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2020-12-22 綏化日報

(張磊)12月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華旗飯店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共海倫市委市政府主辦。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張立東研究員發布了海倫市大峽谷古生物調查成果。調查發現,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主要有植物化石3大類,動物化石4大類。初步認為海倫大峽谷地層應屬於晚白堊世-新近紀地層。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黑龍江省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發布時間:2020-12-20 02:50: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王妮娜)12月18日,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在哈爾濱舉行
  • 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誰不說俺家鄉好】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經國家權威機構的地質研究、古生物化石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反覆考察論證,在海倫大峽谷發現的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極具歷史和科研價值。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遺蹟是研究東北地區恐龍時代植被、古環境、古氣候,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依據。
  • 黑龍江發現罕見化石!
    12月18日,記者從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 黑龍江海倫發現罕見古生物群
    我國三名古生物學專家經過認真考察,在對黑龍江省綏化海倫市發現的一系列植物、動物化石的研究中發現了這裡的一個罕見的白堊紀生物群。這個古生物群的生物種類豐富,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的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 這個白堊紀生物群位於海倫市井家店林場境內,距離海倫市區75公裡。
  • 今日科技話題:「科學號」、淡水蟹和魚類新種、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今日科技話題:「科學號」、淡水蟹和魚類新種、白堊紀生物群化石、肥胖、新材料 2020-12-2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一男子遛彎偶遇恐龍化石,專家:距今大約1.6億年
    「自貢4000多平方公裡的地域內,至今已發現了161個恐龍化石點,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少見的。」江山介紹,20日發現的這個恐龍化石點,是第161個。而在大安發現的恐龍化石,佔全市將近四成。延伸閱讀黑龍江發現罕見化石!12月18日,記者從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上獲悉,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 【看龍江】黑龍江海倫大峽谷發現罕見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 熱河生物群已發現30多種恐龍化石
    恐龍是地球演化史上最龐大的一類陸生爬行動物,出現於2.2億年前的三疊紀,繁盛於侏羅紀和白堊紀,6550萬年前滅絕。它離我們如此遙遠,如果不藉助化石,我們將永遠不知恐龍為何物。恐龍化石的形成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與地球億萬年的風霜雪雨地動山搖息息相關。近100年來,隨著這些遠古動物化石不斷被發現和發掘,博物學家意識到它們在動物分類學上應該自成一體。
  • 《自然》刊登中國科學家發現的罕見七鰓鰻化石
    新華網北京6月22日電(記者喻菲)中國古生物學家最近在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發現了一枚距今1億多年前的罕見七鰓鰻化石,其研究成果被刊登在22日出版的英國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雜誌上。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彌曼院士說,這一化石採自內蒙古寧城的下白堊統的義縣組,屬於熱河生物群。
  • ...足跡,大面積,生物群,行跡,化石,黑龍江,鴨嘴龍,陳秉麟,-中國...
