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螳螂的天敵?

2021-02-12 南粵野趣

廣斧螳,是中國最常見的螳螂之一,它們身形壯碩、儀態威武、表情豐富,很是令人喜愛,同時它們也擁有較強的捕食和生存能力,下至螞蟻上至胡蜂,只要一個不留神都有可能成為廣斧螳的盤中餐。


↑ 廣斧螳,姿態總是非常威武,猶如一位武力超凡的雙刀大將軍。


↑ 表情豐富的廣斧螳,它們的臉上會流露出類似好奇、不屑、驚恐、憤怒之類的表情,非常討人喜愛。


↑ 若蟲時期的廣斧螳已經擁有極強的捕食能力,吃掉一隻肥碩的蟑螂對它來說簡直易如反掌。

廣斧螳如此強悍,除了蜥蜴、蟾蜍等動物,看起來似乎不會有太多的天敵,但大自然偏偏喜歡開玩笑,還給廣斧螳安排了一位非常不起眼的天敵。


↑ 廣斧螳的成蟲很難被戰勝,於是它的天敵便從螳螂卵入手。一枚健康的廣斧螳卵一般呈深棕色,雖然具有一定的保護色,但螳螂媽媽一般不會把卵產在太過隱秘的地方,有時甚至會直接產在路邊的鐵絲網或是建築物的牆壁上,而這也給了天敵可趁之機。


↑ 中華螳小蜂,螳螂最大的天敵之一,這是一種體型非常微小的寄生性蜂類,體長約4-5mm。不僅是廣斧螳,幾乎所有種類螳螂的卵都會遭到中華螳小蜂的寄生。

雌性中華螳小蜂尾部擁有一根細長的產卵管,它們在交配過後便會開始尋找健康的螳螂卵,接著用產卵管刺破螳螂卵鞘的外殼,將自己的卵產在螳螂卵鞘中,幼年中華螳小蜂孵化之後便以螳螂卵鞘中的物質為食,直到最後羽化成蟲,才會破開螳螂卵鞘飛出,繼續這一過程。

這種寄生模式有點類似於「鳩佔鵲巢」,而被寄生的螳螂卵鞘中尚未孵化的小螳螂也就遭了殃,即使沒有全軍覆沒,出生率也會大大降低。


↑ 雌性中華螳小蜂,產卵管極長,甚至可以達到體長的1.5倍。它正徘徊在一枚螳螂卵上,尋找合適的寄生位置。

這樣的場景在秋季很容易看到,如果螳螂媽媽把卵產在比較開闊的位置,就極有可能導致卵被中華螳小蜂寄生。


↑ 中華螳小蜂體型極其微小,一枚螳螂卵的體積大約是1.5立方釐米,而中華螳小蜂比螳螂卵還要小很多。


↑ 雄性中華螳小蜂,不具產卵管,體型比雌性更小。


↑ 被寄生的螳螂卵鞘,中華螳小蜂在裡面羽化之後鑽出,留下了許多圓形的小洞,而其中的小螳螂則胎死卵中,再也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


↑ 不少螳螂愛好者非常憎恨中華螳小蜂,我倒覺得沒必要過多地替螳螂們擔心,畢竟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生態圈中的一環。


