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總結世界著名四座山脈喜阿乞天的自然帶垂直分布規律!

2021-01-21 老胡旅遊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

珠峰地區海拔落差巨大,水熱組合狀況隨海拔而變化多樣,山地的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和動物等自然要素從山麓到山頂隨高度增加而逐漸更替,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帶。以喜馬拉雅山脈主脊線為界,可大致劃分出珠峰南北坡,主脊線以南為南坡,以北為北坡。北坡位於我國境內,南坡主要位於尼泊爾境內,但我國境內的嘎瑪溝、絨轄溝和樟木溝等也屬於南坡。由於喜馬拉雅山脈阻隔了北上的印度洋溫暖季風,並削弱了南下的乾冷氣流,因而珠峰南北坡的自然景觀差異明顯:南坡出現森林覆蓋的深切溝谷,北坡出現草原覆蓋的寬谷和盆地,形成了南北坡迥異的垂直自然帶。

南坡受印度洋暖溼氣流的強烈影響,水熱狀況優越,山麓到山頂的相對高差大,使得水熱組合隨海拔變化幅度大。珠峰南坡的自然帶從低到高依次為:低山熱帶季雨林帶、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山地寒溫帶針葉林帶、亞高山寒帶灌叢草甸帶、高山寒凍草甸墊狀植被帶、高山寒凍冰磧地衣帶和高山冰雪帶(見圖)。其中,亞高山寒帶灌叢草甸帶(3900~4700 米)以亞高山灌叢草甸土為基底,氣候寒冷,主要分布刺毛杜鵑和雪杜鵑等,紅尾鴝和斯氏高山鼠等活動於此;高山寒凍草甸墊狀植被帶(4700~5200 米)屬於現代冰川廣泛發育的山前地帶,開始出現融凍現象,主要分布冰川黑穗苔草等高山草甸和金露梅等墊狀植被,常見動物有藏倉鼠和喜馬拉雅旱獺等;高山寒凍冰磧地衣帶(5200 ~5500 米)生態條件惡劣,氣候寒冷,主要分布地衣,如裂葉石耳和紅橙衣等;高山冰雪帶(5500 米以上)以雪線為界,發育高山寒漠土,地面上現代冰川佔優勢,地表長年被冰雪覆蓋,冰雪內有少量藻類生存。

北坡降水少,氣候寒冷乾旱,具有典型的大陸性高原氣候特徵。北坡大部分地區在海拔4000 米以上,導致4000 米以下的自然帶缺失。北坡的自然帶由下至上依次為:高原寒冷半乾旱草原帶(4000~5000 米)氣候寒冷,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髮育亞高山草原土,分布著白草草原、固沙草草原和紫花針茅草原等,藏野驢和藏羚羊經常成3~10隻的小群活動;高山寒凍草甸墊狀植被帶(5000~5700 米)與南坡同名自然帶相比生態系統發育較弱,植被覆蓋度低,成土過程弱,發育著原始高山草甸土;高山寒凍冰磧地衣帶(5700~6000 米)和高山冰雪帶(6000 米以上)與南坡生境類似,海拔更高。

歐洲阿爾卑斯山脈自然帶垂直分布圖

山地的垂直分異,主要是由於從山麓到山頂,隨著海拔高度的不斷增加,自然帶也會出現更替,當然,要出現山地垂直分異的山地,往往相對高度要較高。一般來說緯度低海拔高相對高度大的山地,自然帶的垂直分異表現得更為明顯。隨著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加,山地中不同海拔高度的氣候也發生變化,包括熱量和水分等要素都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了自然帶的分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吉力馬札羅山自然帶分布圖

當水分充足的情況下,隨著海拔的增加熱量不斷降低,那麼自然帶主要由於熱量變化而更替,這種情況類似於緯度地帶分異規律。假如,赤道附近的一座高山,從山麓至山頂,大致會出現熱帶雨林帶、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山地(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山地(亞寒帶)針葉林帶、山地灌木帶、高山草甸帶和高山荒漠帶等自然帶。位於非洲東非高原赤道附近的吉力馬札羅山,海拔高達5895米,從山麓至山頂的自然帶更替幾乎等同於緯度分異規律。此外,如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十分明顯的此類垂直分異規律。