    原標題: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黑龍江首次發現大面積白堊紀恐龍足跡群  蜥腳類恐龍行跡  近日,中外科學家宣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黑龍江省報導的第一個大規模早白堊世恐龍足跡點。
  • 罕見!宜賓發現遠古生物化石,專家推測屬於侏羅紀或白堊紀時代
    近日,家住四川宜賓翠屏區象鼻街道觀鬥社區的居民劉大姐,在她家屋後發現了一塊有紋路的石頭,紋路形狀似魚。這塊石頭是否真的是化石?播報記者隨即聯繫了202地質隊的專家進行鑑定。 專家預測,該化石可能屬於侏羅紀時代或白堊紀時代,也就是距今約2.5億年——6500萬年前。同時,專家介紹,從體型上來說,這塊化石的大小在宜賓也屬於比較少見的。 據了解,當打開石頭,一共發現了兩塊同樣紋路的石頭,另外一塊被壓在石堆下方,暫時無法看到。
  • 山東諸城發現一枚白堊紀含胚胎恐龍蛋化石(圖)
    22枚恐龍蛋化石圍成了一個「恐龍蛋窩」。  日前,記者從山東省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該市在發掘出的一窩含22枚恐龍蛋化石中,驚喜地發現一枚白堊紀含胚胎恐龍蛋化石。從恐龍蛋的骨骼和後肢看,其明顯具有獸腳類恐龍的特徵。
  • 疑似「新物種」化石現身萊陽白堊紀研學現場
    ,類似於遼西熱河生物群中的北票果(Beipiaoia),屬於水生被子植物的具刺果實化石。白堊紀研學:發現未來 作為化石資源豐富的恐龍之鄉,萊陽有許許多多的化石暴露在野外,很多化石經過風吹日曬已經風化。 這不是參加白堊紀國家基地研學活動的孩子們第一次在科考上有新發現了:從2017年開始,白堊紀的研學課程裡就有這樣一項:實踐創新,鼓勵孩子們為自己發現的恐龍化石、恐龍蛋化石命名。 哪怕只是一塊小小的恐龍蛋化石,白堊紀依然會認真的將它清理、修復,用專門的標本架封裝,再鄭重的交給發現它的孩子。
  • 白堊紀早期的生態,生物多樣性,恐龍之謎
    類似年齡的礦床分布在中國北部、東亞,及中亞的某些地區,包括哈薩克斯坦、蒙古、西伯利亞、日本和韓國,其中許多礦床的化石都類似於熱河生物群的化石(周等,2003)。然而,在這些化石遺址中,遼寧省作為世界上最完好的化石遺址之一而聲名顯赫。熱河群處於包括玄武巖、灰巖、黑頁巖、泥巖和砂巖的湖相沉積夾層中,從附近的盾狀火山雜巖可以判斷,古環境中此地火山頻發。
  • 熱河生物群及燕遼生物群:化石演繹中生代地球生命史(二)
    熱河生物群以及燕遼生物群的化石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過渡的所有生物門類,對研究熱河生物群起源、鳥類起源(包括羽毛起源)、哺乳動物的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及昆蟲與有花植物的協同演化等重大理論問題,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化石依據。因此,熱河生物群被譽為『20世紀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發現之一』,遼西地區為中心的熱河生物群是世界級化石寶庫。
  • 世界第一大峽谷和元謀猿人化石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頭大看天下,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世界第一大峽谷和元謀猿人化石。世界第一大峽谷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東西兩端,分別聳立著兩座高峰:西端是8125米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端是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
  • 熱河生物群及燕遼生物群:化石演繹中生代地球生命史(一)
    答案證據就是化石的發現,什麼是化石?所謂化石就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已經石化的史前地球生命的遺體、遺骸以及活動的遺蹟、遺物的總稱,化石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質歷史條件和埋藏條件。 那麼化石在哪裡被發現?化石在以中國遼西為中心的熱河生物群及燕遼生物群、以索倫霍芬(德國)為中心的德國中生代生物群、以加拿大布爾吉斯為中心的寒武紀化石群、以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山脈為中心的愛迪卡拉生物群等為代表的世界著名的化石出產地被發現。可以說這些化石群出產的化石為地球生命的進化都提供了有效的證據。
  • 遼西熱河生物群發現體型最大的帶毛恐龍——華麗羽王龍
    新發現的華麗羽王龍是繼喀左中國暴龍之後,熱河生物群發現的又一大型暴龍類,它體長在9米左右,體重大約1.4噸。雖然這樣的體型比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霸王龍略小,但依然比之前認為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意外北票龍還要大40倍。化石來自三隻恐龍,一隻成年的和兩隻幼年的。每隻的具體年齡目前沒有確定,體形最大的成年恐龍與體形最小的幼年恐龍相差8歲。
  • 海陽郭城發現大量白堊紀植物化石(組圖)
    發現了頁巖及古生物化石集聚區 近日,在煙臺海陽市郭城鎮就發現了兩處頁巖及古生物化石集聚區。該區域存在大量白堊紀植物化石以及令人驚嘆的炭質頁巖。專家認為,在郭城發現的萊陽群地層厚度大、各組層位出露齊全,具有重要的巖石地層學研究價值。白堊紀(英語:Cretaceous Period)是地質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長達8000萬年。白堊紀因歐洲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