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的天才 凡人的悲喜——英語世界中的李白

2020-11-28 騰訊網

近日出版的《通天之路:李白傳》是英語世界第一部李白傳,其中的李白詩作全部由哈金自己譯成英文。當初,神殿出版社約稿編輯的要求是「不要學術著作,要大眾喜歡讀。」但是哈金自己的定位是「既能在學術上站得住,也適於一般讀者。」他在博覽借鑑前人李白傳記和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像,注入了特殊的精氣神,寫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李白。湯秋妍女士的譯文流利暢達,讀來親切自然。

▍《通天之路:李白傳》 哈金 著 湯秋妍 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哈金與以往李白傳寫作者不同的地方,除了他是用英語寫成之外,最明顯的特點,我以為是他詩人兼小說家的雙重身份。哈金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總結過這種雙重身份給寫作帶來的優勢——詩歌寫作可以讓他更加注重語言的優美,小說寫作可以讓他更注重作品的戲劇性。

哈金所著《通天之路:李白傳》(湯秋妍譯)是趙雪芹老師策劃的選題。趙老師曾先後策劃和責編了王小波《思維的樂趣》(王小波生前唯一出版面世的雜文集)、高爾泰《尋找家園》和《哈金新詩選》(哈金第一本用漢語寫作的詩歌精選集)等書。2019年春,她退休之前,把責編《通天之路》一事託付給我,我很感榮幸。

哈金先生是美籍華裔作家,著述頗豐,以英文創作的長篇小說《等待》贏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福克納獎,被餘華譽為寫出了「中國人的切膚之痛」。

從《通天之路:李白傳》也可以看出,哈金的詩人身份,會使他更多地著眼於李白精神世界超凡脫俗的方面。在依據史實塑造傳主形象時候,李白的異域生活背景、他所受的多元文化影響,還有那種令作者由衷欣賞的仙俠氣息——這些特異之處,會被更為敏感地捕捉和表現。

在傳記具體的寫法上,哈金在準確勾勒李白生平線索的基礎上,「跟著詩歌走」。他認為李白的傑作反映了其生活危機,要以詩歌來與詩人重要的人生節點相映照。

關於李白的出生地,歷來眾說紛紜。哈金選擇了李白出生於「碎葉」(今天吉爾吉斯斯坦的託克馬克)一說。我們依照一些創作心理學的觀點可知,那些影響作家作品的重要心理情結、性格特徵,往往會來自童年經驗。就李白而言,出生於西域,對其一生的成長和詩風的形成至關重要。哈金寫道:「李白四歲時,父親帶領全家人徹底告別碎葉,遷往內陸。他們跨越天山山脈,又穿過沙漠戈壁,半年後才到達四川。李白一定記得那場旅途的艱辛,因為他在詩歌中經常展現出一種李白作品獨有的廣袤荒野形象。《關山月》是李白最著名的邊塞詩之一,開篇就描寫了這麼一幅雄渾的景象:『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這種豪邁壯闊的詩風,某種意義上是對廣袤遼遠之境深入骨髓的記憶,讓李白作品與中原或江南背景的詩人作品有極大不同。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與傳主之間,那種詩人對詩人的心意相通。

哈金的詩人眼光,使他很重視對李白多元思想背景的尋根溯源——這種多元思想背景,也使李白在唐代詩人中更顯卓爾不群。李白的「十五觀奇書」,讓他「不太喜歡儒家——他愛好自由的天性與儒家重視的人倫禮儀格格不入。」哈金在《離家》一章裡面,描繪了李白在蜀中跟從老師趙蕤學習的生活:「……李白全盤接受了趙蕤的思想,也樹立了要做一位經世濟國、運籌帷幄的政治家的思想……趙蕤和妻子都是修行很深的道教徒,於是李白對道教的信仰也更堅定了。」