天山博格達峰自然帶分布圖

當水分不充足的情況下,那麼山地自然帶的分布主要受水分因素和熱量因素的雙重影響,有些時候甚至水分的影響更大。比如,我國新疆的天山地區,在天山北坡一側,山麓自然帶為溫帶荒漠帶,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盛行西風帶來的大西洋水汽和偏北風帶來的北冰洋水汽受到地形抬升,產生了地形雨,隨著海拔增加水分逐漸增加,因此開始出現山地草原帶和山地針葉林帶,隨著海拔高度繼續增加,降水又逐漸減少,隨之又出現山地(亞高山)草甸帶、高山草甸帶和高山荒漠帶等自然帶。所以,由於水分的原因,在天山北坡出現了「雲杉林」這種森林自然帶,而天山南坡則沒有森林自然帶出現。

一般地,緯度低,雪線海拔高;緯度高,雪線海拔低。(四圖比較)但雪線位置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副熱帶高壓帶降水量比赤道附近少的地區。(乞山和珠峰比較)陽坡雪線高,陰坡雪線低(乞、天、阿均如此);迎風坡雪線低,背風坡雪線高(珠峰最明顯,乞山、阿山、天山都有此特點)。兩種條件矛盾時,一般是看主導因素降水(迎風坡)。兩者一致時,還取決於山的高度。夏季雪線高,冬季雪線低。(圖中無法說明)同一種自然帶,通常陽坡高,陰坡低。(珠峰、天山、阿山都如此。)垂直帶譜的複雜程度:緯度越低越複雜。(可拿天山和乞山比較一下)

一個地方的雪線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季節變化就能引起雪線的升降:夏季氣溫較高,雪線上升;冬季氣溫降低,雪線下降。這種臨時界限叫做季節雪線。 夏季雪線位置比較穩定,每年都回復到比較固定的高度,由於這個緣故,雪線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熱月進行測定的。

歷史課堂內外

我們立足中學歷史課堂,把握新高考方向,提高大眾歷史素養!課件和試題每天免費提供!

