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臉盲或「超級人臉識別者」嗎?

2020-11-23 煎蛋

識別人臉是我們進化出的重要技能。

但是存在所謂的臉盲者,他們無法經由面部特徵區分不同的人。另一極端則是「超級人臉識別者」,他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記住一張面孔,多年後仍能通過照片回憶起來。超級人臉識別者還能夠僅通過部分臉部特徵,認出特定的人。有時候,給他們一張某人少年時期的照片,他們就能從一堆中年人的照片裡找出是少年長大的那張。

您想不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超級人臉識別者呢?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研究人員最近有個研究項目,邀請大家參與一個關於面部識別能力的測試。UNSW面部測試大約需要15分鐘,且非常困難(真挺難的)。

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第一作者詹姆斯·鄧恩說:「大多數人的得分在50%到60%之間。但超級識別者得分超過70%,反過來說,準確率達到70%就可以算作超級識別者。」

他們在新論文中寫道:「尋找超級識別者是一項挑戰,因為他們只佔總人口的2-3%。招募參與者的策略比較有效,並且與證實,大多數人具有中等的人臉洞察力。」

這不是首個公開的面部測試(之前有「劍橋人臉記憶測試」和「格拉斯哥人臉匹配測試」),但是UNSW人臉測試經過了更嚴格的校準,這意味著更加精準。

2015年,肌肉桃曾經分享過一篇關於超級人臉識別者的文章,其中提到有幾位美國警察,擅長從大量監控視頻中迅速找出通緝犯。因為監控器的視角(通緝照片通常都是正面照,監控器則是從高處拍攝),以及通緝犯通常會偽裝一下,所以這些警察應該就是超級人臉識別者。其中裡面也附上了一個測試連結——似乎是格拉斯哥人臉匹配測試。問題是,我站已經沒有這篇文章了,外站倒是還有……

如果您得分低於自我預期,也不必沮喪哈。不過其他研究表明,我們似乎無法經由短期訓練來提高人臉識別能力。因此,識別面部的能力可能(至少部分地)是與生俱來的。

鄧恩認為:「我們發現臉部識別像智商一樣,這種差異很大一部分是由遺傳決定的。」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左側連結(請注意,只有pc埠,而且需閱讀英語說明):https://facetest.psy.unsw.edu.au/UNSWfacetest.html

