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巖壁上的「芭蕾舞者」一天清運垃圾,一瓶開水根本不夠

2020-12-06 澎湃新聞

隨著重慶洪峰過境結束,消退的洪水將上遊的垃圾順江衝刷而下,部分沿江巖壁垃圾成堆成了常見現象,重慶九濱路健身步道外的巖壁便是其中一處。

「該處巖壁高30米,傾斜度達60°~90°,垃圾如何清理成了問題。」據謝家灣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因此巖壁清潔工應運而生。

8月6日,跟隨筆者鏡頭走進擁有特殊技能的清潔工人—巖壁清潔工,去了解他們如何沿著陡峭的濱江巖壁,清理著江岸邊人們看不到的垃圾。

 


巖壁清潔工正在清理垃圾。

一天清運垃圾,一瓶開水根本不夠

上午8點50分,吃完早飯的巖壁清潔工人李仕權和朱正全早早地來到了九濱路健身步道附近,準備開始一天的沿江清理工作。

筆者在現場見到他們倆時,一身環衛工裝的他倆顯得格外精神,當筆者問到今天準備的工具有哪些時,他們向筆者展示了自己的裝備,兩根安全繩索、一卷垃圾袋、一雙手、兩個750ml保溫杯是他們的工具。

「由於天氣炎熱,一天清理下來,一個保溫杯的水根本不夠用,我們自己就多準備了一個。」他們邊說邊從摩託車上拿出兩個保溫杯來。

 

巖壁清潔工正在清理垃圾。

30米高巖壁上「跳起芭蕾」

9點10分,頂著約39℃的高溫,李仕權和朱正全系好安全繩索,拿著垃圾袋滑下巖壁開始工作。

李仕權笑著說,該處巖壁高30米,一不注意就得去河裡「遊泳」了,還好水性還可以。

兩人翻過鐵絲網護欄,將身體緊貼在巖壁,壓低腰身,挪動腳步,小心翼翼地順著巖壁往下滑動。由於洪水退卻後,一些地方土質非常鬆散,腳一抬石渣和土都會飛濺。

李仕權和朱正全兩人分工配合,一個在低處,一個在高處,仔細地撿起巖壁上的每一處垃圾,無論是垃圾袋、塑料瓶、,還是枯枝都不會放過,撿拾得非常乾淨。

工作一小時休息10分鐘

筆者在現場看到,在清潔過程中,兩位工人彎腰工作著,有些地方還需要跪在巖壁石渣上,伸手去掏夾縫中的垃圾。

10點10分,工作1個小時的李仕權和朱正全早已汗流浹背,正往著步道平臺上緩緩「走去」,準備休息一會。

李仕權說,該處陡峭巖壁傾斜度達60°~90°,無論是撿拾垃圾,還是將垃圾拎到護網欄邊,由於坡度較陡,加上一手提著幾斤重的垃圾,爬坡非常吃力,通常要靠屈膝彎腰才能爬上來,體力透支嚴重,如果不及時休息,很容易摔倒或者出現中暑等狀況,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一般一小時休息一次,一次休息10分鐘。」滿臉汗水的李仕權說著便打開自備的水杯喝了起來,一口氣便喝了小半杯,直呼「解渴」。

 


巖壁清潔工正在清理垃圾。

一上午撿拾4袋垃圾

10點21分,李仕權和朱正全開始新一輪的工作。在巖壁的亂石溝裡清理著垃圾,由於被水衝刷後,部分垃圾被大石壓緊,李仕權正在從石頭下拉扯塑料垃圾,單靠手力沒辦法拉扯下來,於是他只好和朱正全合力將石頭移開,取走被擠壓的垃圾。

「像這種垃圾還有不少,遇到下雨天,如果不注意點,移動石頭時,還易滑倒,不注意的話手腳也會容易受傷。」李仕權邊撿拾垃圾邊向筆者擺起了家常,自己今年60歲了,從事巖壁清潔已有接近1年的時間,以前是做建築施工,經常從事高危工作,加上經過巖壁清潔培訓,這種巖壁清理垃圾,撿拾難度倒還不是很大。

城管隊員全程守護

筆者在現場注意到,在步道護欄邊負責安全繩縮放工作的是謝家灣城市管理隊員。11點35分,李仕權和同事朱正全已撿滿了4袋裝著飲料瓶、塑膠袋等各類生活垃圾,準備回到步道平臺上。

