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評論員唐湘龍,一個以中國人為榮敢怒敢言的漢子

2020-12-05 天津歷史哥

臺灣著名政治評論員唐湘龍,臺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看過他節目的朋友,細心的都可以聽出來唐湘龍是有一點口吃的,也就是俗稱的結巴,在某個節目裡,他自己說小時候口吃非常嚴重,而且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正是因為後期自己不懈的努力,才想辦法把口吃硬生生的矯正過來,因此可以看出,他這個人是非常有毅力的。

唐湘龍是學國際政治的,因此分析政治和國際關係是他的專業,所以分析起來國際關係條條是道,邏輯也比較清晰,經常做出自己獨到的預判,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客觀的。

2019年大陸國慶閱兵的時候,在那一段時間的節目中,唐湘龍由衷的表現出了自己看到閱兵後的驕傲感。他自己感嘆說:「看了閱兵之後,感覺自己作為中國人以後再也不會受到欺負了」。他也時常講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有著大中華的情結。

目前唐湘龍主持的節目也非常多,每天早上在飛碟電臺會有《飛碟早餐》,然後還有和陳鳳馨的《正經龍鳳配》《風向龍鳳配》,他和陳鳳馨的搭檔真的是絕配,內容和看點也是很不錯的。

相關焦點

  • 唐湘龍爆料臺灣2月份死亡超過16000人
    新冠肺炎延燒全球,臺灣已有77例確診。雖然臺灣當局自稱防堵疫情入侵的成效有目共睹,卻有資深媒體人拿出臺灣2月份死亡數據,提醒「我不敢說社區感染不會來,大家警覺高一點」。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在「少康戰情室」表示,臺灣2月份死亡人數是16211人,比去年同期的13352人還多出3000人左右。唐湘龍表示,過去每一年的同期大概都保持13000、14000的死亡人數,「今年2月份我們增加了一成多,我不知道什麼原因,我沒有任何的揣測。」
  • 蔡英文贏了陳水扁,卻丟了整個臺灣的臉
    試問現在世界上哪個國家,不為自己國民的幸福生活著想、不想搭乘「一帶一路」的機遇之車?正如馬內萊在建交儀式上說的:做出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決定「是基於所羅門的國家利益」,所羅門需要和中國有一個更廣闊的夥伴關係。
  • 臺灣評論員:臺灣人為何不信任當權者?
    由李國鼎先生創辦的 「群我倫理促進會」每年都公布「臺灣社會信任調查」,今年的調查顯示,最不受信任者竟然是「政府」官員,倒數第二者是民意代表,倒數第三則是馬英九。上述三者比陌生人的信任度還低,人民視「政府」高官、民意代表「形同陌路」,但對基層公務員還是相當信任。
  • 民進黨當局出賣臺灣民眾,金門議員高喊「靠向大陸」
    1月1日,含瘦肉精的美豬正式進口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說得好聽,一邊講與美國的「貿易協定」,另一邊又講所謂國際空間。但事實是,為了謀求其政治私利,臺灣民眾的健康已經被民進黨當局出賣。「靠向大陸」2020年12月28日,國民黨金門縣黨部舉行了「反萊豬、拼公投、護食安」的記者會。全臺灣地區有22個縣市串連舉辦了此主題的記者會,金門縣縣長和議長及議員們共同出席。
  • 臺政論家預言:蔡英文恐成下場最難堪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中國臺灣網8月3日訊 親綠的「新臺灣國策智庫」日前公布一項民調,民進黨若要提名民進黨內人選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島內政治評論家唐湘龍指出,蔡英文正遭遇上任一年民調滿意度剩下兩成、就任一年民進黨內「繼承者」已經出現這兩個從來沒有過的狀況。他表示,蔡很可能會是臺灣歷來領導人下場最難堪的一個,無法連任。唐湘龍在「今日新聞網」名家論壇中指出,2018將是蔡英文最後一搏的機會,若錯過,蔡英文政治生命就提早結束了。他更表示,不只結束,蔡英文將「死」的很難看。
  • 臺灣評論員:臺「立法院」活像「侏羅紀公園」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鈕則勳29日撰文表示,日前,臺灣的「立法院」又上演「全武行」,著實將「立法院」變成了「侏羅紀公園」,這些「暴龍」與「雷龍」們,已經聯手將臺灣的民主搞得烏煙瘴氣。
  • 他貴為浙大副書記,卻敢怒敢言,被學生親切地稱為「強哥」
    「一個男人,只可以給自己的父母下跪,只可以對自己的老師鞠躬,絕對不應當對權貴與金錢低頭。但如今,大多數人正好反了。」「語言、計算機就是工具。中國的外語教授講英語還不如美國賣菜的農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語言就是一個工具!你沒有那個環境,他怎麼能講這個語言呢?」看了以上的話語,你相信這是浙江大學副書記的演講語錄嗎?我們通常聽到大多是「我發現、我認為、我建議、我相信」似的八股論斷,而這些話不拐彎抹角,直接問題要害。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位敢怒敢言的浙大副書記鄭強教授。
  • 媒體人爆料臺灣2月死亡人數逾1.6萬 籲提高警覺
