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丨我對生命悲觀,但不厭倦生活

2021-02-23 新華網

有人問我,對自己的才能有沒有過懷疑或是絕望?

我是一個「泛才能論」者——即認為每個人都必有自己獨特的才能,贊成李白所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是這才能到底是什麼,沒人事先向我們交底,大家都蒙在鼓裡,本人不一定清楚,家人朋友也未必明晰,全靠仔細尋找加上運氣。

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了;有的人費時一世一生;還有的人,乾脆終身在暗中摸索,不得所終。飛速發展的現代科技,為我們提供了越來越多施展才能的領域,例如愛好音樂,愛好寫作……都是比較傳統的項目,熱愛電腦,熱愛基因工程……則是近若干年才開發出來的新領域。

有時想,擅長操縱計算機的才能,以前必定也悄悄存在著,但世上沒這物件時,具有此類本領潛質的人,只好委屈地幹著別的行當。他若是去學畫畫,技巧不一定高,就痛苦萬分,覺得自己不成才。比爾.蓋茨先生若是生長在唐朝,整個就算瞎了一代英雄。所以,尋找才能是一項相當艱巨而重大的工程,切莫等閒視之。

人們通常把愛好當作才能,一般說來,兩相符合的概率很高,但並不像克隆羊那樣惟妙惟肖。愛好這個東西,有的時候很能迷惑人。一門心思憑它引路,也會害人不淺。有時你愛的恰好是你不具備的東西,就像病人熱愛健康,矮個兒渴望長高一樣。因為不具備,所以就更愛得痴迷,九死不悔。

我判斷人對自己的才能,產生深度的懷疑以至絕望,多半產生於這種「愛好不當」的漩渦之中。因此在大的懷疑和絕望之前,不妨先靜下心來,冷靜客觀地分析一下,考察一下自己的才能,真正投影於何方。評估關頭,最好先安穩地睡一覺,半夜時分醒來,萬籟俱寂時,摒棄世俗和金錢的陰影,純粹從人的天性出發,充滿快樂地想一想。

為什麼一定要強調充滿快樂地去想呢?我以為,真正令才能充分發育的土壤,應該同時是我們分泌快樂的源泉。

遇上人生的低潮期,最好選擇安靜地等待。好好睡覺,像一隻冬眠的熊。鍛鍊身體,堅信無論是承受更深的低潮或是迎接高潮,好的體魄都用得著。和知心的朋友談天,基本上不發牢騷,主要是回憶快樂的時光。多讀書,看一些傳記。一來增長知識,順帶還可瞧瞧別人倒黴的時候是怎麼挺過去的。趁機做家務,把平時忙碌顧不上的活兒都趁此時幹完。

有人問我,對生活,你有沒有產生過厭倦的情緒?

說心裡話,我是一個從本質上對生命持悲觀態度的人,但對生活,基本上沒產生過厭倦情緒。這好像是矛盾的兩極,骨子裡其實相通。也許因為青年時代,在對世界的感知還混混沌沌的時候,我就毫無準備地抵達了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

猝不及防中,靈魂經歷了大的恐懼,大的悲哀。平定之後,也就有了對一般厭倦的定力。面對窮兇極惡的高寒缺氧、無窮無盡的冰川雪嶺,你無法抗拒人的渺弱和生命的孤單。

你有1000種可能性會死,比如雪崩,比如墜崖,比如高原肺水腫,比如急性心力衰竭,比如戰死疆場,比如車禍槍傷……但你卻在苦難的夾縫當中,仍然完整地活著。

而且,只要你不打算立即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得繼續活下去。愁雲慘澹畏畏縮縮是活,昂揚快樂興致勃勃也是活。我盤算了一下,權衡利弊,覺得還是取後種活法比較適宜。

不單是自我感覺稍愉快,而且讓他人(起碼是父母)也較為安寧。就像得過了水痘,對類似的疾病就有了抗體,從那以後,一般的頹喪就無法擊倒我了。

我明白日常生活的核心,其實是如何善待每人僅此一次的生命。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為小的苦惱而厭倦生活。

