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圓周率日:古人是怎麼算出了3.14的?

2020-11-23 網易科技

(原標題:3.14:圓周率日(Pi Day))

來源:中國數學會(微信ID:CMS-1935)


π 是數學中最著名的數。 忘記自然界中所有其他常數也不會忘記它, π 總是出現在名單中的第一個位置。如果數字也有奧斯卡獎, 那麼π  肯定每年都會得獎。

π 或 pi, 是圓周的周長和它的直徑的比值。它的值,也就是這兩個長度之間的比值,不取決於圓周的大小。無論圓周是大是小,π 的值都是恆定不變的。 π 產生於圓周中,但是在數學中,它卻無處不在,甚至涉及那些和圓周毫不相關的地方。

錫拉庫扎的阿基米德

人們在古時候就對圓周周長和直徑的比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比倫人發現了周長大約是直徑的三倍。

關於 π 的數學理論,真正開始於錫拉庫扎的阿基米德,大約在公元前225年左右,阿基米德就是在那裡完成他偉大的創舉的。數學家們喜歡評價同行的等級,他們認為阿基米德可以與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數學王子)和艾薩克牛頓齊名,不管這種評價有何價值,阿基米德應該位列任何數學名人堂中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並沒有被完全處於數學的象牙塔裡,他對於天文學,數學物理學也都有很高的造詣,他還設計了戰爭武器,例如彈射器,槓桿,以及一種火鏡,這些都是為了不讓羅馬人進犯. 但是據說他身上具有教授們所常有的心不在焉的特質,否則當他發現了流體靜力學中的浮力定律時是什麼使得他從浴盆裡跳出來,連衣服都不穿,就衝到大街上大喊「Eureka」(拉丁語「我發現了」)?但是我們找不到關於他如何慶祝 π 的發現的記錄。

當把 π 定義為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後,如何進一步計算圓的面積呢?通過推導,可以得到半徑為 r 的圓的面積為 πr^2, 或許這一點比周長 / 直徑給出的定義更加有名.  π 對周長和面積的雙重職責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結論是如何證明的呢?周長可以被切分為很多狹長的三角形底邊邊長為 b,高度近視為半徑 r. 它們在原內部形成了一個多邊形,圓的面積可以近似為這個多邊形的面積,讓我們首先將圓劃分成1000個三角形. 推導過程都將是近似操作. 我們可以將每對相鄰的三角形,拼成一個矩形(近似地), 它的面積為 b x r. 那麼整個多邊形的面積將是500 x b x r. 由於500 x b 約等於半圓的周長,它的長度是 π r, 在整個多邊形的面積為,π r x r = πr^2. 劃分的三角形越多,近似值會越接近實際值. 最後在極限上我們可以得出圓的面積為 πr^2.


阿基米德估算出 π 的值處在223/71和220/70之間. 正是因為阿基米德,我們有了大家所熟知的 π 的近似值22/7. 關於設計 π 這個符號的榮譽要歸功於很少人知道的威廉·瓊斯, 他是一個威爾斯數學家, 在18世紀成了倫敦皇家學會的副主席. 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歐拉在圓周率的使用中將 π推廣開來.

π 的精確數值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派的精確數值,因為它是一個無理數,這一點被約翰·蘭伯特於1768年證明. π 的小數展開是無窮無盡的,並且沒有可預測的模式,它的前20位是3.141592653879323846... 中國數學家所採用的 √10的數值為: 3.16227766016837933199, 這個值在公元500年左右被婆羅摩笈所採用. 事實上,這個只比3這個粗略近似值要好一些,它和派相比,它和 π 相比到小數點後第二位才不相同,

π 可以從一個數列計算. 一個著名的數列展開式


但是這個數列需要一個很痛苦漫長的過程,才能收斂到 π 計算是幾乎不可能的,歐拉找到了一個可以收斂到 π 的重要序列:


自學成才的天才拉馬努金想出一個漂亮的派的近似公式. 這個式子裡僅涉及2的平方根:


數學家對 π 是如此的著迷, 當蘭伯特證明了它不可能是分數的時候,德國數學家林德曼在1882年解決了一個關於 π 的最重要問題. 他證明了 π 是 "超越"的, 既 π 不可能是代數方程(一個僅含x的指數項的方程)的解. 通過解決這個千古之謎,林德曼給出了"變圓為方"這一問題的結論,此問題為: 給定一個圓,如何利用一對圓規和直尺,構造一個和它面積一樣的正方形. 林德曼最後證明了,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今化圓為方,就代表辦不到的事情.

