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防走神頭環」進行「量子速讀」,會是什麼效果?

2020-11-26 騰訊網

一群戴著防走神頭環的小學生,齊整地坐在教室裡在瘋狂地翻著書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兩種神器,一齊使用,會是怎樣一個荒誕的場景?不得不提醒家長:再捨得投入也別入了忽悠的坑。

小學生戴頭環監測上課走神 老師:用一年了沒明顯不適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量子波動速讀吹起的輿論風波還未平息,來自強腦科技公司的神器——智能「金箍」,又再次讓我們驚奇不已。

這款神器號稱能夠培養孩子專注力,有效提升學習成績,但卻被各路媒體紛紛質疑,是在監視孩子並「有違倫理」。

強腦科技出面回應稱,我們不是在「監視」孩子,而是在培養專注力;目前教育部門也叫停了智能頭環的試驗。但有些疑慮依舊難消。

在網上,《看到小學生戴上走神頭環,量子波動笑了》等文章也熱傳。有些網友感慨:該拿著「金箍」,測測那些在量子波動速讀大賽中閉著眼睛「1分鐘看完10萬字」,沒準有很神奇的效果。

技術總是高端的,家長總是易騙的

有人這樣總結「量子速讀」與「監測頭環」(或者說智能金箍):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一個強力支撐你的內在力量,一個精準彌補你的外部缺陷。一個連接大腦與宇宙波,一個連接大腦與老師的電腦。一個無法跟你說清楚,一個跟你說清楚也沒用。

但無論是量子波動速讀還是監測頭環,共同特點就是讓人看後不明覺厲:「量子」「智能」等,都是高大上的概念。這類科學話語闖入迷信「腦開發」的家長心物場,再跟「起跑線焦慮」結合起來,簡直是一把亮閃閃的韭菜刀。

據報導,量子速讀課程費用少則3萬,多則6萬到10萬。智能頭環的單品電網售價高達3500元左右。

拿著高科技這把鋒利的鐮刀來割韭菜,手起刀落,便收入不菲。也無怪乎,最新又有報導稱,有些量子速讀培訓機構雖然被查,但仍在營業中,班照開,課照上。有股東曝光該機構通過加盟發展下線,各地加盟費在100萬至1000萬不等。

二者的另一個共同點是,那把鐮刀都是精準地使向了小學生們。

帶頭環的小學生。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除了老人,就數小學生的錢最好賺了。

中學生和大學生,在可塑性上、潛力挖掘上天然不如小學生。而在中國家長眼中,自家的孩子身上似乎都蘊含著「神奇」的力量,都具有巨大的潛力可挖,如果方法得當,好好培養,就能給他們「開光」——這道光帶著智慧光環。

以往都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如今很多家長在育兒開支上的理念,也朝著這路子大邁步:再省不能省育兒的開支。這些開支用來幹什麼?除了各種培訓班,就是買那些扯著腦神經幌子的「高科技」產品了。

這類心態又被「量子速讀」、「頭環」等神器的發明者精準捕捉,他們大概都領會了趙本山小品《賣拐》的精髓:你的不懂,我的商機。

於是他們就連結高深的科技概念,弄出各種數據來自我推廣。理念一定要高大上,產品一定要酷炫靚。

據媒體調查,強腦科技申請的配套頭環的專注力培訓系統,目前尚未通過國家專利局的審核批覆;他們聲稱獲得的成績提升效果,也只是一面之詞。

可這不妨礙他們揮舞鐮刀,將孩子變成量子速讀競賽場上的種子選手,變成被頭環「金箍」監測下的小白鼠——如果不是媒體曝出,這場景估計還在繼續。

報導說,此事曝出後,當地有關部門當面回應稱,學生自願使用,家長也對此表示認可。

孩子們當然是「自願」的,我猜讓他們戴著頭環去回答「願不願意」時,他們會回答得更懇切。

但那又怎樣呢?

還是放過孩子吧

說到輔助學習的神器,相信很多人還記得複讀機、電子辭典、學習機等等學生時代常用的設備。

這些設備樸素而紮實,技術並不複雜,也沒有高深的科技理念為之加持,但算是很多人學生時代不可或缺的輔助利器。

觀之現在引發爭議的神器,他們被令人摸不著頭腦的科學理論籠罩。對於如何切實地促進學生們學習進步,給出的解釋不是氣死愛因斯坦,就是顛覆腦神經學。

量子波動現場。

我不敢說,所有高科技產品都有個別名叫「韭菜刀」,但看著當下那些「神器」一坑一個準,還是忍不住勸下家長和老師們:保持理性,堅持常識,提高警惕,別被教育焦慮衝昏了頭。不要在不明就裡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孩子推進「火坑」。

教育系統是保護孩子學習最前沿的屏障。既然是屏障,那就不能隨便做了試驗田。當一個新生物件在沒有證實有效之前便被搬用,那還不如不用。

在黑科技滿天飛的今天,像頭環、量子波動速讀這類的事物,之前有,往後想必也不會少。我們沒必要否定科技的作用,但對這種在問世之初便浸滿了「奇技淫巧」的產品,在真假未搞清之前,最好先別用。

很多家長也宜把「再省不能省育兒支出」的理念,往防「神器」忽悠上延伸下:再捨得投入也別入了忽悠的坑。

花了冤枉錢落得個交智商稅,還不是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孩子們連「開小差的自由」都沒了。

說起來,「量子」「智能」都是很現代的詞彙,可「量子速讀」與智能「監測頭環」用在孩子身上,跟「現代」場景卻有著說不出的違和。

你想想,一群戴著防走神頭環的小學生,齊整地坐在教室裡在瘋狂地翻著書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兩種神器,一齊使用,會是怎樣一個荒誕的場景?

