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發現4.6萬年前的小鳥,結構保存完整,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2021-01-16 騰訊網

南北兩極常年被厚重的冰雪覆蓋在這些冰雪下面,究竟隱藏著什麼不得而知。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有了一個重大發現,他們在北極的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小鳥,這隻小鳥已經沉睡了4萬多年,如今重現在人類眼前,這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科學家把這隻小鳥帶回實驗室後,才發現這是一隻雌性的百靈鳥,由於它的屍體保存的還比較完整,甚至有科學家認為這隻小鳥才死去不久。當他們進行分析,後才確定這隻小鳥已經死亡了4.6萬年的時間了,由於常年在寒冷的凍土層掩埋下,所以它的屍體才保存得比較完整。一開始科學家看到這隻百靈鳥後感到非常驚喜,這對於他們研究史前生命有很大的價值,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卻越來越多,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科學家認為這隻百靈鳥生活在4萬年之前,對於人類研究那個時代有很高的價值,但是,百靈鳥為什麼會從厚重的凍土層中重現於世呢?這是否意味著北極環境仍在持續惡化,溫度繼續升高,所以被掩埋在凍土層中的百靈鳥才重新出現到了地球上。

雖然各個國家都制定了環境保護的政策,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刻不容緩了,但實話實說,人類的補救行為在全球變暖的大形勢下,實在有些杯水車薪。南極的末日冰川坍塌,北極的最後冰架倒下,這其實都意味著地球溫度仍在持續上升,如果南北兩極的冰川完全融化,那麼掩藏在凍土層中的病毒與細菌就要重歸於世了。

科學家認為在這些史前生物的遺體上,本來就包含著數種細菌,這些細菌已經存在了幾萬年甚至數百年了。如果出現在了現在的自然系統中,它們是否能夠適應地球的環境還難說,其中的細菌如果發生了變異,對於人類來說或許是一場滅種之災。

