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的組成、結構及受熱過程2
讀圖,完成1~2題。
1.從大氣垂直分層看,圖示大氣層是(B)
A.低緯度的對流層
B.中緯度的平流層
C.高緯度的對流層
D.低緯度的平流層
2.該層大氣(C)
A.隨高度增加,溫度增幅變小
B.能夠大量吸收紫外線長波輻射
C.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於飛機高空飛行
D.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呈電離狀態
解析:1.B2.C 圖中顯示大氣層高度在12~50 km之間,且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判斷為中緯度的平流層。該層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於飛機高空飛行。
3.下圖是某地氣象臺繪製的該地氣溫日變化監測圖。(註:一天中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14時左右)據圖判斷(B)
A.16點地面吸收的太陽熱量最多
B.地面一天中隨時都在散失熱量
C.氣溫最低時是地面散失熱量最多的時刻
D.白天地面吸收的熱量始終大於散失的熱量
解析:選B 從圖中地面散失熱量曲線可知,一天中都在散失熱量。圖中顯示地面散失熱量曲線與氣溫日變化曲線變化趨勢一致。
就整個地球大氣來說,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太陽輻射能被大氣接收和轉化的過程十分複雜,其加熱大氣的過程大致可以用下圖表示。讀圖完成4~5題。
4.人們通常稱之為大氣的「溫室效應」(greenhouseeffect)主要是和哪個過程相關(C)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5.多雲的天氣晝夜溫差較小,主要是因為(D)
A.②增強,③減弱
B.②減弱,③增強
C.③增強,④減弱
D.②減弱,④增強
解析:4.C5.D 第4題,圖中①為太陽輻射,②為經過大氣削弱後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長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人們通常稱之為大氣的「溫室效應」,是由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吸收的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答案選C。第5題,多雲的天氣,白天雲層的反射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②減弱;夜晚,雲層厚,大氣逆輻射強,④增強。答案選D。
右圖為到達地球太陽輻射量的分布圖,圖中曲線分別表示地表吸收太陽輻射量、地表反射太陽輻射量、大氣上界太陽輻射量、雲層反射太陽輻射量。讀圖完成6~8題。
6.圖中曲線中(D)
A.①表示雲層反射的太陽輻射量
B.②表示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陽輻射量
7.影響①②曲線變化的主要因素為(C)
A.雲量厚度
B.地勢高低
C.正午太陽高度
D.植被狀況
8.近50年來,④曲線在高緯度的數值有減少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是(B)
A.雲量增加
B.氣候變暖
C.環境汙染
D.人口增加
解析:6.D7.C8.B 第6題,讀圖,結合緯度變化,圖中曲線①的數值最大,表示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量,A錯。在副熱帶區域降水少,雲層反射量少,③表示雲層反射的太陽輻射量,C錯。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量,B錯。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陽輻射量,D對。第7題,影響①②曲線變化的主要因素為正午太陽高度,C對。①的變化與雲量厚度、地勢高低、植被狀況無關,A、B、D錯。第8題,近50年來,④曲線在高緯度的數值有減少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冰川面積減小,反射量下降,B對。雲量增加,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減少,A錯。環境汙染、人口增加不直接影響地表的反射量,C、D錯。
二、綜合題
9.讀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箭頭含義分別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數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中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比較晴天與陰天的氣溫日較差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什麼?
(4)深秋,我國北方有寒潮活動的地區,農民常用濃煙籠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積凍害,其主要原因是()
A.濃煙散射地面輻射,增加大氣溫度
B.濃煙反射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溫度
C.濃煙可阻擋冷空氣入侵,防止大面積作物凍害
D.濃煙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
(5)如果夜晚多雲,人們製造煙霧所起到的作用將變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各箭頭的指向和粗細即可判斷出A→J含義。第(2)題,A>D的原因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比大氣上界的要小;圖中Ⅰ是大氣逆輻射,其作用是補償地面損失的熱量。第(3)題,就氣溫的日較差而言,晴天時大,陰天時小,這主要和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氣逆輻射的強弱有關。第(4)題,濃煙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塵埃,能大量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第(5)題,多雲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強,地面降溫慢,溫度不會太低。
答案:(1)太陽輻射 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 大氣反射、散射的太陽輻射 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 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
(2)大氣的削弱作用 補償地面損失的熱量
(3)晴天大,陰天小 晴天:白天大氣的削弱作用弱,溫度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溫度低,溫差大;陰天:白天大氣的削弱作用強,溫度不高,晚上大氣逆輻射強,溫度不低,故溫差較小。
(4)D
(5)小 因為夜間多雲,大氣逆輻射強,氣溫不會太低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RU2X2CewwLXpJnyEIJcT7w
提取碼:wx6v
閱讀原文為問卷星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