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晚間新節目創新特點:以「家」為載體激發情感共振

2020-11-28 騰訊網

來源丨收視中國(ID:shoushizhongguo),作者:周欣欣

原標題丨守正創新、和而不同——晚間新節目創新特點

近年來,電視節目創新市場呈現出理性回縮的態勢,反映出市場調整時期節目創新領域的保護性蟄伏。

2020上半年,疫情之下節目創新降速而未停步,以自身主流媒體之擔當,在輿論引導、信息發布乃至於受眾情緒疏導等方面,發揮了其他媒體所無法替代的作用。經歷短暫的休整,自5月起各級頻道的節目創新重新回歸常態,並積蓄了應對未來變化的更加深厚的內力和更為充裕的能量。

本文即以2020上半年71城市[1]市場中晚間播出的新節目[2]為分析對象,與大家共同探尋非常時期的節目創新特徵及風向。

01

語言類節目探索治癒新樣態

溫暖陪伴還原生活本色

2020上半年,從疫情爆發到穩定可控,從居家抗疫到生活工作回歸日常,解壓、陪伴、溫暖、治癒成為生活中稀缺但尤顯重要的元素。

儘管在抗疫大背景下娛樂類節目的創新和播出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疫情期間直至疫情逐漸好轉,在節目創新中探索心理、情感治癒的新樣態,成為節目制播者共同的追求,而語言類節目憑藉自身獨有的優勢,成為快速撫平疫情創傷、重燃生活信心的一劑治癒良藥。

喜劇競演、智趣脫口秀、聲音互動、文化人物講述,乃至於青少年語言表達等節目,成為電視螢屏上快速為觀眾解壓,用溫暖陪伴還原生活本色的創新典型。

湖南衛視《笑起來真好看》將不同的喜劇元素融合在一起,用詼諧、大膽、溫暖、治癒的內容,讓觀眾們爆笑並久久回味,調整心情重新出發。

《天天雲時間》和《朋友請聽好》則在疫情較為艱難的條件下全新整合利用「雲」連線技術,用視頻小屏拼接成電視大屏,跨越屏幕交流真心,從形式到內容所傳遞的溫度與正能量也讓人從中不斷收穫溫暖與感悟。

中央臺三套《我的藝術清單》講述時代人物與藝術「跨界」相遇的故事,以「接地氣」的藝術視角和創新的節目呈現模式,為觀眾深度挖掘時代人物與藝術「跨界」相遇的正能量故事。

湖南電視臺金鷹卡通頻道《超能說學院》則聚焦少年語言表達這一必修課題,既是語言藝術的完美體現,更是家長與孩子的一次深度對話,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情境中,完成了與當代青少年的價值觀勾連。

02

以「家」為載體激發情感共振

原生態紀錄展現家常不平常

近年來,在電視節目創新領域,以看似平常的「家」常為創新理念的節目層出不窮。

無論是承載家人日常起居的物理形式的家,還是以日常三餐為出發點的家庭飲食,以及圍繞家庭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展開的觀察、互動,乃至於以「回家之旅」為內涵激起的情感共振,無不通過原生態的紀錄與對參與者真實情感和故事的挖掘,展現家常生活的不平常之處。

家不僅是溫暖的歸屬,也是尋找內心最初出發的地方。中央臺三套《走在回家的路上》圍繞嘉賓的「回家之旅」,多維度、多角度地展現回「家」的意義,並在回家的過程中尋找到最初的自我。

安徽衛視《家宴》無需客套的話語和繁複的儀式,藉助十場認真準備的別樣家宴,講述十種至深至厚的相聚之歡,以此映射出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家之情懷,大環境中市井小民的家之情感。

北京衛視《婆婆和媽媽》以四組各具典型性的明星家庭模板,將具有代表性的家庭關係真實呈現在熒幕上,引發觀眾對於婚姻、親情以及代際溝通的思考。湖南金鷹卡通衛視《超能一家人》則通過親子協作益智答題的模式,強化家庭生活中親子關係體驗,為營造和諧向上的家庭氛圍提供借鑑。

湖南衛視《嗨我的新家》選擇在「大城市,小空間」中生活的年輕人為拍攝對象,讓改造後的家更好地承載生活的夢想。深圳衛視《這是誰的家》用更有溫度和態度的「姿勢」走進明星的家,在雙向的互動交流之間,發現有溫度的生活,為家庭生活帶去更多想像空間,在娛樂的同時拓展公益幫扶。

