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觀察】從常用的自然帶分布圖看氣候與自然帶的不完全對應

2021-01-08 騰訊網

一線教師——精緻

只做地理——專業

多年備考——經驗

綜合整理——全面

氣候類型分布對應情況如下: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地區 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氣候 10度緯度和回歸線之間 熱帶草原

熱帶沙漠氣候 回歸線和30讀緯度之間的大陸中、西部 熱帶沙漠

熱帶季風氣候 回歸線和10度緯度之間的大陸東部 熱帶季雨林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 25度-35度之間的大陸東部或30度-40度緯度之間的大陸東部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地中海氣候 30度-40度緯度之間的大陸西部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溫帶海洋性氣候 40度-60度緯度之間的大陸西部 溫帶落葉闊葉林

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大陸的內部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的東部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極圈地區 亞寒帶針葉林

極地氣候氣候 極地地區

特殊情況:

自然帶與氣候類型不完全對應的情況

自然帶與氣候類型、植被是緊密聯繫的。氣候是形成自然帶的最主要因素,植被則是自然帶的最明顯的標誌。所以有什麼氣候類型必有相應的什麼自然帶;有什麼的自然帶一定也有對應的植被類型。故而很多自然帶與氣候類型、植被類型的名稱是完全一致的,如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帶—熱帶雨林、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帶 —熱帶沙漠、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苔原氣候—苔原帶—苔原等等,這就使我們較易掌握這部分內容。但也有一些例外,在教學中需特別注意。

一、熱帶季風氣候區有兩類自然帶—熱帶季雨林帶和薩瓦納帶(熱帶稀樹草原)。

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地區差異顯著。在降水多的地區如南亞的東北部、印度半島西岸、中南半島東西兩側和菲律賓群島北部,都處在迎風坡,降水很豐富,植被以高大茂密的森林類似熱帶雨林,只是在旱季時,不少樹木有落葉現象(如抽木)所以叫熱帶季雨林(我國雲南的西雙版納也屬之)。

而在內陸或背風坡的平原低地,降水較少,有的年降水量甚至不足100mm,如印度的中部、德幹高原內地、緬甸中部、泰國中部東部等處,植被以熱帶稀樹草原(即薩瓦納帶)。這裡也就成了亞洲唯一分布有熱帶稀樹草原的地區(我國海南島西南部也有分布)。

二、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有多種自然帶。

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個廣泛的概念,因氣候差異顯著,可分為四個亞類:溫帶落葉闊葉林氣候、溫帶草原氣候、溫帶荒漠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故相應必有四個自然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是降水較多的溼潤地區,如中歐東歐和北美五大湖及東部沿海,往內陸降水逐漸減少而過渡至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由於還受大氣環流、地形等影響,有的荒漠不一定在大陸中心地區,各帶延伸方向也不盡相同,但具有明顯經向地帶性。在北半球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北側,就是東西向呈完整帶狀分布的亞寒帶針葉林帶,幾乎橫貫整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這裡緯度高,氣候寒冷,降水量不多,但蒸發弱,仍相當溼潤,能生長耐寒的針葉樹(如雲杉、冷杉、落葉松、柏等)。南半球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只分布在南美洲南部東側(巴塔哥尼亞高原),只有一個亞類:溫帶荒漠氣候,所以也只有一個自然帶—溫帶荒漠帶,且呈縱向分布。這是由於本區的西風,受安第斯山阻擋,背風坡降水稀少,而沿岸又有北上的福克蘭寒流影響的緣故、這是世界上大陸東岸有荒漠分布的唯一地區。

三、溫帶海洋性氣候區與溫帶季風氣候區共同對應一個自然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這兩類氣候影響地區,氣候溫和,降水較多,都較溼潤,能滿足闊葉樹的行長,但冬季都有一個相對低溫過程,故樹木都要落葉。這一自然帶在歐洲就同溫帶大陸性氣候溼潤地區的溫帶落葉闊葉林聯成一片,範圍很大,從西海岸一直延伸到東歐平原甚至越過烏拉爾山抵西西伯利亞平原南端。在東亞溫帶季風區的北部則屬亞寒帶針葉林帶(如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日本的北海道等)。