對於 π 的精確計算快速發展著. 1853年, 威廉·尚可斯宣稱已經將它精確到了607位(實際上只今精確到了527位). 在當代,計算機給予了人們精確到更多位的新的動力,1949年,π 被精確到了小數點後2037位. 這是由 ENIAC 計算機經過了70個小時的計算完成的,到了2002年 π 已經精確到了令人咋舌的124100000000位, 而且這個數還在繼續增長. 如果我們準備寫出 π 的精確值,尚克斯的計算結果僅僅需要14米,而2002年得到的這個結果,足可以繞地球大約62圈.

人們提出並解答了關於 π 的各種問題,π 的這些數字是完全隨機的嗎?有沒有可能預測它的展開式裡有一段序列? 例如,有沒有可能在展開式中出現 0123456789這樣的序列,在20世紀50年代,人們認為這個問題是不可知的,人們在 π 上已知2000位展開式中沒有找到這樣的序列. 荷蘭數學界的領軍人物魯易茲·布勞威爾認為這個問題毫無意義,因為他相信這個序列是不可能出現的,事實上,這個序列在1997年被找到了,它開始於第 17387594880 位, 或者按照上面那個比喻,它所在的位置差 5000 公裡就繞完地球整一圈了. 你可以在僅僅一千公裡後就可以發現 10 個連續的 6, 卻要再繞地球一圈後再走6000公裡才能找到 10 個連續的 7.

π 的重要性

知道 π 的這麼多位有什麼用,畢竟大多數計算機僅僅需要小數點後幾位就夠了,對於絕大多數實際應用來說,或許十位以內已經足夠了,而阿基米德的近似值 22/7 也可能對大多數情況都已經足夠好了. 但是, 對於 π 的廣泛展開絕不是僅僅為了娛樂. 他們除了能使那些自稱為"π 的朋友"的數學家們神魂顛倒外,還可以用於測試計算機性能極限.

或許關於 π 最離奇的一段故事是,印第安納州立法院曾經試圖通過一條議案,以固定它的數值. 這個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一個名叫古德溫的醫學博士,提出一條議案,希望將 π 變成"易理解的". 而這條議案面臨的實際問題是: 提議者自己卻沒有能力知道她想要固定的值是多少. 值得慶幸的是, 在議案通過之前,他們意識到了對派進行立法是一件多麼荒唐的事情. 從那一天起,政客們便遠離了 π.