↑ 寄生性蜂類,也會寄生毛毛蟲。雌性寄生蜂先產下幾枚卵,再將毛毛蟲蜇暈,黏在自己產好的卵上,幼年寄生蜂出生後會鑽入毛毛蟲體內,以已經癱瘓的毛毛蟲為食。

無論從種類、外形還是寄生方式上來說,寄生蜂都非常的紛繁複雜,以後我會用獨立的篇幅介紹它們。



相關焦點

  • 綠巨螳螂捕殺小老鼠,鼠類都在這種螳螂食譜上,甚至包括天敵鳥類
    有句諺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而在食物鏈中,就是一物降一物,螳螂的食物蟬,而黃雀等鳥類是螳螂的天敵。但在非洲有一種螳螂——非洲綠巨螳螂,甚至有可能反殺鳥類,獵殺性非常強。
  • 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螳螂吃什麼食物?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螳螂身體中型或較大,頭部倒三角形,複眼大而明亮,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體呈黃褐色、灰褐色或綠色。
  • 亞洲大黃蜂與螳螂PK,黃蜂頭剩一半還頻頻露出毒針,螳螂速度太快了
    網絡上有這樣一段視頻,有人想測試,如果亞洲大黃蜂(也叫殺人蜂)和螳螂pk,到底誰會贏。該視頻吸引了超過700萬次觀看。戰鬥場面相當慘烈,結果真的是讓人出乎意料。
  • 「開花」的螳螂
    蘭花螳螂螳螂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一身「綠衣」的帥氣形象。不過這個大家族的形態其實非常豐富,有形似枯萎葉片的枯葉螳螂,甚至還有如花般嬌豔的蘭花螳螂(Hymenopus coronatus)。而後者的顏值和擬態能力可謂螳螂界的擔當。
  • 螳螂在交配完成後,為什麼母螳螂要把公螳螂吃掉?
    在小編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令小編至今難忘的場景,那就是有一個情景是螳螂夫婦交配完之後,母螳螂就把公螳螂給吃掉了,這個事情在小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螳螂在交配完之後,母螳螂要把公螳螂給吃掉呢?而今天的答案絕對令你大吃一驚!
  • 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 螳螂是害蟲還是益蟲
    螳螂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螳螂提醒偏大,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大刀鉤末端長有一排尖齒,那就有小夥伴問了,螳螂長得醜一定是害蟲吧,先不急,讓小編帶大家往下看。
  • 螳螂把蜥蜴給吃了,劇情卻發生了神轉移,驚呆了!
    ,它有著很多的天敵,一些食蟲的小動物都是它的敵人,隨時都會把它們吃掉,即使螳螂有著兩把像刀子一樣的爪子,那也只能抵擋下攻擊,當被天敵佔據上風的時候,很多的螳螂就此結束了它們的生命,這樣的視頻,在電視中可不少見了,可是您見過螳螂反過來吃掉它們的天敵的場景嗎?
  • 鳥遇到了螳螂,最後竟然被螳螂吃掉了!
    在一棵綠植上面正好看到一隻螳螂用鋒利的前爪將一隻正在覓食的蜂鳥擒獲,然後開始享用自己的勝利品,最終把蜂鳥吃掉了將近一半。朋友用相機拍下了這驚人的時刻。螳螂捕捉到蜂鳥有些人可能不可思議,鳥那麼大怎麼會被螳螂吃掉,在人們印象中鳥吃螳螂才對,怎麼會被反殺了呢?
  • 螳螂與水蛭的對決,僅憑一招就分出了勝負,千萬不要眨眼
    螳螂與水蛭的對決,僅憑一招就分出了勝負,千萬不要眨眼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螳螂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昆蟲,但很多人對於這種昆蟲了解的並不多,它是自然界中為數不多的肉食性昆蟲,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殺手,它的前肢強大有力就像兩把堅硬的鋸刀
  • 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
