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犀牛盜獵事件減少

2020-12-07 騰訊網

印度加濟蘭加國家公園,數隻印度犀在野地裡吃草,阿薩姆邦。印度犀分布於印度和尼泊爾的草原、沼澤和森林地帶,因人類盜獵和棲息地減少,已被列為易危物種。阿薩姆邦是印度最主要的犀牛棲息地,現有約2640隻犀牛,大部分都生活在加濟蘭加國家公園。由於當地堅持打擊盜獵行為,阿薩姆邦2019年只有3隻犀牛死於盜獵,比2016年降低86%。

相關焦點

  • 辛巴威公布2020年大象犀牛盜獵數據
    辛巴威國家公園管理局於2020年12月中旬發布今年前11個月該國的大象、犀牛盜獵數據。在大象盜獵方面,2020年,共有20頭大象死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法獵殺;在2019年,這個數字是30頭。在犀牛盜獵方面,2020年,共有8頭犀牛死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法獵殺,在2019年,這個數字是29頭。
  • 為了慘死的犀牛,她順著槍和子彈單挑盜獵集團
    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白犀牛棲息地,大約有五千頭白犀牛,逡巡在這個比北京略大一些的國家公園裡。然而,這裡的犀牛盜獵活動卻異常猖獗。數量不少的盜獵者活躍在三國接壤的克魯克斯角(Crooks Corner),躲避來自各國政府的搜查。
  • 大象、犀牛和老虎在哪個國家最安全?
    多國政府正在日內瓦召開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年會,昨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最新報告,對亞洲和非洲地區象牙、犀牛角及虎製品盜獵和非法貿易最嚴重的23個國家進行了評估。記者獲悉,尼泊爾和印度在三個物種保護上獲得綠色評級。
  • 媽媽遭盜獵者拔角,犀牛寶寶喚不回:媽,你快點起來
    這幾年盜獵者越來越猖狂,因為他們知道犀牛角很昂貴,導致動物被濫殺的問題日趨嚴重!南非某國家公園就有一隻犀牛媽媽被盜獵者射殺,讓一個多月大的犀牛寶寶眼睜睜的看著媽媽倒地不起,「媽~你起來啊!媽媽,你有聽到我在叫你嗎?」但犀牛媽媽始終沒反應,讓寶寶只能在附近徘回,等著媽媽醒。
  • 專門追捕盜獵者,狗狗被訓練來保護瀕危犀牛,成功率讓人驚訝!
    在非洲,非法盜獵的現象一直非常猖獗據統計,過去的十年裡有超過8000隻犀牛慘遭毒手導致它們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保護迫在眉睫為了拯救野生犀牛,如今,一群經過特殊訓練的狗狗,也開始加入進來這群英勇的狗狗在南非野生動物學院接受訓練主要是布魯克浣熊獵犬、獵狐犬,比利時瑪蓮萊犬等犬種它們從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學習巡邏、追蹤、逮捕等技能到了18個月大的時候,它們才能正式上崗,投入保護犀牛的工作中
  • 亞洲犀牛於無人關注中走向滅絕 唯印度犀留有希望
    我們的先祖熟悉的犀牛,可不是這些非洲來客。戰國時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西漢之時,有王者鑄錯金銀雲紋銅犀尊,其形象異常寫實,顯然是見過真正的犀牛。那時,非洲的犀牛不可能來到我們的土地。那時,神舟大地上還徘徊著土生土長的犀牛。
  • 報告顯示亞洲人誤以為犀牛角能壯陽導致盜獵猖獗
    中國網4月16日訊(記者劉金陽)4月16日,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協會、姚基金、拯救大象協會和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聯合啟動 「姚明保護大象犀牛項目」,推出的《犀牛角消費報告》顯示,亞洲人誤以為犀牛角能壯陽,致使非法盜獵活動猖獗。該報告稱,少數亞洲人仍在購買犀牛角,他們要麼是為了投機,要麼是相信犀角是一種藥品或補藥。
  • 盧安達從南非引進東非黑犀牛
    新華社基加利5月2日電(記者呂天然 楊孟曦)東非國家盧安達2日從南非引進首批10頭東非黑犀牛。這一物種在盧安達幾乎滅絕,該國最近一次記錄黑犀牛出現是10年以前。   盧安達發展委員會當天發表聲明說,該委員會與非盈利性保護組織「非洲公園」將於5月上半月從南非引進20頭東非黑犀牛,這些黑犀牛將生活在盧安達東部的阿卡蓋拉國家公園。   聲明說,盧安達已做好充分準備迎接東非黑犀牛,並將確保其安全。黑犀牛的到來將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盧安達旅遊業和全國人民都將從中受益。
  •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亞洲唯一的雙角犀牛,也是全球體型最小的犀牛蘇門答臘犀牛高1.2~1.5米,長2.5~3.2米,重量800千克。據估計,現存蘇門答臘犀牛數量不足400隻,是存量最少的大型動物之一蘇門答臘犀牛是長毛犀牛與地球上最早的犀牛的後裔,它們普遍被人認為過去200萬年來沒有任何改變。
