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惠特曼的「時代精神」,阿來稱文旅新地標要能激發出情感共鳴

2021-01-10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一江奔騰串起兩座城,雙城一體共創新未來。11月18日上午,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現身「成渝文旅新地標」頒獎現場,在開場致辭時,他朗誦了李白的名詩《登錦城散花樓》,其中一句「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被他解讀出了新意。阿來表示,自己非常高興來參加這樣一個評選活動,「前一次文旅地標評選是四川自己單幹。今年成都、重慶雙城站在一個風口上,這個風口是時代的風口,讓曾經分開的兩個城市以另外一種方式重新緊密聯繫起來,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阿來認為,打造成渝經濟圈從評選雙城文旅地標這樣一個小的切入進來,也非常具有實際的意義。他說:「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們建立文旅地標的衝動和願望一直是存在的。但這件事具體實施並不容易,一定是跟文化發展和物質繁榮緊密聯繫的。」他認為中國今天正在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朝氣蓬勃的,充滿希望的時代,因此在克服了重重困難之後,評選成渝新地標也是一種趁勢而為。

阿來稱,中國的時代精神就是以改革與創新為核心,這點毋庸置疑。「成渝文旅新地標評選背後首先是生態發展,然後是老百姓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地標在我自己理解當中,或者是全世界對於地標的訴求當中,就是指地標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跟時代精神。 」

講到這裡,阿來談到了10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成都寫的一首詩,在這首名為《登錦城散花樓》的詩中,李白寫道:「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阿來說,李白當年並不是在雙流的感懷,而是他站在當年在浣花溪旁的散花樓上所寫。在阿來眼裡,散花樓就是李白那個時代成都的地標。

見微知著,舉一反三,阿來從唐代散花樓又聊了巴黎的艾菲爾鐵塔。「艾菲爾鐵塔一建造出來之後,就使巴黎這座城市有了比過去更鮮明的辨識度、認知度,同時這個城市藉助於資本和技術的力量,讓全球的目光都凝聚在這個塔上。」

對於文旅新地標中的這個「新」字,」阿來有感而發地說:「所以今天要塑造符合中國自己審美,有中國今天所具有的時代精神,再融入我們文化積澱的地標。希望我們身邊能出現更多有新材料、新審美的建築,這些新湧現的新地標還要能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因為新地標還必須具有另外一種性質,就是必須要跟每個公民的情感發生聯繫。」

如何讓文旅新地標和個人的情感產生共鳴?阿來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說:「我突然想起來美國一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他也寫過地標。在《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見一棵常綠的橡樹在生長》這首詩中,他看見一棵正在生長的綠樹,這株看起來孤獨的大樹提高了荒野的辨識度,這種突然聳立和雄起的感覺,具有很深刻的意義。」

阿來認為,惠特曼生活在艾菲爾鐵塔剛出現的那個時代,那是一個充滿向上精神的時代。「今天我們在談時代精神,我們就能發現更多的地標。也許我們能集中發掘出傳統文化積澱下來的精神遺產,但是我們更期待能有充滿時代精神的新地標,那些有新的審美的嶄新建築,出現在我們城市中心,出現在我們每一個城市公民視野中的城際與天際上。」

