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解決了一個數學中著名的長期未解決的隨機遊走問題

2021-01-10 量子認知

我們有些人喜歡在樹林中隨意漫步,而另一些人則可能任意漫步在自己附近的小區周圍。在數學世界中,隨機遊走實際上比這還要更隨機與任意,這就如通過擲硬幣來決定每一漫步的方向。

隨機遊走(英語:Random Walk,縮寫為 RW),是一種數學統計模型,它是一連串的軌跡所組成,其中每一次都是隨機的。它能用來表示不規則的變動形式,如同一個人酒後亂步所形成的隨機過程記錄。1905年,由卡爾·皮爾遜首次提出。

隨機遊走理論的思想和原理已在許多學科領域中運用。生物學家可以使用隨機行走來模擬動物的活動和行為方式。物理學家使用它來描述和模擬粒子的行為。機器學習使用它來模擬人的智能。在金融經濟學家 通過「隨機遊走假說」用於建模股價和其他經濟因素。心理學家通過隨機遊走可以準確解釋做出決定所需的時間與做出某決定的可能性之間的關係。在線社交網絡利用隨機遊走來採樣大量的數據在線圖,等等。

某些隨機遊走的行為可能會根據其走過的地方而定,這稱為與路徑相關。其他人似乎無視他們的「過去」,最終與歷史不同的其他道路融合。

加州理工學院的數學家們最近解決了一個多年來未解決的隨機遊走問題。該研究團隊確定了一個關鍵的幾何構想,該構想將一些隨機遊走結合在一起,並將其它行走分開。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的《數學年刊》上。《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所辦的著名數學刊物。

研究人員以概率論和遍歷論為紐帶研究經濟學和數學,這是一種漸進和融合的方法,今年的著名的數學獎——阿貝爾獎頒發給了在這一領域取得開拓型成果的數學家。遍歷理論(英語:Ergodic theory)是研究具有不變測度的動力系統及其相關問題的一個數學分支,研究遍歷變換,由試圖證明統計物理中的遍歷假設而來。

研究人員說,「對於一個隨機的過程,從長遠來看,是否真的會洗掉一切,不管發生了什麼事,無論發生什麼,都會發生什麼?或者是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有記憶嗎?」「假設有兩個社會,其中一個社會取得了一些技術進步,而另一個社會遭受了自然災害。這些差異會永遠持續下去,還是會最終消失?或一旦有了優勢我們會忘記會忘記嗎?在隨機遊走中,早已知道有些組具有某些記憶,而其它組的記憶會被擦除,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哪些組具有記憶,哪些組不具有記憶,也就是說,什麼使一個組具有內存記憶,這就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

換句話說,為什麼有些隨機遊走恢復為均值,而另一些則沒有?當使用隨機遊走的想法進行編程時,可以簡單地在限制或參數中編碼以確保路徑收斂或不收斂。從純理論上講,這個問題很難解釋。

該研究團隊探索並找到了這一長期難題的解決方案的秘密是在於描述隨機遊走時將代數思想和幾何思想結合在一起,並通過使用這種聯繫進行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基於矢量幾何的滿足特定條件的隨機遊走可以與其它相融合。

研究人員想像在具有不同尺寸和幾何形狀的空間中隨機行走。在這項新研究中,該研究團隊設想在「組」上隨機行走,「組」是具有不同幾何形狀的物體。對於某些群體,隨機遊走最終將在經過許多時間後收斂到特定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步行被認為是依賴於路徑的,這意味著一開始發生的事情會影響結果。或者,換句話說,在步行的早期發生的事情會影響其結束的位置。但是對於其他群體來說,步行的方向並沒有收斂,他們的歷史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未來。

研究人員說,解決方案與尋找「描述各組代數性質的幾何方法」有關。重要的是,可以用幾何方式描述圓,作為到一個點的給定距離處的所有點的集合,也可以用代數方程式描述。在隨機遊走問題的情況下,找到了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所研究的群體的幾何和代數性質之間的聯繫。

研究人員指出:「一旦弄清了這種聯繫,解決問題的容易程度實際上使我們感到震驚。」 「最後,我們很高興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數學難題。」研究人員解釋說,他們對這個數學問題的總體認識實際上是從以前的難題中獲得的,而這個難題要難得多。「我們已經為此花了幾個月的力氣,無法取得任何進展,但是後來,突然有了這個如夢初醒的想法,不僅適用於當時的工作,還適用於其它的工作。當意識到「哦,我的天哪,原來如此」時,感覺真的挺好。

