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新聞說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推出了「THE WINGS 無限羽翼」的品牌視覺超級符號,我才猛然驚覺:「TME都已經4年了,這4年過的好快。」
我記得2016年7月TME成立的時候,有朋友斷言「音樂這個行業發展滯緩,一直沒有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TME的前景堪憂。」
現在看來,這位朋友的論述被打臉了。
事實上,在TME的驅動下,音樂行業發展得更加精彩。一方面,數位音樂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行業湧入了越來越多的從業者,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另一方面,隨著社交和5G的發展,音樂融入更多生活場景,音樂無處不在,消費者在任何空間和時間,都可以「暢聽無阻」。
與此同時,TME的發展也越來越好了,不僅於2018年成功赴美上市,且各項核心指標逐年上升,走出了一條可自我造血發展的新路徑。TME最新一季的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其總營收同比增長10%至63.1億元,同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4270萬,同比增長50.4%,在線音樂服務付費滲透率達到6.5%。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TME的進一步開放,這個行業打破了多年來存在的零和博弈格局,整個行業正在加速共融、共生、共贏。並且,在線音樂生態體系的發展也讓整個行業受惠,更多第三方的唱片公司、平臺、音樂人,甚至音樂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領域也可以參與進來,串聯起音樂產業乃至泛音樂娛樂鏈上下遊資源。
一句話,TME的品牌視覺超級符號的推出只是一個開始。更激動人心的大戲才緩緩啟幕,在線音樂產業的想像力絕非我們現在所認為的這些呈現形式和發展模式。
No.1
在線音樂產業高效發展,TME成行業增長新引擎
在四周年之際,TME推出了一系列活動,包括發表行業公開信、陳奕迅線上慈善演唱會、#音樂重啟生活#音樂公益特別企劃......等等不一而論。
相比TME自身的這些動作以及相應的各種成績,我更想探討的一個話題在於,TME在發展的過程中給行業帶來了什麼?
不可否認的是,TME已經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新引擎。這十多年來,在線音樂市場容量由數十億量級,擴充到數百億量級。在線音樂的付費用戶也大幅度增加,擴充到數千萬量級。這些數據的增長,不僅僅之於TME,對行業來說也是寶貴的財富。
我們不禁要問一個:Why?
在TME之前,我們的市場發展疲態盡顯,很多人歸結於盜版或者付費能力不足,導致了增長乏力。事實上,在我看來,當年在線音樂市場的諸多問題只是表象,模式的滯後才是本質。只有找準了行業發展的病灶,才能對症下藥。
從這個角度理解,TME堅持的路子就是通過「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在供給端進行變革,也就是產品的迭代,模式的升級,服務的創新,技術的提升等等,有了這些,我們的行業才有繼續發展和繼續增長的可能。近期TME旗下平臺推出的、被熱議的廣播劇和長音頻等模式,都是「供給側改革」思路下的必然產物。
值得一提的是,TME還在不斷為行業輸出其創新方法論,為行業提供越來越多參考和借鑑的價值。TME所探索的商業模式,包括音樂付費、粉絲經濟、IP賦能等等,也正在成為行業共同應用的商業邏輯。這些價值,相信在「無限羽翼」的新時代,將會進一步放量增長。
No.2
無限羽翼背後,平臺、行業、音樂人、用戶四方共贏
我之前說過,在線音樂行業發展和成長之間有個主要矛盾,那就是「高速發展到高效發展」, 換句話說參與者獲得感和行業整體盈利之間的矛盾。
從TME在周年慶對外發布的「THE WINGS無限羽翼」品牌視覺超級符號。可以看得出來,TME提取了TME最重要的特質——音樂(Music)的M,並賦予了它更多的詮釋空間。
「THE WINGS無限羽翼」品牌視覺超級符號形似一對羽翼,左右兩側的彼此依靠、共築未來,代表著TME和全行業、音樂人以及用戶之間相互支撐、互相成就的共生關係。
我以為,TME這次推出品牌視覺超級符號,背後的一大深層次意義就在於向外宣告:音樂產業參與者所探索的諸多可能是無限的。同時,無限羽翼就是要探索解決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推動行業從「高速發展到高效發展」進階,構建一個平臺、行業、音樂人、用戶四方共贏的生態體系。
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講,TME要構建的是一個「開放的閉環體系」。開放方面,是其秉承開放共贏的心態,不斷地廣邀更多合作夥伴參與進來,探索長期價值共建;閉環方面,是其構建了一個全新的IP運營+內容生產+全景播放+持續收益的閉環體系。
不管是賦能創作者的百億聲機等計劃,還是與環球音樂集團等公司的深度戰略合作,乃至推出的各類用戶權益禮包,都可以看做踐行「無限羽翼」的具體舉措。
當然反過來看,也因為有更多機構、企業、組織、個人全面地參與到TME的生態體系中來,各方攜手推進產業共贏,才能真正把整個行業帶上一個新臺階,這個生態鏈上的上中下遊都會受益,羽翼兩側才會更穩固,才能飛得更遠。
No.3
TME未來展望:探索音樂+生活新可能,破圈進入更多領域
即便TME已經成長為一家擁有超過8億月活用戶、年營收在200億+、超4000萬曲庫數量的領先的音樂娛樂集團,但發展到今天也才剛剛開始而已。
說TME發展才剛開始,一方面因為其圍繞「發現、聽、唱、看、演出、社交」六大核心所開發的消費場景,相匹配的產品體系還有潛力去繼續深挖;另一方面,TME的重要用戶和營收在國內,若開展國際化業務,匹配與其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其增長潛力依然可觀。
那麼,展望TME未來發展,除了我們老生常談的繼續技術投入、扶持音樂人、數位化內容升級、國際化徵程加速等等維度以外,還將有哪些機會呢?
我認為,主要是兩個發展方向。
第一:音樂+生活。
音樂不只是生活的調劑品,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以TME旗下的QQ音樂和全民K歌為代表,TME不斷拓展音樂生活的邊界,打通更多服務場景,持續在音樂+智能硬體、音樂+汽車、音樂+穿戴設備、音樂+線下體驗等四大領域提前布局。
在後疫情時代,TME強調音樂和生活的聯動,推出了超現場演出品牌 TME live,促進線上線下產業的融合發展與轉型。在被疫情影響的上半年,TME live先後舉辦了楊丞琳、五月天、劉若英等眾多「有生之年」線上演唱會,前天也獨家呈現了陳奕迅慈善音樂會,如今,TME live已經成為國內線上演唱會的標杆。在成立四周年之際,TME同時開啟了#樂重啟活#的音樂公益特別企劃。
第二:破圈進入更多領域。
音樂不是單一存在的行業,未來我們要進一步跳出音樂看音樂。比如發展長音頻、視頻化內容、公播等等。
在今年4月的長音頻戰略發布會上,TME表示將致力於更好地滿足用戶聽覺需求升級,從精品內容、場景推薦、智能交互和定製服務等各個方向發力聲音產業,並通過音樂和音頻的融合發展,不斷打開聲音產業的想像力。