對李白思想多元化的探尋,還有一個生動的例子。在本書第四章《離蜀》裡面,哈金寫到李白在同鄉吳指南去世後,對好友遺骸施行「揀骨葬」,這是一種南部少數民族流行的葬禮。

趙蕤的術士思想,使李白從少年時候就樹立了「濟蒼生」「安社稷」的遠大抱負;趙蕤的道家思想,也在李白心中勾畫了「功成身退」煉丹修仙的願景。更早之前,西域和南方少數民族的羌戎文化浸染,又使他酷愛自由,蔑視等級,有助於養成雄放、張揚、坦蕩的詩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的仙俠氣息,也是非常獨特的。

哈金矚目於李白的仙風道骨,從少年時期的師從趙蕤,到雲遊時候與元丹丘、岑勳的交往,再到天子「賜金還山」之後在齊州接受道籙,直至自己的煉丹實驗……以至於,在提煉李白的精神痛苦時,哈金輕鬆地拈出李白的詩句加以總結:「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精準地概括了李白徘徊於廟堂與歸隱之間的內心苦悶。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李白詩歌這種昂揚的俠義精神,與哈金筆下的當代人物,有某種內在共鳴。哈金一部描寫美國華人生活的小說集《落地》,其中的人物無論是護工、計程車司機還是妓女,無論生活怎樣艱難,都有著一種「昂揚的俠義精神」。

如果說哈金的詩人眼光,更多地著眼於李白精神世界特異性的話,那麼,哈金的小說家眼光,則使他在塑造李白形象時候,更多地著眼於普遍的人性。從這樣的眼光出發,捕捉到的是李白與女人的關係,李白與杜甫的深情厚誼,以及李白與王維交誼的空白。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相思無日夜,浩蕩若流波。流波向海去,欲見終無因。遙將一點淚,遠寄如花人。」李白不少詩歌浪漫多情,可能會讓今天許多女性傾慕和憧憬。但是哈金判斷:「從天性上講,李白可能不會是一位居家好男人。他需要留出時間和精力給自己和自己的寫作。」對上面的這首《寄遠》,哈金分析說:「詩歌的比喻用典都很傳統,情感也很普遍,似乎對誰、在何處都適用。」

根據書中《放浪》《婚姻》《女人們》等篇章可以看出,李白的情感世界大致存在四種女性。一種是「金陵子」這樣的青樓女子——李白在《示金陵子》一詩中寫道:「金陵城東誰家子,竊聽琴聲碧窗裡。落花一片天上來,隨人直度西江水。楚歌吳語嬌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謝公正要東山妓,攜手林泉處處行。」哈金卻並未把這首詩當作王安石批評的「其識汙下」之作,而是點出:「最後兩行可能揭示了更深的思想。詩句提到謝安(320年-385年),東晉的宰相以及書法家……李白將自己的情形與謝安相比,說明他仍懷揣夢想,期望自己有朝一日成為謝安那樣的賢相……」

李白生活中第二種女人是情人,比如這首寫於婚後的《代別情人》:「清水本不動,桃花發岸傍。桃花弄水色,波蕩搖春光。我悅子容豔,子傾我文章。風吹綠琴去,曲度紫鴛鴦。昔作一水魚,今成兩枝鳥。哀哀長雞鳴,夜夜達五曉。起折相思樹,歸贈知寸心。覆水不可收,行雲難重尋。天涯有度鳥,莫絕瑤華音。」這裡,哈金隔著千年,指出了這樣一處蹊蹺:「這首詩的標題顯然是個幌子——李白不便公開承認這首詩就是寫給自己的昔日情人……然而,這位(央求代筆的)男性本身也是一位作家:『子傾我文章』,那他為什麼需要代筆呢?真是欲蓋彌彰。這個『我』一定就是李白自己。」

另外兩種女子,就是妻和妾。像多數的浪子一樣,李白也要娶妻生子。李白出身於商人之家,而在唐朝,商人的社會地位很低,李白儘管對自己的才華無限自信,但是對自己的出身還是不無隱痛的,所以在擇偶時候,可能尤其重視對方的門第——李白前後兩位明媒正娶的妻子,均是出身相府,雖說當時家道都已敗落,但畢竟屬於名門。