四、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區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相同的自然帶,如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在非洲南部東側也有這類自然帶分布。這裡處在德拉肯斯堡山的東側,面向來自印度洋的東南風降水較多。在南美洲,只在其北部(巴西南部)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但在南部地區(烏拉圭和阿根廷的潘帕斯)卻是草原帶。

五、澳大利亞熱帶荒漠南側是薩瓦納帶嗎?大家知道薩瓦納氣候區一般都靠屬夏雨型,即夏季因受赤道低壓帶南移影響而多雨。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而從熱帶荒漠向亞熱帶森林(地中海氣候)過渡的草原地區,冬季受西風帶影響而導致多雨,故應屬冬雨型,所以該處草原帶應為亞熱帶草原帶,這樣自然帶分布就符合規律了。

綜上所述,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牢固掌握普遍規律,但同時也不能忽略個別的特殊的一些現象,這也正是如何運用學過的各類知識來解答各地地理現象,考查學生智力能力的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地球的陸地自然帶,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有怎樣的分布規律?
    陸地自然帶是指自然地理現象在地球表面的帶狀分布,由於不同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自然帶也存在著差異性。從炎熱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蓋的極地,從溼潤的沿海到乾燥的內陸,形成各種各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綠色植物是陸地自然帶中的生產者,而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和結構,決定著動物和微生物的種類與構成。因此,根據植物群落的特徵可以區分出不同的陸地自然帶,也就是說陸地自然帶的命名通常是用植被來命名的。
  • 高中地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教案
    【問題】圖中的箭頭所指的各是哪一種自然景觀,請談一談對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的認識。【學生活動】各抒己見,發表對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的認識。【教師總結】自然地理環境在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及其整個自然地理環境均存在著地域差異,地域差異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體現在不同的空間尺度上,規模有大有小。
  • 陸地自然帶的「山地垂直分異」,是不是和「緯度地帶分異」一樣?
    地球表面的不同區域,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下墊面、洋流等因素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就形成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在地球表層,在不同尺度的範圍內,都存在差異性,具體表現為大小不等、內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連續性的一系列地理單元,而且這種差異性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從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來看,通過對於陸地自然帶和土壤的研究,可以明顯的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其中陸地自然帶是最直觀顯著的指標。
  • 世界陸地自然帶有哪些類型,這些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有什麼規律?
    地球表面可以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部分,在生命的演化歷程中逐漸演化出了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生態系統體系。我們人類就是生活在陸地生態系統中的,而地球陸地的不同區域,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條件等因素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
  • 高考地理試題: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模擬試題
    3.自然帶   4.空間上的規律性        地域分異規律        地域分異規律   誤區警示  自然帶的分布並不完全與氣候類型相吻合,因為自然帶是氣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帶對應的氣候類型不盡相同,如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對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 一文總結世界著名四座山脈喜阿乞天的自然帶垂直分布規律!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珠峰地區海拔落差巨大,水熱組合狀況隨海拔而變化多樣,山地的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和動物等自然要素從山麓到山頂隨高度增加而逐漸更替,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帶。
  • 我的祖國之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優越,植被類型多樣,東北黑土肥沃
