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研製低成本短波紅外相機 可穿透霧霾成像

2020-12-01 中國軍網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據美國軍事與航空電子網站2013年12月29日報導,位於俄亥俄州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軍事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提高可廣泛用於多個軍事項目的短波紅外相機的生產速度和產量。該空軍基地的官員已經發布了關於低成本短波紅外(SWIR)相機核心項目的廣泛機構公告(BAA-RQKM-2014-0006)。

這一光電技術公告旨在:開發SWIR相機技術,為其嵌入和整合進多個項目做準備;提高SWIR相機性能,同時降低成本使每個產品的價格低於5,000美元(不包括光學器件);擴大SWIR相機的製造能力,以更好滿足美國國防部(DoD)的需求。

研究人員表示,正在尋求商家供應源,不但要包括SWIR相機核心器件,還要包括傳感器、封裝和未封裝的焦平面陣列、晶圓和其它SWIR傳感器組件。SWIR成像能力已被證實可滿足軍事需求,但超出了作戰部隊的購買能力。

SWIR相機的成像波段為0.9~1.7微米。不像長波紅外熱成像相機,SWIR相機不能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成像。SWIR的特別之處在於可在較深的陰影中提取圖像細節,並能穿透窗戶。

大氣光學中被稱為夜空照明是星空發光強度的五到七倍,幾乎全部落到了SWIR波段。一個SWIR相機和這種夜光照明下可在沒有月亮的夜晚十分清晰地看到物體,並能夠通過網絡分享這些圖片。SWIR相機還可幫助作戰人員有效穿過霧、煙和霾。

