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更多普通人產生情感共鳴

2021-01-11 中國日報網

電視劇《裝臺》劇照。出品方供圖

電視連續劇《裝臺》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廣受好評。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這部劇的藝術總監、主演張嘉益。

問:這部劇表現的是裝臺的幕後人員的工作和生活。之前您對他們有怎樣的了解?對臺前、幕後工作的關係是怎樣認識的?

張嘉益:有舞臺演出就會有裝臺人,我們拍影視劇時,前期的美術、置景以及到現場以後的很多工作,和裝臺的工作性質也比較接近。幕後工作,我其實也一直都在做。這部劇因為需要拍攝搭建演出舞臺的場景,攝製組請了很多裝臺人。在拍攝過程中,我對裝臺這一行有了更深刻和具體的了解,也深深體會到:我們演員在臺前的呈現,確實包含著在幕後支持我們的工作人員的勞動成果。一齣戲、一部劇成功的時候,無論臺前幕後,每個人的自豪感是相同的。

問:劇中,順子的生活狀態似乎跟他的名字恰恰相反,他身上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吸引您?您是怎麼理解和塑造這個小人物的?

張嘉益:現實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順子的生活恰恰能夠折射你我真實又瑣碎的生活。當初一看到陳彥的原著小說,我馬上就被吸引了。順子這個人物太真實了,他的善良、倔強都是陝西人的性格特徵。開拍之前,我們演員提前一個月到西安的城中村,每天跟裝臺人一起幹活兒、聊天,體驗生活。除了這些基本功,做演員的第一步是先放下自己,再去想這個角色如何演繹。

問:順子和妻子蔡素芬有一段關於裝臺的對話,最重要的一句是:「人就是你給我裝臺,我給你裝臺。」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張嘉益: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是主角,但是又都在為別人裝臺,不管彼此是朋友、親人還是工作關係,我們都要相互幫襯、相互取暖,這樣才會獲得人生中的光和熱。

問:《裝臺》這部劇表現出濃鬱的人間煙火氣,故事、人物和情感都很紮實。在藝術化還原生活方面,作為這部劇的藝術總監,您有什麼想法和做法?