相關焦點

  • 阿來大師課:揭秘文學的溫度來自哪裡|詩酒文化
    "我們當然要表達個人在這個社會人生當中掙扎沉浮的感受,我們也會跨越個人的經驗去書寫更寬廣的時代、社會、世界,但是,用於感染人、打動人、薰陶人的那個最根本的武器不是觀念,它是情感。"阿來詮釋說,我們不可能讀一本哲學書落淚,哲學書只能使我們正襟危坐、努力思考,但是情感是在交蕩當中來完成這樣的使命,所以"詩緣情",而對這三個字的進一步升華便是:"情隨物遷,辭隨情發。"
  • 阿來:一本書是自然發生的
    今年疫情暴發後,阿來本來打算做一名一線志願者。「結果因為我的年齡和基礎疾病,這個計劃沒有實現」。疫情期間,阿來創作了一部和疫情相關的十幾萬字小說,但覺得現在發表出來「還是不太恰當」。「寫作不光需要構思,還要有一種情感、一股氣。
  • 《在遠方》收官引發時代情感共鳴 成就現象級好劇
    電視劇播出期間,還得到了國家郵政總局,快遞行業的大力支持與強烈呼應,很多快遞公司、電商紛紛表示,拍出了行業的真實艱辛,拍出了時代的精氣神!作為跨十一檔期的獻禮季劇目,《在遠方》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為慶祝建國70周年營造了熱烈濃厚的氛圍。
  • "星際碰撞"終結《冰川時代》 動物情感問題引發觀眾共鳴
    ■《冰川時代5》海報 「冰川時代」系列的完結篇《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明日將登上大銀幕與觀眾見面。作為「冰川時代」系列的完結篇,這將是各位觀眾最後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曾陪伴我們14年的小松鼠奎特、猛獁象曼尼、樹懶希德、劍齒虎迪亞哥等可愛的冰川動物們。《冰川時代5》不僅聚集了「冰川」系列中的所有人氣角色,更有「開心麻花」沈騰、馬麗的精彩獻聲。
  • 阿來:我等這本書等了十年
    動筆那一天,我覺得我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還是要基於人的普通反應,基於人最基礎的情感。(小標題)小說的原型草地:《雲中記》的故事,雲中村裡的人物有原型嗎?阿來:有。被遷移的村莊不止一個,「雲中村」的原型不是藏族村落,而是羌族村落,後來遷到邛崍附近。
  • 共鳴的情感,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力量
    所以,對於一隻實用主義的貓而言,如何能將「共鳴情感」的力量發揮在生活中,才是我首選關注的重點。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至少有兩個方面,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1、情感共鳴能帶來換位思考的力量。換位思考大家都不陌生,哪怕沒有太細緻的了解,但也都聽過這個概念,了解它的形容。它是形容一個人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狀態與能力。
  • 乘風破浪 四川作家筆耕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向宇攝  成博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姍姍  11月20日下午,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出爐,我省著名作家阿來的長篇小說《雲中記》與範小青、葉兆言、麥家、葉舟等人的作品獲獎,而在之前的10月31日晚,2020京東文學盛典頒出五大獎項,阿來的《雲中記》獲得「2020年度國內文學作品」的「領閱之印」。
  • 薦讀·贈書丨阿來《塵埃落定》獨家修訂版
    暢銷數百萬冊的文學經典阿來榮獲茅盾文學獎20周年獨家定稿版詩性靈動的語言源自藏族民間傳說的靈感一個時代塵埃起落的寓言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越時代的預感能力和舉止。在其他土司遍種罌粟時,傻子少爺突然建議改種麥子,結果鴉片供過於求,無人問津,大批饑民投奔麥其麾下,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空前的規模,傻子少爺也因此而娶到了美貌的妻子塔娜,並開闢了康巴地區第一個邊貿集市。
  • 放浪的天才 凡人的悲喜——英語世界中的李白
    近日出版的《通天之路:李白傳》是英語世界第一部李白傳,其中的李白詩作全部由哈金自己譯成英文。當初,神殿出版社約稿編輯的要求是「不要學術著作,要大眾喜歡讀。」但是哈金自己的定位是「既能在學術上站得住,也適於一般讀者。」他在博覽借鑑前人李白傳記和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像,注入了特殊的精氣神,寫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李白。湯秋妍女士的譯文流利暢達,讀來親切自然。
  • 《文學的故鄉》紀錄片《阿來》開播 記者獨家對話阿來,揭秘紀錄片...
    阿來認為,若想進入一個作家的內心世界,就一定要了解其作品,「首先得理解我的作品,那樣,接下來進行的一切才有價值。」這一點,文學博士張同道沒有讓他失望。「我們最終達成的默契就是,保證一切的記錄都是跟文學有關。確定了這一點,那行,拍。」在這之前,阿來對中國的很多紀錄片持保留意見,因他心裡有自己的標準,「我不演紀錄片!」