頭環上,紅燈是專注,藍燈是走神。如果以往你看著孩子閉著眼進行「量子速讀」的畫面,忍不住想笑,那看著教室裡孩子們頭上閃成一片霓虹燈,你還笑得出來嗎?

編輯:和生 實習生:李真 校對:李立軍

相關焦點

  • 戴上「頭環」防走神,學校為什麼總是成為AI濫用重災區?
    能運用科技手段提升教育質量和學習效果,固然是讓人感到興奮的事。然而,當前沿科技真正落地到學習應用場景之上,卻會引起許多意料之外的反饋。近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孝順鎮中心小學採用一種腦機接口頭環,可檢測腦電波,給學生上課和寫作業時的注意力集中情況打分,實時傳輸到老師電腦上,並像考試排名一樣發到家長群裡的事情,又再度引起人們對於「技術+教育」廣泛質疑。
  • 小學生戴頭環緊箍監控走神 這是把科學性置於地上摩擦
    文 |張田勘科技的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應用讓今天的孩子享受到了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待遇,被戴上了「緊箍」。浙江金華的一所小學裡,孩子們帶著頭環(「緊箍」)上課的場景驚詫世人。這個「緊箍」是一種腦機接口頭環,可以檢測腦電波,評判學生上課、寫作業時是否集中了注意力,並給學生的集中注意力情況打分。
  • 到底什麼是「量子波動速讀」?
    然而事實讓人更加匪夷所思,孩子們進行的是一種叫「量子波動速讀」的腦力競賽。什麼是「量子波動速讀」?培訓機構介紹這是一種通過翻書時產生的量子波動,讓書中的內容以電影的方式進入到孩子的大腦中。據宣傳可以達到「十分鐘讀完一本書」的可怕閱讀速度。
  • 突然爆紅的「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神仙技能!網友:看傻了
    速讀也知道;   但這三個詞連起來,   是什麼意思啊喂?   孩子面對鏡頭依舊可以清晰的用手指辨認記者所選的文章進行「蒙眼識字」。甚至對記者說,自己就是通過手的觸摸,沿著手臂傳遞到大腦。「腦袋裡面就是會出現這些字的影像。一個字一個字顯示得很清晰。」   工作人員還宣稱,他們的超感心像力教材,甚至可以讓孩子用屁股感知顏色。「每個小朋友能感知的部位不一樣,有的能用屁股感知顏色,有的用手摸色塊色卡能感知出來。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1~5分鐘真能看完10萬字?「量子波動速讀」被...
    這群孩子並非拿著書本玩耍,而是在進行「量子波動速讀」的日常學習。工作人員表示,書翻得越快,孩子們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據說這樣不停翻書,會有一股來自宇宙的神秘力量跟孩子發生感應,從而讓孩子擁有一種速讀能力。更神奇的是,即使孩子戴上眼罩也能知道作者傳達的情緒和內容。
  • 「監測走神」不只有頭環,還有電極帽腦波音樂等!售價高至萬餘元
    近日,一款可監測學生上課是否走神的頭環在浙江金華一小學投入使用,引發持續關注。因頭環檢測佩戴者腦電波並反饋專注力數據,被不少人稱為「緊箍咒」。11月1日,金華市金東區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該設備已在該小學暫停使用。南都記者注意到,除此類智能頭環之外,網購平臺還有其他專注力訓練產品。
  • 量子速讀入門:如何3秒看完這篇文章
    輕輕鬆鬆消化外文書,還辛辛苦苦學什麼語言呢。到這裡,還是「量子波動速讀」的入門技能。再進階一點的同學,就要開始秀操作了。譬如戴上眼罩「讀書」。據老師介紹,蒙著眼睛,大腦也能感應到書中的字體,字體會自動往腦子裡蹦。
  • 量子波動速讀跟量子力學到底啥關係?
    讓廣大網民哭笑不得,讓無數雞娃老母親愛恨難捨的——量子波動速讀。 好奇之下我給某培訓班打了個電話,那邊慷慨激昂地告知我「我們這套課程是有量子力學專業知識支撐的balabalabala……」,當時隱隱約約覺得我作為理科生的過往和智商,在被piàn子們按在地上摩擦。
  • 鏡像思維:量子波動速讀法
    QSR(Quantum Speed Reading)量子波動速讀法什麼是量子波動速讀法
  • 除了量子波動速讀,還有什麼量子詐騙方法?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量子波動速讀」視頻在微博上流傳出來,視頻中有很多6-10歲的兒童閉眼快速翻著手上的書,據說「可以10分鐘閱讀10萬字」,而且培訓班還收費不菲,一學期三到五萬元。從這個名字上來看,其實八成也是騙局,因為近年來的騙子特別喜歡用「量子」、「原子」這種新潮的科學名詞。有了這種新潮的科學名詞「裝身」,仿佛就「高大上」了很多。讓一些科普基礎薄弱的大叔大媽們很容易上當。除了「量子波動速讀」,還有一些騙局也用「量子」的名義。