因為泥沙俱下並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組成寶貴生命的原材料。

相關焦點

  • 生命感悟·情感美文丨生活在水中的魚
    但這都不是讓我活著更好的理由……走進我的文字世界,共同聆聽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只要你用心讀……<一>堅強的生命●塵世中沒有哪一方淨土能讓人隨心所欲,理想與現實總有太大的距離。如果差距太遠,落差太大;如果所處的環境差強人意,總被疏忽,總有傷害;如果病魔纏身,愛人離棄;如果生活中太多是灰暗。那麼,堅強,就是生命的支撐。生命就是一種堅強。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在《月下獨酌》中月亮是陪伴李白飲酒的好友,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美好環境裡沒有人陪自己喝酒,這時我們的詩仙就「舉杯邀明月」,結果得到了「對影成三人」的回應;在《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月亮是李白的回憶與期盼「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裡長相隨。」
  • 李白的名詩《靜夜思》,原稿是什麼樣子的
    據說,李白的《靜夜思》原稿是這樣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這裡的「床」不是指睡覺的床,而是指院子外面打水井的井欄。我們看到的《靜夜思》是後世修改過的,當然「床」的含義也從井欄變成了睡覺的床。修改後的詩裡,「明」這個字在一首詩同時出現了兩次,我感覺不太妥當。
  • 科爾:厭倦了被審視的生活 喬丹才去打棒球
    「我一直認為,喬丹第一次退役,並選擇去打棒球的真正原因是,他厭倦了那種時時刻刻都會受到審視的生活。那種生活太令人瘋狂了。所以,我覺得他當時是受夠了,於是希望離開一陣子,然後再回來,重新出發。」科爾說道。1995年3月,喬丹宣布復出。之後,喬丹帶領公牛再次實現三連冠。
  • 樂觀的女孩與悲觀的女孩
    還有一個女孩生性悲觀,整天唉聲嘆氣,從沒開心地笑過。 有一天,悲觀的女孩問樂觀的女孩:「假如你沒有朋友,你還會高興嗎?」樂觀的女孩回答:「為什麼不?幸好我只是沒有朋友,而不是失去我自己。」「假如你掉進一個泥坑,變成一個髒兮兮的泥人,你還高興得起來嗎?」悲觀的女孩又問。「為什麼不?幸好我掉進的是泥坑,而不是無底洞。」樂觀的女孩回答。
  • 穿透悲觀念頭的丁達爾效應
    今天的標題和悲觀念頭會有什麼聯繫呢?悲觀的念頭每個人時常都會有出現,特別是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時候在追悔時的情緒表達。「都是我的問題,我的錯。。。」「如果我不死揪著他的缺點不放,就不會。。。」「我本來可以。。。」「我或許應該。。。」
  • 夜讀丨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很喜歡木心的一句話: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意思是,時間流逝人都會慢慢變老,但是我過得充實,從來沒有白費光陰。一生豐富多彩,沒有什麼遺憾。有的人二十歲,生活刻板、死氣沉沉、沒有追求,盡顯一副老態;有的人八十歲,熱愛生活、積極樂觀、敢於追尋,洋溢青春活力。
  • 我的教育故事丨做你生命中的一縷微光
    我邊問邊接過幼兒手冊。「我叫小宇,和媽媽一起來的,我長大了,會自己報名。」我不禁對這個孩子充滿了好感,小小年紀,這麼獨立!「小宇」這個名字也被我牢牢記在心裡。(二)走近你——讓人心疼的孩子小宇果然沒讓我失望,在接下來的學校生活中,他永遠表現得比同齡人懂事。
  • 木衛二丨用電影延長三倍生命
    本書是其歷時2年,走過幾乎整個中國寫就的電影旅行書,在這段旅程裡,電影與生命的意義自然綻放,與《獨立日:用電影延長三倍生命》相比,這是更有靈魂與故事的文字。 推薦書 浪跡每到下一節,不僅所處的時空挪移,心情也會隨之流動而變得不一樣。與其說他是在寫影評,不如說是在寫自己,寫自己腳下的路,寫自己的情感體驗。書中精彩之處所處可見,最令人心生感慨的,莫不過是萬瑪才旦導演回故鄉貴德的一篇。
  • 《靜夜思》真的是寫中秋嗎?
    「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的境界,正所謂是「世間安得月,不負如來不負卿」。一生獨愛月的詩仙李白一杯酒腸下肚,一摹所見之景,一吟對月亮的情有獨鍾,卻從未收入中秋載體之中。 提到詠月詩,那千古之絕唱的《靜夜思》總是屢見不鮮的出現在讀者的口中。
  • 如果你是屬於悲觀的這類人,那麼一定要學習下克服悲觀的10個方法
    悲觀擋住了陽光同樣是人,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人生態度會造就完全兩樣的人生風景。樂觀者能從低谷中看到希望,悲觀者背向陽光,只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悲觀態度或樂觀態度,是人類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兩種傾向。
