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森林植被水平分布的特點

2020-12-03 愛旅遊和科學

安徽森林植被水平地帶性分布規律明顯,自北向南依次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於淮北平原,現存森林植被主要以人工林為主。只在一些殘丘及古寺周邊仍保存著少量以栓皮櫟、槲櫟、五角楓、樸樹等為優勢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以及以側柏為建群種的暖溫帶針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分布於淮河以南廣大地區,典型地帶性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和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其中,在江淮之間為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帶;長江以南及大別山南坡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由於長期的認為活動,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帶僅在大別山北坡個別地方還保留著部分北亞熱帶地帶性頂極植被群落,即以苦櫧、青岡、石櫟、栓皮櫟、短柄枹、化香等為建群種的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

長江以南及大別山南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產潛力較大,森林組成以殼鬥科的青岡、棉櫧、甜櫧、小葉青相、樟科的樟樹、紅楠、豺皮樟及山茶科的木荷等為建群種的常綠闊葉林,是中亞熱帶地帶性頂極植被類型。

相關焦點

  • 植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是指生物在地面高度或水層深度等重力方向上的自然分布。陸地上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由於受海拔高度的影響而造成的溫度不同所引起的植被類型不同,如喜馬拉雅山腳分布熱帶雨林、山腰分布落葉闊葉林、山頂則有高山草甸等。而水平分布是指生物不同經度、緯度上的橫向自然分布。
  • 可可西裡植被的主要類型特點及分布
    可可西裡處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的過渡區,主要植被類型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高山冰緣植被也有較大面積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墊狀植被和高寒荒漠也有少量分布,特別是高寒荒漠僅分布在極個別的地區。
  • 澳大利亞氣候特點、植被帶分布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澳大利亞大陸地處熱帶和亞熱帶,降水從北、東、南三面沿海向內陸呈半環狀遞減,植被也相應呈半環狀分布,由沿海向內陸逐漸過渡為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等。2. 成因(1) 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處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東南信風控制下,炎熱乾燥。(2) 南部、西南部位於副高和西風帶交替控制下,為地中海氣候。
  • 貴州,擁有種類繁多、分布呈現過渡性的生態植被
    由於地處低緯度亞熱帶範圍,山地面積廣大,因此,植被亞熱帶性質明顯,並隨著海拔和維度的升高植被類型呈現過渡性變化,具有垂直分布和地帶性分布規律。多種類型的土壤生長了多種類型的植被,且相對廣泛的石灰巖使得巖溶植被發育,分布錯綜複雜。貴州的自然植被類型主要分為闊葉林、針葉林、灌叢和灌草叢、沼澤與水生植被和竹林五大類。
  • 梁平現有157種陸生野生動物 492種森林植被
    03-04 19:18:4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記者從重慶市梁平區林業局獲悉,得益於良好的自然生態,梁平區動植物種群數量呈現恢復性增長,現有陸生野生動物157種、森林植被492種。
  • 非洲的降水特點及其對植被的影響,小編帶你來了解
    我們都知道非洲被赤道穿過,它的降水也受赤道移動的影響,那麼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非洲的降水特點及其對植被的影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下圖中標出的降雨帶在南北方向上的擺動,與這種熱量帶的擺動存在著某種聯繫。至於赤道以南的區域,與氣候帶分布是對稱的,但要注意北方的「夏天」恰好是南方的「冬天」,而且南方各「地帶」在經度上跨越的範圍不大,這部分是因為南方的面積較小,部分是因為其東邊與印度洋相接。這裡使用的「冬天」和「地帶」兩個詞彙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南方的乾燥地區卡拉哈裡沙漠的降雨量遠比撒哈拉沙漠為多,而且「冬天」降雨的地區僅限於非洲西南端的一小片區域。
  • 熱帶雨林的分布和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        熱帶 雨林分布的地區,年 降雨量很高,通常高於1800毫米,有些地方 達35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勻,常年溼潤, 空氣相對溼度95%以上。平均 降水量每年80英寸 以上,超過每年的 蒸發量。
  • 野生人參產地分布與生長特點
    中國長白山野生人參生長地域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部分地區。 吉林省分布: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及長白山脈的延伸地帶,包括撫松、集安、靖宇、長白、通化、 渾江、輝南、敦化、安圖、延吉、圖們、琿春等地。 黑龍江省分布: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東南坡和長白山脈的張廣才嶺。
