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生物受其生存環境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其空間分布呈現一定的規律性特徵。一般說來,固著性植物和移動能力較弱的動物的分布,受非生物環境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而鳥類、大型哺乳類等運動能力較強的動物受生物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

植物的地帶性分布包括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是指生物在地面高度或水層深度等重力方向上的自然分布。陸地上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由於受海拔高度的影響而造成的溫度不同所引起的植被類型不同,如喜馬拉雅山腳分布熱帶雨林、山腰分布落葉闊葉林、山頂則有高山草甸等。而水平分布是指生物不同經度、緯度上的橫向自然分布。陸生植物的水平分布主要由於不同緯度地區溫度、溼度差異而引起,如我國從南向北同海拔地區依次出現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等。

長白山地區的植被分布是植物垂直分布中最典型的例子。長白山位於中國邊陲,是中朝兩國的界山。由於地質形成、構造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長白山的土壤、氣候和物種都具有顯著的垂直分布特點。長白山有五條垂直分布植物帶,從山底到山頂依次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亞寒帶針葉林、亞寒帶嶽樺林、極地高山凍原。隨海拔增高和氣候、土壤的變化,五條植物帶從海拔300米到2690米之間、100公裡的水平距離內,層次清晰地環繞在長白山不同層面上,形成了從北溫帶到北極圈2000多公裡才能呈現的植被帶濃縮奇觀。

長白山地區垂直分布植物帶 江建敏 攝

植物的水平分布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國中緯度地區從東到西的植被分布。東部地區靠近海洋,氣候潮溼溫暖,森林生態系統較為常見,其中植物以闊葉類高大喬木為主,如梧桐等;而西部內陸遠離海洋,氣候乾旱溫差大,森林覆蓋率低,植被以低矮、耐旱的灌木、草本類植物為主,如駱駝刺等。同樣,在我國同一經度地區從南到北,隨著緯度升高,溫度、溼度逐漸降低,植物種類逐漸減少,優勢樹種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森林群落為例,南方熱帶雨林中植物種類極其豐富,其中高大的常綠闊葉喬木生長較多,如望天樹、榕樹、檀香等,還有許多藤本、附生植物和蕨類;而在中原地區降水減少,喜溫溼的藤本、蕨類植物種類明顯減少,主要以殼鬥科的落葉喬木為主,如山毛櫸、慄樹、椴樹等;再至北方大興安嶺,氣候愈加寒冷乾燥,針葉林中樹種則更加單一,喬木以雲杉、冷杉、落葉松等為主。這些都集中反映了植物水平分布的特徵和規律。

但是,植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不等同於群落中植物類群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前者研究的對象和範圍更為廣大,影響因素也更為複雜,具有生態學和地理學的雙重屬性。舉例說明,上述長白山地區的垂直分布植物帶中的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本身就是一個群落,其內部空間結構從上到下又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地被物層(即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而亞寒帶針葉林帶也是一個群落,其內部也有相似的垂直結構。總之,研究對象是一個群落內的空間結構,考慮是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研究對象是多個群落甚至是多個生態系統間的空間分布,則認為是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如香山的小溪中有綠藻,溪邊有苔蘚,岸上有草、蕨類,山坡上有桃樹,山頂有松樹,這種植物分布狀況應該屬於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

作者:李晉軍

審核人:江建敏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李晉軍   [責任編輯: 李浩]

