數學家把一個數學分支的公理化,視為為學科成熟、基礎穩固的標準,也作為重要追求目標。這種公理化的思想甚至已經影響到其他的科學領域。

新的數學分支大量的產生,數學應用更加廣泛、深入。除傳統數學的繼續發展外,20世紀新的數學分支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例如博奕論、規劃論、排隊論、最優化方法、運籌學等等;同數學關聯的邊緣學科,如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論、生物數學等等。

電子計算機的產生與發展改變著數學發展的進程。數學的發展促成了電子計算機的產生,而電子計算機的產生與發展,反過來促進數學發展。隨著計算機的發展,離散數學、近似計算理論需要加強。同時催生了一些邊緣學科,如人工智慧、機器翻譯、機器證明、圖像識別等。計算機把數學家從繁重、機械的計算工作中解放了出來,使數學家能夠集中精力於創造性勞動。

相關焦點

  • 2019考研數學:初等變換與初等矩陣的考點分析
    線性代數是考研數學必考的小學科,所佔分值為34分左右。矩陣是該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地位相當於高數中的函數,後續研究工作都是圍繞矩陣展開的,因此,我們不僅需要掌握矩陣最基本的運算,還需掌握矩陣的初等變換以及初等矩陣的相關知識點。
  • 高一數學必修1基本初等函數解題技巧
    高一數學必修1基本初等函數解題技巧整個高中的數學都是圍繞函數進行考察的,而函數都是圍繞基本初等函數進行相關的變形進行相關的考察的,所以必須從基本初等函數下手,來解決函數中的相關問題,找到突破口,掌握考點
  • 他沒有著作等身 卻是中國現代數學的播種人
    他沒有著作等身 卻是中國現代數學的播種人 2019-02-01 05:01:56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燕玲
  • 4個角度,看數學的發展:數學學科、思想、符號、數學家成長
    數學的發展無非是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積累,而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思想、思維方法,以及組織、工具的發展。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數學劃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比如從學科發展、思想方法、符號使用、數學人才培養等視角,可以看到數學的不同發展階段。
  • 【高等概率論】離散時間鞅
    注意:本文假設一定的測度論底蘊,尤其是條件期望;數學分析中的Kronecker引理也直接引用;以及不妨先看看【高等概率論】收斂模式;除此之外,推導思路儘可能簡明,並且力求自包含(x要點包括:鞅變換,停時和停止過程;上穿不等式,a.s.收斂性;L^1收斂性,一致可積,前進鞅(例:Kolmogorov零一律),後退鞅(例:L^1條件的強大數律
  • 2021考研數學(三)高等數學部分大綱部分原文解析
    2021考研數學三高等數學大綱原文解析 2021年考研數學大綱已經發布,高等數學大綱原文如下: 一、函數、極限、連續 考試內容 函數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數的有界性、單調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 高考數學中的幾類非基本初等函數總結
    函數章節是高考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三最」之稱。即:最基礎、最重要、最難學。曾經我的高中數學老師毫不保留地說「高中數學得函數者得天下」,函數學好了,你的高中數學成功了一半。不管是不是過於誇張,但也足以說明函數的重要性。
  • 數學體系簡介:1個大樹幹,6個大樹杈,枝繁葉茂
    目前的數學體系龐雜,分支眾多,即便是當世的數學大師在陌生領域也是門外漢的模樣,不同領域間的專家,甚至到了「隔行如隔山」的程度。數學本身經歷的新思想的注入,產生了新的數學分支,由於近現代的科學技術發展需求,促進了數學的進一步發展,而不同的學科之間的交叉又產生新的探索領域。如果把集合論和數理邏輯比作樹根、樹幹的話,其他的數學分支就是大樹枝和茂盛樹葉、誘人的果子。
  • 數學思想的重大變革,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
    算術、初等代數、初等幾何和三角,都是以不變的數量和固定的圖形為其研究對象,也即常量是初等數學的主要內容。在現實世中「動」和「變」到是永恆的、絕對的、普遍的,而常量數學只能有效地描述相對穩定的現象,不能描述運動和變化的現象,於是變量數學應運而生。
  • 數學哲學現代發展概述
    當然, 在斷言「數學基礎問題已不再是數學哲學研究的中心問題」的同時, 我們並不能因此而否定基礎研究的意義。事實上, 後者現今在很大程度已經成為一種專門的數學研究;另外, 作為先前的數學基礎研究的繼續和發展, 相應的哲學思考也具有一定的哲學意義,特別是, 由於集合論在現代數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關於集合概念的深入分析就是現代數學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 張柏春:近現代中國科技發展的階段特徵
