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地理教師考試經典題目解析-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

2020-11-25 中公教師網

中學地理教師考試經典題目解析-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

讀大氣熱量交換過程圖,回答1~3題。

1.圖中序號代表大氣逆輻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引起全球氣溫升高的主要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增大會導致( )。

A.①增強,②增強 B.②減弱,③減弱 C.③增強,④增強 D.⑤減弱,④增強

3.我國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強,②強 B.②強,③弱 C.④強,⑤強 D.②強,④弱

4.下圖示意某區域某月一條海平面等壓線,圖中N地氣壓高於M地。N地風向為( )。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讀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點氣壓圖,回答5~6題。

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點構成熱力環流,則流動方向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6.下面圖中正確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溫面與等壓面配置的是( )。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④代表大氣逆輻射,①代表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代表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代表地面輻射。

2.【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濃度增大,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增強。

3.【答案】D。解析:我國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晴天多,被大氣層削弱的太陽輻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而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

4.【答案】A。解析:根據氣壓高低和北半球可判斷出N地風向為東北風。

5.【答案】A。解析:氣流總是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則近地面由M流向N,高空由O流向P;依據熱力環流圖可判斷,圖中M、N為近地面兩點、O、P為高空兩點,且O、P分別對應位於N、M上空;M地氣壓高,說明是近地面氣溫較低處,氣流由P下沉至M;則N為近地面氣溫較高處,氣流上升至O。故A項正確。