  • 多城教育機構培訓「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讀10萬字?這屆家長又交...
    量子聽說過、波動也能理解、速讀也知道,但這三個詞連起來是什麼意思?量子波動速讀大賽近日,微博上流傳出多個某教育機構組織6-10歲兒童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賽及日常學習的視頻。真要分析,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大概想包裝的概念是:通過量子波動讓頭腦中產生動態影像,即通過物理學的概念讓感知器官產生多維感受……然而,你知道量子波動或量子碰撞是怎麼產生的嗎?百度一下「量子對撞機」,它長這樣↓↓↓
  • 讀懂《易經》這句話,揭秘「量子波速讀」教育培訓騙局
    「久於其道」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實踐並長久堅持,這是事情成功並且能夠長久的方法。微博報導了一個「新型"的讀書方法:「量子波動速讀」法。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據說孩子通過培訓,可以運用量子波動的力量,在短短20分鐘內看完一本十萬字的書籍。
  • 量子波動速讀、飢餓療法治癌 2019這些謠言被終結
    事實上,如果不塗抹防曬霜,患皮膚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還會導致皮膚老化,所以塗抹防曬霜是利大於弊的。當然,如果想要更加安全,可以選用物理防曬方法,比如外出時穿長衣長褲、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墨鏡等。7吃多了荔枝會得腦炎?
  • 起底量子速讀:2019最沙雕的騙局,沒有之一
    乍一看,會以為他們在書裡找錢,實際上,他們在閱讀和記憶,踐行「一種革命性的閱讀方式」。 量子波動速讀,因其超乎常規的教學方式受到關注和質疑。從網絡上不斷流傳出的視頻可以看到,參加課程的學生遍布全國。
  • 量子波動速讀真能做到一目百行嗎
    一秒鐘閱讀三百字  個中緣由備受質疑  「用這個方法讀書是挺快的,我試了一下,半小時讀了20多本書,聽覺效果也行,聽起來像是數錢的聲音,就是手有點酸。」北京市民劉迪說。他所說的「這個方法」,就是近日曝光的量子波動速讀。
  • 深圳市教育局發文:禁止中小學生參加「量子波動速讀」培訓
    不久前,一段孩子們用「量子波動速讀」法快速翻書的視頻引發熱議培訓人員的說法是,激活大腦松果體,蒙著眼睛就能感知到物體或文字。海報稱,課程特點是運用HSP高感知力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腦呈現動態的影像。「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什麼來路?
  • 蒙眼,1分鐘看完10萬字……「量子波動速讀」火了!深圳有嗎?
    近日,某教育機構組織6到10歲兒童進行「量子波動速讀」大賽,及日常學習的視頻在網絡熱傳。
  • 花49800元能讓孩子「過目不忘」 青島現「量子速讀」引爭議
    記者調查發現,「量子速讀」「量子作文」「無國界閱讀」等爭議性全腦培訓課程在青島悄然出現。有機構稱,經過訓練,孩子通過快速撥書的方式,1~5分鐘讀完200~500頁的書籍,而且中外文字「通吃」。與此同時,主打全腦開發的營利性培訓機構中,對孩子進行「一目十行」的速讀訓練,幾乎是課程「標配」。
  • 教育機構宣稱的量子波動速讀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你們可能不知道只用20分鐘複習完578頁是什麼概念?我們一般只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人:讀怪!我經常說一句話,當年陳刀仔他能用20秒翻完3700頁,我用20分鐘背下500多頁不是問題。就他這樣的也配叫量子波動?不,他不配!因為這根本就已經落伍了!
  • 量子波動速讀是低階騙術,高階的長什麼樣?
    01騙子和量子這兩天「量子波動速讀」的各種新聞又火了一波。現場畫風是這樣的。萬物皆可量子,比如:幾千塊的量子鞋墊、上萬元的量子茶杯,最近是幾萬元的量子波動閱讀培訓。前些年納米技術火的時候各種納米產品也是層出不窮,比如納米茶。有個段子這麼說的,一位西裝筆挺的成功人士喝了一杯納米茶,一臉滿足的感慨:「真是好濃鬱的納米味!」02倔強的韭菜有人覺得,被騙是這些人笨,吃過幾回虧就知道了。可現實情況是,如果被騙的人,往往會經常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