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版垃圾分類方案出爐,小區有兩種垃圾投放模式

2021-01-10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近日,東城區印發了《東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和相關實施辦法。按照實施辦法,東城區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可分為固定式、流動式兩類,一些小區也可採取二者的組合模式。

《東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社會單位垃圾分類全面實施, 所有街道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

垃圾如何分類?

主要分四類,醫療垃圾單獨收集

東城區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垃圾分類暫行的實施辦法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標準和要求,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垃圾分類基本品類主要包括: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在四分法的同時,要求醫療垃圾單獨處置。

廚餘垃圾主要指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在食品加工、餐飲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包括剩菜剩飯、菜根菜葉、骨骼內臟、果皮等。

可回收物主要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回收後經過再加工可以成為生產原料或者經過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其中,廢棄電器電子類產品包括報廢計算機、印表機、複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電視機、空調機等;其他可回收物包括公開發行的廢舊報刊書籍、廢塑料、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金屬、廢玻璃等。

有害垃圾主要指《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品種,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螢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等。

其他垃圾主要指不能歸類於以上三類的垃圾,包括衛生紙、餐巾紙、汙染紙張、灰土、陶瓷碎片等。

實施辦法還規定了其他情況,醫院醫療垃圾要單獨設置相應收集容器,按照醫療垃圾相關規定要求處置;學校、科研院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處置。

小區垃圾如何收集投放?

分為固定式、流動式兩種

按照東城區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暫行的實施辦法,住宅小區垃圾投放模式主要分為固定式和流動式兩類。

其中,固定式主要包括固定桶站、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等。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可按照每300至500戶居民設置。

流動式主要包括上門收集和定時收集兩種方式。上門收集是指收集人員與居民住戶採取一對一服務的方式,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收集。定時收集是指垃圾收運車輛在指定時間定點收集或巡迴收集。

有的小區也可以採取流動式和固定式的組合模式。

怎樣扔垃圾才合格?

廚餘垃圾瀝乾水分,做到「三無」

垃圾分類堅持「乾濕分開、資源回收」。實施方案要求,廚餘垃圾應從產生時就與其他品類垃圾分開,投放前瀝乾水分。切實提高廚餘垃圾分出質量,交付運輸時應做到「無玻璃陶瓷、無金屬雜物、無塑料橡膠」。有包裝物的過期食品應將包裝物去除後分類投放。

可回收物分類投放時,應儘量保持清潔乾燥,避免汙染。廢紙應保持平整;立體包裝物應清空、清潔後壓扁投放;廢玻璃製品應輕投輕放,有尖銳邊角的應包裹後投放。

有害垃圾投放應保證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汙染。

廚餘垃圾收運時,作業人員應對所收運廚餘垃圾進行質量認定,並進行稱重計量,做到「日產日清」。

可回收和有害垃圾怎麼收?

每小區至少一個投放點

按要求,每個住宅小區須至少設置一處可回收物收集點,應當選擇住宅小區內較方便位置設置,如:居民出入道路兩側、公共休閒區等。如果住宅小區內已建設分類驛站等「兩網融合」回收服務點,可替代可回收物收集點。

可回收物可採取自行交投、預約上門的方式回收,由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採用專用車輛收集運輸到區域分揀中心進行分揀、打包處理。對於未提供上門回收或定時定點回收服務的居住小區,應在垃圾分類投放站點合理設置可回收物容器。

每個住宅小區至少設立一個收集有害垃圾的專門場所或容器,對不同品種的有害垃圾要進行分類投放收集暫存,並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誌。

各街道應設置有害垃圾暫存點,將有害垃圾交由具備危廢運輸處理資質的機構進行收運處置,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產生數量,合理約定收運頻次。

如何減少垃圾量?

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免費提供塑膠袋

東城區垃圾減量的目標是進入垃圾焚燒和填埋處理設施的生活垃圾處理量增速逐步放緩,2020年控制在4%左右。實現源頭減量的主要措施包括限制過度包裝、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開展舊貨交易、實施「光碟行動」、推行淨菜半淨菜上市等。

東城區生活垃圾減量暫行的實施辦法提出,禁止在東城區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應當在符合保密規定的前提下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並應當設置醒目提示標識。

東城區還將加強對果蔬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的管理,推行淨菜半淨菜上市,有條件可採用相對集中或就地資源化方式處理果蔬垃圾。

■ 探訪

疫情期間對垃圾收運車及垃圾桶進行消毒

王進軍是東直門街道的一名環衛工人,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堅守在一線。每天早上5點半,他穿上橙黃色環衛服,戴好口罩、手套並檢測體溫後,便開始了一天的清掃收運作業。他負責的區域位於東外大街社區,每天要不間斷地對路面以及路邊的綠化帶進行清掃,保證道路乾淨整潔。此外,他還要每天3次收運轄區內21組垃圾桶的垃圾,並對垃圾收運車及垃圾桶進行消毒。在日常清潔的基礎上,他還加強消毒力度,增加噴灑消毒液頻率,對轄區內設備設施、車輛進行100%消殺覆蓋。