城管隊員們緊緊地拉著已經拴在鐵柵欄上的繩索,不時根據工人們往回走的位置,及時調整繩索的長短,還不時喊他們注意安全,當工人走近後,還幫忙接過工人們撿滿的垃圾袋。

筆者發現,城管隊員們早已汗流浹背,藍色的工作服早已經溼透。當筆者問道,是否每次都需要全程陪護工人們一起撿垃圾時,城管隊員劉尚海說:「他們比我們更辛苦、更危險,我們流點汗算不了什麼,每次看著他們安全回歸,我們就放心了。」

兩人一組每月一次,清理巖壁裸露垃圾

李仕權和同事朱正全熟練並快速的翻過鐵絲網護欄,回到了步道平臺上的他們,準備前往下一處區域進行巖壁垃圾的清理工作。

「長江河道謝家灣段,陡峭的濱江巖壁起於九龍坡區龍頭寺,止於菜袁路,全長2.6公裡。」據謝家灣街道環衛負責人張成文介紹,巖壁一側的健身步道是附近居民的主要休閒娛樂場所,一到傍晚,前來散步的居民非常多,常有人會隨手將垃圾扔在一旁的巖壁綠化帶中,垃圾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嚴重影響到市容市貌。

張成文表示,為保證巖壁的安全整潔,改善長江九龍坡段沿岸環境衛生,近幾年來,巖壁清潔工兩人一組,每個月花費兩到三天時間對巖壁進行清理。

筆者手記:

別讓垃圾給文明添堵

這群特殊的清潔工,面朝巖壁,背靠長江,清潔著城市的特殊角落的同時,卻時時刻刻將面臨著墜江的風險,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只是因為垃圾如果不及時清理,容易造成垃圾成堆,整個城市環境的汙染不容小覷。

創造良好的文明環境,離不開民眾的廣泛參與。人人都是受益者,反之,則都是受害者。如亂扔垃圾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文明行為,一旦形成疊加效應,不僅影響城市形象,更給我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因此,每個人都應養成自律意識,切莫把不文明行為當作「小事」而逾越文明紅線。畢竟文明養成需要久久為功,只有從社會共識轉化為行動自覺,才能涵養社會文明風尚。   

