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學英語的風潮現在在國內已經屢見不鮮。隨著家長對英語教育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眾多英語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出。雖然國內英語教學在不斷進化,少兒英語的水平整體提高也成必然趨勢,然而,部分家長對孩子英語教育缺乏細緻考察。一些業內教育專家提醒,兒童成長的機會只有一次,要幫孩子選擇英語機構,家長還是需要「三思」。
急功近利怎能培養孩子?
中國的家長人群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一方面對孩子成長的關注程度之深,對應的卻是正確培養的思考之淺。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態在國內家長中十分明顯,這一點在「速成班」的風靡現象中已經可以充分證明。但從以往的教學效果上看,「速成式教學」並沒有造就太多的天才,相反,對學習的浮躁情緒卻在滋長。
記者隨機採訪過幾位家長後發現,家長在為孩子挑選培訓機構之前,往往都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和比較。少兒英語教育專家說,家長擇班前需要「三思」,先想想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再想具體學的內容是什麼?最後還需要確定最適合孩子成長的學習方法。
從目前少兒英語培訓市場中看,90%以上的機構將學英語的目的限於語言交流,從側面也反映出家長早先的培養目標也只是「會說英文」。然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英語學習不僅僅是日常交流,更重要的是工作中英語思維和應用。於是,如何學對將來工作和生活有益的英語成為高知家庭關注的重點。
擇班需注意:理念之外還要有實力
雖然有不少機構找到了更先進的教學理念,然而龐大的少兒英語教育市場中魚龍混雜的現象仍然顯著。記者發現,由於家長對「洋外教」的認識較淺,所以單純的理念模仿的機構不佔少數。與實力型少兒教育機構相比,這些機構普遍缺少完整的學術研究團隊做教育的後續支持,而照搬照抄品牌企業的經營模式也是此類機構的特徵。藉此提醒家長擇班時要「貨比三家」,仔細考察後再做定奪,儘量避免花「冤枉錢」。
那麼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如何落地的?Sally向記者做了詳細的說明。「以國際化人才作為培養目標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用英語表達獨特思想,用英語做工作層面溝通的問題,這要求我們在四個層面培養,首先是語言層面的學習,即進行英文的聽說讀寫,是早期英語教學的主要思路,這個層面比較初級。而第二個層面在於用英語學學科知識,也就是說讓孩子將來能對接世界各大名校全英文的教育。第三層面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科思維,能夠讓他用英語去主動思考和個性化解決問題。最後一個層面也就是最高目標就在於培養未來領導力,能夠讓更多的孩子在能力上有提高,不僅僅有優秀的英文表達,而且在未來成為世界上最具話語權的華人。」
很多家長說,頻繁為孩子更換培訓班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如果培訓班的教學周期較短,沒有完整的課程體系,孩子知識和能力培養沒有連續性,這不符合兒童學習時的認知規律。因此,擇班「三思」的建議更是為了讓家長免去未來的後顧之憂。可見,選定少兒英語教育的起點,理念、實力、品牌都是家長亟需思考的綜合因素,盲目報班只會造成金錢的浪費,而對於英語學習最佳的少兒時期,時間上的浪費更是無法挽回的。
(責任編輯:劉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