據了解,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東直門街道每天出動清掃人員110餘人次,清運110餘車次,清理大件垃圾5車,消殺作業出動消殺人員16人次,每日定時對轄區生活垃圾、道路、居民樓道等場所進行消殺、清理。隨著返京人員增加,東直門街道嚴格做好隔離人員的垃圾收運工作。街道要求,隔離觀察人員需將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打包2層並封裝。在收運過程中,保潔員會對垃圾進行再包裝並噴灑消毒液,靜置20至30分鐘後清運,並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清運過程中,保潔員全程不打開垃圾袋包裝,以免對周圍環境、空氣造成二次汙染。

4月2日,朝陽門街道環衛工人陳青鳳一早來到廚餘垃圾臨時分揀點,等垃圾收運車完成消毒後,駕駛收運車駛向自己負責的史家胡同。史家胡同共有12個廚餘垃圾收運站點,每到一個站點,陳青鳳都要停留10分鐘,因為要時刻注意站點的垃圾是否進行了分類。如果發現袋子裡的垃圾沒有進行分類,陳青鳳還要將垃圾挑出來分類投放。

據了解,東城區環衛中心每日出動作業車輛160餘輛,收運生活垃圾650餘噸、餐廚垃圾60餘噸、廚餘垃圾30餘噸。在日常運行監管方面,東城區每日出動指導員1300多人次,每日至少2次對轄區內4700多組垃圾分類桶、617輛收集清運車、各臨時中轉點及小區、街巷等進行消毒消殺,對收集的廢舊口罩進行重點消毒消殺,做到分類垃圾桶無滿冒、日產日清無滯留,保持環境乾淨整潔。