參考:Frisch et al. Choquet-Deny groups and the infinite conjugacy class property, Annals of Mathematics. DOI: 10.4007/annals.2019.190.1.5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揭開數學中的虛幻模式,隨機遊走?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從貝殼的斐波那契螺旋到晶體的周期性,自然界和數學中隨處可見這種呈規則的模式。但數學中的一些問題有時會「欺騙」我們,比如讓我們在求解時看到一個模式,但突然間這個模式又消失了。這種虛幻的模式出現在數學的許多領域,比如說出現在某些積分中,即便是最優秀的數學家也可能受到這些積分的「欺騙」。
  •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泛函微分不等式的解決方案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在數學中也用於解決如龐加萊猜想和卡拉比猜想等問題。它們很難研究:幾乎沒有適用於所有此類方程式的通用解法,通常每個單獨的方程式都必須作為一個單獨的問題進行研究。在數學中,卡達爾–帕裡西–張方程是非線性隨機偏微分方程,由卡達爾、帕裡西、張義成於1986年提出。
  • 小人物解決四大數學問題:記傳奇華人數學家李天巖
    1973年,洛速達與約克在現已成為研究 Frobenius-Perron 算子不變密度函數存在性問題的一篇經典論文中,解決了烏拉姆在其《數學問題集》中提出的一個問題:若S為一個足夠 「簡單」 的映射(例如逐片線性映射或多項式映射),其導數絕對值不小於1,將一區間映到自身,則對應的 Frobenius-Perron 算子是否存在不變密度函數?
  • 純數學陷入危機?應該如何解決?
    比如說,一些數學家有時會在自己的工作中引用尚未發表的論文,因為他們非常確信這些未被發表的結果是正確的,並認定它們會很快地通過同行評審然後得以發表在學術期刊上,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然而,有時這些未發表的結果確實永遠不會出現在期刊上。那麼當越來越多的工作建立在這些未經檢驗的結果之上時,未經檢驗這一事實就可能被遺忘和掩蓋。
  • 愛因斯坦、隨機遊走和Fokker-Planck方程
    維納過程是一個連續隨機過程,基本上,我們可以視為隨機遊走(random walk)是離散版本的維納過程。 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這種「神奇」的運動被後人稱為「布朗運動」,以紀念發現該現象的科學家布朗。
  • 數學家解決了一個關於柏拉圖12面體的「世紀」問題
    現在,三位數學家解決了關於十二面體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由正方形或等邊三角形構成的四個正立方體(正方體、四面體、八面體和二十面體)數學家們最近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從一個頂點開始的直線之路,要麼會撞上另一個角,要麼永遠繞著它轉不回來。但是對於由12個五邊形組成的十二面體,數學家們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現在,阿塞利亞,奧利奇諾和霍伯三位數學家已經證明在十二面體上確實存在無數條這樣的路徑。他們的論文發表在5月份的《實驗數學》雜誌上。
  • 數學家解決了一個關於柏拉圖12面體的「千年」問題
    現在,三位數學家解決了關於十二面體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在三維空間中,柏拉圖立體是一個規則的凸多面體。它由全等(形狀和大小相同)、正(所有角相等、所有邊相等)、具有相同數量面的多邊形面在每個頂點相交構成。——維基百科
  • 數學界的3次危機,最後一個難題困擾人類100年,至今未被解決
    引言:世間萬物的發展道路都不可能是平坦的,人類的發展道路也是如此,無論是在什麼領域裡總會出現一些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其中有部分問題和現有的理論體系是相悖的,它們被人類定義為悖論。數學界曾經發生過三次數學危機,最後一次與悖論有關。
  • 2020年阿貝爾獎公布,又一位數學「三大獎」大滿貫得主誕生
    ,以及89 歲挑戰黎曼猜想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等。 今年阿貝爾獎的兩位得主使用隨機性原理為數學領域的研究帶來了新視角。他們在「在群理論、數論以及組合論中運用概率論與動力學方法」做出了開創性工作,縮短了不同數學領域之間的間隔,解決了曾經看似無法企及的數學難題。
  • 2020年阿貝爾獎公布,又一位數學「三大獎」大滿貫得主誕生
    ,以及 89 歲挑戰黎曼猜想的數學家麥可·阿蒂亞爵士等。今年阿貝爾獎的兩位得主使用隨機性原理為數學領域的研究帶來了新視角。他們在「在群理論、數論以及組合論中運用概率論與動力學方法」做出了開創性工作,縮短了不同數學領域之間的間隔,解決了曾經看似無法企及的數學難題。
  • 數學,不是因為可以解決工業界問題而變得重要
    工業界在呼喚數學家。前段時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兩萬多字的採訪實錄中,他提了數學近30次。「晶片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被認為最有希望在材料科學、晶片、人工智慧等領域上做出突破,解決「卡脖子」困局。但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也指出,發展像數學這樣的基礎科學,目的並非直接為經濟和技術服務。
  • 中國數學家破解了著名數學難題