  • 動物世界-印度犀牛
    印度犀(獨角犀)是一種比較「新」的犀牛,於400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出現。印度犀由於分布範圍相對偏小,所以只有一種,沒有形成亞種。印度犀牛奔跑時速可達55公裡/小時,並且遊泳技能優秀。它們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並防止蚊蟲叮咬。印度犀牛的聽覺和嗅覺都極佳,而視力相對較差。性情暴躁,有傷人紀錄。
  • 解禁虎骨犀角入藥,對老虎犀牛來說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解禁虎骨犀角入藥,對老虎犀牛來說意味著什麼?過去十五年裡,虎骨和犀角在中國入藥一直是違法的。這個禁令在兩天前被解除了(解除禁令就能打壓盜獵嗎?戳這裡看看我們的觀點)。新出臺的關於虎骨和犀角的規定裡,可以在國家中醫藥局的指導下使用人工繁殖的虎骨和犀角入藥。
  • 酒桌上的印度犀牛
    今天從一瓶白葡萄酒開始介紹一個故事這瓶酒身上有一幅版畫是一頭犀牛的圖案這個圖其實畫的是一頭印度犀
  • 盜獵猖獗,非洲象數量急劇減少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稱,非洲象牙盜獵依舊猖獗,由於盜獵者總是獵殺象牙長的非洲象,導致不長牙的非洲象佔比增加。研究人員稱,在非洲一些地區,近1/3的雌性非洲象沒有象牙。象牙對於大象來說非常重要,有防衛、覓食、尋偶等多方面的作用。科研人員表示,沒有象牙的大象是「殘疾的」。
  • 【視頻】拯救犀牛!
    It's no wonder:主持人:盜獵者屠殺犀牛獵取犀牛角,有的被雕刻成裝飾品,有的被碾製成藥品出售。單單這麼一塊賣價就高達三十萬美元。難怪:Around 500 rhinos have been slain by poachers in South Africa so far this year.CCTV:今年南非約有 500 頭犀牛遭盜獵者殺死。
  • 世界犀牛日:拯救北白犀的一線生機
    Najin和她的飼養員 Zacharia Mutai © Justin Mott / Ol Pejeta當時盜獵者為了獲得犀牛角而開始在非洲大量獵殺犀牛,再加上當地的內戰動亂,北白犀的數量大量減少。保護犀牛,我們能做的有很多犀牛曾經遍布歐亞大陸和非洲,但由於棲息地的喪失、盜獵與非法貿易活動、政治衝突等威脅,五種犀牛中有三種已被IUCN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過去十年,已有近萬頭非洲犀牛被盜獵,相當於每天約三頭犀牛遭非法獵殺。
  • 天災還是人禍 中國犀牛滅絕記
    一些動物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比如非洲的犀牛。如果我說中國以前犀牛泛濫,你信嗎?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其實在古代,中國犀牛也很多。河姆渡和周口店的遺址上,多次發現犀牛骨頭;甲骨文記載,商朝殷王一次捕獵到71頭犀牛;戰國犀牛紙鎮、西漢錯金銅犀牛、宋代犀牛擺件等等,這都說明古人熟悉犀牛,犀牛不是遙遠的非洲獨有物種。
  • 因偷獵者數量激增,10個月內波札那有至少46頭犀牛被獵殺
    據法新社2月25日報導,本周一(2月24日)波札那一位政府官員稱,在近10個月內他們國家至少有46頭犀牛被獵殺。與此同時,南部非洲野生動物避難所報告稱,獵殺瀕危物種的行為正在急劇上漲,該不合常理的現象令人擔憂。
  • 世界犀牛最大分布國南非的保護行動
    編者按        南非是最大的犀牛分布國,擁有犀牛數量佔全球總數的80%以上。2018年世界犀牛日前一天,南非環境事務部發布了2018年1月1日到8月30日南非犀牛保護的最新情況,希望國際社會關注犀牛保護,傾聽來自犀牛最大分布國的聲音。
  • 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原標題:中國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 駐南非使館認養犀牛  中新社普利托利亞12月3日電 (記者 宋方燦)中國使館認養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揭牌儀式3日在南非國家動物園犀牛館前舉行。楊義瑞臨時代辦、動物園總經理恩克索馬尼博士、南外交部等政府部門官員、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專家、非政府組織和媒體代表以及部分中南小學生參加活動。
  • 南方白犀牛成「代孕媽媽」 助力北方白犀牛繁衍
    南方白犀牛孕期為16至18個月,如果「維多利亞」能懷足月,研究人員考慮由她充任「代孕媽媽」,將北方白犀牛胚胎植入她體內,幫助這一物種生育後代。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今年3月19日接受「安樂死」,全球僅剩2頭雌性北方白犀牛,但都無法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