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李白的《靜夜思》原稿是這樣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這裡的「床」不是指睡覺的床,而是指院子外面打水井的井欄。
古時人們喜歡圍井而居,井邊就成了人們活動交流的重要的場地,大人白天在井邊取水洗衣服,夜裡聚會聊天納涼,孩子們也喜歡在井欄外的空地上玩耍。
在古人心目中,井就代表著家鄉,所以才會出現「背井離鄉」這個成語。由此可見,李白的這首詩,以井欄來引發思鄉之情也是順理成章。
李白另一首詩《長幹行》裡,「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這幾句裡面的床就是指的井欄。
我們看到的《靜夜思》是後世修改過的,當然「床」的含義也從井欄變成了睡覺的床。修改後的詩裡,「明」這個字在一首詩同時出現了兩次,我感覺不太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