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石的形成、分布及特點

2021-02-24 龍美達石材集團

洞石是大理石系列品種中石灰巖的一大品類,以豐富的顏色、清晰的紋路、明顯卻非常有特色的孔洞結構深受國內外設計師的喜愛。洞石的主流顏色是淺米黃色,還有黃洞石、咖啡洞石、超白洞石、紅洞石、灰洞石、金黃洞石等。

一、洞石的形成過程

洞石的英文名叫Travertine,學名叫石灰華,地質學研究表明洞石的形成與熱泉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洞石的形成主要經歷4個步驟:

1、大氣降水並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2、地下水經過灰巖,灰巖中的碳酸鈣不斷溶解達到飽和。

3、由於地熱梯度效應,地下水在深入地底的過程中不斷升溫,碳酸鈣溶解度增加,溶解更多的碳酸鈣。

4、飽和的地下水湧出,形成熱泉並且溫度降低,碳酸鈣的溶解度下降並沉澱下來形成洞石。

世界上正在形成的石灰華最為漂亮、典型的是土耳其的棉花堡(Pamukkale),這裡熱泉不斷湧出,其中富含的碳酸鈣不斷沉積下來形成非常有特色的景觀。棉花堡的石灰華與石材行業裡常見的洞石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為它們形成過程雖然一樣,但形成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

二、洞石的礦山分布

洞石分布較為廣泛,主要分布在義大利、土耳其、伊朗,近年來在墨西哥也出產了質量較好的洞石。

義大利的洞石主要是羅馬洞石、灰洞石、銀灰洞,還出產一種金黃洞,但主要是在國外銷售沒有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品種都是同一礦區的不同礦口和層面,礦區位於羅馬附近的小鎮Tivoni。

土耳其的洞石分布比較散,遍布全國。最大的礦區位於德尼茲利(Denizli),主要出產米白洞,米白洞還在安塔利亞(Antalya)、阿菲永(Afyon)、尼代(Nigde)等地都有出產,錫瓦斯(Sivas)出產金黃洞石和紅洞石,科尼亞(Konya)出產黃洞石和卡拉曼(Karaman)超白洞石。

三、洞石的成礦特點

1、洞石形成的環境主要是海底,至少是大湖底部。商業上有價值的洞石礦山要求材質均勻,帶有漂亮的紋路。如果像棉花堡一樣地表形成的石灰華一方面非常不均勻,而且紋路也會非常亂。只有在海底或者大湖底部這種水動力非常弱的環境,地下湧出的熱泉才能平緩流向四周,其中的碳酸鈣才能均勻地沉澱下來,並形成漂亮的紋路。商業上的洞石的一個主要缺陷之一就是彎紋,這就是熱泉湧出時受到擾動形成的結果。

2、洞石的色帶都是沿著紋路分布的。這在羅馬洞、銀灰洞、米白洞、紅紋洞、金黃洞等各種洞石中都非常明顯,也是洞石紋路的重要形成原因。這種色帶是洞石形成時,地下水溶解的灰巖含有較多雜質,在熱泉湧出時沉澱下來形成的原生紋路,當溶解的灰巖變純淨了,紋路也會跟著消失。

3、所有洞石礦山都是水平走向的,顯示礦體一直處於形成時的狀態,沒有經歷擠壓隆起等地質作用。洞石的孔洞是連通的,形成的時候熱泉可以通過。如果把洞石的荒料立起來,在頂部澆水,會發現水可以直接通過孔洞流到底部。

4、洞石形成後基本上沒有經歷後期變質作用。洞石因為有很多孔洞,抗折抗壓強度都比較差,如果受到外部較大的作用力,洞石將會斷裂產生很多裂紋,從而失去商業價值。比較特殊的是羅馬洞石,它經歷了一定的壓實作用,正常洞石的也是圓形的,而羅馬洞石的孔有被壓彎。羅馬洞石還經歷了一定的重結晶作用,所以板面特別有釉質感,光度很高。