來源微信小程序:邦樂家電清洗

作者:範永根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垃圾清運:8人日清垃圾60噸,相當於每天搬7頭成年大象
    今天下午一點多,永勝垃圾中轉站路邊上,八橋城管工作人員施榮林端著一桶泡麵坐在垃圾清運車駕駛室裡「呼哧呼哧」地吃著:「送垃圾回來晚了,沒趕上食堂的飯點,就在這湊合兩口,下午還有幾趟車要趕。」△下午1點多,施榮林才吃上午飯八橋鎮垃圾轉運中心共有兩個垃圾中轉站,分別設在八橋集鎮和永勝集鎮,配有3輛垃圾清運車、1輛吸糞車和3名駕駛員、5名保潔員,施榮林既是這支隊伍的管理者,也是其中一名駕駛員。
  • 清運滯後、頻現故障 智能垃圾回收機險些成「垃圾」
    去年開始,一種智能垃圾回收機陸續走進不少小區,黃色的箱體、醒目的顯示屏、自動開關的回收門以及「智能環保、變廢為寶」的宣傳語,迅速吸引了眾多居民的關注。同時,它以廢品換現金的變現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 雲南省昆明市內多個區域出現垃圾無人清運的情況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最近幾天,雲南省昆明市內多個區域出現垃圾無人清運的情況,部分居民小區垃圾堆積成山,汙水橫流、臭氣燻天,給當地群眾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擾。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這些積累的垃圾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妥善處理?近日,昆明市官渡區雙鳳東路市民反映,雙鳳東路不少生活垃圾沒能得到及時清運和處理,道路一側堆放的垃圾散發出陣陣臭味。
  • 清運滯後居民難投放,頻現故障報修已多時,智能垃圾回收機險些成垃圾
    去年開始,一種智能垃圾回收機陸續走進不少小區,黃色的箱體、醒目的顯示屏、自動開關的回收門以及「智能環保、變廢為寶」的宣傳語,迅速吸引了眾多居民的關注。同時,它以廢品換現金的變現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近日,有居民向本報反映,一些小區裡的垃圾回收機出現故障不能使用,多次撥打報修電話也沒有作用,而且日常清運、維護方面也難叫人滿意。
  • 南通海安工廠垃圾清運處理價格【眾源回收】
    南通海安工廠垃圾清運處理價格【眾源回收】實施現場監管,做好各道工序的驗收。建築垃圾要想開創重生之路,只有從源頭上整治建築垃圾處理的問題,並進行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才行。其實建築垃圾處理後不僅可以重新作為建築骨料,還能用來加工被部門大力提倡的綠色再生建材產品再生磚,不但使廢物再用,還減少了資源浪費,是一種節能環保的有效實施方法。而破碎機、磨粉機就是進行建築垃圾處理加工的有效設備。早期,人們對於建築垃圾的處理通常是使用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等碎石設備進行粗破碎的處理理念。
  • 2020年蓮湖城管緊抓建築垃圾清運行業亂象
    2020年,以迎「十四運」為契機,按照「綠色發展生態蓮湖」「十項重點工作」要求,蓮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指導清運企業復工復產、狠抓重點項目建設保障、緊盯揚塵汙染防治工作、整治建築垃圾清運領域行業亂象、提升建築垃圾清運企業管理水平,規範清運市場秩序,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蓮湖區建築垃圾清運市場秩序整體安全平穩
  • 東城所有垃圾年內全程實時監管 崇外試點廚餘垃圾不分類不清運
    今年年底前,東城所有垃圾都將全程實時監管,每個垃圾桶、每輛垃圾車都配電子「身份證」,每一桶垃圾都將被精準監控。不僅如此,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廚餘垃圾「不分類、不清運」已率先開始在崇文門外地區試點實施。廚餘垃圾混進一張紙那也不能運「每天中午,環衛集團的廚餘垃圾專用清運車會到小區南門外的臨時存放點,統一將廚餘垃圾運走。」李濤介紹,從今年4月起,廚餘垃圾開始實施「不分類、不清運」。環衛部門的廚餘垃圾車抵達後,要先檢查臨時存放點的垃圾桶是不是綠色的廚餘垃圾桶,如果連桶的顏色都不對,廚餘垃圾車是不清運的。
  • 我在巖壁上出「考題」
    工作中的歐星朋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後,歐星朋並沒有成為「歐工程師」,而是不走尋常路地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巖壁上的「工程師」——定線員。「線路是一個巖館的靈魂。」這是攀巖圈的共識,而作為制定線路的定線員,除了應該是一名出色的攀巖者外,還必須是一個對攀巖有專業認識,並能對其傾注熱情的人。
  • 南昌市內垃圾站出現大量「積壓」快囤不下了,到底什麼情況?