「疫情防控期間,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選擇便於收集、寬敞的點位,收集社會單位、小區物業集中轉運的再生資源,做到隨收集裝車隨運輸、再生資源點不停留,車輛進出場進行消毒消殺。未來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逐步恢復居民上門回收工作。」東城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東城區將繼續加強防疫期間全區垃圾分類工作,籌劃新修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落實工作。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丁天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北京海澱本月開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設三種投放模式
    本月開始,北京海澱將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今天(4月13日),新京報記者從海澱區獲悉,海澱居住小區垃圾分類將採用固定式、流動式和其他方式三種投放模式。其中,每個小區至少設置一處分類驛站,即有專人值守的「四品類」桶站組合,規模大的小區每300至500戶設置一處。如何分類?
  • 北京垃圾分類「五一大考」在即 至少六區實施細則出爐
    根據東城區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暫行的實施辦法,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可分為固定式、流動式兩類,一些小區也可採取二者的組合模式。  固定式主要包括固定桶站、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等。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可按照每300至500戶居民設置。  流動式主要包括上門收集和定時收集兩種方式。上門收集是指收集人員與居民住戶採取一對一服務的方式,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收集。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在推廣垃圾分類的實際操作中,小區物業是重要一環。按照《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從第二季度起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啟動住宅小區「樓層撤桶」「收集點改造」及「定時定點投放」。如何科學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住宅小區發現,松山湖園區和一些物業企業先行作了探索。
  • 定時定點破袋投放,島城這個小區讓垃圾分類變成新時尚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為引導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徐州路32號海林花園啟用了全封閉定時、定點、破袋投放的新型垃圾房。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目前小區居民已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垃圾分類已在小區變成新時尚。
  • 垃圾投進「美麗銀行」!十年磨出垃圾分類「廣州樣本」
    (劉雲)天河穗園小區:定時定點提高投放精準度2019年6月起,穗園小區作為天河區第二批垃圾分類樣板小區之一,全部樓宇樓層撤桶工作完成,正按照市、區工作部署,全面推廣「定時定點」投放模式,實現精準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記者走訪看到,穗園小區共設置七個「定時定點」生活垃圾收集點,一個誤時投放點,定時定點時間段為上午7點到9點和晚上7點到9點。
  • 深圳生活垃圾分類與上海不同!有哪些具體標準?
    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攝原標題:深圳全面推行「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垃圾分類模式年底前住宅小區實現「樓層撤桶」深圳商報2019年07月12日訊 連日來,上海強制實施垃圾分類的話題成為輿論熱點。作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首批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深圳從2015年就正式大力推廣垃圾分類。那麼,深圳垃圾分類投放標準與上海有何區別?又有哪些具體標準?近日,記者從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獲悉,2019年底前,深圳所有住宅小區要實現樓層垃圾撤桶。
  • 跟著垃圾去「旅行」 分類後垃圾去哪了?一起來「追蹤」吧!
    (Ps:玻璃瓶,塑料泡沫,舊衣服等也是可回收物哦~)居民:「相比過去,現在家裡多準備了一個廚餘垃圾桶,那些菜幫菜葉、剩菜剩飯順手就倒進桶裡了,一開始認為垃圾進行分類是件新鮮事兒,有些不明白、分不清,現在已經慢慢成為習慣了。」第2步:分類投放 加強桶邊指導和上門收集居民在家裡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是第一站,這些垃圾將在各桶站經分類投放後等待運輸和處置。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在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背後,許多像張青這樣的分類指導員、守桶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北京垃圾分類並未像上海一樣強制要求「定時定點」和破袋投放,但廚餘垃圾清運時要求其中不含有玻璃陶瓷、金屬雜物和塑料橡膠,除了部分示範小區外,不少小區都需要靠人工進行二次分揀才能滿足清運標準。為何會出現二次分揀?
  • ...垃圾投放點也可以很漂亮——南石頭街推進垃圾分類優化建設
    、綠化建設,8月17日下午,南石頭街道辦事處主任鄒偉、副主任鄭斯丹帶隊,街道環監所所長潘智超、執法隊教導員江鐵牛等一同赴轄內星匯海珠灣、海玥等小區進行垃圾分類提升優化工作調研。據介紹,兩個小區均為新交付小區,未來隨著入住率提高,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將面臨嚴峻挑戰。
  • ...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3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5年來的工作,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 垃圾分類真罰了!混投垃圾被罰200
    前些日子廣州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出臺還有廣州城管連續3周組織檢查還有小區被責令整改只會罰小區嗎?不!個人垃圾不分類也要開罰了!7月19日,天河區石牌街道開出垃圾分類首張個人罰單。同日,天娛廣場名食匯因未按規定收集生活垃圾,也領到一張罰單。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這些焦點你應當知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杜康 楊有宗 周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社會公眾稱為迎來垃圾分類「史上最嚴」。在很多人看來,垃圾分類如何分?如果自己的分類不妥,很可能會被罰款。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如果錯過時間,又該怎麼辦?
  • 克拉瑪依垃圾分類圖標
    《湖南省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出爐。該方案,不僅對各市州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規劃,也對市民如何有效、正確地對垃圾進行:25:23,生活:46:00。雲南省昆明市城市局和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昆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規劃》年)(以下簡稱《規劃》)。1、汙染 由於我國垃圾沒有進行分類處理,現代的垃圾含有化學物質,有的會人們發病率提升。
  • 從垃圾分類準確率看「湖裡實力」
    臺海網1月7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近年來,湖裡區在廈門市垃圾分類工作3.0版中引領潮流,紮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利用和分類處置,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為優化垃圾分類工作做出了諸多努力。
  • 垃圾分成幾類?如何推進?四川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徵求意見
    其他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和收集設施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5年,全省1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縣級城市、鄉鎮和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成效,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顯著提高。
  • 垃圾分幾類?應如何分類投放?《黑龍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
    人民網哈爾濱4月13日電(楊雪楠)近日,地方標準《黑龍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已形成徵求意見稿,並通過黑龍江省建設信息網開始廣泛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了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8個方面。
  • 東城所有垃圾年內全程實時監管 崇外試點廚餘垃圾不分類不清運
    今年年底前,東城所有垃圾都將全程實時監管,每個垃圾桶、每輛垃圾車都配電子「身份證」,每一桶垃圾都將被精準監控。不僅如此,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廚餘垃圾「不分類、不清運」已率先開始在崇文門外地區試點實施。然後,將袋內的廚餘垃圾倒入綠色廚餘垃圾桶內,把塑膠袋抖摟乾淨,再扔進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裡。「新世界家園小區有600多戶居民,每天大約能產生600多公斤廚餘垃圾。」東城區崇外街道網格中心副主任李濤告訴記者,過去,廚餘垃圾的分出率只有6%,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截至上個月,廚餘垃圾分出率終於突破了21%。
  • 都不想離自家近,南京小區垃圾分類房「難產」待破局
    No.4 能建在小區外嗎?街道、物業給了垃圾分類房的選址方案,等著大家來投票,但等來的是全部否決。業主們提議:我們同意建,但建在小區外行嗎?江寧區一小區的業主張先生說,他們小區的垃圾分類房選址有兩個,一是物業樓與地下車庫中間的綠地,還有一處是小區配電櫃附近的綠地。
  • @合肥人,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城管部門:一小區一方案「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模式推進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的選址、建設。「每家每戶都要丟垃圾,可是誰也不願意把分類點放到自家樓前。居民這些想法普遍存在,各方也都理解。」包河區方興社區新胡李黨支部副書記陸梅坦言,徽鹽世紀廣場垃圾分類點在建設時,因所設分類點距離該小區9號樓較近,有大部分居民產生負面情緒,對於垃圾分類點的選址和建成以後的使用情況,都表示了很大的懷疑,並在居民微信群中對新胡李黨支部和物業的工作提出質疑。「居民們的擔心其實沒有多大必要,現在的分類點,已完全不同於過去老舊小區髒亂臭的垃圾池,垃圾分類投放,更加清潔、衛生和環保。」代震介紹說。
  • 華雲社區:創建高標準居民家庭源頭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新湖南客戶端4月21日訊(通訊員 姚豔)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長沙市雨花區雨花亭街道華雲社區緊緊圍繞「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目標,在垃圾分類這條時尚的道路上奮力前進,連續兩年將垃圾分類列入社區民生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