    作為中華兒女的一份子,對於祖國的讚歌是唱不完的,上一篇我們簡單介紹了我國的地形、氣候和水文特徵,今天我們繼續聊我國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理位置、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通常用陸地自然帶來劃分陸地植被的分布類型,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深受氣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 【地理圖庫】世界空白輪廓圖、洋流分布圖、板塊分布圖(完整海區版)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地理圖庫】世界七大洲分布圖(分洲設色)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陸地自然帶中最茂密「熱帶雨林帶」,其中最稀有的東西是什麼?
    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對應的區域水分條件從溼潤逐步過渡到乾旱。由於森林生長所需要的水分較多,所以森林自然帶對應的乾濕地區主要是溼潤地區和半溼潤地區。
  • 高中地理必拿知識點:地形剖面圖的繪製與判讀
    (3)把剖面線與等高線的各交點之間的水平距離,按水平比例尺轉繪在水平坐標上,得到各對應點的縱垂線。在圖上繪製「水平線段」要與剖面線等長,以保持原圖的水平比例尺不變。  (4)在縱坐標上引出各對應點海拔高度的水平線,確定與各對應點縱垂線的相交點。
  • 【地理圖庫】世界氣候類型和陸地自然帶分布模式對照圖
    【樊勇地理工作室】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地理組教師樊勇創辦的公眾平臺,面向全體地理愛好者和地理教師提供優質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和新高考資訊的平臺
  • 為什麼很多山地的不同山坡,通常會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類圈等自然地理圈層組成的有機整體,其中每一個要素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並保持協調統一。而地球表面的不同區域之間,由於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也會產生十分明顯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在大中小各種尺度中都存在這種差異性。
  • 地理見聞|世界上居然還有「熱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圖在上述11種氣候類型中,並沒有出現「熱帶海洋性氣候」,所以它並不是典型的氣候類型。而位於熱帶地區,在氣壓帶風帶當中,主要的盛行風就是低緯信風帶了,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帶,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帶,信風帶風向總體為「由東往西」。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熱帶海洋性氣候」應該分布在南北緯10°至25°之間信風帶控制的大陸東岸或者是海洋中的島嶼上。這些地區常年受來自熱帶海洋的信風影響,終年盛行熱帶海洋氣團,氣候具有海洋性。
  • 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制定完成 涉及7省130縣市
    當代學者在豐富張相文的觀點後雖然提出了「『淮河—秦嶺』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但對於「南北分界」究竟是「一條帶」還是「一條線」等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還是沒有明確的表述。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山地的垂直地帶性、熱量、溫度帶)
    1、R所代表的自然帶可能是( )A. 苔原帶B. 溫帶草原帶C. 亞寒帶針葉林帶D.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2、導致自然帶沿OF方向發生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 熱量B. 水分C. 風力D.①圖中一共有9種自然帶,每次固定三個,看變化規律;②看最低的三個自然帶,沿著OE方向(橫坐標),依次為高山荒漠帶、高山草原帶、高山灌叢草甸帶,即都是高山,但植被逐漸變得稠密;③看中間的三個自然帶,沿著OE方向(橫坐標),依次為山地荒漠帶、山地草原帶、山地暗針葉林帶,即都是山地,但植被逐漸變得稠密;④看最高的三個自然帶,沿著OE方向(橫坐標),依次為溫帶荒漠帶、R、溫帶及山地針闊混交林帶,因此都應該是溫帶
  • 【地理圖庫】世界13種氣候類型單一分布圖(建議收藏)
    本文轉自「樊勇地理工作室」公眾號,感謝原作者的辛勤付出 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有些地圖是常用的。為了方便大家教學,精選地圖供大家教學用。 氣候類型分布圖是最常用的地圖。除了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地圖外,今天精選單一氣候分布圖。
  • 高考地理圖像千千萬,你憑什麼打敗這個文科中的理科?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不可怕,圖太多繞來繞去看不懂才可怕。地理想要考得好,必須跟圖賽跑。把圖跑趴下,其他都是小菜菜。破圖秘籍來了,地理圖像題算什麼,哪種都有破敵的招兒,不怕儘管來!  從歷年高考地理試題的圖像種類來看,主要有地區分布圖、等值線圖、景觀圖、統計圖等。下面一個個剖析啦。
  • 2019中考地理知識識記口訣匯總
    地理這麼多圖象,如果概括起來的話,其實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類問題是定性問題; 一類問題是定量問題。 所以大家研究分布規律、示意圖的解釋原理過程,這些 往往是定性的問題。再有地理考試中也會出現一些定量,就是給你圖表數據,一旦出現了圖表數據問題的時候,大家橫縱坐標必須觀察的很細緻,因為有些問題是確 實需要你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