    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許多人看到雀尾螳螂蝦的第一眼都會被它們的高顏值所吸引,但其實這種外表鮮豔亮麗的大蝦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兇殘的蝦」,因為一言不合就會受到它們的暴擊,人類都不例外。
  • 國服第一螳螂是誰?感覺沒玩螳螂出名的!網友:遠古時期大司馬!
    國服第一螳螂是誰,感覺沒玩螳螂出名的。那時候1萬熱度的大司馬,螳螂教學確實好。摘星我不知道,傑克那時候打峽谷之巔我一直在看,他上宗師挺費勁的,和國服第一的實力還是有差距。說實話,螳螂感覺不太適合高分拿出來。
  • 螳螂 Mantis
    螳螂(學名:Mantodea),是一種中大型肉食性昆蟲。因大部分種類的螳螂行動較為緩慢,不能像部分昆蟲快速行動,但它擁有很好的保護色,而且有著出色的擬物形態,能夠模仿葉子晃動的姿態走路,並慢慢地接近獵物。一旦與獵物到達可出擊的範圍,螳螂卻可以極度快速的速度出擊。
  • 微距世界:螳螂大戰跳蛛,誰會贏?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中國已知約147種,包括中華大刀螳、狹翅大刀螳、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
  • 大刀螳螂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大刀螳螂
    大刀螳螂,拉丁學名(Tenodera aridifolia Stoll),也叫中華大刀螳,屬於螳螂科、螳亞科、大刀螳屬的一種動物,主要寄主是棉鈴蟲、棉小造橋蟲、玉米螟,寄主危害作物是棉花。大刀螳螂體長80-120毫米。
  • 《秋蟬》大結局,任嘉倫是秋蟬,那麼背後的螳螂與黃雀又是誰?
    可能很多觀眾都知道葉衝代號秋蟬的含義,在中國的古語中也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說法,現在秋蟬出現了,你知道背後的螳螂與黃雀又是誰嗎?任嘉倫的秋蟬這部諜戰劇就是以秋蟬為名,秋蟬代表著任嘉倫飾演的葉衝,整部劇情都和葉衝緊密相關。《秋蟬》馬上就要更新結束了,但是回過頭來重新審視《秋蟬》就可以發現整部劇都是圍繞著秋蟬展開。
  • 鐵線蟲——螳螂的噩夢
    螳螂平時不去那裡,但是被感染的蝗蟲蹦到它們嘴邊被逮住,螳螂狼吞虎咽蝗蟲的同時,沒有嚼碎的鐵線蟲也進入了它的體腔。等到鐵線蟲發育成熟,它需要回到水中產卵。這時候,它會用一種神秘的方式驅使寄主瘋狂地尋找水源,並且投水自盡。如果被感染的蝗蟲夠幸運一生平安,它也會和螳螂一樣去跳河。
  • 螳螂之王「魔花螳螂」
    上回發了一張螳螂的圖片,好多人都來問PhD.Z是什麼螳螂。所以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螳螂之王」。
  • 螳螂,昆蟲界「快刀手」
    千萬不要小看螳螂,這位綠衣女俠,手持兩把長刀,埋伏在暗處,用綠葉隱藏自己的行藏,看見有害蟲,就手起刀落,一刀一個,絕不手軟,所以說,它還應該算是害蟲的天敵,人類的好幫手呢。有一個很著名的「螳螂捕蛇」的故事,便證明了這一點。可以想像一下,這蛇不管長得如何瘦小,它總還是一條蛇吧,怎麼著也比一隻螳螂大啊。這小小的螳螂,只要蛇將自己的長舌一卷,一口就能夠將它吞入肚中了,恐怕這還嫌少呢,塞牙縫都不夠啊。可是,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隻小小的螳螂,居然敢於挑戰那比自己強大百倍的敵人,更何況,那條蛇並不是一條普通的蛇,而是「巨蛇圍如碗」。
  • 寧海高山發現一種怪蛛 長著碩大的「螳螂頭」
    「這隻蜘蛛的腹部酷似螳螂的頭部,腹部碩大呈三角形,『頭上』兩個角的花紋圖案就像螳螂的一對複眼,下方一角就像是螳螂頭部的口器,額頭部位有兩排凹窩,整體呈棕綠色,直徑約1釐米。」  奇怪的是這隻蜘蛛的身體比例,「螳螂頭」腹部特別發達,前方的頭胸部卻比較細小。「當其縮緊身體時,你看到的就是一隻活脫脫的螳螂腦袋。」林海倫說。
  • 漫畫家日記:石頭與螳螂之間的爭鬥,誰才是真正的誘餌?
    漫畫家日記:石頭與螳螂之間的鬥智鬥勇,誰才是真正的誘餌?各位小夥伴們,我們又見面啦!歡迎你們閱讀本期的搞笑漫畫,小編衷心的希望能為你們帶去歡笑和輕鬆地心情哦!在工學和學習之餘放鬆一下,那麼小編就不多說啦,我們開始今天的漫畫解說:石頭與螳螂之間的爭鬥,誰才是真正的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