相關焦點

  • 陸地自然帶的「山地垂直分異」,是不是和「緯度地帶分異」一樣?
    在地球表層,在不同尺度的範圍內,都存在差異性,具體表現為大小不等、內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連續性的一系列地理單元,而且這種差異性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從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來看,通過對於陸地自然帶和土壤的研究,可以明顯的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其中陸地自然帶是最直觀顯著的指標。
  • 世界陸地自然帶有哪些類型,這些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有什麼規律?
    我們人類就是生活在陸地生態系統中的,而地球陸地的不同區域,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那麼,世界陸地自然帶有哪些類型,這些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有什麼規律?陸地自然帶是指地球表面呈帶狀分布,具有一定寬度的地帶性自然區劃單位,陸地自然帶是最能直觀反映一個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要素,每一個陸地自然帶,都有能代表該自然帶的典型植被類型。一個地區自然帶的分布,也就是典型的植被分布主要受到了氣候因素的影響,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兩大方面,分別是水分和熱量。
  • 橫斷山脈:中國垂直分異最明顯的山脈,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橫斷山脈自然帶而不同區域之間,由於區位條件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我們稱為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體現在幾乎所有的自然地理要素當中,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植被和土壤。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下,生長有不同的自然植被,稱為陸地自然帶。
  • 地球的陸地自然帶,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有怎樣的分布規律?
    陸地自然帶是指自然地理現象在地球表面的帶狀分布,由於不同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自然帶也存在著差異性。從炎熱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蓋的極地,從溼潤的沿海到乾燥的內陸,形成各種各樣的自然地理環境。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圖而植被的空間分異,主要是受到「熱量」和「水分」兩大因素的制約,我們一般可以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帶分為森林自然帶
  • 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何影響?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總體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側海岸線一致,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北總長度約為89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約為300千米。安第斯山脈屬於巨大的褶皺山脈,是由於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由於板塊之間巨大的擠壓力,使得安第斯山脈的平均海拔高達3660米,許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譽為「南美洲的脊梁」。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山地的垂直地帶性、熱量、溫度帶)
    01知識點山地的垂直地帶性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類型也會發生變化。山地垂直地帶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3個規律:①基帶。山麓地區分布的植被(基帶),與當地的植被分布一致;②山腳-山頂。從山腳至山頂,氣溫越來越低(熱量條件越來越差),植被越來越稀疏;③迎風坡、陽坡。迎風坡和陽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樣的海拔時,植被比背風坡和陰坡更加茂盛。同一種植被,可以同時分布在高緯度地區、低緯度高海拔地區。
  • 高中地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說出不同空間尺度的地域分異;知道陸地自然帶的形成和分布;能分析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過程與方法】通過運用地圖分析地域分異規律,提高讀圖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 【雙線問題】非地帶性規律和雪線問題(附林線專題設計)
    常見的非地帶性現象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  因素  地區  自然帶和地表景觀  成因  地帶性分布  (理想狀態)  非地帶性分布  (現實狀況)  海陸分布  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  苔原帶、針葉林帶  無  南半球該緯度無陸地
  • 【地理觀察】從常用的自然帶分布圖看氣候與自然帶的不完全對應
    氣候是形成自然帶的最主要因素,植被則是自然帶的最明顯的標誌。所以有什麼氣候類型必有相應的什麼自然帶;有什麼的自然帶一定也有對應的植被類型。故而很多自然帶與氣候類型、植被類型的名稱是完全一致的,如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帶—熱帶雨林、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帶 —熱帶沙漠、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苔原氣候—苔原帶—苔原等等,這就使我們較易掌握這部分內容。但也有一些例外,在教學中需特別注意。
  •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山脈,你知道幾個?
    引 言 世界上著名的山有很多,有哪些山脈可以入選世界十大名山呢?世界十大名山名單由被稱為「雪的故鄉」的喜馬拉雅山脈領銜,其次還有「萬山之祖」崑崙山;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安第斯山;歐洲最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山;大自然的美景博物館落基山;內陸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嶺岡底斯山脈等等。 1、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為"雪的故鄉"。
  • 巧計高考地理世界洋流分布規律
    巧計高考地理世界洋流分布規律 2014-11-20 15:18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世界地理第一講:世界地理概況(中)
    (目前只限必修一)考點詳談世界重要區域的區域定位一、亞洲1.地理位置(2)「粗」定——該定位要求相對低些,如氣候類型的分布、自然帶的確定往往不需要進行精確的定位,只要大致定位即可解題,這種定位一般利用分布規律和原理來定位,因此了解地理中的規律、原理對定位尤為重要。
  • 備戰高考洋流分布規律
    備戰高考洋流分布規律今天,學習有途網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更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盡情關注有途網!1、按成因: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
  • 2012成考高起點地理原理規律複習資料歸納(三)
    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較穩定;兩個板塊交界處,地殼較活躍,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這一地帶。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塊相撞擠壓處,常形成山脈。  53.地質構造  ①褶皺(a.背斜:巖層向上拱起,常成為山嶺,有時成谷;b.向斜:巖層向下彎曲,常成為谷地,有時成山)。
  • 高中地理|世界氣候的總結大全
    今天博佳在線的老師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世界氣候吧一、氣溫的影響因素1、太陽輻射:氣溫由低緯向高緯 降低 (低緯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大、晝長較長)2、大氣環流:(2)逆溫現象在對流層,氣溫垂直分布的一般情況是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中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稱為逆溫現象。
  • 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雖地處沿海卻氣候乾旱
    巴塔哥尼亞高原和安第斯山脈都是位於南美洲的地形單元,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總長度達8900千米,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是由於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海岸山脈,屬於褶皺山脈的範疇。
  • 世界地理小區域——吉力馬札羅山
    典型例題二:(2017·上海高三)非洲的自然帶景觀分布,是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綜合作用的結果。吉力馬札羅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稱,而許多地理學家稱它為「非洲之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左圖歸納非洲自然帶的分布特徵,從F-E的自然景觀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麼?這種差異反映了哪種地域分異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