來源:節選自《你不可不知的 50 個數學知識》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今天3.14是世界圓周率日 圓周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今天是國際圓周率日。如果現在突然要你背π的值,你能背到幾位?我大概可以背到20多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話說回來,只要能記得3.1415926,回到古代就夠你用的了。圓周率是什麼?
  • 古時候又沒計算機,古人是怎麼算出圓周率的?
    通常是在下午1時59分慶祝,以此象徵圓周率六位近似值3.14159,全球各地的一些大學的數學系在這一天開派對慶祝。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先倡議將3月14日定位國家圓周率日,2009年正式將每年的3月14日定為圓周率日。
  • 今天圓周率日 你一定背過3.1415926
    嗯,今天是國際圓周率日。如果現在突然要你背π的值,你能背到幾位?
  • 今天圓周率日:你一定背過 3.1415926
    今天是國際圓周率日。如果現在突然要你背π的值,你能背到幾位?我大概可以背到20多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小編對著蒼天發誓:這絕對是背出來的)。話說回來,只要能記得3.1415926,回到古代就夠你用的了。圓周率是什麼?
  • 你也可以算出圓周率的 - 隨機落點算法 - 致即將到來的圓周率日
    一年一度的圓周率日就要到了,是的,就是3月14日,因為它與圓周率π的前幾位3.14的數字一樣。我們知道,傳說中祖衝之計算圓周率用的是「割圓術」的改進方法,可惜我們大多數現代人的腦子已經無法理解這種方法了。
  • 知否| 今天圓周率日 你一定背過3.1415926!
    作者 | 平章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嗯,今天是國際圓周率日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3.1415926536已經足以滿足一般計算。在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圓周率日。
  • 古人為什麼不直接用軟尺圍成圓,用長度除以直徑,算出圓周率?
    我們怎麼知道的,是前人經過複雜並且是長期的計算才得出來的。古人在當時根本就不知道周長C和直徑d之間是不是有關係,有什麼樣的關係,你讓古人測周長,然後直接除以直徑,得出圓周率π的數值?圓周率派是一個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我能背到的圓周率的值是3.1415926,在本文的計算中,圓周率的值就取到3.1415926。
  • 科學家:為什麼我們至今還在算圓周率,圓周率算盡後將改變世界
    圓周率是人們從小學接觸以來就會一直出現的一個神奇的數字,自古以來人們好像就對他有著獨特的嚮往。人們一直在不斷的確定圓周率的精確範圍,然而大多數人卻根本不知道圓周率到底有什麼作用,好像只需要知道3.14就完全足夠了。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在數學計算中我們一般用3.14來計算。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圓周率3.14就已經夠了,但是科學家似乎對計算圓周率有一種特別的痴迷。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圓周率3.14就已經夠了,但是科學家似乎對計算圓周率有一種特別的痴迷。這還是去年的消息,去年3月14日也就是情人節的那天,谷歌公司宣布,利用超級計算機他們已經把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以後31.4萬億位,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極限。一個小小的圓周率,明知道除不盡,為什麼還要耗費人力物力一直算下去,是不是科學家太閒了?
  • 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在計算,有意義嗎?
    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在計算,有意義嗎?
  • 推到31.4萬億的圓周率,怎麼還在算?科學家:或和宇宙規律有聯繫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因為圓周率不能被除盡,一般認為它的後面是無限小數。一般在數學計算裡我們只保留後面七位數,3.1415926,越按照3.14。對我們一般人來說,知道圓周率3.14就夠了,但是科學家們不行,他們對圓周率有一種謎一樣的執著。
  • 圓周率π是怎麼算出來的,用程序怎麼算
    下午在看一個算法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個關於圓周率的問題,如果問你圓的周長怎麼算,你肯定毫不猶豫是2πR,但是π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算下去有何意義?專家告訴你真相!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專家告訴你真相!圓周率的有用性一直是一個爭論的問題,儘管它受到許多數學愛好者的喜愛。圓周率的學名叫π,是數學中研究最多的數字,它是我們理解幾何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拱門、橋梁到吉薩金字塔,圓周率一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文/仗劍走天涯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3.141592……,很多人可能都對這串數字非常的熟悉,對沒錯,它就是圓周率。圓周率仿佛就像算不盡的,人類永遠都不知道,他最後的結局究竟是什麼,但是科學家們卻仍然樂此不彼地去,計算圓周率,這究竟是為什麼?如果哪一天圓周率真的被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這個後果會是嚴重的嗎?大多數的人都對科學家們去計算圓周率的行為,感到非常的疑惑,畢竟圓周率,其實在正常這生活當中的運用,也不過只是約等於3.14的計算。
  • 想起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就佩服古人的智慧
    原標題:想起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就佩服古人的智慧 「五九卌五,四九卅六……」,日前在國家博物館開幕的秦簡文化展上,一片秦代的「九九表」木牘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古代的數學研究竟然如此超前。事實上,中國數學研究源遠流長,如今的十進位制計數法、勾股定理、圓周率等數學知識,早在千百年前就被古人們記錄和研究。
  • 祖衝之算圓周率時,算盤還沒被發明,他用了何種方法計算出的
    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確到七位的,就是我國祖衝之,直到一千年以後,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和法國數學家維葉特兩人才將圓周率後七位給算出來,證明了祖衝之算出的圓周率是正確的,在相同的時間裡,德國科學家將此稱之為安託尼茲率,但仍然別有用心的人說,這段歷史是中國偽造的,而且他們還舉出了種種例子。
  • 3.14圓周率日,原來你是這樣有趣的π!
    不不不,今天還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國際數學協會設立的國際數學日,也叫圓周率日、π日。原因很簡單,π約等於3.14嘛!當人類發明出車輪後,自然地需要測量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以確定規格。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兩河流域留下的古籍中,都分別獨立出現了圓周率的概念。
  • 古人怎麼算出太陽與地球的距離?
    來看看聰明的古人是怎麼算出來的吧!天文歷算是古代數學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中國,數學家被稱作「疇人」,其原意就是指世代從事天文歷算的職業者。中國最古老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講述了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的「疇人」,如何運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來進行天文計算的故事。
  • 神秘的圓周率,包含所有人銀行卡密碼、生日和手機號,這可能嗎?
    圓周率大家都很清楚,在學生時代數學和物理課上經常會出現它的身影,只要是跟「圓」有關的都少不了圓周率的存在,它可以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例如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以及圓面積和半徑平方的比值就是圓周率。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對「π」的應用,一般都是近似的取值為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