相關焦點

  • 弗思特丨洞石、砂巖採用的注意事項
    1、洞石洞石是商品名稱,學名叫做石灰華,英文名Travertine,屬於陸相沉積巖,是一種碳酸鈣的沉積物。因為碳酸鹽礦物在沉積過程中有氣體存在,形成很多孔洞,所以通常人們也叫它洞石。天然洞石因為是石灰石構成的,所以其色彩品種和石灰石差不多,不過因為構成條件的不同,洞石會比石灰石色彩更豐厚一些,色澤上也更豔麗一點。洞石一般有白洞石和米黃洞石之分,通常主要有灰白、米白、米黃、黃色、金黃、褐色、咖啡、淺紅、褐紅色等種色彩;孔洞直徑和分布密度與石材種類和產地有關,其共同特點是強度低、質地疏鬆、孔洞內容易積水、抗凍融性能和耐候性都較差。
  • 澳大利亞氣候特點、植被帶分布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澳大利亞大陸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降水從北、東、南三面沿海向內陸呈半環狀遞減,植被也相應呈半環狀分布,由沿海向內陸逐漸過渡為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等。2. 成因(1) 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控制下,炎熱乾燥。(2) 南部、西南部位於副高和西風帶交替控制下,為地中海氣候。
  • 野生人參產地分布與生長特點
    一、野生人參產地分布 世界上,野生人參主要分布於兩個山脈:長白山脈和錫霍特山脈。 中國長白山野生人參生長地域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部分地區。 吉林省分布: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及長白山脈的延伸地帶,包括撫松、集安、靖宇、長白、通化、 渾江、輝南、敦化、安圖、延吉、圖們、琿春等地。 黑龍江省分布: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東南坡和長白山脈的張廣才嶺。
  • 我國氣候中的「降水」分布特點是怎樣的?
    一個地區降水的分布特點可以分為地區分布狀況和季節分布狀況兩部分來組成。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有著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的東南季風帶來的。東南季風為我國帶來太平洋的水汽,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會最先得到東南季風帶來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也就成為了我國年降水量最為豐富的地區。
  • 核桃樹根系分類與分布、生長動態等特點
    一、 核桃樹根系的類型與分布核桃樹是由種子播種嫁接而成的,其根系都是實生根系。核桃屬深根性樹種,具有強大的主根、側根和廣泛、密集的鬚根。1、主根由核桃種子胚根而來的垂直向下的大粗根就是主根,它的作用是固定支持地上部、增加根系的垂直分布濃度,產生側根,運輸水分、養分等。
  • 我國新能源各區域儲量與分布概述及特點
    我國新能源各區域儲量與分布概述及特點2009/2/4/15:42來源:一大把 我國新能源的儲量與分布根據地區的地理結構特點的不同    我國新能源的儲量與分布根據地區的地理結構特點的不同,而各具優勢,沿海城市和地區海洋能資源豐富;西部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西部山區適合種植生物質能原料,發展生物質能源。
  • 甜櫻桃齊早大櫻桃的根系分布特點介紹
    櫻桃好吃樹難栽,想要種植好櫻桃樹,了解櫻桃樹的植物學生長特點和品種特點就顯得格外重要,其中對於櫻桃樹的主要特徵的了解,是配套栽培技術的基礎。今天我們來分享齊早大櫻桃的根系分布特點。根系有灰色,有白色,白色的大部分我們認為是吸收根系,如果使用考特作為砧木嫁接,我們會發現甜櫻桃的主根級次分化很快,一條主根在很短的根距內就會生成很多較為細的根系,會讓整個植株的根系的垂直部分和水平分布範圍都變得比較窄。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同學們對於分析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的思路一般都是怎麼樣的呢?今天博佳在線的老師就來帶著大家了解一下相關的內容吧!漁場即漁業資源豐富、魚類匯集、漁業活動頻繁的場所。據此推理魚類匯集的成因,思維過程是:魚類匯集←餌料(浮遊生物)豐富←營養鹽類、有機物質豐富←深層無機鹽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
  • 超全的高中地理氣候類型成因/分布/特點等歸納!拿走不謝!
    3.氣候特點(特徵):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4.氣候形成原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夏季)和西風帶(冬季)交替控制。5.該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陸地自然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該氣候條件下所分布的植被類型: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該氣候條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動物:阿爾卑斯山羊該氣候條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褐土6.該氣候區內分布的城市:以色列的港口城市特拉維夫;巴勒斯坦宗教城市耶路撒冷;黎巴嫩的首都貝魯特;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約旦首都安曼
  • 2019中考地理複習資料:我國的降水空間分布特點
    我國的降水空間分布特點:降水量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的空間分部的規律是南多北少。根據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對比關係,我國四類幹溫地區是乾旱地區、半乾旱地區、半溼潤地區、溼潤地區。東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燒寮)和最少(託克遜)的兩個地方。我國降水時間分布特點: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
  • 中國鋁土礦資源概況 特點及分布
    四、資源特點    我國鋁土礦除了分布集中外,以大、中型礦床居多。儲量大於2000萬t的大型礦床共有31個,其擁有的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49%;儲量在2000~500萬t之間的中型礦床共有83個,其擁有的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37%,大、中型礦床合計佔到了86%。
  • 2012年考研數學三真題分值分布及特點
    2012年考研數學三真題分值分布及特點 http://kaoyan.eol.cn    考研教育網  2012-01-08  大 中 小 各個部分 題型分布 主要知識點 考試所佔比例 分值特點 高 等 數 學 本部分共有選擇題
  • 科學家揭示植物地理間斷分布形成可能新機制
    文章揭示了間斷分布的蕨類植物通過獨立起源形成自然雜交物種的新機制,這種新機制的發現對傳統的物種地理分布的擴散形成機制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傳統上,人們認為物種分布區的散布主要通過物種繁殖體的傳播和擴散形成。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及其分布地區
    前幾天有一位同學在後臺問關於氣候類型的分布和特點,今天地理姐終於都弄好啦,希望地理姐的努力沒有白費,好好利用學習哦!
  • 海岸地貌形成的原因及地區分布
    基巖海岸是陸地的山地丘陵被海侵入,海浪侵蝕巖石,形成各種形態的海蝕地貌,岸邊的山巒起伏,奇峰林立,怪石崢蠑,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陸地)與海灣相間分布。由于波浪和海流的作用,岬角處侵蝕下來的物質和海底坡上的物質被帶到海灣內堆積形成沙灘。
  • 河流地貌的形成
    (2)河流堆積地貌的類型及特點1)洪積—衝積平原①分布:山前;②形成:水流流出谷口,地勢趨於平緩,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運的物質逐漸堆積下來,形成洪積扇或衝積扇。多個洪積扇或衝積扇連接形成洪積—衝積平原③地貌特點:以谷口為頂點呈扇形,衝積扇頂端到邊緣地勢逐漸降低,堆積物顆粒由粗變細。
  • 熱帶雨林的分布和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        熱帶 雨林分布的地區,年 降雨量很高,通常高於1800毫米,有些地方 達35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勻,常年溼潤, 空氣相對溼度95%以上。平均 降水量每年80英寸 以上,超過每年的 蒸發量。
  • 植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生物受其生存環境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其空間分布呈現一定的規律性特徵。一般說來,固著性植物和移動能力較弱的動物的分布,受非生物環境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而鳥類、大型哺乳類等運動能力較強的動物受生物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植物的地帶性分布包括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 科普:地震形成原因及中國地震分布區域
    公元前2300年到2007年中國歷史上達到5級以上的區域分布地震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複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麼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