03

文化節目知來路方明去處

美食節目透過人間煙火傳遞治癒能量

近年來,《國家寶藏》《遇見天壇》《上新了故宮》等文化綜藝火爆螢屏,故宮、天壇等傳統IP紛紛放下身段,通過綜藝化的表達拉近與年輕受眾之間的距離。這些節目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核,以綜藝為外殼,藉助遊戲競技等手段,讓中國傳統文化回歸大眾視野。

知來路,方能明去處,2020年,北京衛視國潮綜藝《了不起的長城》蓄勢出發,節目以戶外真人秀的模式承載長城文化IP,明星「長城磚員」沉浸式體驗寓教於樂,用趣味的方式了解和學習了先輩的智慧。它兼顧歷史文化輸出和適應當下綜藝市場的融合需求,成為電視文化節目創新的又一力作。

不僅如此,美食與文化的結合,也成為2020上半年電視內容創新突圍的著眼點,透過孕育了地方美食文化的人文風物和經典美食形象,美食文化節目不僅在非常時期為受眾帶來視覺上的舒緩和味蕾上的釋放,更是透過嫋嫋人間煙火氣,向大家傳遞出健康的、治癒的正能量。

深圳衛視《粵菜大師》通過記錄廣東美食和人文風物,描繪粵菜大師人物群像,展現廣東敢為人先、勇於爭鮮的粵菜精神,展現粵菜餐飲產業文化符號新力量。湖南衛視《鮮廚100》則集結數十位兼具顏值與廚藝的元氣少年比拼廚藝升級,用青春語態譜寫美味樂章,以年輕氣質及治癒能量突圍「出圈」。

04

情感節目還原真實的戀愛社交場景

熱門社會議題投射節目現實觀照

情感類節目在國內電視螢屏上的發展,歷經了多次代際更迭。初期電視交友類節目,以1998年《電視紅娘》、1991年《今晚我們相識》等為代表,首次在螢屏上展現了素人交友的的概念,但後續影響力有限。

發展至1998年,湖南衛視《玫瑰之約》多輪配對、交流討論等模式掀起了第一波相親節目熱潮,情感類節目迅速從省級衛視擴散至眾多城市級媒體中。

2010年,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成為交友類節目裡程碑式的發展節點,其節目模式迅速擴散至各級電視頻道,但也遭遇了同質化競爭之下的觀眾審美疲勞。

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日漸滲透至受眾的日常生活之中,情感交友類節目也日趨進入更加細分的發展階段,素人VS明星,棚內VS戶外,青年男女VS代際相親,多種模式與元素雜糅,同時更加反映時代特徵的以手機為載體的戀愛社交場景,成為情感類節目突圍的新的發力點。

2020上半年,多檔情感交友類節目聚焦年輕受眾、下沉市場受眾的婚戀需求,藉助手機社交媒介的大數據運用,從跨屏社交等全新的維度,圍繞當代青年人的婚戀觀投射至更為廣泛的社會議題,反映節目的現實觀照。

湖南衛視情感類跨屏社交節目《一鍵傾心》圍繞當下新時代青年的生活觀、戀愛觀展開,使用手機社交媒介,通過大數據與社交群聊幫助青年男女逐步探索彼此,再面對面約會增進情感,決定是否牽手。

上海東方衛視《喜歡你我也是》將鏡頭聚焦在更具有時尚個性的「Z世代」,以他們新潮的情感痛點為切口,多次發起多元化的社交活動,為單身男女們牽線搭橋,釐清時下年輕一代的戀愛社交規律。

此外,中央臺三套《喜上加喜》以戶外綜藝相親的模式,走進下沉市場的廣大鄉村縣市,在各處扶貧成就喜事連連的氛圍中,幫助廣大青年牽線搭橋,打造幸福人生的嚮往,傳達愛情正能量。

05

寫在最後

2020上半年,在舉國齊心抗疫的大背景下,電視節目創新也逐漸走出低迷,回歸市場常態。

而經過疫情的洗禮,節目創新無論從形式、內容還是表達手法上,都更趨理性與成熟,並嘗試通過節目創新擴散樂觀治癒的正能量,對觀眾形成正向的、積極的情緒與心理疏導,為全民走出疫情陰霾發揮了獨有的作用,引領電視節目創新跨越溝壑,穩步前行!

