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驚現4.6萬年「屍體」,3萬年病菌,地球正在劇變,人類咋辦?

2020-08-28 科技小碼農

地球環境逐漸惡化,這是人類為了生存而對自然進行的人為破壞的結果,氣候變化對於人類的威脅和影響也越來越多。在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影響中,恐怕最出名的就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是很早之前就在初中課本中出現的名詞,可見人們在很久之前就意識到溫室氣體排放對於環境的影響。溫室氣體排放會引起地球溫度不斷上升,溫度上升自然就帶來氣候乾旱等現象。而這些年來媒體報導出來的氣候升溫對於南北極地地區的冰川融化,野生動物生存的影響最多。

在二月份的相關報告中顯示,南極地區的氣溫創下了歷年來高溫的最新記錄,這次熱浪給南極的冰川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從美國宇航局的拍攝的衛星圖像來看,南極的冰山已經變成了池塘,這對於印象中南極應該是白雪皚皚,冰川林立的人們來說,是非常震驚的,但這就是事實。



看到美國宇航局拍攝的衛星圖像,相關科學家表示,如果明年、後年,以及未來的每一年你都看到南極的二月變成了池塘,這都不足為奇,因為這件事情正在變成一種常態。除了冰川融化以外,其實了解南北極地理的人來說,在北極地區還有可能會產生更糟糕的事情,因為在北極有一塊區域是為了促進氣候加劇的,這塊區域就是北極區的永久凍土區。為什麼說永久凍土區是會促進氣候加劇呢?因為永久凍土區內有很多不為人知但是會對人類有危害的物體存在,一旦溫室效應加劇,氣溫上升,永久凍土區融化,那凍土之中就會釋放出大量的「甲烷」。

甲烷對於溫室氣體的影響要遠遠超過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永久凍土區融化,這並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根據相關專家的分析數據顯示,甲烷所導致的溫室效應要遠超二氧化碳,甚至比二氧化碳的影響要大25倍。因此,一旦甲烷被釋放,那地球的溫室效應將會急劇上升。



永久凍土區裡面保存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物體存在,如果被解凍,那就會產生很多微生物和病毒。根據相關機構報告,不久前,科學家就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區發現了鳥類「屍體」,而這一「屍體」經過專家研究鑑定,它是4.6萬年前的殘留,它是一隻角百靈。如果4.6萬年前的鳥類「屍體」還存在,那永久凍土區存在的生物樣本可能會更多,如果一旦解凍,那後果不堪設想。而科學家能夠確定這一「屍體」的時間年限,以及物種,是通過殘存的鳥類組織,通過對組織的DNA檢測等科學方法得以確定的。也就是說,這些「屍體」是有完整的組織保留的,那凍土解凍,危險性將會更大。

永久凍土區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那就是病毒。其實2004年,科學家就已經開始對永久凍土區進行相關病毒的一個研究,經過努力發現,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區,存在著一種長達三萬年的病毒,更壞的消息是,這一巨大的病毒具有傳染性。但幸好,這種病毒只是在阿米巴蟲上有傳染性。但是這一研究發現也給人類敲響警鐘,永久凍土區存在的遠古病毒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很多,一旦凍土層解凍,很多遠古病毒被釋放,那對人類的威脅是無法估量的。



所以溫室效應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毀滅性的。現在看來,相對於南極的冰川融化,北極的凍土層解凍對於人類的威脅要嚴重的多,因為在北極凍土層發現的這些微生物、病毒等,一旦傳播出去,那對於人類來說就是致命的。所以,人類現在唯一能夠保護地球,能夠自救的方法,就是從現在開始要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現在人們的教育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類生態環境面臨的威脅,所以很多人和國家都開始通過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比如,減少一次性物品的利用,減少塑料垃圾的排放,垃圾分類,保護野生動物等待措施,我們和地球是依存的關係,如果我們對地球一味的索取,那大自然給人類的報復一定是我們無法承擔的,在地球和自然面前,我們只是小小的塵埃,所以不要低估自然發出的警告,也許那是我們聽到自然發出的最後一次警告,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相關焦點