空軍研究實驗室的官員說他們希望為這個項目授予一個價值460萬美元的合同,大部分的工作將在2014年和2015年進行。2014年春季有望授出合同。

感興趣的公司要在2014年2月11日前做出回應。

相關焦點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安防領域
    這就使得短波紅外在霧霾、煙霧濃重的情況下,仍可對物體清晰成像。例如,可見光成像通常無法透過霧霾、塵、煙觀察目標,然而短波紅外卻很容易實現。這種情況下,短波紅外相機有著更好的成像效果。短波紅外與中長波紅外的一項重要差異是,它利用反射光成像,而不是輻射熱成像。中長波相機無法看到海上目標的重要特徵,比如說艦船的名字、船的特徵等,短波紅外相機可以在此提供輔助。
  • 什麼是短波紅外?
    在夜裡使用短波紅外還有一個大的優點。被稱為夜間天空輻亮度的大氣現象所發出的光照度比星光強5至7倍,這種光照幾乎都處在短波紅外波長區。所以,有了短波紅外相機,再加上這種常常被稱為夜氣輝的夜間光照度,我們便能夠在無月光的夜間很清楚地「看到」目標,並通過網絡共享這種圖像,因為其他成像器件沒法做到這一點。所以,為何要使用短波紅外呢?
  • Imec即將震撼展示首款短波紅外(SWIR)波段高光譜成像相機
    打開APP Imec即將震撼展示首款短波紅外(SWIR)波段高光譜成像相機 佚名 發表於 2018-02-15 14:16:00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天文領域
    所以,有了短波紅外相機,再加上這種常常被稱為夜氣輝的夜間光照度,我們便能夠在無月光的夜間很清楚地「看到」目標,並通過網絡共享這種圖像,因為其他成像器件沒法做到這一點。在近紅外、短波紅外以及可見光範圍可確保提供完美的日間/夜間相機解決方案。
  • 短波紅外的價值
    由於可將光轉換成電信號,它們本身就適用於標準存儲或發送技術。在夜裡使用短波紅外還有一個大的優點。被稱為夜間天空輻亮度的大氣現象所發出的光照度比星光強5至7倍,這種光照幾乎都處在短波紅外波長區。所以,有了短波紅外相機,再加上這種常常被稱為夜氣輝的夜間光照度,我們便能夠在無月光的夜間很清楚地「看到」目標,並通過網絡共享這種圖像,因為其他成像器件沒法做到這一點。
  • MEMS鍵合工藝成就單晶片「可見光+短波紅外」高光譜成像
    可見光與短波紅外(SWIR)的高光譜成像以往均需要昂貴的多晶片或多攝像頭解決方案才能實現,且短波紅外的解析度較低。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索尼研究人員今年通過MEMS銅-銅鍵合工藝解決了這一難題。近年來,人們對短波紅外(在1000到2000納米之間)波段的成像需求不斷攀升。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新能源領域
    對於短波紅外相機來說,特製的價格昂貴的透鏡或者適應惡劣環境的外殼幾乎是不必要的。這就使得它們可以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和產業。這種能力還允許短波紅外相機安裝在一個保護窗口內,當將相機系統固定在一種潛在平臺上時,這將可以提供很大的靈活性。
  • 短波紅外相機在半導體中的應用
    純淨的矽錠在室溫下是透明的,而摻雜型的矽錠在室溫下是不透明的,並且隨著溫度的升高,不透明度也隨之升高; 短波紅外相機的感光範圍是900-1700nm,而1200nm以上的光可以輕易的穿透摻雜型矽錠,這使得利用短波紅外在半導體材料的品質檢測、矽錠和晶片成品的缺陷或裂紋檢測以及晶元切割過程中的雷射對準等方向上大有所為。
  • 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邁入新時代,高分五號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的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作為國際首臺同時兼顧寬覆蓋和寬譜段的高光譜解析度成像遙感儀器,對複雜地物、環境具有突出的識別和分類能力,它將使我國高光譜遙感技術再上新臺階。
  • 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
    ,具有5個方面的顯著特徵:一是有1.15 μm~1.3 μm和1.4 μm~1.8 μm兩個大氣透射窗口,在這2個透射窗口內的雷射傳輸距離遠;二是大氣散射較弱,穿透霧霾、雨雪、煙霧、沙塵等的能力強,有利於在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雷射遠距離照射和回波探測;三是對工作在可見和近紅外波段的傳統微光夜視設備是完全隱身的,可在夜間作為輔助照明光源,實施偵察、監視和瞄準;四是有峰值響應波長在該範圍內的成熟的高響應度銦鎵砷
  • 電裝評估短波紅外技術
    TriEye公司基於短波紅外(SWIR)傳感技術,提高傳統攝像頭在惡劣天氣和夜間條件下的能見度。SWIR通常被定義為波長在0.9-1.7μm,光譜比通常使用的近紅外光譜波長更長。這款相機其他性能參數包括,17°x12°或46°x34°的視場角;4:3,30幀/s;輸出接口為GMSL II/FPD LINK III,並符合IP68等級。和之前行業內使用的遠紅外相機不同,SWIR是基於光電二極體效應,就像標準相機一樣。與熱成像相機不同,輸出類似於標準相機的圖像。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工業領域
    上期我們講解了短波紅外成像在安防領域的應用,本期講解工業領域當中的短波紅外應用 矽片檢測通過紅外相機,則可做Si材料的內部缺陷檢測。· 識別人造材料由於人造材料在短波紅外波長中有獨特的反射方式,這將有助於區分在可見光譜中肉眼看起來類似的材料。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能源領域
    前幾期我們分別講解了短波紅外成像在安防,工業,醫學領域的應用,本期講解能源領域當中的短波紅外應用 。使用短波紅外(SWIR) 較長的波長成像(1300-1500 nm),可使得一些困難的樣品達到清晰的可視化,例如微機電系統MEMS器件,重摻雜矽樣品,粗糙表面的樣品,晶片粘合,以及3D晶片堆疊等。其亮點是在於使用了更敏感的成像系統,例如銦鎵砷化鎵(InGaAs)相機。
  • 天宮二號為對接神舟十一號備足高端設備 多方位對地成像-相機 天宮...
    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科技人員在本次飛行任務中為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定製了一臺高性能航天「數位相機」,它的學名是「寬波段成像光譜儀」。  相機被安裝在太空實驗室對地觀測面的「肚子」上。  打開相機的外部「黑匣子」,可以看到它的內部有8臺分4層結構精心設計的小相機。
  • 紅外熱成像巨頭 FLIR 收購工業相機領導者 Point Grey
    近日,全球紅外熱成像技術領域的領導者美國菲力爾公司(FLIR Systems)宣布以 2.53 億美元的現金收購機器視覺工業相機開發商灰點公司(Point Grey  Research)。其中大疆在去年與 FLIR 共同研發為無人機行業應用服務的熱成像技術,並推出世界級空中熱成像技術的禪思 Zenmuse XT 熱成像相機,該相機讓大疆無人機在晚上也能「看」得到物體。
  • 嫦娥三號所攜八大載荷首戰告捷 紅外成像清晰
    降落相機成功對著陸區拍照在嫦娥三號軟著陸過程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508所研製的降落相機成功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了光學成像。在探測器成功軟著陸後,地面應用系統共接收到降落相機所拍的著陸區月面圖像4673幅。至此,降落相機已完成預定任務。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食品領域
    通常人眼可看見的光波被稱為可見光,波長一般在390納米到780納米之間,而這臺被稱為短波紅外高光譜儀能夠分辨2500納米的光譜,是人眼完全看不到的部分,但藉助這束光波就能夠讓我們有一雙看透一切物質的眼睛。不同材質的東西,它的光譜曲線也不一樣,科研人員就是通過這個原理,來進行食品新鮮度的檢測。
  • 熱視覺和紅外成像技術提高近地作戰軍隊作戰能力
    微通道板(紅色)可通過二級聯射增加電子數。最後這些電子撞擊螢光屏(綠色),產生光子,可通過右側的透鏡觀察。   圖像增強設備之優缺點II 設備是美軍作戰的主力傳感器,幾乎用於各個軍事領域。弱光增強設備在近零光照條件下可提供出色的夜視圖像,有效解析度高達1300萬像素,成本相對較低且功耗極低,能夠在小型電池上長時間運行。
  • 徐飛虎團隊單光子成像雷達研製成功,可透過霧霾看清遠距離目標
    眾所周知,光學成像最怕的就是霧霾,人眼通過霧霾只能看清幾十米遠的距離,傳統的光學拍攝設備作用距離也就是幾百米,此外霧霾也能讓光學和紅外製導武器都失效。令人欣喜的是,這個世界性難題被中國一位85後科學家攻破,中國科技大學徐飛虎團隊研製成功了單光子成像雷達,已經實現了45公裡的遠距離成像,並且具備了100公裡遠的成像能力。這種雷達最厲害的是可以透過霧霾看清目標,堪稱「神話」!
  • 新型短波紅外螢光團實現無創多色的體內實時成像
    新型短波紅外螢光團實現無創多色的體內實時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8 12:46:41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Ellen M. Sletten、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Oliver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