  • 職場厭倦或許是「溫水煮青蛙」
    職場厭倦,又叫職場枯竭,會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慢慢產生。職場當中的厭倦情緒有很多,像是我不想上班,我只想下班。又或者是明明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夠完成,但提不起興趣,我就是不想做。拖延症的產生,瘋狂的抱怨領導等等,產生這些厭倦情緒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工作當中產生了厭倦就一定會伴隨著懶惰和拖延的行為了。
  • 我們都生活在無窮多維空間裡,並不存在絕對現實時空
    0時,表示沒有進行精神數測算,這時Jdw=j^0=1,則這時的精神數bJ=b稱為預估精神數(簡稱預估數);若b1≥b2,則b1j≥b2j,若a1≥a2,則Ⅴ1≥V2),當a﹥0時,a越大,表示他的實際行動效率越高,a→+∞時,其效率能量為無窮大,可與物體達到光速時的理想宇宙能量相媲美,但這僅僅是理想狀態,在理想四維和理想現實四維時空中都無法實現,當a=0時,表示他尚未行動,當a﹤0且丨a
  • 「漸凍症」院長張定宇:我努力地工作,就是因為我熱愛生活
    「漸凍症」院長張定宇:我努力地工作,就是因為我熱愛生活 2020-09-02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主的晚餐(二)丨教會的生命乃是耶穌基督
    聖潔的生命約翰福音6章48-58節,主耶穌在迦百農會堂裡教訓人「我就是生命的糧。主耶穌宣告他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叫人吃了就不死。人若吃了這糧,就必永遠活著。主所要賜的糧,就是他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猶太人因為主的教訓就彼此爭論說 :「 這個人怎能把他的肉給我們吃呢 」 ?可見,這些剛硬悖逆的猶太人心裡是何等地迷糊!主耶穌說 :「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活出生命的意義》離開集中營後,弗蘭克爾才知道父母、妻子、哥哥都死在了集中營,面對殘酷的現實,他沒有悲觀絕望,而是懷著對生命的極大熱情,用短短9天時間,寫出這本《活出生命的意義》。它對我說,我在這裡,我就是生命,永恆的生命。」這個即將赴死的女囚,通過反思,使自己的精神世界達到了完美的境界,然後她帶著安寧和快樂離開了人世。02.一個有價值的目標,能使人擺脫焦慮和厭倦快樂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更多的是焦慮的情緒。擺脫焦慮和厭倦《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被火爆刷屏。
  • 最美我的家丨綠色生活樹家風,垃圾分類倡環保
    最美我的家丨綠色生活樹家風,垃圾分類倡環保 2020-12-0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扎心的句子,不空洞,不浮躁,做一個豐盈的女子
    1.我想如果你有一點點喜歡我,就一點點,我就有勇氣去爭取。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區分,怕我以為的只是自己的浪漫情懷。這種自我,會顯得那麼渺小和無力。當你把感情投入到一個人身上,你在他/她面前就像一根神經。你會惶恐不安,焦慮不安,患得患失。
  • 有故事的倫敦,如果你能深愛上,就能給你不厭倦的理由
    倫敦作為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不少人應該聽說過這樣的話:「你厭倦了倫敦,等於你就厭倦了生活」。這裡擁有全世界最古老的君主制傳統,又是全世界最繁華的都市之一;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又在飛速地現代化發展。一方面極度古典,一方面極度摩登,這種碰撞感造就倫敦獨一無二的氣質,於我和許許多多人,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倫敦塔泰晤士北岸是一座城堡是百年前的王室宮殿,千古流傳到今,記錄著倫敦港從繁榮蓬勃到衰落。園中的獅子紀念倫敦塔的創建者獅心王理查一世,塔內飼養著代表守護者的渡鴉。
  • 看到這一幕,我笑出了豬叫聲丨科學生活指南
    「科學生活指南」是一檔周末推薦的欄目,我們將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展現生活中與科學相關的一切有趣的事情,畢竟科學不光嚴肅認真,也有歡樂詼諧的一面。洞悉生活背後的科學秘密,讓科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編輯丨張明設計丨吳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