[1]71城市包括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26個省會城市(不包括拉薩)和36個地級城市。

[2]本文對新節目的界定為:上星頻道18:00-24:00播出、省/市級地面頻道17:00-24:00播出,同名稱節目在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未出現過,節目長度超過20分鐘(含20分鐘)。以下節目類型不屬於新節目範圍:廣告、頻道包裝、節目預告、導視節目、電視劇、電影、外語、各類體育賽事等。

-END-

丨傳丨媒丨頭丨條丨

傳媒業的參與者、觀察者、發現者、報導者

微信號:cmtt6636

相關焦點

  • 晚間新聞節目轉型動向N次方
    多重數據匯總顯示,2020年的一場疫情為廣電媒體帶來了轉機。 作為陪伴式娛樂載體,電視重新擔當起了公眾情緒調解與情感陪伴的責任,特別是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欄目,央視晚間新聞收視的小幅逆勢上揚,再次讓人們看到了其力量與價值。
  • 綜藝節目:貼近時代生活 推動融合創新 深化豐富內涵
    過去某個階段,一些綜藝節目由於對市場和觀眾的誤讀,曾出現過度娛樂化傾向,對節目現實內涵與價值導向重視不夠。近年來,國產綜藝節目明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立足現實、貼近時代,以普通人視角,聚焦時代大變革下的新境遇與新問題;多角度多層次探討家庭、婚姻、情感、職場、心理、教育等社會話題,拓展綜藝節目表現社會現實的廣度、深度和厚度。
  • 文化綜藝節目《朗讀者》的創新與成功之道
    文章以之為代表,分析其在節目內容、節目形式、節目元素運用的創新點和成功之處,希望能為綜藝節目的發展帶來一些思考與啟示。 關鍵詞:《朗讀者》;人文綜藝;情感交流;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0-0112-02 縱觀當前的綜藝節目市場,內容同質化、創新力不足、文化內涵缺失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幽默搞笑、親子、遊戲、真人秀為主題的節目佔據了綜藝節目的半壁江山,然而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的熱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格局。
  • 「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 廣電節目須堅持「小正大」
    2018年4月8日訊,新華社寧波4月8日電(記者白瀛 史競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日前在寧波說,今後廣播電視節目必須繼續遵循「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自主創新原則,不講排場、比闊氣、拼明星,不沉溺於個人主義的淺吟低唱、自娛自樂。
  • 多光子共振激發 誘導裡德堡態的普適機制
    近期,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吳健教授團隊在超快雷射誘導裡德堡態激發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利用飛秒強雷射與分子相互作用產生裡德堡原子,並結合電子—原子核關聯能譜技術,揭示了多光子共振激發是強雷射誘導裡德堡態產生的普適機制。研究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通訊》上。
  • 深圳優先布局尖端技術創新載體
    原標題:深圳優先布局尖端技術創新載體 「到2020年8月底,深圳將率先實現全市5G網絡全覆蓋,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領先……」9月4日,深圳5G建設動員大會的一條新聞刷爆「朋友圈」,迅速佔領各大新聞網站平臺的頭條。
  • 以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如何應對腐敗新趨勢新動向?針對中央巡視指出的國有企業是腐敗重災區的問題,劍指國有企業蛀蟲,以雷霆之勢查處一批大案要案,並將國企巡察推向二、三級企業,向海外投資領域延伸;針對金融、產權交易等領域貪腐隱蔽複雜的特點,依靠大數據信息化監督平臺,讓腐敗無所遁形……哪裡問題突出,改革創新就推進到哪裡,不斷催生著廣州紀檢監察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 關於2020年黑龍江省創新創業載體和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及公共服務...
    按照《黑龍江省創新創業載體、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獎勵資金政策實施細則》(黑工信企業規聯發[2018]16號,以下簡稱《實施細則》)規定,經省工信廳和省財政廳委託第三方對項目進行了評審。按照《實施細則》規定,現將具體情況予以公示。
  • 家校社政同頻共振 同心合力共促成長 永康市教育局2020年家庭教育...
    隨著今年1月1日《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實施,市教育局將2020年定為「家庭教育主題年」,並推出了家庭教育情景再現匯演、家庭教育電視欄目、家庭教育問題指導、家長志願者及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等系列活動,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家校同心,攜手前行,共同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 泉州泉港:創新打造「宣講+黨建」同頻共振新模式
    近年來,泉港區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探索「宣講+黨建」同頻共振新模式,打造以「土專家」「土教材」「土辦法」為主要特點的「鄉土味」理論宣講機制,積極搭建連接理論與實踐、政策與群眾的橋梁,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生根發芽、入腦入心。
