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氣逆輻射的意思

2021-01-19 高考網

  大氣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同時,又以輻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氣輻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氣輻射中向下的部分,因為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

  1大氣逆輻射的現象

  (1)溫室效應

  由於大氣逆輻射的存在, 使地面實際損失的熱量比它以長波輻射放出的熱量要少一些。月球則因為沒有像地球這樣的大氣,表面溫度變化劇烈。

  (2)白天雲天氣溫比晴天低;夜裡雲天氣溫比晴天高。

  白天多雲,雲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增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所以地面溫度比晴天低;夜間多雲,由於雲層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並使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補償了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所以地面溫度比晴天高。

  (3)在晚秋和寒冬,霜凍多出現在晴天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沒有雲,大氣逆輻射弱,地面輻射的熱量散失大,這樣的夜晚地面氣溫很低,容易出現霜凍。寒冬裡人造煙幕能起到防霜凍作用,人造煙幕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塵埃,能強烈地吸收地面輻射,從而增強大氣逆輻射,減少夜晚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的作用,所以可以預防霜凍。

  2大氣逆輻射的特徵

  大氣逆輻射強弱主要取決於大氣層的溫度和溼度的垂直分布,除此之外與雲的狀況密切相關,但沒有顯著的日變化。

  雲量多,空氣溼度大,大氣逆輻射強。簡單理解就是地面射出的光很容易被雲反射回來。

  空氣潔淨,雲量少,被大氣反射的太陽直接輻射少,大多射到地面,地面輻射加強,大氣輻射也跟著加強,大氣逆輻射也隨之加強。

  大氣逆輻射由兩部分組成:

  (1)來自大氣本身的熱輻射。主要是地面以上1~2 km內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的輻射;

  (2)來自雲的熱輻射。是雲體發射出並經過大氣窗口到達地面的長波輻射。

  測量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光照資源、大氣逆輻射、農業區位)
    白晝越長,日照時數越多;②大氣汙染。大氣汙染較為嚴重,會削弱太陽輻射,削弱地面接收的光照;③天氣。天氣晴朗,則日照時數較多(天氣晴朗、少雲,則大氣逆輻射弱,晝夜溫差較大);④海拔。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透明度較高,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可以接收更多的太陽光照。
  • 個別作業:大氣的組成、結構及受熱過程2(問卷星)
    ,③為地面長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濃煙反射大氣逆輻射,增加大氣溫度C.濃煙可阻擋冷空氣入侵,防止大面積作物凍害D.濃煙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5)如果夜晚多雲,人們製造煙霧所起到的作用將變第(3)題,就氣溫的日較差而言,晴天時大,陰天時小,這主要和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氣逆輻射的強弱有關。第(4)題,濃煙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塵埃,能大量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 題解高一地理大氣的受熱過程考點
    內容簡單,一變化就犯糊塗大氣的受熱過程內容比較簡單,但是,很多同學仍然在這裡失分很多,所謂的陰溝裡翻船,為什麼在這兒成了事故多發地帶呢?我們來分析幾道例題。要明白核心考點主要就是關於大氣的保溫作用和大氣的削弱作用的運用。
  • 2019福建高中教資面試:地理《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教案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大氣的溫室效應。難點:大氣的溫室效應;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四種輻射之間的關係。三、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有雲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是因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 高考地理大氣專題必背知識點
    大氣專題必背知識點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複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 中學地理教師考試經典題目解析-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
    中學地理教師考試經典題目解析-大氣受熱過程與熱力環流讀大氣熱量交換過程圖,回答1~3題。1.圖中序號代表大氣逆輻射的是( )。解析:由圖可知,④代表大氣逆輻射,①代表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代表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代表地面輻射。2.【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濃度增大,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增強。3.【答案】D。解析:我國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白天晴天多,被大氣層削弱的太陽輻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氣溫高,而夜晚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
  • 大氣|太陽輻射強,氣溫未必高
    白天時間也不短,正午太陽高度也不小啊,其中的原因在於大氣的狀況。大氣有兩個截然相反的作用,一是削弱作用,二是保溫作用。說起來相反,只是它們作用的對象不同,削弱作用主要是針對太陽輻射的,當空氣密度大、雜質、水汽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就強,而青藏高原上空氣潔淨、大氣稀薄這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最後導致白天青藏高原的輻射強,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皮膚受到強烈的紫外線的照射發黑,同時眼疾患者比較多就是這個原因。而青藏高原大氣的保溫作用的情況怎麼樣呢?
  • 地理高頻考點:大氣基礎知識
    1、對流層的特點:a.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b.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c.天氣複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a.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b.大氣平穩,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高考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要對高考重點知識進行專題訓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專題:大氣的運動,具體內容如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PM2.5、逆溫現象、大氣受熱過程)
    ①風速較大時,PM2.5容易擴散,濃度降低;風速較小時PM2.5容易積聚;②近地面氣溫較高時,大氣對流活動較強,可以降低PM2.5的濃度;當大氣出現逆溫層時,大氣較為穩定,PM2.5不易擴散;③降水(大雨)可以降低PM2.5的濃度,淨化空氣。(3)分析PM2.5對環境的影響。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經典題目解析: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 C.3月22日多雲 D.6月20日多雲2.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效應增強是德班氣候大會關注的焦點,溫室效應增強的大氣過程是大氣( )。A.對太陽輻射的散射增強 B.射向地面的輻射增強C.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D.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增強圖5為「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表1為「拉薩和廣州相關地理信息表"。讀圖表回答小題。
  • 大氣專題練習⑴
    讀圖完成1.圖示觀測時段內A.正午綠洲和沙漠長波輻射差值最大B.傍晚綠洲降溫速率大於沙漠C.凌晨綠洲和沙漠降溫速率接近D.上午綠洲長波輻射強於沙漠2.導致綠洲夜間地表溫度仍低於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綠洲①白天溫度低 ②蒸發(騰)多③空氣溼度大 ④大氣逆輻射強A.①②
  • 藝術生地理複習資料 微專題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一、大氣受熱過程1、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註:①根據課本內容,學會畫原理圖,根據原理圖,複述大氣受熱過程的原理;②掌握箭頭含義。2、大氣的熱力作用(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雲層越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越強,氣溫越低;反之相反。(分析白天氣溫高或低的原因)(2)大氣的保溫作用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氣溫高;反之相反。
  • 【地理探究】想知道天有多高,先問大氣有多厚!附高中地理大氣知識點總結,文科生必背!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
  • 大氣運動之逆溫專題
    在①情況下,大氣對流運動更加強烈;在②情況下,大氣的對流運動減弱,大氣比較穩定。 (2)逆溫的形成①輻射逆溫:經常發生在晴朗無雲微風的夜間,由於大氣逆輻射較弱,地面輻射散失熱量多,近地面氣溫迅速下降,而高處氣層降溫較少,從而出現上暖下冷的逆溫現象
  • 【專題歸納】 那些與「大氣」相關的知識集錦
    (1)概念: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2)形成:冷熱不均(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空氣的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熱力環流。  (4)大氣運動在生活中的運用:  ①海陸風: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的大氣運動形式。白天,在太陽照射下,陸地升溫快,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氣壓降低(高空氣壓升高),形成「海風」;夜晚情況正好相反,空氣運動形成「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