    我想分五個階段,試談近代以來中國科技發展道路的一些特徵。第一個階段,是從16世紀末到鴉片戰爭。這一時期,中國與西方交流甚少。來華傳教士傳入了歐洲的天文學、數學、地理學、力學以及火器與鐘錶等技術。然而,中國人幾乎不了解歐洲發生的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與社會變革。為了改革曆法,徐光啟主張:「取彼方之材質,入《大統》之型模。」
  • 日本現代數學發展歷程及其啟示
    如今比較公認的看法是日本現代數學得以發展是從高木貞治(1875~1960)開始的。高木貞治早年在東京大學數學科學習,隨後被公派到德國學習代數和數論。他先後在柏林和哥廷根等地學習,深受希爾伯特等數學大師的薰陶。1920年,高木貞治解決了「克羅內克青春之夢」問題 (即高斯數域上任意阿貝爾擴張均可由雙紐線函數的分點值來生成) ,和阿廷一起創建了古典類域論。
  • 數學建模研究過程指導:從高中數學體會數學概貌和數學建模
    說明:此文稿為朱浩楠老師於2018年11月-12月北京地區聯校數學建模活動的課題研究階段中,每天一篇發布給各課題組的研究方法指導文件的匯總。為方便更多的同學參考使用,現調整為正序後通過遇見數學微信公眾號發布,版權歸朱老師和遇見數學公眾號所有。
  • 徹底剖析考研中矩陣的初等變換
    4.矩陣的初等變換同行列式一樣,矩陣也有三種初等變換。分別為兩行(或兩列)互換位置;某行(或某列)乘以非零常數k;某行(或某列)的k倍加至另一行(或另一列)。下方顯示了3*3矩陣的三種初等變換。對於初等變換矩陣,一定要記住是單位矩陣經過一次初等變換後形成的新矩陣!大家不妨判斷下方三個矩陣哪些是初等變換矩陣?6.如何描述矩陣的變換過程?
  • 外星高等文明與人類近距離接觸,結果竟然會是這樣……
    人類文明的出現已經超過一萬年,然而地球已經在太陽系裡存在了46億年,儘管我們在短短的時間裡發展出能探索太空的科技,但至今我們都沒有在其他星球確認有外星文明的蹤跡,這不得不讓我們懷疑是否高估了宇宙孕育文明的機率,或者它們已經生活在另一個更高層的空間之中才導致我們無法發現,那麼究竟外星文明在哪裡?
  • 數學的發展原來這麼有趣?5大階段,幾乎是貫穿人類進化史
    沒錯,那就是數學,說起數學幾乎是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去買個早點,還是去上班計算工資,一個人的一天幾乎是離不開數學。以此類推,人類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數學更是必不可少的。細看數學發展的這五大階段,幾乎是貫穿於人類的進化史。
  • 2021考研數學二高等數學部分大綱原文解析
    2021年考研數學大綱已經發布,高等數學大綱原文如下: 一、函數、極限、連續 考試內容: 函數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數的有界性、單調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複合函數、反函數、分段函數和隱函數  基本初等函數的性質及其圖形  初等函數  函數關係的建立  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的定義及其性質  函數的左極限與右極限  無窮小量和無窮大量的概念及其關係  無窮小量的性質及無窮小量的比較  極限的四則運算  極限存在的兩個準則:單調有界準則和夾逼準則  兩個重要極限:, 函數連續的概念  函數間斷點的類型
  • 陳建功:中國現代數學的拓荒人—新聞—科學網
    陳建功出生於紹興城一個小職員家庭,幼年就讀於私塾,熱愛數學。受「科學救國」「教育報國」等思想影響,他3次東渡日本深造數學,於1926年在東北帝國大學跟隨博士導師藤原松三郎專攻三角級數論,1929年獲得東北帝國大學博士學位,成為在日本首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的外國學者,隨即毅然決定回國。 陳建功是中國現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數學界公認的權威,畢生從事數學研究和數學教育。
  • 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數(I)》思維導圖
    高中數學相比於初中數學來說,難度係數提高了不少,內容容量大了很多,所以,高中數學的學習和初中數學的學習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有些人初中數學經常滿分,到高中時,卻發現數學怎麼就不一樣了。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大家不夠重視,還以為高中數學像初中數學一樣,靠平時聽下課就能夠拿高分了。
  • 解析2015年考研數學線性代數基礎階段複習
    那基礎階段應如何複習呢萬學海文全忠老師告訴同學們,在基礎階段學習資料我認為只需準備教材和一本帶考綱的基礎教程,線代教材推薦同濟五版《線性代數》或清華大學的,基礎教程推薦海文考研的教程或講義,在接觸輔導書之前最好先好好學一遍教材,對內容大致有個了解,必須結合考綱,這樣才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