根據李白好友魏顥所述:「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哈金仔細解釋了李白兩段婚姻之間這種「合」的狀況:「『合』即沒有婚姻的同居,古代這樣的女人通常叫『妾』。對李白的情況來說,他找這兩名女性的主要原因是家庭需要有人照應,他們的關係更像夥伴,而非情人。」書中呈現的李白兩次入贅生活——初次入贅帶來財產等方面的齟齬,二次入贅帶來的甘苦與共——展示的種種人情物理,被多數李白傳作者所忽略,為這位放浪不羈的天才描摹出凡人的悲喜。

哈金的小說家眼光,還在於對李杜情誼的多視角探究。「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杜甫《春日憶李白》)。作為「文人相輕」的反例,李杜友情成為千古絕唱,大凡李白傳作者無不提及。不過哈金一方面按照典籍史料來摹寫生發,另一方面,也並不忌諱世俗揣測——所謂廣泛傳誦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對於坊間存在的兩人可能有龍陽之愛、斷袖之歡的猜測,哈金予以否定,但以幽默的筆法彰顯了對多元文化的包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為了交代這一猜測的來龍去脈,還不惜重金購得美國詩人卡羅琳·凱澤(Carolyn Kizer)模仿杜甫口氣的英詩版權,又自己完成了漢譯,寫進書中。

正如音樂家會從休止符裡面聽出音樂的默進,李白和王維這兩位同代同時更可能同地的大詩人之間居然沒有往來酬和之作,哈金作為小說家,從中品出了李、王之間關係的微妙。 視覺中國供圖(責編:陳夢溪)