相關焦點

  • 聽慣了AI人臉識別,來看看我們大腦的人臉識別能力有多強
    自從有了獨特的臉部外貌特徵,我們大腦的對應功能區也如AI一樣進化出了獨特的人臉辨識能力,但這種能力存在個體差異。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大腦的面部辨識能力正如IQ一樣,不僅有超級識別者,也有不善於辨識的臉盲困擾。
  • 「臉盲」也是病,得了易社恐
    前者並不是高冷人設,後者也不是偶像劇橋段,他們的問題可能都出在同一方面:人臉識別,只不過是相反的方面,前者稱為「臉盲者」,後者稱為「超級人臉識別者」。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研究人員有個研究項目:邀請志願者參與一個關於面部識別能力的測試。UNSW面部測試大約需要15分鐘,且非常困難。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第一作者詹姆斯·鄧恩說:「大多數人的得分在50%到60%之間,但超級識別者得分超過70%。」
  • 新民晚報數字報-閒談臉盲症:我們分不清美醜了嗎?
    那麼,生活中真的有臉盲症患者嗎?他們真的從外觀視覺再到情感判斷都分不清美醜了嗎?  臉盲者的「思維常態」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的容顏……」從理論上說,這句歌詞裡描述的情況在生活中是可以達到的,畢竟大多數人對於面孔的識別與記憶能力比識別物體要強很多。這其中的原因,來源於人類是群居社會體,面孔識別是很重要的生存技能。
  • 那個誰和那個誰,怎麼都長得一個樣,請叫我「臉盲症患者」|臉盲症|...
    看電影的時候會傻傻分不清誰是誰嗎?而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認錯人時,總會開玩笑地說自己是犯了「臉盲症」。殊不知,這才不是「所謂的臉盲」,而是一種神奇的科學現象——「異族效應」。研究人員給嬰兒同時呈現了兩張面孔,其中一張是熟悉的,另一張完全陌生,結果發現,6個月大的嬰兒對於人臉和猴子臉都能進行良好的識別,而9個月大的嬰兒只對人臉有良好的識別能力,在對猴子面孔的辨別上,無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注視時間都差不多。
  • 臉盲症是怎樣的體驗
    識別臉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大家習以為常,似乎不值一提。其實,這是項很奇妙的能力。把五官組合成一張臉孔,那是要將部份瞬間合成個整體,而識別臉孔,就要將整體上的微小差異放大,才能與其他臉孔區別開。而臉盲症患者,就不能識別出臉孔。
  • 原來真正的臉盲是這樣的!(內附臉盲...
    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每個腦區的作用,我們將「人臉識別」簡化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識別面部五官,記住鼻子、眼睛、嘴巴的主要特徵。這一階段由大腦的枕葉面部區負責,顳葉上溝也參與其中;第二個階段是,將五官進行整合,包括鼻子在臉部的佔比、嘴巴的位置等,最終拼出完整的人臉信息。這一階段主要由大腦的梭狀回面孔區負責。
  • 朋友換個髮型後就認不出了丨臉盲症是怎樣的體驗
    雖然像卡洛塔這般嚴重的臉盲症並不多見,但是臉盲症的患病率或許遠比你想像的要高哦,根據哈佛大學、德國明斯特大學等研究組的研究成果,全球約有2%-3%的人患有面部識別缺陷,而有趣的是,擁有對人臉幾乎過目不忘的超級辨認者(super-recognizers)的分布率也約為2%-3%,因此有研究者認為面孔識別能力呈正態分布,大部分人都處於一個雖然會忘記一些臉蛋但是能記住大部分熟人臉龐的區間
  • 「臉盲」到記不住自己的長相
    但我們的身邊都不乏這種人:他們的面孔識別力出現了問題。他們的視力和智力都正常,對人臉的辨識能力卻很弱,我們通常會稱這種毛病為「臉盲」,也有人管這種毛病叫「臉失明」,它還有專業名稱,叫「面孔識別障礙」。對於當事人來說,會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有一種情況也普遍存在,就是當我們面對外國人的臉,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還是影視劇中的,這種無法辨識張三和李四的情況會更加突出。
  • 人臉識別的商業應用
    每當您識別某人的臉部時,便會使用內部形式的人臉識別。在幾毫秒內,您的大腦就會分解出人臉的各個部分,將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然後將總和與已經存儲在內存中的那些人臉進行匹配。當流程無縫運行時,您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它的發生。
  • 臉盲症是為啥?
    隨著人們社交網絡的擴大,我們每天都有可能結識到新朋友,可是在短時間要記住新鮮的面孔和對應的名字並不容易,有臉盲症的人想要識別清楚就更加困難了。其中,顳葉負責存儲記憶,相當於大腦中的「資料庫」;枕葉負責識別物體的形狀、質地等;額葉幾乎涉及所有的心理功能,包括記憶、語言、智力、人格等等。也就是說,哪些信息會存進大腦或者哪些不存,都是額葉「說了算」。在進行人臉識別時,眼睛接收到的刺激往往會傳到枕葉。接著,這些信息就會被送到顳葉中的梭狀回面部識別區,人在識別容貌時,右腦顳葉中有幾立方毫米的狹小範圍的神經細胞會十分活躍。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二維人臉識別是基於人臉平面圖像的,但實際上人臉本身是三維的,人臉平面圖像只是三維人臉在一個平面上的投影,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丟失一部分信息,因此,動態的人臉識別需要依靠三維人臉識別技術。,研製出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重建與人臉識別的綜合技術,實現基於低解析度人臉圖像的重建與人臉識別的視頻目標人的搜索與跟蹤。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一次?人臉識別可以換人或照片嗎?
    王者榮耀又要進一步加強健康系統力度了,5月份是繼續下調了未成年玩家的遊戲時間,還增加了未成年每周和每個月的充值數額,這個月則是加強了人臉識別驗證,那麼人臉識別多久一次呢?人臉識別可以用照片或者換人識別嗎?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一次?
  • 你有臉盲症嗎?你會記不住人嗎
    有些人似乎特別不會認人:不要說「老外」了,連周圍的人臉都會認不清楚。每次遇到有人大力握手、熱情招呼的時候,就只好一邊打打馬虎眼,說 「今天天氣好」,一邊拼命試圖從腦海裡打撈起那個裝著此人姓名的漂流瓶。對於需要頻繁社交的人來說,這真的非常不利。若是社交圈中還要經常接觸「老外」……哇,我對你表示深刻的同情!
  • 馬上評|蘋果X又「臉盲」,人臉識別的安全底線在哪裡?
    蘋果X手機的人臉識別又出問題了。據看看新聞報導,上海一位劉太太的蘋果X,可以輕鬆被兒子面部識別打開。蘋果公司的客服回復稱,這是小概率事件,暫時無法查明是什麼原因,有可能是這位女士和「孩子長得確實太像」。
  • 誰是你身邊的那個超級識別者?
    全世界只有2%的人擁有這種特殊能力——Georgie是一名「超級識別者」。超級識別者能夠記住並識別出那些多年前曾短暫留意過的面孔。sciencedaily.com網站當地時間11月16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研究人員在《PLOS ONE》雜誌撰文稱,利用測評系統Face Test,他們能夠識別出最強超級識別者,並有效劃分剩餘超級識別者的能力等級(好/優秀/傑出)。
  • 你知道「臉盲症」嗎?臉盲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生都記不住人的模樣,不管是朋友,家人甚至是鏡子裡的自己,在他們眼中都是一樣的面孔,這就是所謂的臉盲症,那麼臉盲症到底是什麼症狀?它的定義是臉部識別能力缺乏的症狀。在目前的數據統計中,全世界有2%的人患有臉盲症。
  • 「認錯人」不一定是小事 臉盲症或因大腦受損引起
    原標題:「認錯人」不一定是小事 臉盲症或因大腦受損引起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有認錯人的經歷,這個時候我們經常給自己貼上「臉盲症」的標籤。那麼到底什麼是臉盲症呢?臉盲症真的是個可以用來隨意調侃的無傷大雅的小病嗎? 臉盲症又稱面孔遺忘症,指不能直接歸因於智力功能退化的面孔識別障礙。
  • 圖靈測試「臉盲版」:比人臉更像人臉的超真實面具 | Cognitive...
  • 什麼是人臉識別?你真的了解人臉識別技術嗎?
    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近年來,基於海量數據的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火車、地鐵通道、人臉通道、微郵服務、一些工作人員測繪設施等都是人臉識別技術的特殊應用。要了解人臉識別保護個人信息的難點,首先要了解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及其適用範圍,這樣才能對人臉識別技術保護個人信息進行法律監督。
  • Pixel 4 人臉識別有風險!閉眼解鎖安全嗎?
    Pixel 4 人臉識別有風險!閉眼解鎖安全嗎?  發布前洩露的Pixel 4 在面部識別菜單中,可以設置「檢測閉眼」功能,而BBC 測試中的設備卻並沒有此功能,而谷歌也表示10月24日發售的Pixel 4 不會配備功能。也就是說,消費者買到的設備上,的確可以通過閉眼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