  • 北極冰層下發現4.6萬年前的鳥,該來的還是來了,人類應該怎麼做
    文/冰辰人類真正意義上的發展不過才短短幾百年的時間,可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地球環境因為人類的發展而遭到了破壞。比如說科學家們一直強調的溫室效應。最近這幾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一些地區出現了極端天氣,南北兩極也因為升溫而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比如在2月份,考察隊發現南極溫度首次突破到20攝氏度,創下來南極的最高溫度記錄。
  • 北極冰川融化,發現4.6萬年前「屍體」,科學家:人類面臨挑戰
    以前人類在面對大自然的偉力時,總是顯得那麼弱小、卑微而無力。但是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人類也試著用自己的智慧、科技去了解這個世界,雖然我們還不能直接的影響並改變到它,但是愚公移山、積水成河,埋下的種子終有一天會髮根生芽。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人類要警惕: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
  • 北極再現5.7萬年的屍體,地球的懲罰,比我們想像的要危險
    北極再現5.7萬年前的屍體最近在新聞上看到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介紹,生物學家在寒冷的北極永久凍土層上發現了一隻灰狼的屍體。這個灰狼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灰狼,這是一隻來自於距今5.7萬年的小灰狼,科學家判斷這隻小灰狼也僅僅只有幾個月大,就被皚皚白雪奪去了生命,它的死狀並不恐怖,甚至給人一種很安詳的感覺。
  • 北極發現4.6萬年前的小鳥,結構保存完整,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有了一個重大發現,他們在北極的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小鳥,這隻小鳥已經沉睡了4萬多年,如今重現在人類眼前,這究竟是好還是壞呢?科學家把這隻小鳥帶回實驗室後,才發現這是一隻雌性的百靈鳥,由於它的屍體保存的還比較完整,甚至有科學家認為這隻小鳥才死去不久。當他們進行分析,後才確定這隻小鳥已經死亡了4.6萬年的時間了,由於常年在寒冷的凍土層掩埋下,所以它的屍體才保存得比較完整。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
  • 西伯利亞8萬年難遇的高溫,北極凍土下古老的病毒正在甦醒
    但一項模擬測試顯示,如果沒有人為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西伯利亞地區每八萬年才會經歷一次如此罕見的高溫,西伯利亞正經歷八萬年一遇高溫。,北極已經在逐步成為了全球「溫暖」的區域之一, 並且在北極的夏季,還存在很多地區出現無冰的情況,這對永久凍土的影響會更大,因為這一層「保護層」沒有了,北極氣候的劇變,會對地球氣候產生不可想像的影響。
  • 沉睡了4萬年,冰川融化後,人類親手復活了一群可怕的未知生物
    此前科學家就曾在冰川下面找到了多具冰封已久的猛獁屍體,這些猛獁屍體的完整度都很高,甚至一些猛獁還保持著死前掙扎的姿勢,而在解刨一些猛獁的屍體後,科學家驚訝地發現部分猛獁的血液還能流動,這也就意味著猛獁這種生物很大機率會被克隆復活,而韓國的科學家已經在著手復活猛獁的工作。
  • 地球危險了?北極發現5.7萬年前屍體,科學家警告:人類要重視了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起初地球的環境是非常溫和的,但是人類的誕生讓地球環境變得不再溫和,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地球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現在人類除了要面臨環境保護的問題,還要面臨全球變暖的問題。如今全球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一度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溫度上升一度你是不是覺得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整個地球來說,平均溫度上升一度已經帶來了很多不可預估的後果。
  • 北極現「萬年屍體」,大規模病毒可能在甦醒
    在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獲得了全球甲烷數據情況,從數據之中顯示,地球大氣出現了近6億噸無色無味的氣體,這是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的氣體,而它就是——甲烷,如今所有的甲烷排放有一半以上是來自人類的活動,與2000年代初相比,近些年來,每年的甲烷排放量都增加了9%,即每年增加5000萬噸。並且我們還沒有計算在南北極地區永久凍土之中的甲烷氣體。
  • 數萬年前的遠古生物紛紛「出凍」