    前兩天,江西南昌一位垃圾清運工萬師傅跟我們反映說,最近每天去拖垃圾的清運車越來越少,導致是現在垃圾站的垃圾運不出去,越堆越多,已經快囤不下了。在現場記者看到,垃圾站附近有將近20輛裝滿垃 圾的小型垃圾運輸車停在這裡。清運工人告訴記者,平時每天大型垃圾清運車會來這裡四到五次運送垃圾,而當天只運了一次,導致清潔屋內滯留的垃圾越來越多,沒有辦法處理。
  • 南昌市內垃圾站出現大量「積壓」 快囤不下了 到底什麼情況?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城市中各個地方的垃圾,都是由環衛工人清理收集,然後送至各地區的垃圾中轉站,之後再由垃圾清運車送去垃圾焚燒廠進行處理。前兩天,江西南昌一位垃圾清運工萬師傅跟我們反映說,最近每天去拖垃圾的清運車越來越少,導致是現在垃圾站的垃圾運不出去,越堆越多,已經快囤不下了。28號上午,都市現場記者來到了解放路垃圾清潔屋。在現場記者看到,垃圾站附近有將近20輛裝滿垃 圾的小型垃圾運輸車停在這裡。
  • 從「滿溢」到「滿意」,垃圾分類還缺什麼?
    垃圾分類由此成為了新學期清華園學生生活的關鍵詞。9月13日,正式開學前的最後一天,清華園迎來了返校人流的高峰。時隔兩百餘天后再次回到闊別已久的宿舍,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們紛紛花費心思、做足準備:打掃衛生、整理雜物、添置生活必需品,緊鑼密鼓地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營造起舒適的生活環境。
  • 細思極恐,400萬噸海洋垃圾向中國飄來,我們採取的措施根本不夠
    在我們生活的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上,海洋的覆蓋率高達71%。但在近幾年來,人們驚訝地發現了突然出現在太平洋之上的第八大洲,被人們稱為太平洋垃圾大陸。而這高達300多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垃圾,已經足足超過了印度的國土面積,甚至是十幾個英國的面積,並且垃圾大陸面積還在持續增大,還會隨著各種季風洋流飄到中國殃及大陸。那海洋上巨大量的垃圾到底是從哪來的呢?海洋裡造成這幾百萬噸垃圾的並不是什麼深海巨獸,正是我們人類自己。
  • 探秘「垃圾分選」
    本報記者 徐行 攝本報記者 易博文 通訊員 林爍每天,400多輛車拖回的4000多噸生活垃圾中,1200噸投進了垃圾分選及綜合利用生產線8月9日上午10時40分,在長沙市開福區的福元路與東二環線交匯處東北角,全省首條垃圾分選及綜合利用生產線所在地,記者搭上了一輛車牌號為湘A05895、環衛編號為5-046的垃圾清運車。
  • 10個維度解讀重慶「無廢城市」建設
    以2018年數據來看,主城區生活垃圾清運量365萬噸,餐廚垃圾清運量53.5萬噸,可供發電11.75億度。按普通家庭月用電量150度計算,可滿足65.3萬個家庭一年用電需求。  到2025年,主城區建成涵蓋工業、農業、生活等各個領域的固體廢物智慧管理平臺,人人懂垃圾,家家會分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覆蓋率達到100%,重慶的天更藍、水更清、土更淨。
  • 巖壁,堅硬的生物天堂
    ,植物想要在巖壁上生長面臨著重重困難。例如,地衣和苔蘚能夠分泌有機酸腐蝕堅硬的巖石表面,促進巖石風化,儘管這個過程十分漫長,但這種微小的作用積累起來,會使原來不適合植物生長的地方開始有了土壤和水分,為其他高等植物的生長創造了條件,因此地衣和苔蘚常被稱為「大自然的拓荒者」或「先鋒植物」。
  • 東城版垃圾分類方案出爐,小區有兩種垃圾投放模式
    東城區生活垃圾減量暫行的實施辦法提出,禁止在東城區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應當在符合保密規定的前提下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並應當設置醒目提示標識。
  • 上海每天兩萬多噸生活垃圾分類了嗎?記者隨機挑一個小區跟蹤,真相...
    ⑥清運員將溼垃圾桶推到清運車後的固定架上  中遊:清運車轉型消除居民疑慮 8時50分,陳秀芳扔完垃圾10分鐘後,一輛藍白色相間的幹垃圾車駛入小區,背對垃圾箱房停下,分6次將小區一天積累下來的12桶幹垃圾傾倒完畢;幹垃圾車駛離後,一輛灰黃色相間的溼垃圾車也背對著垃圾箱房駛入小區,「吃」下兩桶溼垃圾後,揚長而去。
  • 18方垃圾壓縮車型號及價格
    銷售產品:多利卡垃圾清運車、餐廚垃圾清運車、東風多利卡餐廚垃圾清運車、後裝壓縮式垃圾清運車、14方壓縮垃圾清運車、後雙橋垃圾清運車、天錦14方壓縮垃圾清運車、擺臂式垃圾清運車、東風多利卡D9垃圾清運車、凱馬自裝卸垃圾清運車、
  • 波士頓動力副總裁:機器人一天就學會了芭蕾舞,尚未使用機器學習
    YouTube上的回應刷新了我們的紀錄:我們收到了數百封電子郵件和電話,這些人表達了他們的熱情,分享了他們對我們下一步應該做什麼的想法,比如這首歌怎麼樣,這個舞蹈動作怎麼樣,所以這真的很有趣。  我最喜歡的回應是我94歲的奶奶發給我的。她在YouTube上看了視頻,然後通過家人發送了一條信息,詢問我是否會教機器人這些跳舞動作。
  • 重慶小寨天坑崖壁上的中秋
    重慶小寨天坑崖壁上的中秋 2016-09-15 16:30:5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