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美景是那樣令人嚮往,我們知道到青藏高原去旅行,儘管在夏季也要做好這樣的準備:防曬、防寒保暖的用品,當然根據身體情況也要準備防高原反應的藥品。
一般情況下,生活在平原地區的人都會感受到晴朗的天氣下,太陽輻射強,氣溫就會明顯的上升,為什麼青藏高原卻不是這樣?氣溫的變化是隨海拔的升高而遞減,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同緯度的長江流域如果25度,而按照理論氣溫數值的變化,青藏高原只有幾度左右,所以要注意保暖,夜晚氣溫就更低了,這個問題比較好理解。但經驗告訴我們夏季白天太陽那個毒啊,在同緯度的長江流域少說應該有37度往上,但高原的氣溫為什麼上不去呢? 白天時間也不短,正午太陽高度也不小啊,其中的原因在於大氣的狀況。大氣有兩個截然相反的作用,一是削弱作用,二是保溫作用。說起來相反,只是它們作用的對象不同,削弱作用主要是針對太陽輻射的,當空氣密度大、雜質、水汽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就強,而青藏高原上空氣潔淨、大氣稀薄這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最後導致白天青藏高原的輻射強,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皮膚受到強烈的紫外線的照射發黑,同時眼疾患者比較多就是這個原因。
而青藏高原大氣的保溫作用的情況怎麼樣呢?大氣的保溫作用則是保經地面的溫度,指的是大氣逆輻射,即大氣在吸收地面輻射之後大氣增溫,形成的大氣輻射絕大部分返還給地面,從而起到保溫作用。大氣逆輻射的強弱取決於大氣的密度和大氣的水汽等,青藏高原大氣潔淨乾燥,稀薄密度小,導致吸收地面輻射少,返還給地面的就更少,所以保溫作用差,高原上氣溫低,夏季成為中國大地最涼爽的地方之一。特別是到了晚上,溫度降低就更快了,甚至要穿棉襖,「早穿棉襖,午穿紗,晚上圍著火爐吃西瓜」就是這個寫照。
太陽輻射的強弱與溫度的高低情況,還得看大氣的狀況如何。「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其條件是指在海拔相近的情況下,兩地區相比的結果,如果海拔不同就不一定了。
更多內容:
大氣|話說天氣的變化
大氣|與大氣作用相關現象的解釋
大氣|多麼希望炎熱夏季有一陣涼風吹來,你知道風是怎樣形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