  • 高能燃炸,江蘇衛視2020廣告招商會釋放「星荔量」
    江蘇衛視何以贏得廣大品牌主、代理商、藝人及觀眾的青睞,又拿出了哪些創新創優的最新成果迎戰即將到來的2020年呢?綜藝高能炸裂:智、愛、WE、競、樂 五大星域20檔節目亮相基於多年來的精耕細作,江蘇衛視在情感、益智、音樂等類型上形成了獨特的平臺優勢,一系列優質品牌節目在觀眾中有口皆碑。
  • 多核戰隊實力起航,江蘇衛視2020高能釋放既炸又穩「星荔量」
    正在熱播中的第二季《新相親大會》,被觀眾封為「上頭節目」,臺網熱度雙雙飄紅,隨著報名節目的海外華人越來越多,下一季將正式啟動「海外專場」的報名錄製,真正做到輻射全球。上周五,「我們」系列的第二彈《我們戀愛吧》新鮮亮相,節目以「郵輪戀愛」為創新模式點,一經播出就獲得了口碑、收視的雙豐收。接下來,江蘇衛視即將和騰訊合作打造《我們對唱吧》,這將是一檔融合音樂與情感兩大核心元素的音樂社交真人秀,十位兼具才華和人氣的年輕男女歌手,受邀共赴一場尋找完美對唱搭檔的碰撞之旅。
  • 重慶衛視情感類節目《謝謝你來了》將登陸央視
    我也想上節目向幫過我的小學老師說一聲『謝謝』!」9月3日,重慶日報記者又一次接到這樣的讀者來電。自從本報今年5月7日在《人文巴渝》版整版報導該節目後,便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記者也不斷接到這樣的電話。   日前,重慶日報記者獲悉,重慶衛視的這檔情感類電視節目《謝謝你來了》將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播出,這也是該臺製作的情感類節目首次登陸央視。
  • 「名爵杯」教學評比活動用科技智慧激發民辦教育創新內核
    當下民辦教育也需要用年輕化、科技化的創新手段去開拓和激發民辦辦學機制的活力,實現創新的師資隊伍建設、創新的教學機制和創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本屆評比活動以「主題式項目學習」為載體來開展教學評比,旨在引領教師開展學科組提升的項目學習實踐,希望更多的教師能夠投入其中、樂在其中,通過參賽提升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能力。
  • 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深圳衛視播出
    進入21世紀以來,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世界各國都在尋找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這個關鍵性的變革時期必將載入人類史冊,對中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六集共300分鐘的紀錄片《創新中國》以具體故事作為講述的載體,片中既有中科院院士這種科技領軍人物對科技發展的探尋,也有普通順豐快遞員學習無人機駕駛的故事,還有樂凱膠捲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利用核心技術轉型的歷程。
  • 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的創新發展
    原標題:新媒體時代電視評論節目的創新發展   電視新聞評論在新媒體時代面臨多重挑戰,其創新發展,既要結合電視媒體的特徵來思考,又要融合新媒體的優勢和特點,通過推動節目形態的多樣化、構建節目內容的多元化、建設節目播出的多平臺,形成豐富多彩的節目風格,提升節目的時效性,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發揮其社會功能
  • 一平方米探索節目新形態 傳遞平凡者溫暖與微光
    2020年已經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回想這一年來的經歷,每個人的心中可能也是五味雜陳。在12月份,闊別800多個日夜的《朗讀者》第三季新媒體特別節目「一平方米「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節目精編版也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用數百位普通人的朗讀為這一年畫上了充滿溫暖和感動的句點,也用一個個飽含深情的朗讀,繪就了一幅乘風破浪的時代畫卷。
  • 激發中外少兒潛能 央視聯手心理學家制電視節目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三日電 中央電視臺今日在北京宣布推出一檔全新的少兒節目——「非凡少年」第二季《起飛行動》。  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專家策劃指導下完成的這檔節目,以「情境測試 激發潛能」為理念,通過一系列外景任務挑戰測試和虛擬演播室的情景化測試,讓兒童的創造力隨《蒙牛未來星非凡少年》(簡稱「非凡少年」)第二季的非凡之旅一同「起程」。  注重培養兒童創造力的「非凡少年」自二00六年六月開播至今,已滿一周歲。節目受到少年兒童及家長的廣泛好評。
  • 深哈「磁力線」共振新動能
    深圳、哈爾濱,中國對外開放的南北兩極,在「深哈合作」的大框架下,輻射跨越3000公裡的強勁「磁力線」,共振出推動哈爾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動能。哈爾濱新區「帶土移植」深圳「飛地」,道裏區攜手深圳福田區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冰城打造新經濟引擎開拓「深圳藍海」在深圳遞交材料,第二天就收到哈爾濱新區傳來的營業執照掃描件。
  • 2020年綜藝製作公司有哪些重點節目資源?
    節目亮點:2020年《中國好聲音》新一季節目助力每一個有夢想的人去圓夢,好音樂成就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成就美好人生!節目亮點:在2020騰訊視頻推薦大會中,新一季《脫口秀大會》陣容曝光,楊冪、李誕擔任領笑員 ,寶石Gem也將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