張嘉益:首先要感謝陳彥的小說、馬曉勇改編的劇本,還有導演李少飛等組成的團隊。我們不斷要求自己,也跟演員們談,要不斷地重新進入生活。每個人物都生動地存在於生活情境當中,沒有現成的表演套路可以採用,要爭取與更多普通人產生情感共鳴。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下面的諷刺插畫,揭示了生活的真面目,能夠讓人產生情感共鳴
    看到這些真實的生活場景,相信只有閱歷豐富的成年人才能看懂,並能夠產生情感的共鳴。01 兩個人的婚姻隨著工業化的進程持續加快,婚姻問題越來越成為當下的關鍵問題,因為男人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養家,因而女人承擔了更多的家務。
  • 共鳴的情感,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力量
    我們都曾有過感動的時刻,在那些時刻,你會更容易的發現柔軟的自己,也會比平常更容易的理解他人,你與外界間會在那一刻建立更多的聯繫,你從中感受到了一種令內心溫暖起來的力量。而除卻感動的時刻,其實,情感上的共鳴,也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產生影響。
  • 潮白河孔雀城,讓業主對住區與服務人員產生情感共鳴
    為美好而來,潮白河孔雀城物業親情化服務秉承「真誠、周到、樸實、自然、親切」的工作方針,讓業主對住區與服務人員產生情感共鳴。潮白河孔雀城,創造美好生活!寒來暑往,冬去春來,潮白河孔雀城幸福物業,心系業主,全心全意服務,點滴之中見貼心,細心守望尊崇生活,讓業主真切感受到每一次回家的喜悅。潮白河孔雀城,創造美好生活!
  • AI技術,讓普通人生活更「藝術」
    AI邂逅藝術會產生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7月10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AI夜話·智匯浦江——當AI邂逅藝術,聊起了AI和藝術的那些事。AI藝術不等於藝術AI可以成為藝術家、取代藝術家嗎?AI專家與藝術家們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 馬伊琍主演《我的前半生》裡的情感故事與讀者產生共鳴,催人奮進
    這部劇是唯一能讓我看二遍,而且還能看進去的電視劇,究其原因是她真的是我們生活中,婚姻家庭的縮影,而且特別建議離婚的女性多看幾遍,會帶給你更多的啟迪。當子君尋死覓活的在唐晶家,誰勸都油鹽不進時,我在猜測這樣劇本怎樣往下演時,不料賀涵的一番話不僅說服了羅子君,也說服了我,這就是劇本成功的地方與讀者產生的共鳴
  • 網劇《我愛你》殘酷青春引情感共鳴
    三湘都市報1月6日訊(記者 袁欣)由搜狐視頻出品,大貓影視承制,範氿維執導,範氿維、半島璞編劇,周陸啦、薛卉葳、孫嘉琪、黃俊之、宋一雄、寧元元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自製劇《我愛你》今日再爆成長「傷痛版」預告片和海報,王毅和杜小桔,彭楓和郎婷,梁安慶和張純藍三對年輕人伴隨著成長所必須經歷的「殘酷青春
  • 胎兒4個月有了聽力,別忽視胎教的作用,讓母嬰產生心靈共鳴
    胎兒4個月有了聽力,別忽視胎教的作用,讓母嬰產生心靈共鳴語言胎教,與胎兒貼心交談我們這裡講一個語言胎教的案例:胎兒每天學一首新詩。寶媽也可以學到新知識,並增長自己的知識儲備。音樂胎教,母嬰因音樂而共鳴有關研究表明,孕4月之後胎兒就有了聽力,因此,從孕4月起,家長要開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胎教。可馨育兒說,通過韻律優美的音樂,母嬰共同感受,音樂可在兩種語言之間架起一架溝通的橋梁,也是互相情感交流的最好方式。
  • 人和人之間一定會產生共鳴的
    就比如我們,你和我來自天南海北,性別不同、家境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等等的不同,但是我上面所寫的15個句子,有沒有一句是講到了你的心裏面,我相信多少都會有的,那麼就證明了我的觀點:人和人之間一定會產生共鳴的。
  • 《逆天神醫》作者月亮不發光:最幸福的事讓讀者有情感共鳴
    與畢業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同,月亮不發光可以更加縱情的追逐自己的夢想,通過小說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一、 有情飲水飽?NO!2015年的一個秋夜,成都春熙路上熙來攘往,燈光陸離。月亮不發光牽著女朋友小寒(化名)的手,準備給她過生日。
  • 《在遠方》收官引發時代情感共鳴 成就現象級好劇
    正是這一群普通人,撐起了全世界最龐大、最複雜的物流系統,為中國商業發展增磚添瓦。《在遠方》以出身草根的主人公姚遠創辦遠方快遞的創業經歷,濃縮了整個快遞與電商行業的發展歷程。另一方面,《在遠方》不僅在劇作文本中融入了諸如「非典事件」「北京奧運會」和「汶川地震」等重要的歷史事件,與此同時,這些事件也深刻改變了劇中人物的命運走向。
  • 李白與惠特曼的「時代精神」,阿來稱文旅新地標要能激發出情感共鳴
    希望我們身邊能出現更多有新材料、新審美的建築,這些新湧現的新地標還要能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因為新地標還必須具有另外一種性質,就是必須要跟每個公民的情感發生聯繫。」如何讓文旅新地標和個人的情感產生共鳴?阿來也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說:「我突然想起來美國一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他也寫過地標。
  • 科學家:女性和貓咪容易產生共鳴!
    為什么女生比男生更喜歡養貓,科學家:女性和貓咪容易產生共鳴!最常見的寵物就是養貓或養狗,不過從比例上來看,養貓的女性要比男性多出很多,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這可能因為女性認為貓咪比狗狗能更懂自己的心情。
  • 《別叫我兄弟》:堆砌年代符號卻無情感共鳴
    《別叫我兄弟》很努力地堆砌了一堆年代符號,想要勾起人們對那個年代的回憶,卻無立得住的人物與劇情,打著青春旗號卻無法讓人找到情感共鳴。沒有人會因為這些符號而喜歡上一部電視劇,更不會僅僅靠著一堆符號就能體會那個年代的精氣神,打著青春的名義卻無法讓人找到應有的情感共鳴,堆砌了一堆年代符號卻無立得住的人物劇情,不是不悲哀的。首先是劇情,充滿了狗血的橋段與俗套。這是一部講述兄弟情的劇集,可是從一開始,劇集就並沒有花大力氣去刻畫韓子輝與佟海濤之間的兄弟情,或者說,表現出來的兄弟情很單薄。
  • 雪花啤酒CEO侯孝海:啤酒品牌應如何引起受眾情感共鳴
    「在物理屬性與情感屬性中,勇闖天涯選擇後者」  啤酒品牌,一般是選擇兩條道路去發展:一是按照物理屬性來去闡述啤酒品牌的核心內在價值,包括釀造用的水,出身地域、歷史、口味、質量等等。二是按照情感屬性闡述品牌精神層面的價值,就是講品牌精神、生活方式、內心追求、情感溝通等。
  • 科學家報導情感障礙躁狂情緒的產生機理
    mania-like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through attenuating GluN2B activity,闡述了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狂抑鬱症」)躁狂情緒產生的機理研究進展。
  • "星際碰撞"終結《冰川時代》 動物情感問題引發觀眾共鳴
    冰川動物遭遇情感問題 《冰川時代》系列動畫電影一向以爆笑的情節與溫情的人物關係被各年齡段的影迷所喜愛,在 《冰川時代5》中,眾多主角不僅要共同面對末日災難,也有各自的情感問題需要解決。 曼尼與艾麗的女兒桃子即將結婚離開父母,這似乎是給疼愛女兒的曼尼投下了一顆炸彈。
  • PNSA: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產生的機理研究
    2020年11月23日,PNAS以Latest 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由生命學院姚駿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許琪和美國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弗雷德 蓋奇(Fred Gage)的課題組合作完成的題為」Syt7缺陷通過削弱GluN2B活性產生雙相躁狂樣行為異常」(Synaptotagmin-7 deficiency
  • 看電影學創意寫作:《超大號美人》之人物故事的情緒共鳴
    相信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對電影中的大碼美眉芮尼,產生極大的共鳴和同情,甚至會覺得,芮尼遭遇的經歷,不正是我正在經歷的嗎?那這部對於我們學習創意寫作有什麼啟發呢?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一定會以文字為媒介,將自己的情緒和思想分享給讀者,而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會給讀者帶來「我也是......」的情緒共鳴。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部《超大號美人》是如何在電影的前半部分,製造與觀影者的情緒共鳴的。
  • 《少年派》演繹當代人的成長與共鳴!
    電視劇《少年派》的熱映,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與感悟。這部作品不僅由知名導演劉惠寧,李少飛所執導拍攝,更是貼合現實譜寫了當代人面對教育問題產生的種種苦樂辛酸,此種題材的創新用風趣的形式展現了家庭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真實而且生動。
  • 《愛樂之城》既能給人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又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
    《愛樂之城》既能給人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又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一部好的電影,既可以給人視覺與聽覺的享受,又可以引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有笑有淚,皆發自內心,這就是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