6.【答案】A。解析:圖中顯示N地為近地面熱低壓區,故氣溫高於兩側、氣壓低於兩側同一高度,則A項正確。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教師招聘面試《熱力環流》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力環流形成過程、熱力環流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難點】熱力環流形成過程。三、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運用設置情境導入法,播放歌曲《軍港之夜》,展示歌詞「軍港的夜啊你靜悄悄,海風你輕輕地吹,海浪你輕輕地搖……」,並提出疑問軍港的夜晚吹的是不是海風呢?進而導入新課。
  • 2019福建教師招聘考試:中學地理 熱力環流基礎知識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19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熱力環流是地理學科的專業知識點,如果沒有相關基礎很難全面把握。老師整理一些熱力環流的知識和習題,方便同學們複習鞏固。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教案
    熱力環流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力環流形成過程及其應用。【難點】能夠運用熱力環流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等地理現象。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考試經典題目解析-海水的運動——洋流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考試經典題目解析-海水的運動——洋流洋流是海水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流動,對全球的熱量平衡起著重要作用。據此回答1-2題。A.①洋流流向正北 B.該大洋環流可能出現在北太平洋C.②洋流可能位於澳大利亞西岸 D.該大洋環流中只有一支為寒流2.若圖示洋流位於太平洋,在③洋流強度變大的年份,則熱帶太平洋( )。
  • 高中地理教師招聘面試《熱力環流 》說課稿
    熱力環流是《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這一節中第二部分的知識,主要通過實驗的方式介紹了大氣運動最基本的運動形式熱力環流的成因,同時通過對海陸風與山谷風等生活現象的分析,深入理解熱力環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本節內容運用到第一章中的「太陽輻射」等相關知識,又為後面要學習的「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等奠定知識基礎。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考試經典題目解析-氣壓帶風帶
    1.圖示月份可能是( )。A.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南信風帶 B.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北信風帶C.副熱帶高氣壓帶、西風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西風帶下圖為地表三圈環流剖面圖(局部,圖中N為北極點),右圖為某季節某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說課稿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基本的形態。是後面學習「大氣的水平運動-風」「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等的基礎,更是本章教學重點。三、說教學目標【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經典題目解析: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 C.3月22日多雲 D.6月20日多雲2.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增強是德班氣候大會關注的焦點,溫室效應增強的大氣過程是大氣( )。A.對太陽輻射的散射增強 B.射向地面的輻射增強C.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D.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增強圖5為「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表1為「拉薩和廣州相關地理信息表"。讀圖表回答小題。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解析
    熱力環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較難理解的考點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熱力環流知識詳解   1.基本知識   〖概念〗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成為熱力環流。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經典題目解析-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此圖表示_______半球。(5)在圖中標註太陽直射點M,其地理坐標為________________。2.一艘輪船過了日界線後,連續過了兩個勞動節,該輪船是( )。解析:自東向西過日界線加一天,自西向東過日界線減一天,過了日界線後,連續過了兩個勞動節,該輪船是自西向東過日界線;東12區在西邊,西12區在東邊,該輪船是自東12區進入西12區,選擇C。3.【答案】D。解析:從圖中可看出P地位於75°W,位於北京西195°,比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北京時間7日7時,P地為6日的18時,D正確。4.【答案】B。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經典題目解析-地球的運動與黃赤交角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經典題目解析-地球的運動與黃赤交角以下為「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圖」(甲)和「地球公轉速度變化圖」(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解析:甲圖M點線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它的緯度是60°,乙圖N點公轉線速度最小,此月份是7月,選擇B。3.【答案】B。解析:地球自轉的速度與季節無關,A項錯誤:天舟一號發射升空一個月後為5月20日前後,南半球進人冬季,好望角為地中海氣候,此時溫和多雨,C項錯誤;坎培拉的正午太陽高度在這一個月逐漸減小;雲杉林之上為夏季牧場,故B項正確。4.【答案】D。
  •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1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答案解析:高中地理試講及答辯...
    教師資格面試試題及答案:【中公北京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提供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庫,包括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答案,本文整理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及答案解析:高中地理試講及答辯(精選)第一批。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樣例
    原標題:【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樣例 熱力環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較難理解的考點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熱力環流知識詳解 1.基本知識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考試經典題目解析-土壤
    A.氣候溼熱、草類茂盛 B.氣候溼熱的熱帶森林C.氣候相對寒冷的草原地區 D.氣候相對寒冷的森林地區3.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環境要素的一面鏡子。在土壤的發育過程中,成土母質主要影響土壤的( )。A.有機質含量 B.物理性狀和化學組成 C.發育程度和肥力大小 D.土層厚度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說明( )。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經典題目解析:大氣的垂直分層
    如果對流層大氣出現「上熱下冷」(即隨高度上升,氣溫也上升)現象時,空氣對流運動減弱,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據此回答下列各題。A.太陽輻射 B.地面輻射 C.大氣輻射 D.地面反射2.上圖中,符合題中所示現象的大氣層次是( )。A.①+② B.② C.②+③ D.③3.一天中,最不合適進行室外鍛鍊的是( )。A.清晨 B.中午 C.午後 D.傍晚參考答案1.【答案】B。
  • 中學地理教師資格考試經典題目解析-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滄州市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分別於二分二至日正午時刻測量了學校旗杆影子的長短(如圖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解析:第⑥偶數月應該是10月,氣候變冷我國天山的牧民正在把羊群往天山山下遷移,A錯;秋季香山紅葉色彩斑斕,B對;3月-5月,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種麥忙,C錯;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勢力加強,不是最強,D錯。中公講師解析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
  • 中學地理教師資格考試經典題目解析《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與城鎮化》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教師資格考試練習題及答案解析匯總讀「珠江三角洲產值增長圖」,回答下面各題。解析: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的第一階段為夯實基礎階段,該階段的主導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故本題選C。2.【答案】A。解析:珠江三角洲由於南嶺的阻隔,國內的腹地範圍較小,本題選A。3.【答案】D。
  • 高一地理教案:《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教案一
    選用了三個有著緊密邏輯聯繫的內容,大氣的受熱過程影響大氣的熱狀況,大氣的熱狀況(冷熱不均)是熱力環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包括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第二部分「熱力環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① 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 ② 熱力環流形成的過程;③ 熱力環流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活動」通過實驗,形成熱力環流過程的感性認識。「活動 2」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現象。第三部分 「大氣的水平運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② 高空大氣中的風向特點與受力分析;③ 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特點與受力分析。
  • 中學地理知識點:考試說明(地理)
    一、命題指導思想 2009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地理科(江蘇卷)的命題以有利於推進中學地理課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有利於減輕中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協調地發展;有利於高等學校更加科學自主地擇優選拔合格新生的思想為指導,充分體現普通高中地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切實反映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