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對應的區域水分條件從溼潤逐步過渡到乾旱。由於森林生長所需要的水分較多,所以森林自然帶對應的乾濕地區主要是溼潤地區和半溼潤地區。根據熱量條件的不同,森林自然帶又可以分為熱帶雨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或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和亞寒帶針葉林帶等類型。

熱帶雨林自然帶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對應的氣候類型主要是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在全球熱帶雨林最大的分布區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總面積超過550萬平方千米,除此之外,非洲的剛果盆地和亞洲的馬來群島地區地區也有面積較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另外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澳大利亞的東北部、巴西的東南部和中美地峽的東北部沿海地區也分布有少量的熱帶雨林。位於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對應的自然帶為熱帶季雨林帶,和熱帶雨林帶十分類似,有時候也歸為熱帶雨林。全球熱帶雨林分布的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千米。
熱帶雨林對於我們地球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意義,熱帶雨林是地球表面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熱帶雨林是全球生物基因最豐富的寶庫,擁有極為豐富的物種種類,其中還有很多人類未知的物種,是人類研究地球物種基因的寶庫。在巴拿馬運河附近大約16平方千米的熱帶雨林中,發現了超過2萬種以上的昆蟲,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生物量最多的森林,每公頃熱帶雨林的總植物量在350噸至450噸之間,遠遠高於其他森林,熱帶雨林中的生物組成了地球上最為複雜的生態系統。

熱帶雨林帶這個強大而複雜的生態系統對於整個地球而言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熱帶雨林中的生物活性是最強的,物質交換的速度也是最快的,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最強大的,茂密的雨林植被每年都吸收巨量的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所以人們把熱帶雨林形象地比喻為「地球的肺」,對於全球變暖的抑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過,如今全球的熱帶雨林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每年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農業生產侵佔熱帶雨林是一方面,掠奪式開發熱帶雨林也是重要的方面,人類該如何保護「地球的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