    就在不久前,在北極圈內的雅庫特地區,一具幾乎完好無損的披毛犀屍體被發現,它在冰中保存了約5萬年,濃密的紅棕色毛髮、四肢和大部分內部器官(包括腸道)俱全。與此同時,一個面貌不同以往的「新北極」也正在誕生。可能是世界上最完整的長毛犀牛人們把猛獁叫做「長毛象」,這個名字及其龐大多毛的身軀,從很早開始就非常出名了。
  • 北極凍土暴露5.7萬年前生物屍體,或有更危險的東西被解封
    北極圈的永久凍土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最近幾十年由於地球不斷升溫,導致冰川和凍土層大規模融化垮塌,原本封存在凍土層中的一些史前動物殘骸陸續暴露出來。西伯利亞凍土層有上萬年的歷史。極寒的低溫可以使動物屍體完好地保存成千上萬年,或更久,同時,大量的遠古細菌病毒、化學氣體也保存了下來,隨著凍土的消融,這些東西也正在被釋放出來,這將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危害?前不久,科學家研究團隊的報告中揭示了一具在北極凍土層附近發現的雌狼幼崽屍體。據分析,這是一具遠古灰狼屍體,來自5.7萬年前,年齡僅有7周。該屍體在低溫環境下保存得十分完好,毛髮、牙齒等清晰可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 史前生物再現北極,50000年前屍體露出永久凍土,人類應當警惕
    成年披毛犀通常約3米到3.8米長,體重約1.8噸到2.7噸,最顯著的特徵是頭部長著的兩個角以及巨大的駝峰。 這次發現的披毛犀體型更大,年齡約在3到4歲之間,可能是掉入河中淹死的。保留下來的遺骸約有80% ,甚至還有部分內臟器官,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披毛犀遺骸。
  • 極暖新北極氣候形成,海水泛濫?復活的遠古病菌威脅人類?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科學家發現過去30年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升高了10℃!而且前幾天西伯利亞永久凍土消融解封了4萬年前的洞熊標本,這一切都跟極暖新北極的氣候形成有關。那麼新北極究竟「新」在何處?
  • 北極凍土層融化,4萬年遠古生物重現,「超級病毒」恐將釋放!
    北極凍土層融化,4萬年遠古生物重現,「超級病毒」恐將釋放!地球上有很多極端氣候地帶,令人印象頗深的是南北極。它們常年溫度低下,最低可達零下六七十攝氏度,普通的生物很難在此生存,唯有企鵝、北極熊漸漸適應了,這樣的環境有了根深蒂固的歷史。
  • 北極遭遇萬年變局,打破8萬年來最高紀錄,世界安危或將遭到威脅
    北極出現的各種變化一直與我們的地球環境緊密相關,此次出現了18年來最危險的記錄,或許將會影響全球人類的安危。一隻蝴蝶振動翅膀,就可能會引發大洋彼岸兇猛的海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萬物息息相關的世界,任何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能影響到全球人類的安危。
  • 西伯利亞發現4.6萬年前的「凍鳥」,解封的永久凍土有多可怕?
    探險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這隻鳥類的屍體,看起來就像剛剛死去一樣,科學家通過檢測發現,這種鳥是4.6萬年前的百靈鳥,很可能是現存的兩個百靈鳥亞種的祖先,或者說恐龍的後代也可以,不僅如此在相同的地方科學家又發現了1.7萬年前的「凍犬。
  • 沉睡數萬年!北極遠古病毒重新「激活」!科學家發出嚴正警告!
    除了颱風、海嘯和山火等極端天氣頻發,地球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水資源短缺和糧食危機外,氣候變暖還導致北極冰川和凍土消融,使遠古病原體復活。科學家警告說,這些病毒已經休眠了數千年至數萬年,它們的「甦醒」有可能對人類造成致命威脅。今年初,科學家分析了採集自西藏古裡雅冰蓋的兩個冰芯樣本,從中發現了多種前所未見的古代病毒,最早可以追溯至1.5萬年前。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但是這個發現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像上面說的,有利於生物學考古,壞的地方在於,古生物屍體的不斷王處暴露意味著地球北極生態正在崩潰,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地球的南極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不屬於任何國家,但是北極地區不一樣,很多國家的領土都在北極圈的範圍內。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但是這個發現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像上面說的,有利於生物學考古,壞的地方在於,古生物屍體的不斷處暴露意味著地球北極生態正在崩潰,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地球的南極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不屬於任何國家,但是北極地區不一樣,很多國家的領土都在北極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