相關焦點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低層大氣的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   教學建議   關於大氣的垂直分布的教學分析   本節教材的另一個重點內容是關於大氣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層的特點,特別是對流層和平流層與人類活動關係極為密切,教材講述的較為詳細,平流層以上部分,包括中間層、熱層、外層,教材歸納為高層大氣,這是新教材與以往教材不同之處,教材這樣處理,既突出了重點即與人類關係極為密切的對流層和平流層,同時又利於學生了解高層大氣中與人類關係較為密切的電離層
  • 球蘭屬植物的分類及分布範圍
    球蘭屬植物的分類及分布範圍球蘭屬Hoya R. Br.由英國著名植物學家Robert Brown於1810建立,其屬名Hoya是為紀念他的好友,英國園藝家Thomas Hoy(圖1)。1885年, 英國植物學家Josepen Dlton Hooker在他編寫的英屬印度植物志(The Flora ofrishndia )中,對收錄的球蘭屬植物進行了分類,這是球蘭屬植物的第一個較完整的分類系統(Hooker, 1883)。 此後,許多植物學家均嘗試對球蘭屬植物進行分類修訂。
  • 可可西裡植被的主要類型特點及分布
    可可西裡處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的過渡區,主要植被類型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高山冰緣植被也有較大面積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墊狀植被和高寒荒漠也有少量分布,特別是高寒荒漠僅分布在極個別的地區。
  • 中國廣東蜜源植物的分布及利用情況
    廣東省蜜源植物分為野生和人工種植兩種。野生蜜源主要分布在山區,多達100多種,最主要的有鴨腳木、柃屬植物和山烏相等;人工種植植物的蜜源植物主要為果樹,面積超過100萬公頃,主要為荔枝、龍眼,還有柑橘、李、柚子、柿子、香蕉、菠蘿和雜果。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題庫412:大洋水溫垂直分布
    贏取南極旅遊大獎 點擊進入答題頁面>>http://edu.china.com.cn/2011hyzsjs/node_7127310.htm733.世界大洋水溫水平分布特徵是什麼?734.世界大洋水溫垂直分布特徵是?總特徵為隨深度增加溫度降低,各緯度不同1)低緯度:均勻層(100~150m),主溫躍層(200~300m),其下緩慢下降(300-)。2)中緯度:均勻混合層(100~200m),季節性溫躍層,主溫躍層(600~1000m),其下緩慢下降(800~1000-)。
  • 一文總結世界著名四座山脈喜阿乞天的自然帶垂直分布規律!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珠峰地區海拔落差巨大,水熱組合狀況隨海拔而變化多樣,山地的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和動物等自然要素從山麓到山頂隨高度增加而逐漸更替,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帶。
  • 植物結構參數和葉綠素分布的3D監測
    3D圖像,對植物結構參數和葉綠素分布進行檢測,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近年來,圖像分析被廣泛應用於精準、高效的植物監測。由於植物具有複雜的三維(3D)結構,因此,3D圖像的採集和分析對於確定植物的狀態十分有用。葉綠素含量是決定植物狀態的重要參數。
  •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出版發行
    中國是地球上唯一具有從熱帶雨林到北方針葉林連續分布的國家,同時也是北半球植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擁有本土維管植物30,0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超過10,000種。中國植物分布的信息對於理解和解釋生物多樣性分布格局及其機制、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維持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 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與分布對植物的影響
    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狀態,除了與根系的特性有關以外,還常常受到外界的各種環境影響,比如土壤的狀況、水源、光照等都會對根系造成一定影響,那麼了解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分布情況,對於植物的合理密植,中耕施肥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安徽省森林植被水平分布的特點
    安徽森林植被水平地帶性分布規律明顯,自北向南依次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於淮北平原,現存森林植被主要以人工林為主。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分布於淮河以南廣大地區,典型地帶性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和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其中,在江淮之間為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帶;長江以南及大別山南坡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 交通車輛燈具和信號燈分布光度計
    LSG-1950是CIE A-α推薦使用的分布光度計主要測量交通行業燈具,如交通信號燈,公交車,火車,船舶太空飛行器材燈具的。當測試樣品繞水平軸和垂直軸旋轉時光度探頭保持靜止並面向被測物,以便測試被測燈的光線強度和照度值。
  • 核桃樹根系分類與分布、生長動態等特點
    一、 核桃樹根系的類型與分布核桃樹是由種子播種嫁接而成的,其根系都是實生根系。核桃屬深根性樹種,具有強大的主根、側根和廣泛、密集的鬚根。1、主根由核桃種子胚根而來的垂直向下的大粗根就是主根,它的作用是固定支持地上部、增加根系的垂直分布濃度,產生側根,運輸水分、養分等。
  • 神奇的轉座子:植物中轉座子的分布
    在神奇的轉座子:轉座子的分類一文中,我們簡要介紹了轉座子的分類系統和命名規則。我們已經知道,在生物體中轉座子的多樣性非常高,數量非常大。那麼,在不同的植物基因組中,每種類型的轉座子都是均一分布的嗎?它們的分布有沒有什麼特點呢?
  • 科學家揭示植物地理間斷分布形成可能新機制
    9月7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組商輝等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盧金梅等在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雜誌合作發表論文。
  • 神奇的轉座子:植物中轉座子的分布
    那麼,在不同的植物基因組中,每種類型的轉座子都是均一分布的嗎?它們的分布有沒有什麼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水稻和玉米為例,介紹一下轉座子在植物基因組中的分布情況。在許多具有較大基因組的植物中,I型轉座子的含量通常會比較豐富。擬南芥的基因組相對較小,I型座子的數量也比較少,並且它們主要集中在著絲粒附近。相比之下,擬南芥中II型轉座子則主要分布在中心體周圍。
  • 熱帶雨林的分布和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和穩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長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世界上過半數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熱帶雨林無疑是地球賜予人類最為寶貴的資源之一。由於現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
  • 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原標題:木本雙子葉植物葉相地理分布與氣候相關   植物葉相即葉片形態特徵,反映植物在生理和生態過程上的功能適應,從而能敏感地指示當地氣候。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就中國木本雙子葉植物的葉相地理分布格局、氣候因子對其地理分布的影響,以及基於「葉相-氣候構建古氣候重建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 分布光度計(配光曲線)測試系統(IES測試)
    優點三:採用克裡格(kriging)插值算法和規則網格數字高程模型(DEM)開發了等高線生成模型,自主設計了分布光度計燈具配光曲線系統,能快速生成平滑的等光強圖、等照度圖,實現光度數據的圖形化;結合模塊化設計,使用三維圖形來表示燈具的光強分布,更加直觀的得到燈具在各個方向上的光強分布,並能被動或自動地進行全方位旋轉。
  • 水生植物烷基脂類含量和分布特徵及其單體氫同位素組成
    但近年來對青藏高原湖泊的調查發現水生植物也含有較高豐度和含量的長鏈正構烷烴和長鏈脂肪酸,其對湖泊沉積物的長鏈脂類的影響不容忽視。然而,這一現象是否具有廣普性,尚需進一步對更多湖泊中的水生植物進行調查。此外,考慮到水生植物對湖泊沉積物中脂類的可能影響,亟需提出一些可以區分陸生和水生植物脂類來源的指標。
  •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區,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中緯度地區
    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過程,黑土是一種具有強烈脹縮和擾動特性的粘質土壤,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在3%至10%,這種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通常呈現為黑色。從緯度位置來看,黑土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包括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具體來說主要是分布在中溫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