來源:北京晚報·五色土|作者 韓曉徵

編輯:楊昌平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英語世界第一部李白傳出版,美籍華裔作家哈金有哪些合理想像?
    近日出版的《通天之路:李白傳》是英語世界第一部李白傳,其中的李白詩作全部由哈金自己譯成英文。當初,神殿出版社約稿編輯的要求是「不要學術著作,要大眾喜歡讀。」但是哈金自己的定位是「既能在學術上站得住,也適於一般讀者。」他在博覽借鑑前人李白傳記和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像,注入了特殊的精氣神,寫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李白。
  • 《通天之路:李白傳》:英語世界第一部關於李白的傳記
    在西方世界,除了杜甫,另外一位有著高知名度的中國詩人非李白莫屬。1975年版《美國百科全書》中的「李白」詞條——「李白與杜甫是世界公認的生於中國的偉大詩人」。2015年「世界詩歌日」前夕,聯合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一套六枚郵票——用六種語言印著六首名詩,李白的《靜夜思》被作為中文詩歌的代表印在其中一枚上。自19世紀30年代開始,李白詩作就被譯介給西方讀者。但近200年來,英語世界至今並無一部完整的李白傳記。英文中李白的譯詩多的是,但為什麼連一本他的傳記都沒有呢?美籍華人作家哈金了解發現,緣由與版權有關。
  • 詩壇巨匠李白,名聲歷久不衰,留下的詩句對後世影響很大
    在燦若晨星的唐代詩壇上,李白以那曠達不拘的個性,心雄萬夫的志向,清新激越的詩情,才高氣逸的藝術而名冠詩壇。他善作古體詩和樂府詩,尤擅長五七言絕句,當推為唐三百年第一人。後人把他譽為「詩仙」、「天才絕」。與「詩聖」杜甫齊名。李白,字太白,公元701年生於中亞的碎葉,公元762年卒於安徽當塗。
  • 李白這些詩我是跪著看的,看完我確信他是天才!李白經典欣賞
    和尚有話說和尚繼續發李白的絕句,這次是七絕。(五絕請點擊:李白為何稱為天才?看完這20首五絕你就懂了)李白的絕思落天外,瀟灑飄逸,毫無湊泊之感。李白也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平常人,平常事,再李白手中就會煥發別樣魅力,究其原因:手法巧妙,體悟入微,移情於物,不拘一格而已。所以和尚說李白是天才。白詩之不可及處,在乎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 然而去,不屑屑於雕章琢句,亦不勞勞於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橫江詞六首 其四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 歷史上最「囂張」的6句詩詞,太狂妄,第一句除李白外無人敢喊!
    我們都知道,李白的詩歌瀟灑飄逸,也都知道李白很狂放,然而,究竟有多張狂,這6句詩歌告訴你答案。第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彷佛在推杯換盞中看見了氣吞山河,能夠說出這一句話,該是多有底氣。真正的天才,李白當如是。將一首勸酒詩寫得如此氣勢磅礴,唯他一人而已。
  • 用100天研究李白,我發現了他成為天才的四點秘密
    李白,人稱詩仙,一個穩穩站在唐詩頂峰的男人,天才絕頂,舉世無雙。但天才,其實都是有套路的……我用了100天時間研究李白,發現了他成為天才最大的四點秘密!第一點:肯熬。在這一百個人中,只有一個詩人,會成為李白。因為只有他堅定不移的在跟老婆婆的鐵杵賽跑,還生怕一個不留神被超越。於是,燒完作品之後,李白拒絕了仿寫,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屬於這個時代的,最飄逸,瀟灑的詩文。但其實李白是騎在魏晉六朝文壇大佬們的脖子進行創作的,跟西方的牛頓先生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是同一個道理。如果他倆見了面,肯定會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找到了知音。
  • 哈金最新長篇《通天之路:李白傳》首部關於李白的英文傳記
    在西方世界,除了杜甫,另外一位有著高知名度的中國詩人,則非李白莫屬。1975年版《美國百科全書》中的「李白」詞條——「李白與杜甫是世界公認的生於中國的偉大詩人」。2015年「世界詩歌日」前夕,聯合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一套六枚郵票——用六種語言印著六首名詩,李白的《靜夜思》被作為中文詩歌的代表印在了其中一枚上。自19世紀30年代開始,李白詩作就被譯介給西方讀者。
  • 他是精神分裂病患,亦是拿了諾獎的數學家,凡人能從天才的人生故事...
    而約翰納什的一生恰恰是難以界定的,就是這種不確定,卻是世界最穩定的存在。它讓偉大靈魂變身一個聰明稜鏡,從劃歸粗淺的分層到折射周密的光譜,你可以精細地看到天才人生每個思想細流的分離融合。作為凡人,我很想靠近這份偉大,因為可以取暖,因為自帶光源。人因肉體而脆弱,卻因理性而堅強。他有著天才的頭腦,也有凡人的缺陷,還有一生無法擺脫的心理疾病。
  • 英語毀掉了中國許多天才:中的沒有兩全的辦法了嗎?
    英語這一門功課,真的毀掉了許多中國天才。目前英語是一門需要的學習,中高、高考佔比的分數巨大,同時在研究生考試中也佔據重要的位置。而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為什麼要把英語加到對學生的篩選行列中來呢?中國人絕大部分在踏入社會之後是不會用到英語的,英語給大家帶來的作用非常的少。
  • 強推五本修真凡人流小說,凡人修仙、成就無上偉業,書荒不容錯過