  • 2020晚間新節目創新特點:以「家」為載體激發情感共振
    無論是承載家人日常起居的物理形式的家,還是以日常三餐為出發點的家庭飲食,以及圍繞家庭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展開的觀察、互動,乃至於以「回家之旅」為內涵激起的情感共振,無不通過原生態的紀錄與對參與者真實情感和故事的挖掘,展現家常生活的不平常之處。 家不僅是溫暖的歸屬,也是尋找內心最初出發的地方。
  • 讀詩像是講段子,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李白杜甫,帶你重返盛唐
    紀錄片中的杜甫是非常悲慘落魄沉重的,沉重到我們難以產生共鳴。真實的杜甫並非只看到腳下大地,每日哀嘆命運,從未抬頭仰望過星空。如果你看過戴建業教授的解讀,你會知道盛唐時代的詩人們,是狂的可愛,都是非常爺們的。一起來看看戴教授是怎樣用幽默的語言魔性解讀李白和杜甫的。
  • 與更多普通人產生情感共鳴
    一齣戲、一部劇成功的時候,無論臺前幕後,每個人的自豪感是相同的。問:劇中,順子的生活狀態似乎跟他的名字恰恰相反,他身上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吸引您?您是怎麼理解和塑造這個小人物的?張嘉益:現實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順子的生活恰恰能夠折射你我真實又瑣碎的生活。當初一看到陳彥的原著小說,我馬上就被吸引了。
  • 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50多年前,廣大科研工作者之所以能在物質技術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培育和發揚了「兩彈一星」精神,就是因為他們始終將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把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轉化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實際行動之中。「計利當計天下利。」愛國主義既是一種真實的情感,也是一種具體的行動。
  • 《逆天神醫》作者月亮不發光:最幸福的事讓讀者有情感共鳴
    四、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讓讀者有情感共鳴和很多成都人一樣,月亮不發光很好相處,說話做事都不端著,而且儘管自稱「缺乏幽默感」,但實際上他不管寫字還是說話總是妙語連珠。但是提到創作,提到自己的創作觀,月亮不發光立刻收起了灑脫不羈的表達方式,變得嚴肅起來。
  • 相隔三百餘年的思想與精神共鳴,詩文的碰撞與藝術表達
    詩文作為文化藝術中,一位傑出的"代表",其對人間情感的抒發與表達,是人類文化藝術中永遠無法抹去的藝術光輝。而不同時代的詩文,不同種類的題材,不同風格的作者,由於文字組成的不同,但是其感情的表達,卻是相通的。
  • 靈魂發問:你的文案有共鳴嗎?
    舉一個例子,當年萬科地產出品過一句文案,「在一個麵包豐盛的時代,最飢餓的,往往是精神。」一句話,直指我們這個時代的病症。我們身處在喧譁浮世之中,每天都被各種物慾侵蝕,每個人好像都不快樂,於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在這個物質豐盛的時代,到底缺失了什麼樣的精神?在這句文案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同感,有共鳴。
  • 《愛樂之城》既能給人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又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
    《愛樂之城》既能給人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又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一部好的電影,既可以給人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又可以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有笑有淚,皆發自內心,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已經很久沒有一部電影能如此打動我,故事很簡單,情節也並不新穎。正因如此,要講好這個故事,讓觀眾覺得既不落俗套,又真誠感人,才更有難度。這是一部成功的愛情片、歌舞片與勵志片。先來說說愛情片。清新含蓄,簡潔有力。
  • 網劇《我愛你》殘酷青春引情感共鳴
    三湘都市報1月6日訊(記者 袁欣)由搜狐視頻出品,大貓影視承制,範氿維執導,範氿維、半島璞編劇,周陸啦、薛卉葳、孫嘉琪、黃俊之、宋一雄、寧元元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自製劇《我愛你》今日再爆成長「傷痛版」預告片和海報,王毅和杜小桔,彭楓和郎婷,梁安慶和張純藍三對年輕人伴隨著成長所必須經歷的「殘酷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