    媒體人爆料臺灣2月死亡人數逾1.6萬 籲提高警覺 2020年03月18日 14:4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唐湘龍(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臺灣這幾日確診病例不斷上升,境外輸入病例創新高。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提到臺灣疫情時,指出2月份死亡人數逾1.6萬人,但強調沒有任何揣測,並提醒大家提高警覺。
  • 臺政治評論員:蔡英文治臺雖不在行 這件事是對臺灣最大貢獻
    中國臺灣網6月12日訊蔡當局許多政策惹議,島內民眾不滿聲浪高。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政治評論員、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唐慧琳表示,蔡英文治臺雖不在行,但對臺灣最大的貢獻就是,不時講講笑話給大家聽。
  • 民進黨不知輸在哪裡 臺灣時事評論員列7大理由
    ­  據臺灣媒體報導,向來關心政治時事的臺灣氣象主播李富城,日前因妻子罹患大腸癌,宣布個人臉書暫停運作,不過16日早他再度於臉書貼文,表示民進黨至今仍不知他們輸在哪裡,所以洋洋灑灑列出「7大理由」。
  • 臺灣教練支教棒壘球 蘇州女學生成就「女漢子」
    來自臺灣的專業教練江忠樺又象往常一樣開始訓練她們軟式壘球了。但在壘球場上,這些女孩子一下子變成了「女漢子」。她們奮力揮棒將球擊出,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壘,大聲喊叫著向隊員示意投球或奔跑的方位,擊掌為自己和隊員加油鼓勵,壘球讓這群溫文爾雅的女孩子散發出了運動氣息。
  • 新時代時評: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在全社會蔚成風尚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食為政首,糧安天下」的說法,雖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物質日漸豐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勤儉節約的傳家寶不能丟,糧食生產的鐵飯碗不能丟!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解決老百姓的口糧是天大的事情。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否則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足國之道,節用裕民。」
  • 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面對現實 國民黨勿糾結
    本期對話臺灣名嘴,對臺灣選舉政治有著長期、深入關注的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將與讀者分享他對2016選舉的獨特觀察。
  • ...蔡英文、賴清德29日上午前往臺北榮總醫院探望李登輝。臺灣中時...
    臺灣「中央社」消息稱,蔡英文、賴清德29日上午前往臺北榮總醫院探望李登輝。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榮總醫院29日上午接受島內媒體訪問時表示,李登輝身體狀況確實不理想。報導還引用消息源指出,目前李登輝的身體狀況仍然呈現昏迷,狀況不太好。
  • 知識點:臺灣著名評論員蔡志賢科普格鬥比賽專業英文詞彙!
    臺灣著名評論員蔡志賢老師在解說完武林風宜春站前後,編寫了格鬥賽事專業英文詞彙以及武林風宜春站賽事總結。感謝蔡志賢老師的敬業精神,以及為中國搏擊國際化做出的卓越貢獻。這次我跟王洪祥及楊茁在風雨中一起為各位解說,敬請準時收看以下非劇透總結1.有位中方選手很可惜,手臂一上場又脫臼,如果不把這老傷治好,恐怕影響他的職業生涯。
  • 為何臺灣現在有不少人媚日?和日本侵華時期在臺灣的一項措施有關
    前兩天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過世了,網上有很多人一提起李登輝,恨得牙根痒痒,為什麼,主要原因就是大家覺得他太媚日了。說實話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你說你如果羨慕美國經濟發達,羨慕法國風景優美,甚至羨慕德國人的嚴謹踏實,這都沒大問題。
  • 12月26日,兩岸共同辦了一件大事,祖國大陸距臺灣又「近」一步
    該篇報導介紹稱,平潭是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與臺灣新竹相距僅68海裡。當兩岸共同辦了這一件大事後,讓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又「近」了一步。據相關報導,坐在最新開通的由平潭駛向福州的列車上,平潭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政言最大的感受是,「平潭真的跟其他城市『接軌』了!對臺商來說,待在平潭正迎來非常好的發展機會。」他表示,協會的很多臺商都非常期待福平鐵路的開通。
  • 人性悖論:以懶為榮,以笨為恥
    這就是人性,人們對「懶」這個缺點視之不見,甚至還會以此為榮。言外之意,我都這麼懶了,還能做成這個樣子,那豈不能證明我的能力很強?如果我全力以赴的去做,超越第一名也未可知!看看,「懶惰」也可以秒變「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