    強推五本修真凡人流小說,凡人修仙、成就無上偉業,書荒不容錯過。大家好,我是心矢,凡人流小說大家都看過《凡人修仙傳》 這部經典作品,而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五本凡人修真小說,希望大家喜歡。《坐忘長生》飛翔的黎哥 290萬字小小少年柳清歡,於凡塵戰亂中走出,又走進了波瀾壯闊的修仙者戰爭。是超然世外,還是扛起責任?是不忘初心,還是太上忘情?以萬丈紅塵煉心,坐忘長生。古典仙俠類型的凡人流小說,小說背景布局宏大、嚴謹,故事有長線,精彩有趣的小說一本。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放浪兄弟(EXILE)25歲佐藤大樹確診,全員檢測結果也出爐
    林志玲丈夫AKIRA(黑澤良平)所屬的團體放浪兄弟(EXILE)正在以新歌準備大舉回歸,不過卻傳出成員之一的佐藤大樹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稍早公司證實消息,並表示他將會在自宅休養,其他成員也接受了測試,結果也出爐了。
  • 李白最寂寞的一場酒
    李白有「詩仙」之譽,是一個天才的詩人,是一個天才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贊他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同時,李白生性孤傲,嫉惡如仇。他從不肯與當朝的權奸同流合汙,因此,在官場便受到汙濁勢力的排斥和打擊。這也使得李白在政治上有深深的孤獨感,常常以酒澆愁,沉飲市井。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中酒家眠。
  • 杜甫送別李白,寫下人生第一首七絕,讀之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
    在世人印象中,文人總是喜歡抬高自己,貶低別人。然而,真正的天才卻是互相欣賞的。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對此,「五四」時期著名詩人聞一多曾說:「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像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走到了一起,我們應該敲三通鑼,打三通鼓,來慶祝他們的相逢」。
  • 天才放浪不羈的愛情史——愛因斯坦和他的女人們
    或許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以為他那聰明絕頂的大腦只會科學家般的地思考,其實他感情豐富而熱烈。儘管他留給世人的照片大都是亂糟糟、不修邊幅的形象,但他一生卻有過兩個妻子和十多個情人。以色列的希伯來大學曾公開過愛因斯坦的1300多封信,信裡充分展示了這位內心孤獨而充滿激情的科學家鮮為人知的感性的一面。第一次婚姻的失敗
  • 百萬「天才」大力呼籲取消英語,真正的天才卻沉默不語
    關於取消英語應試教育,呼聲不斷,大家觀點不一。有些「天才」認為,要不是英語,我早就上了名牌大學,早就是某個領域的科學家了,就不至於現在給別人打工,拿著微薄的固定工資,累死累活。還有些人認為,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卻從來沒用過英語,我幹嘛浪費那麼多時間去學這門讓我討厭的學科!這裡是中國,不是外國,幹嘛說英語!更有人認為,英語可以學,但是讓那些想學的人學就是了,幹嘛大家都要跟著一起浪費時間?等真正用到英語了,不是有專業的翻譯嗎?再不濟,現在線上翻譯,人工智慧翻譯這麼先進,哪還需要我們學英語!
  • 全球「最放浪」國家,混血美女遍地,太過熱情讓國人不習慣!
    導語:全球「最放浪」國家,混血美女遍地,太過熱情讓國人不習慣!眾所周知,如今世界文化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發達的交通方式讓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連成了一體,不論是經濟上還是人文溝通上均是。都知道,華人遍布世界各地,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論是在炎熱的非洲還是在寒冷的俄羅斯皆有中國人的身影,當然,除了出國旅遊的也有不少華人定居在國外。而南美的這個國家號稱全球最放浪的國家,每年入選「環球美女」的數量最多,還異常熱情開放,對於遊客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照顧,中國遊客發出感慨:讓人有點害羞。
  • 為啥叫李白詩仙,看《將進酒》中道家丹道
    膾炙人口的李白《將進酒》,寫的何等的灑脫超群,讓多少男兒遐想連篇,但是大家不知道,這首詩其實是融合丹道而作。如今用丹道的玉液還丹,來重新解釋,看是不是意境圓通,也把李白這個渾俗和光的地仙形象躍然於紙上。《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天才少年造出「寰球最小衛星」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的確是這樣,因為天才不行令人不必事情就走上樂成。但對待凡人來說,天才確實是比凡人利害的1種體現。,尚有少許人歲數輕輕就因做出了奪目的成就而被譽為天才,比如說印度的十八歲少年RifathSharook,他就因造出「世界最小衛星」而名傳天地。
  • 閻連科:李白的詩在唐代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中新網1月9日電(宋宇晟) 「大唐李白:盛世之下,詩人何為?」小說家張大春攜其新書《大唐李白-少年遊》出席,與作家閻連科展開對談。談及李白,閻連科認為,李白的那種詩在唐代當時或許就只是「順口溜」。  李白名氣很大,「知道」他的人很少  在張大春看來,多數人對於李白的認識或許只停留在一個詩歌的符號上,但對於李白其人本身卻並不真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