  • 潛山紅河谷發現有野梅分布
    毛柄小勾兒茶和天目木姜子均在列《安徽省省級珍稀樹種名錄》,於2016年分別在板倉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的黃土撬和香果樹瀑布位置被發現。此次在板倉發現野梅天然分布,表明潛山縣生態環境改善明顯,生態環境水平正逐漸回升。
  • 三江源保護區資源狀況:植被類型
    一、植被類型  三江源區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草甸、草原、沼澤及水生植被、墊狀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個植被型,可分為14個群系綱、50個群系。  森林植被以寒溫性的針葉林為主,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區的東部、東南部,屬於我國東南部亞熱帶和溫帶向青藏高原過渡的山峽區域。
  • 森林植被一旦受損 附生植物群落百年內難以恢復
    研究表明該區域受損森林即使有百年的恢復時間,附生植物群落仍難以完全恢復。據宋亮介紹,附生植物是一類生活在其他植物體上但不從宿主載體吸收營養與水分的特殊植物,其特有的形態結構特徵和生態習性使得它們對氣候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和脆弱。長期以來,在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幹擾下,原生森林植被遭受破壞,次生植被面積不斷增加,生態環境發生改變,從而造成附生植物的組成與多樣性降低。
  • 去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
    去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 實習生 孫聖起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19-04-02 17:45
  • 我國森林資源的類別、特點及功能
    ,研究了我國森林資源的類別,我國森林資源的特點及功能,以及木質林產品、非木材林產品、林木生物質能源、森林溼地、景觀資源的類別、特點及功能,為認識森林、科學經營、合理利用森林服務。國有天然林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源頭、流域或重要山脈的核心地帶]1],人工林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中下遊及其以南區域,廣西、廣東、湖南、四川、雲南、福建等6省[2]。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多樣性豐富。果品植物300多種,澱粉植物30多種,油脂植物600多種,蔬菜植物80多種,山野菜700多種。可食用的森林植物種類多,營養豐富。
  • 甘肅黃土高原氣候植被類型與生態建設
    根據甘肅黃土高原史書方志的記載、現代氣象觀測資料的分析和現生植被的考察資料,可以得出這裡從歷史時期到現今氣候植被類型的地區分布及其變化。  在隴西黃土高原蘭州以北的地區,據《重修皋蘭縣誌》卷十記載,明代中葉(約公元1480年)在永登、景泰、靖遠之間「崇崗隱天,森林蔽日,華實之毛,衣食自出,林麓之饒,何物不有。」
  • 鹹寧市植被噴播機滄州實體廠家的主要特點和介紹
    鹹寧市植被噴播機滄州實體廠家的主要特點和介紹 ,「u308u38」   鹹寧市植被噴播機滄州實體廠家的主要特點和介紹    客土噴播車性能特點-客土噴播車,噴播車客土噴播車性能特點-客土噴播車,噴播車客土噴播車生產廠家客土噴播車廠家  客土噴播車性能特點
  • 地球的陸地自然帶,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有怎樣的分布規律?
    因此,根據植物群落的特徵可以區分出不同的陸地自然帶,也就是說陸地自然帶的命名通常是用植被來命名的。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而植被的空間分異,主要是受到「熱量」和「水分」兩大因素的制約,我們一般可以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帶分為森林自然帶
  • 安徽省姓氏分布「王張李」位列前三 「王姓」537萬人
    昨日,安徽省統計局發布的《安徽省姓氏分布與區域文化研究》顯示,與全國數據不太一樣,我省排名前三的姓氏是「王張李」。其中第一大姓「王姓」,是我省唯一超過五百萬人口的姓氏。另外,將安徽分成中、南、北來看,不同姓氏對區域影響不同,反映出「南文北武」等文化特點。
  • 安徽省民用運輸機場、通用機場分布地圖
    綜合中國民用航空局等數據,安徽省目前有5個運輸機場,2個通用機場。一、運輸機場分別是: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飛行區級別4E,2019年旅客吞吐量1228萬人次,內地排名第36位。安徽省民用運輸機場分布地圖通用機場類別A1蕪湖三元通用機場,通用機場類別A2安徽省通用機場分布地圖衛星地圖
  • 青藏高原所等發現植物葉性狀可指示乾旱區植被的地帶性分布
    但是,由於傳統上用於植被區劃的指標過於繁雜,因此,很難用它們來預測未來氣候變化下不同植被類型邊界的變化。葉性狀是植物適應環境所表現出來的葉片水平上的特徵,與生態系統功能關係密切,植物葉性狀及其相關關係沿著環境梯度的變化在決定植物分布格局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些關鍵葉性狀很可能是一個較客觀反映植被本身特徵的、可測量和比較的植被區劃綜合指標。但是,關於植物葉性狀與乾旱區植被區劃關係的研究仍很缺乏。
  • 農田防護林種植,植被的分布特徵,這些你了解多少?
    寧夏引黃灌區綠洲邊緣固定沙地植被分布特徵,在寧夏引黃灌區河東機場正北直線距離6-8km左右的地段,調查中發現有百餘公頃的固定沙地植被分布,主要植物有沙米和沙蒿,地表植被蓋度約為30-50%。由於沙地植被較為單一,因此在調查到的4個樣方中,只有沙米出現,多樣性指數也均為1。寧夏引黃灌區沿黃河溼地帶植被分布特徵,溼地是各類生物特別是部分水生植物、野生動物、浮遊動植物和鳥類生活、繁殖和遷徙的最佳場所,被稱為物種多樣性保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對溼地的調查研究也是本次生態普查的重點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