    八月15日從浙江大學獲悉,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法伯相交數猜想」被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成功證明,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日前在浙大向他們表示祝賀。 「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 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張景中:把數學變容易大有可為
    40多年前,我在新疆一個農場中學教數學時,有幾件事情啟發了我,讓我認識到數學能夠變得更容易。1977年的一道高考題,我用小學裡的面積計算方法做出來了。1978年的一道奧數題,我又是用基於小學知識的面積方法找到了一個不到兩行的證明。10多年後,我才明白,這其實是發現了一種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的新方法。
  • 數學領域的頭號難題——黎曼假設是否已被解決
    德國數學大師戴維·希爾伯特於1900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20世紀數學家應當努力解決的23個數學問題,被認為是20世紀數學的制高點,其中便包括黎曼假設。美國克雷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列出了21世紀的7大數學難題,被認為將對數學理論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化產生巨大推動,其中也有黎曼假設;能證明該猜想的人將會獲得100萬美元獎金。
  • 學習數學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數學思想,解決數學和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作為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我們重視它除了分數,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地方也非常多。學好數學,我們每名高中生必須積極地去面對。到了高中,學大家都會,要是學好,把數學學到極致,就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技巧。綜上所述,一句話,同學們要懂得用數學思維,數學思想,去解決數學問題。
  • 數學家彭實戈:中國金融數學第一人
    彭實戈,男,1947年12月8日出生於山東省濱縣,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數學與系統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金融研究院院長。彭實戈長期致力於隨機控制、金融數學和概率統計方面的研究。他和法國數學家Pardoux教授一起開創了「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新方向,被用於研究金融產品定價。01彭實戈母親彭平是革命烈士彭湃的親侄女,外祖父彭漢垣也是革命烈士,父親黃顯群在濟南戰役中獻身。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解決世界級數學難題,放棄巨額獎金選擇平淡
    數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論是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數學幾乎無處不在,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接觸到的數學都是最簡單,最淺顯的一些計算和運用,就算是一些數學專業的大學生,也只能說是「初窺門徑」,想要成為頂尖的數學家,努力十分重要
  • 為什麼數學家無法解決無窮大的問題?
    自數學發展以來,無窮大就一直困擾著人類。我們必須認識到,無窮大不是一個具體的數,而是一個想法,它只存在於抽象中。因此,就像無窮大一樣,無窮小隻存在於抽象中,但它的不確定性質不僅對數學家來說是非常令人不安的,對物理學家來說也是這樣。無窮小的誤差數學是我們用來表達物理思想的語言,所以在我們對現實本質的認識中,數學上的不一致意味著物理上的不一致。
  •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彭實戈:數學不是出題難為人,是幫人解決難題
    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以表彰他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彭實戈,被譽為中國金融數學領域的奠基人。在他看來,數學是用來幫助人解決難題的,而不是出題難為人的,學好數學可以解決很多非常困難的問題。
  •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彭實戈:數學不是出題難為人,是幫人解決難題
    他曾經興致勃勃地致信北京航空學院(現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提出了一個如何設計可以垂直起降、快速飛行飛機的方案。21歲那年,彭實戈到臨沂下鄉插隊,隨身攜帶的是一套厚厚的《高等數學教程》。這是他按5分錢一本的折舊價在舊書店淘到的蘇聯科學家斯米爾諾夫的著名教材。白天,他和社員一樣下地幹活、掙工分,晚上,借著自製煤油燈的微弱光芒,他從《高等數學教程》一個個小字中發現和體會數學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