如今科學家已經把這隻百靈鳥的遺體保護了起來,誰也不知道這隻百靈鳥重新出現在地球上是好是壞,地球環境早已經不是原先的模樣了。如果南北兩極的冰川完全融化,那麼海平面上升66米後,絕大部分的發達國家都會淹沒在海洋中,我國也有大部分地區無法逃脫這個命運。所以科學家才認為,如果這些史前生物頻繁的出現在人類面前,並不是一件好事,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凍土帶出土4萬年前小鳥屍體,攜帶致命病毒?俄羅斯:已有先例!
    兩位化石獵人在西伯利亞Belaya Gora村附近尋找猛獁象時,在永久凍土帶中發現了這隻小鳥,除了渾身羽毛染上了少許泥色,整隻小鳥看起來完全就像前幾天剛死!當最後碳-14年代測定結果出來後,嚇了大家一跳,居然和冰河時代的猛獁象,羊毛犀牛處在同一個時代的4.6萬年前。46000年前的小鳥保存完美這隻小鳥是什麼品種?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
    6月20日那天,就連被譽為世界最寒冷地方之一的俄羅斯Verkhoyansk小鎮都出現了十萬年一遇的38℃高溫!,俄羅斯Lyakhovsky島上一名馴鹿牧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洞穴熊遺骸!,可謂是一頓驚嘆,畢竟之前從未發現過如此完整的洞穴熊標本,正如其中一名科學家Lena Grigorivea表示:「這是史上第一個也是暫時唯一一具帶有軟組織的洞穴熊屍體!
  • 北極冰川融化,發現4.6萬年前「屍體」,科學家:人類面臨挑戰
    而作為地球「三極」中的北極,在地球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勢頭日益增加導致冰川融化,科學家對這些塵封之下的奧秘也有了新的發現,而這些發現對於人類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最近,科學家在北極發現了46000年前的屍體。
  • 這個琥珀最早出現於9900萬年前,還完整保存蛇類祖先的形象
    琥珀作為大自然歷史的保存庫,在該研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際上,琥珀是一種透明的生物化石,億萬年前的樹脂偶然滴落,也許會包含著一部分昆蟲,在地下掩埋了漫長的時光以後重見天日。琥珀保存著獨特的光澤和形態,除了觀賞和珍藏價值外,還有極高的生物研究價值。
  • 北極驚現4.6萬年「屍體」,3萬年病菌,地球正在劇變,人類咋辦?
    除了冰川融化以外,其實了解南北極地理的人來說,在北極地區還有可能會產生更糟糕的事情,因為在北極有一塊區域是為了促進氣候加劇的,這塊區域就是北極區的永久凍土區。為什麼說永久凍土區是會促進氣候加劇呢?因為永久凍土區內有很多不為人知但是會對人類有危害的物體存在,一旦溫室效應加劇,氣溫上升,永久凍土區融化,那凍土之中就會釋放出大量的「甲烷」。
  • 北極冰層下發現4.6萬年前的鳥,該來的還是來了,人類應該怎麼做
    比如說科學家們一直強調的溫室效應。最近這幾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一些地區出現了極端天氣,南北兩極也因為升溫而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比如在2月份,考察隊發現南極溫度首次突破到20攝氏度,創下來南極的最高溫度記錄。
  • 科學家發現,沉睡4萬年的史前動物甦醒了,開始移動
    史前生物其實也是我們一直研究的目標,現在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地區出現了冰雪消融和綠化的情況,那麼那些被冰封是史前生物是不會又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甚至甦醒過來,其實低溫冷凍後再甦醒的橋段往往都是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但是最近科學家卻發現,沉睡4萬年的史前動物甦醒了,開始移動尋找食物
  • 北極凍土層融化,4萬年遠古生物重現,「超級病毒」恐將釋放!
    北極凍土層融化,4萬年遠古生物重現,「超級病毒」恐將釋放!地球上有很多極端氣候地帶,令人印象頗深的是南北極。它們常年溫度低下,最低可達零下六七十攝氏度,普通的生物很難在此生存,唯有企鵝、北極熊漸漸適應了,這樣的環境有了根深蒂固的歷史。
  • 西伯利亞發現4.6萬年前的「凍鳥」,解封的永久凍土有多可怕?
    探險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這隻鳥類的屍體,看起來就像剛剛死去一樣,科學家通過檢測發現,這種鳥是4.6萬年前的百靈鳥,很可能是現存的兩個百靈鳥亞種的祖先,或者說恐龍的後代也可以,不僅如此在相同的地方科學家又發現了1.7萬年前的「凍犬。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而根據GEUS的冰川學家Jason Box的分析表明,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今年夏季溫度升高過快所導致的,要知道,曾在將近三個月前的6月20日那天,就連被譽為世界最寒冷地方之一的俄羅斯Verkhoyansk小鎮都出現了十萬年一遇的38℃高溫!
  • 俄羅斯凍土層發現四萬年前巨大狼頭,保存完整,有望「復活」
    對於哪些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如今人們大部分只能通過化石去窺探曾經的哪些遠古生物,只有一小部分通過其他方式去去了解,比如說冰封或者凍土層,有許多的遠古生物被冰封住,許多甚至可以完整保存到上萬年之久。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處凍土層中就曾發現了一顆遠古生物狼頭,並且保存完好,甚至還有可能會將其復活,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世界著名化石遺蹟 北極發現熱帶海龜化石
    北極發現熱帶海龜化石  科學家們在北極發現了罕見的熱帶海龜化石,這一發現證實了在數千萬年前北極有著較高的氣溫,這塊化石也揭示了熱帶海龜為了一個溫暖的生存環境沿著北極到亞洲的湖泊、河流遷徙至溫暖的亞洲熱帶地區
  • 科學家發現2300萬年前的「樹葉」!給人類提了個醒?
    現在我們要找到這些生物的足跡,基本上是通過相同的「祖先」類型的生物,或者從保存數萬年的化石中找出地球的變化。根據新的科學報告,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完整的化石,預計將在理解氣候變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保存了這樣一個良好的結構,相對完整,科學家已經命名為「伏爾登馬爾」地區,是南半球唯一的這種類型的沉積區,但它比北半球已知的少數類似沉積區保存得更好。
  • 俄羅斯北極地區發現猛獁象化石,骨骼、皮膚、腳、軟組織保存完好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2020年7月22日報導,近日,俄羅斯北極亞馬爾半島的Pechenelava-To湖的狹縫中,考古學家再次發現了一頭長毛猛獁象的部分遺骸化石,包括保存完好的骨骼碎片、皮膚、腳、軟組織,還有它的頭骨。這些猛獁象化石在永久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
  • 俄羅斯發現首個滅絕洞熊殘骸,距今3.9萬年,內臟器官保存完好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9月12日報導,在俄羅斯北極雅庫特(Yakutia)大陸上,當地馴鹿牧民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已滅絕成年洞熊殘骸,科學家稱這一發現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意義,他們有望獲得洞熊的DNA以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 3.9萬年前絕種生物重見光明,齜牙咧嘴,很多科學家不喜反憂
    如今由於全球氣候變遷,這臺「空調」也開始被熱化了,今年,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發現南極出現「未日冰川」,冰川底部有多條水流通道,坍塌是遲早的事情,之前研究發現,南極洲冰川下面存在多個不尋常熱源,加速融化南極冰川。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俄羅斯Lyakhovsky島上一名馴鹿牧民偶然間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洞穴熊遺骸!,可謂是一頓驚嘆,畢竟之前從未發現過如此完整的洞穴熊標本,,目前發現的這一具洞穴熊遺骸的年齡在2.2萬-3.95萬年之間!
  • 北極凍土層加速融化,科學家發現40萬年前的微生物,仍具活性!
    自從進入2020年以來,科學家也曾多次對人類發出警告,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危害已經不用多說了,但這並不是最嚴峻。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北極凍土層似乎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釋放出了許多未知的秘密。    根據國外媒體在11月24日的報導來看,美國的科學家在北極進行探索工作後,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
  • 北極凍土層融化,萬年蠕蟲解凍後活了,對人類來說是好事嗎?
    南極在今年年初突破了20攝氏度,隨後北極圈內的溫度出現了38攝氏度的高溫,這樣的情況下,南極和北極似乎無法支撐下去了,這讓眾多科學家比較擔憂,未來在南極和北極。是否還能看到冰川的身影呢?不過凍土層融化後,讓人類有了一個全新發現,在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在凍土層內發現了幾隻蠕蟲,科學家想將蠕蟲帶回實驗室好好研究一番,目的就是了解史前生物的生活習性,沒想到將蠕蟲帶回實驗室的時候,蠕蟲竟然活了起來,所有的科學家感到震驚,沒想到在凍土層內埋藏4萬年的蠕蟲,竟然奇蹟般的復活了,這兩隻蠕蟲像正常蟲子一樣爬行進食等等。
  • 北極出現「時間膠囊」,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北極的時間膠囊就在前段時間,有兩名衝浪愛好者在愛爾蘭的海灘上就發現了一個時間膠囊,這個時間膠囊是在2018年被遊客埋藏在北極的,在我們看來這樣的事情實在太過夢幻了,把時間膠囊埋藏在冰雪世界中,實在讓人有些嚮往,這件事情傳播到了網絡上也鬧得沸沸揚揚,但是科學家在看到了這則新聞後卻並不開心,他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